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背景资料
2010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和央行分别公布了相关数据:4月CPI同比增长2.8%、PPI同比增长6.8%;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740亿元。而在此前一天,中金公司出炉的宏观经济报告表示,基于近期包括房地产在内的紧缩政策,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已下调2010年经济增长预期,将今年GDP增长预测从10.5%下调至9.5%。
正如温总理年初所言,“今年是最复杂的一年。”理理思绪,今年确实有很多不确定性:4月数据出炉使得人们对加息的担心稍微放松了些,但对全年经济或因外需不足、投资下滑可能带来的再度回落忧心忡忡;房价刚回落,菜和米价格又接替上扬,不时拨动人们神经;股指期货推出之后,股指连续下跌……
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直言: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抵抗力;才能规避大起大落风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目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5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2010年一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3.2%。目前看来,要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形势仍很严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想借机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没有明显进展,反而重蹈依赖投资、依赖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艰巨。
接受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更灵活地掌握节奏,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更应借助有利时机,抓紧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二、原因追踪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容迟缓。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将推动全球进入一个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创新发展模式,在高新技术领域加大投入,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我国如果行动迟缓,就会再次失去先机,受制于人,处于被动地位。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实力有了显著增强,已经有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但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如果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无法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经济增长中的大量利润就会被他人拿走,人民得到的实惠就会减少。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发展的紧迫要求。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开始突显:国家外贸依存度过高,国际经济出现震荡,直接影响国内经济;经济发展对物质资源依存度过高,资源约束越来越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过度依靠第二产业拉动,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积累和消费关系不协调,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不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恶化,不可持续。
第三,我国经济发展已达到人均国民收入3000―4000美元之间,进入社会矛盾突显期,如果分配关系处理不适当,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第四,就业问题暴露了我国劳动力素质与产业发展需要的矛盾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完善、科技相对落后、市场主体发展滞后、经济发展政策不落实有直接关系。我们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看待这个问题,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越快越主动,越快越好。从长远看,这场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一次重要抉择,有着全局性战略意义。
三、延伸阅读
找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欧金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涉及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不仅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投入结构的调整,而且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城乡关系等各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找准着力点,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科学发展观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把有效做法制度化、成功经验长效化,在新起点上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取得新成效。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和体现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工作中去,破解转变发展方式“久推难转”、“转而不快”难题,使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取得新进展。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之间有着密切关联。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有赖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赖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抓住了结构调整,也就抓住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牛鼻子”。为此,应调整需求结构,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着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推动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认真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调整城乡结构,着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调整国土开发空间结构,精心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着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调整外贸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对推动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应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在做大做强一二三产业的基础上,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要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面向民生和农村的服务业,并把它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推进自主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的自主创新。应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加注重和加快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深化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
体制机制障碍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障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下更大力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当前,应在深化大部制改革和实行扁平化管理基础上,尽快出台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文件,重新建立起分类考核的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以此引导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金融体系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以进一步完善上下贯通、相互配套、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此,应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基础之上。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落脚点。这就要求把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努力使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提高城乡群众收入,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目前,尤其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组织保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党的领导,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坚定不移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领导方式,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市场手段、法制手段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按照科学发展要求选准干部、配强班子、聚集人才、建设队伍,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以良好作风抓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各项工作的落实。
——摘自2010年5月11日《广西日报》
第三章文化热点探析
第三章文化热点探析
第一节反三俗
一、背景资料
中国在进步,大众文化也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自我超越。目前,社会上电视、网络、书籍、影视等各方面都被一些低俗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三俗”文化正逐渐充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以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为例。10年前,《非常男女》、《玫瑰有约》等相亲类节目曾风行一时,雅俗共赏的风格使其广受好评。而现在,各类相亲节目铺天盖地,名为相亲,实为“抛售”社会话题,尺度极为夸张。与此同时,心理情感类节目也是遍地开花,全国荧屏上,情感类综艺节目已达100多个。
婚恋、情感类综艺节目风行的同时,伴随着争议和非议:“拜金女”马诺、“露富男”刘云超、“艳照女”闫凤娇、“中性女”谢佳……这些话题明星创造了不一般的人气值和娱乐指数,而其言行更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抨击。无论是想“坐到宝马里面哭”的马诺,还是“财大气粗、拿600万存款到处砸人”的刘云超,都以挑战姿态冲破了传统道德的底线。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挑战传统道德底线的同时却带来飙升的人气。马诺曾被各大媒体争相追逐,那迪也成了主持人,就连因为不雅视频走红的车模兽兽出场费也翻着跟头往上涨。“封杀了一个,还有千万个勇敢地裸出来。”这是网友对闫凤娇艳照门的点评,也似乎成为各类综艺节目的真实写照。
网上有人戏称,当下的电视节目是“新闻空洞枯燥,电视剧粗制滥造!”“很多时候,你坐在电视机前手持电视遥控器,几十个频道换来换去,就是不知道该看什么。”这客观促成了综艺类节目在众多电视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各大电视台争抢收视率的法宝。
二、原因追踪
所谓“三俗”,就是指:庸俗、低俗和媚俗。对于低俗化产生的原因,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认为:
一是市场导向的负面影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以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报酬成为一种价值追求。这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影响,期望一夜暴富,浮躁风气、快餐式创作流行起来,这些因素同时也对艺术创作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
二是受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发端的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从严肃艺术向娱乐文化发展的倾向影响越来越大,并迅速向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蔓延。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同时出现低俗化、庸俗化的东西。
三是文艺批评流于形式,助长了低俗化的趋势。目前,文艺批评状况堪忧,健康的、正常的文化批评式微,而对低俗、消极、混乱等不健康不正常现象不进行客观批评,或批评不痛不痒,击不中要害,批评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有的批评者甚至在利益驱动下作托,助长了低俗之风的泛滥。
蔡武指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这种不良风气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善于发现、提倡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多用引导的办法,少用行政的办法,团结、带领艺术创作人员,逐步形成强大的良好的创作风气。
三、延伸阅读
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坚决抵制文化上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文化对社会的责任承担,主要表现在对民族精神的传扬,对时代精神构建和对人的灵魂的塑造与道德提升。文化的宗旨和作用,说到底是“化人”。被社会整体认可和接受的主流文化,是经过数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传承积淀而成的,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它旨在传播爱心、正义感、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总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低俗文化有违公序良俗,放弃社会责任,制造浅薄而不深刻、浮躁而不沉稳、油滑而不幽默、媚俗而不崇高的“快餐”文化、泡沫文化乃至垃圾文化。任其放纵,只会降低人的道德情操,带来人格卑俗化、公德心萎缩,损毁社会赖以不断进步发展的基础。低俗文化的危害,绝不可等闲视之。
文化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进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低俗的、颓废的文化则能抑制和阻碍社会的发展。要抵制低俗文化,应先除去滋生这种“文化”的社会土壤,从更为根本的制度建设上入手,重建集体主义、平等主义和价值理性时代下克己、利群的传统道德观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它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前提,是整个社会充满健康向上的文化风气。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运用各种形式,把真、善、美的东西表达出来,传递到广大受众的心中,达到塑造美好心灵、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目的。而只有先进文化,才拥有这样的深刻内涵;也只有先进文化,才能够承担这样的神圣使命。
在加强学习中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抵制文化领域中低俗之风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再三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出领导干部要养成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勤奋学习、学以致用”。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通俗决不是低俗,拥抱市场也并非意味着放弃原则。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是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担当的和谐发展。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除了收视率、点击率与发行量,还背负着弘扬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道德,示范精神文明的责任,不要唯利是图,要固守道德底线。
坚持媒体的高品位、高格调,是新闻媒体应具有的社会品格和社会责任,是树立新闻媒体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要通过持续不断地提供更多健康向上、轻松活泼、引人入胜的文化产品,满足公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将社会公众引导到追求真理、歌颂美好、崇尚科学的主流意识上来。
——摘自2010年8月8日《湖南日报》
第二节文化产业发展
一、背景资料
1979年,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广州市东方宾馆诞生了我国第一家营业性音乐茶座,它给刚刚经历了文化浩劫的神州大地吹来了清新的风,也开始了文化作为消费品的尝试。它被认为是我国文化市场的雏形,文化产业的萌芽由此产生。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目标,激发了人们的市场意识、商品意识,文化市场也进一步繁荣。
1998年,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中国文化产业开始由民间自发发展阶段进入政府致力推动的新时期。此后,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并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使用“文化产业”一词。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并将文化部门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部分。
2007年,我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已达27.2万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从2004年起,我国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每年都在17%以上,比同期GDP增速高6至8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化产业的第一次专项规划,我国政府已坚定地把发展文化产业确定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
二、问题追踪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产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潜在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把握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在许多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不分等问题。目前,多数地区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文化、广电、出版、旅游等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分散,文化市场多头执法。以音像业管理为例,其进口产品的内容审查、发行和市场管理、出版和复制分别由文化、广电、出版三个部门管理。由于国有事业单位改革不到位,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尚未建立或健全,一些更名改制的集团仍然保持事业性质,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干预较多,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缺乏活力。
(二)文化产业的法规政策不完善
其一,我国尚没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法律,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一些基本法规也处于缺失状态,导致地方在文化立法上受到限制,增加了地方立法的难度。其二,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许多地区特别是未进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地区,尚未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还存在一定障碍。国家制定出台的一些文化产业政策在部分地区难以落实。
(三)文化产品传播方式落后
我国的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等诸多文化产品的传播,仍停留在传统技术基础上,运用高新技术创新不够,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文化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市场拓展能力不强
我国文化企事业单位受传统计划体制束缚影响,对文化市场的重视和调研不够,市场开拓意识不强,营销能力普遍较低,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即使是优质产品也难以形成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三、延伸阅读
抓住机遇发展文化产业
牟新焱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抓住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和“溢出效应”,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特别是上个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催生了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促进了全球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卫星电视、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新技术、新媒体更是直接拉动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据统计,2008年至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逆势上扬。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400亿元,比2008年增长10%。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拓宽了文化产业的领域,丰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种类,文化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从质量到数量均处于弱势地位。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也让我们看到当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我们必须下更大力气,付出更多努力,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去审视、去培育,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乘势而上,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着力点。
第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影视制作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出版物发行业要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二,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要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第三,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要对符合规划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建设若干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第四,不断加大文化领域各类人才培养力度。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突破人才瓶颈,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要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那些思想政治坚定、组织领导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熟悉文化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创造条件、完善措施,继续推动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工程,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师、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
——摘自2010年5月24日《经济日报》
第三节新时期教育改革
一、背景资料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制定并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加强对《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深刻理解《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深刻理解“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深刻理解“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深刻理解“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深刻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形成全党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摘自2010年7月29日新华网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