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第二节     无领导小组讨论实例精讲
一、题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股不小的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热潮。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现象。
(1)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方面,包括春节等在内的传统节日也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为了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宣部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见》,要求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心组织好重要节庆活动,特别要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
为抢救民间文艺遗产,早在1985年,中宣部、文化部就联合发文,要求全国各省市共同协作、收集、整理和出版《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该书内容包括音乐、戏曲、舞蹈、曲艺等,共计300卷450册,约5亿多字。
(3)近年来,在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与此相比,端午、清明、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受到冷落。在部分中国人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中国文化热”。中医在韩国是富人才能享受的服务,儒家礼仪还在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的学习和应用,来少林寺学习中国武术的洋学生越来越多,中国戏剧在国外的舞台上赢得了愈来愈多的鲜花和掌声。
(4)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5)目前,中国有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成为印度尼西亚的文化遗产。
(6)据报道,电影《无极》剧组在云南天池进行的拍摄活动,对天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环保总局已责成云南省环保局对剧组的行为进行处罚。另有媒体称,《无极》剧组两年前拍摄外景时,造成加盟园部分树木枯死。而天池、加盟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7)2004年在苏州召开的第28次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有5处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这意味着“黄牌警告”,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任其发展下去,就会被取消世界遗产的资格。
(8)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分布在全国各个角落的地方戏剧就达300余种,有据可考的音乐史已达800余年,仅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就收得各种民族传统乐器1800种,收集各民族的民歌、器乐、歌舞、说唱、言语资料7000小时,中国各历史时代的乐书、乐谱150000册,有关音乐活动与乐器图片4000余幅。
(9)2001年,北京市在南北河沿大街、晨光街、东长安街、平安大街之间的“东皇城根”遗址上,建立了皇城根遗址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唤起了人们对北京皇城的回忆,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状况,改进了周围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周边的环境,成为北京旅游的一个亮点。
(10)世界遗产资源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随着世界遗产地在全国各地分布的逐步拓展,一批新兴的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逐渐崛起,像丽江、张家界、平遥、九寨沟这些旅游目的地,十几年前在中国还非常陌生,如今已经享誉海内外。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国内掀起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潮的3个主要原因。并陈述理由。
要求:
1.请考生认真读题,并准备发言提纲,时间5分钟。
2.依照抽签顺序小组每位考生依次发言表明观点并陈述理由,每个人的时间为1-2分钟。
3.考生进入自由讨论,并须达成一致意见,时间30分钟。
4.小组推荐一位代表进行总结陈辞,时间5分钟。
二、题目分析
本题与传统的多项选择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是有区别的,不是让考生在备选答案中选择其中有效的几种,而是根据题目给定的材料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这种讨论题目往往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很容易在考生之间形成激烈的辩论,从而更直观地展现不同考生的个性特征、能力素质。
三、八位考生答题实录
(一)个人陈述阶段
1号:
我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认识的。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三是保护人类文明这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对内。因为大家知道现在韩流、日流包括西方的一些文化造成的文化入侵是比较严重的,包括全世界都存在文化同化的问题,现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形成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历史感,然后形成自己文化的体系,进而传承。第二,是对外宣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材料中提到的孔子的文化、中医等对全人类都有用的东西,向外推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就是保护人类文明。我们都知道,濒临灭绝的自然文化遗产,不仅仅对于我们国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遗产,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遗产。现在如果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和保护的话,能引起全世界的人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是对全世界人类文明的一种保护。
【点评】 (1) 考生在个人陈述阶段发言时一定要先有称呼,这个是基本的礼貌问题。应为:各位考官,各位组员,大家好,我是1号,我主要……
(2) 第一点和第二点其实说的都是文化方面,这两点应该合并为一点。
(3)1号考生提到了外来文化入侵,认为应该形成自己国家的认同感。这种观点无可厚非,但该考生没有看到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积极一面,文化交流不但能够丰富各国人民的精神生活,而且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比如古代中国引进印度的佛教文化、古代日本大力学习中华儒家文化,近代中国也积极学习西方文化中积极的一面,这些交流都促进了人类整体文明的发展,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不只是文化方面,考生在就其他话题进行展开时也应注意从正反两方面来思考。
2号:
我主要从申遗热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归纳了三点主要原因。第一,地方政府的功利性。申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地方旅游事业的开发,事实上我们的申遗走入了一个误区,把遗产当成了摇钱树,重开发而忽视了保护,如材料6、7所反映出的问题。但是,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文化利益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为的破坏,地方政府的功利性又加剧了文化遗产的破坏程度。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申遗可以唤起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唤起民族记忆。因为在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虽然物质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却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根本。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是我国政府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宣传,这一点在材料1、2、8中有所体现。第三,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方面体现在材料9,改善了交通状况,唤起了人民对北京皇城的回忆,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点评】 (1)2号也存在没有称呼的问题,在答题过程中应予以注意。
(2)地方政府的功利性虽然也是原因之一,但是“把遗产当成了摇钱树”这样的说法过于片面化。
(3)该考生回答的第二点和第三点其实也都是文化方面的原因,应该并为一点。
(4)2号考生提到“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文化利益是得不偿失的”,“文化利益”的说法欠妥,而且2号考生没有注意到经济利益和文化二者事实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因为文化有其价值,所以可以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用来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文化。因此考生在思考问题时应注意多种因素之间除了有竞争的一面还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即考生要注意从“双赢”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3号:
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的。首先,材料6讲到拍摄,剧组到天池导致了生态破坏,材料7说到中国已经有5处世界遗产列入世界濒临灭绝世界遗产名录中,这两个材料反映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现象,那么,哪些因素可以导致这一现象呢?首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非常发达,人类向往健康,所以出现了老龄化,所以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衰亡的高峰期。 那怎么来理解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陕西有皮影戏,在新中国成立时可以表演100多种剧目,但是到现在最优秀的演员才能表演20多种剧目。另外还有房地产和旅游的开发,现在的房地产业占用了大量的地方,破坏了许多以前的建筑,破坏掉以后进行开发,建造住宅供大家居住;还有旅游的开发,现在的旅游开发以民族风情作为卖点进行开发,比如,桂林少数民族举行一场婚礼,邀请游客参与进来,在进入洞房的时候开始收钱,购买一些小的礼品,虽然这个婚礼的过程把民族风情展现出来了,但是这仅仅是个展示品并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脱离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从材料3我看出,现在我国非常重视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而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如中秋等节日不是非常重视,所以体现出国民意识的淡薄、文化遗产意识的淡薄。这是第二点。第三点,我是从材料9中看到北京市建立了皇城根遗址公园,从这一点可以体现出,任何一个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历史的见证,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建立的,如果我们很好地把历史保存下来,人们在看到这些文化遗产的时候能回忆起历史是怎么发展的。这是我阐述的三个原因。
【点评】 (1)3号考生也存在没有打招呼的问题。
(2)该考生的答案思路不是很清晰,在开头没有亮明自己总结的三个原因,只是说“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的”,后面没有具体的内容,并且在后面阐述理由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到底是哪三个原因掀起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热潮。
(3)3号考生提到的人口老龄化、旅游开发以民族风情为卖点等问题和讨论的主旨不是很相关,而且说我国非常重视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而不重视中秋节,这种说法和现实不符,过洋节的往往只局限于年轻人,远没有达到全体国人非常重视的程度。考生在发言时一定要紧密围绕题意,而且要基于客观现实,采用恰如其分的表述,切忌信口开河、随意夸大。
4号:
我觉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涉及两个主体,一个是地方政府,一个是国家。申遗热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有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材料1、2、8所反映的。国家为什么鼓励文化遗产的保护,我觉得是基于文化的认同,一个国家不能光是物质发达了,科技发达了,还必须有文化的认同。那么是出于什么原因产生的文化认同呢?我认为文化传承是个很重要的原因。我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如故宫、长城、布达拉宫等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建筑都是中国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对我国国内形成文化认同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国外对我们的文化也很认同,如材料3所示。国家倡导文化遗产的申报,既可以使我国民众形成文化认同感,还可以在世界建立文化品牌,世界认可我们,以这个为标准定位我们是什么样的国家。 下面是地方政府的原因。地方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显得比较局限了,他们多是出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光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世界文化遗产一旦申报成功的话,必然给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最直观的就是门票的收入,比如平遥古城在申报以前门票收入才82万,但是申报以后的门票收入为800万,到2004年的时候是4760多万,增加了好几十倍,这是直观上的一个收入。除了门票的收入外,还可以带动投资,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正是因为地方政府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所以并不是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导致出现了材料6、7提到的现象,很多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点评】 (1)4号同样存在没有打招呼的问题。
(2)该考生似乎没有审清楚题目,题目要求是分析掀起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个原因,而该考生只从地方政府和国家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此外,在分析的过程中先分析的是国家,后分析的是地方政府,所以在扣帽子的时候就应该说一个是国家、一个是地方政府,这样才符合逻辑。
(3)4号考生把国家和地方政府申遗的动机对立起来看是不妥的,比如“地方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显得比较局限了”这种说法就很不合适。难道地方政府就没有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考虑吗?难道国家就没有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吗?因此,考生在分类时一定要谨慎,用来分类的标准一定要经得起推敲,否则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5号:
大家好,我是5号。从材料中我总结出三个主要原因。从主到次依次是:第一,为了抢救可能丢失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第二是经济利益的驱动。第三是为了提高中国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首先,第一点就是讲为了抢救可能丢失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从前一段中国和韩国的争论中可以看出,中国在本地文化的保护意识上比较淡薄,像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起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随着国民意识的提高,春节逐渐有了统一的思想即团结、和谐,从这方面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再者,春节是我国传统中时间历经比较长的一个节日。第二点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数据报表显示,山西平遥在2000年申遗成功之后,游客人数较1999年同期增长了6.3倍,还有洛阳龙门石窟,在入遗以前,每年的门票收入是1000万,第二年是的门票收入达到了2700多万,这些数据刺激了地方官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争相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物质文明建设提高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必然带动全民的精神意识,人民会发自内心的感受到党对人民的关怀,使得干群关系比较融洽。第三点是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因为每个国家的传统节日都是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当它所承载的价值观不变的时候,这个节日便不会消失。当世界进入国际化的时代,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容易消失,站在国际利益化的角度上我们应该申请文化遗产保护。
【点评】 (1)5号注意到了称呼的问题,但是称呼的不够专业,“大家好”应该为“各位考官,各位组员,大家好”。这位考生的陈述整体上思路比较清楚、逻辑清晰,但是在阐述原因的时候显得有些慌乱,如“再者,春节是我国传统中时间历经比较长的一个节日”下面就没有表述了,让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从考生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该考生平时很注重时事的积累,他能用自己积累的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很难得的。
(2)从思想上来看,5号考生考虑的三个原因是比较全面的。文化保护、经济利益、提高民族团结意识这三方面都是比较主要的原因。一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肯定有很多,但考生一定要注意取舍,务必将最主要的原因清晰完整地呈现给考官和其他组员。
6号:
大家好,我是6号。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一下掀起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潮的原因。对旅游景点本身来说,有利于提高旅游的品牌档次。第二,是对当地居民来说,它能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展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是对中国来说,它有利于保护中国的文化品牌。第一,申遗成功的话有利于提高旅游的档次,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申遗过程和申遗成功都是展示形象和促销的良机,如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以前名不见经传,申遗之后声名鹊起,旅游业发展更是异军突起。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从材料9可以看出,唤起了人民对北京皇城的回忆,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就是说,如果申遗成功的话,对当地居民来说很有益处。对中国来说要保护中国文化品牌,像端午节、皮影戏、马头琴,如果被外国申请去了,那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品牌。
【点评】 (1)该考生层次感较差,虽然阐述原因时用到了“第二”、“第三”,但是陈述理由的时候却没有体现。如果是在阅读文章,这样的表述没有多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来判断。但是在面试的时候,这样的回答就会很糟糕,因为大家,尤其是考官反应不过来你在说什么,也许你已经说到第二点了,但是大家还以为你在说第一点。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序号。
(2)6号考生提出的三个原因中第一条和第三条都提到了“品牌”一词,分别是“旅游的品牌档次”和“中国的文化品牌”。用“品牌”一词概括旅游还可以,但用来概括文化未免显得商业气息过浓,直接说“中国的文化”即可。考生在陈述观点时立意一定要高,不能仅局限于物质利益方面的考量。即使内容相同,不同的表述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
7号:
各位考官,各位组员,大家好,我是7号。我国掀起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潮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国家利益,第二个是民众的心理需求,第三个是现实的物质利益。第一点,国家的利益是指中国向其他国家宣传自己的文化时,推进自己的软实力,必须要保护自己的自然、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政府是大力支持和推进世界遗产的申报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如材料第1、2条里面提到的国务院、中宣部等政府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护、振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为了推进自己的国家利益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而且在世界各国竞相地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如果我们国家不对自己的利益进行维护的话,这也是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第二点,是从民众心理需求的角度来说的。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舞台上,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中华文化本身的魅力也逐渐释放出来,这并不是由政府来推进的,而是由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的魅力所导致的现象。所以,本国民众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会有新的发现,这种认同感也大大增强,民间的这种心理需求也促成了这种热潮的形成。第三点是现实的物质利益。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立可以更好增强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和人文环境,比如材料9所提到的皇城根遗址公园改善居住环境等。改善环境的同时还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给地方带来了经济效益。所以,这些物质利益促进了软实力的晋升,促进了民族的认同感,形成了良性循环。所以,我认为,国家利益、民众的心理需求、现实的物质利益这三方面的原因促成了申报世界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热潮。
【点评】 (1)相对来说,此为考生逻辑清楚,层次感强,并且论述全面、充分。
(2)7号考生提出的“民众的心理需求”这种表述是较有新意的。5号考生虽然提到了“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但是“提高”一词给人的感觉是政府主动推进,而“民众的心理需求”是民众主动需要,二者还是有微妙的差别的。正是这种差别可以让考官眼前一亮。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想创新,可以试着把每个人都能想到的重要的几点从另一个角度来展开,千万不可为了创新而把一些细致末节的东西或不切题意的东西拿过来说,与其那样还不如不创新、走稳妥路线。
8号:
大家好,我是8号。我认为国内掀起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看到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我是从材料3、材料6、材料7中得出的。首先,在客观上,我国的文化遗产分散于各个民族,而我国的民族种类非常的多,所以整体而言,文化遗产十分分散,这种现状就导致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可行性上存在一些问题,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客观上改善文化遗产分散的问题是非常有益的。其次,在主观上,我国的国民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够的。再次就是在行为上,目前还存在着对珍贵的文化遗产的破坏现象,所以这三个方面是我国非常重视申报世界遗产和掀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潮的原因。
第二,看到历史文化遗产背后潜藏的巨大经济资源。我是从材料10总结出来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我国的旅游业、服务业、文化出版业及其他相关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经济潜力。
第三, 我们国家看到了历史文化的保护对于树立国家形象,增强我国软实力,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一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这是宏观方面的一个原因。
【点评】 (1)考生要尽量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排在后面的考生。所以,8号考生应该先把自己分析的原因亮出来,然后再进行分析。
(2)8号考生提出的第一条原因欠缺逻辑性,面临危机本身和掀起热潮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保护意识的增强才是构成掀起热潮的原因之一。8号考生压力是比较大的,因为自己的观点很可能都被前面的考生说完了,这个时候更应该保持冷静,如果实在没有新鲜的观点,就把自己的观点说得更充实一些、更有条理一些,如果因为慌乱而出错的话,就更加被动了。
(二)自由讨论
1号:上面我们进行了个人陈述,下面我们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刚才听大家说了,现在我先来说一下,算是抛砖引玉吧。是这样,大家说完之后我总结了几点,其实每个人认识的层次不同,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我之所以说这样,是因为大家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要形成一个总的策略,大家经过陈述之后,我们应该有一个总体的思路,从哪些方面来想。刚刚听了一下,大家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文化、一个是经济效益、一个是民族意识、一个是民族认同感,还有一个就是对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另外还有两位提到了国家利益和现在文化遗产的现状,比如比较丰富,这一点4号考生提到了,8号考生也提到了出现了危机。我觉得大家提到的原因基本上来说是这几个方面,大家应该想一想哪三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我这个总结或许不是特别的全面,大家或许有更好的词来总结是哪三个方面。
【点评】 1号考生抓住机会在本环节第一个发言,表现出了勇气和进取心,而且他注意倾听了所有考生的观点,发言也紧紧围绕讨论的中心,这就为讨论的顺利开展起了一个很好的头,这样就能够给考官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考生在个人陈述阶段一定要注意总结他人观点,从而在讨论中能够利用他人观点为自己增色。
6号:我觉得经济这块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号:这个大家基本上都提到了,虽然没有总结,但是大概意思包含这一方面。那我们首先确定经济效益这一原因。
2号:我觉得是经济利益,因为申遗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且事实上确实有很多遗产因为申遗立马就涨价,这也很直观地体现了是为了经济利益。
7号:那么第二个文化保护大家基本上也都提到了。对自然的、文化的、非物质文化的这些遗产的保护,也是大家都提到的一点。
5号:我觉得文化引申一点是民族意识。
3、4号:应该是文化认同感。
6号:应该是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品牌,因为端午节事件作为一个热点持续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5号:品牌没有文化意识的范围更广,文化意识能深入到全国各处,像一种无形的东西。
1号:我比较喜欢“品牌”这个词是因为它可以向世界来推广。
7号:你是支持……
6号:像你说的没有品牌来支持之前,其实中国国人对这个也是很重视的。就是因为外国已经申请完了,所以才要保护自己的品牌,所以才去申请其他的。
4号:我觉得文化品牌是在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建立的,我们通过保护传统文化,来树立文化品牌。而不是一开始就建立文化品牌的意识才有这个结果,文化品牌只是最终的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原因。
【点评】 6号考生仍然是力求其他组员对其“文化品牌”观点的认可,这种积极的进取心值得肯定,但是在发言时应首先注意找和其他组员观点的共同之处,先拉近彼此的距离然后再争取自己的观点获得认同,不要一下子就非要大家认同自己,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
2号:而且还有一些濒危的文化遗产在申遗之前我们是根本不了解的,根本不知道有这一回事的。
8号:我觉得不管是民族的认同感还是民族品牌的树立,最根本的目的是对外树立我国的国家形象,增强国家的软实力这一方面,这一方面在文化精神方面主要是想对外的,对外树立国家形象。
4号:我觉得对内也有影响,如材料3提到的以前都过情人节、愚人节,但是我们的端午节、重阳节也有人过,过这些节日的时候,把我们国家的民众意识拉回来,从崇尚外国的节日到我们国家自己的节日。所以不仅仅是对外树立了,其实对内也树立了。这两方面是并重的。
1号:其实这些说法并不矛盾,关键是我们用哪个词来概括。
5号:增加国家的软实力肯定是针对外国来说的。
8号:我比较赞同你的意见的。一方面就是对内确实是必须要的,必须以国民的认同感为基础,但它最终的目的是要树立一个国家的形象。
5号:我们说文化认同的时候可以这样说,一个是对内,增加自己民众的文化认同,一个是对外,可以起到增加国家软实力的作用。
【点评】 5号考生把文化方面的原因分两个方面来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他其实是引用了1号考生在个人陈述时的观点,如果他能够加上“正如1号考生在个人陈述中说的,我也认为……”这样的表述,那么他立刻就会拉近和1号考生的距离,而且还会展现出自己善于接受他人观点的阳光心态,从而获得考官的好评。
8号:对,国内必须达成一个氛围。
4号:所以我认为这两点都可以并用在文化认同里去,而不是非得说增加软实力一方面。
8号:那我觉得能不能这么说,就是通过加强国内民众对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来树立国家的民族形象的品牌。
1号:首先要强调的是大家都比较认同文化这个问题,现在咱们先把这个定下来,利用后面的时间再来具体讨论这个。第三个呢,第三个大家选择什么?现在等于是把文化和民族意识放在了一起,那剩下的就是自然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的现状,国家利益,把刚才大家说的总结起来了。
【点评】 1号考生的组织能力很强,能有意识地引导大家进行下一点的讨论,避免了时间的浪费。他的这种对大方向的掌控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考生在自由讨论环节一定要注意不要偏题或陷入对细枝末节的过分计较,发言时把握住大方向是凸显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注意引导他人也极易博得考官的好感。
2号:其实国家利益和第二点有重合的地方。
4号:我们分的时候能不能不分国家利益。刚才7号考生说国家利益、民众利益和物质利益。
7号:我说的是国家利益和民众的心理需求。
4号:我觉得这不是以同样的标准去划分的。国家和民众需求后面还有个物质利益,是吧?
7号:国家软实力并不是和钱一定相关,比如说它推一个春节,这个不会造成……
4号:我知道,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主体的概念。
1号:我觉得咱们站的角度不一样,咱们能不能先提供一个整体思路。
4号:我觉得可以考虑这种划分方式,但是要把主体变一下。
1号:其实我觉得像咱们刚说的自然保护和现状其实也是一样的,还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方面来说的。
6号:我觉得这三个方面应该是精神方面、经济方面、生态方面,然后咱们再扩充就可以了。
【点评】 6号的思路很对,应该先确定点,然后再扩充到面。他在最开始时采取的是攻势,当发现观点得不到支持时,及时调整策略,转攻为守,积极总结他人观点,此时适当一击,使得讨论局面豁然开朗。考生的这种应变能力也是考官注意考察的地方,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观点得不到认可而意气用事,意气用事必将被淘汰。
4号:我们可以这样分。
7号:那第三方面就变成了生态保护。
6号:对,像精神方面就可以说增加民众的心理需求,还可以说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品牌。经济方面就可以说,经济效益,还有就是对于当地旅游品牌档次的提升。生态方面,就是保护自然生态。
1号:应该从这三个大方面来考虑,然后再去组织语言,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三个方面。
4号:我有一点不明白,材料6、7说到世界文化遗产濒危,这个是促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热的原因吗?我觉得不是。
6号: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4号:不是,这个濒危是最近才发生的事。
7号:这个已经不是咱们纠结的点了。
4号:但是最后一点生态遗产保护不是从这方面出发的吗?
1号:我觉得生态是这样的,包括刚才你说的,还有8号所说的,咱们为什么引发这个,就是因为遗产很丰富,我们才能有的去申请,才能去考虑。就像刚才8号所说的,确实有一些濒危的东西了。再一个就是我们为什么申请这个,不光是为了我们本身,保护中国的这种自然文化、生态,还出于全球、全世界的考虑。我认为是从这三方面来考虑的,生态这一方面没有问题。
8号:我认为生态这方面应该算是现状这一层次,刚才咱们总结的三个方面刚好是三个层次,最基础的层次就是现状有一种危机感。
4号:现在的现状是危机的话,但是申请那个热潮不是今后要发生的事,而是之前已经发生过的事。
7号:材料6、7可以这样认为,就是代表负面的一些东西,但是可以……
4号:我不是针对这两个方面,而是针对生态保护,他们是基于生态文化保护濒危的情况。
7号:因为它是遗产,所以它受到破坏之后,别人才知道,这个角度来说……
4号:对,问题是它现在受到破坏当成是一个的状态,但是申请热的现象不是现在的,而是之前已经发生的。
7号:对,这个不是原因。
1号:我觉得大家不要纠结这个前后顺序的问题。
4号:对,如果生态保护强调现状,很严重,而保护不好……
6号:对,申遗成功之后,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
1号:我们不是因为濒危才去申遗,是因为有这个价值我们就去申遗了。
4号:要是从生态保护那个层面去考虑,而且西方已经提出来了,我们申遗成功了反而导致那些遭到破坏。
7号:咱们不要拘泥于材料6、7,引证支持第三点的时候可以支持一下其他的一些东西。生态保护,因为……
6号:像改善了周边的环境等。
【点评】 这一阶段的讨论一直纠结于破坏与申请的前后顺序的问题,这个是没有必要的,脱离了题目的要求,浪费了时间。7号首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控制住讨论的方向。虽然该考生也比较重视大局把握,然而在发言时否定他人的词汇较多,这样即使观点正确往往也难以取得他人的认同,从而陷入和他人的纷争。考生在自由讨论时一定要注意做到“有理也要有礼”,不要“得理不饶人”,因为考官在评价一个考生时,不仅仅考查其逻辑思维能力,还考查其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7号:有负面的例子,也有正面的例子,咱们在支持咱们观点的时候,把正面的提出来,至于负面的一方面是因为它成为遗产之后,很多剧组才去的; 另一方面,它受到破坏之后,受到的关注度也会更高,从而阻止了对它进行进一步破坏的可能性。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热潮的兴起对生态保护是利大于弊的。
2号:你说的是利大于弊,其实我并不是十分同意,因为濒危其实是申遗的恶性后果,而且是非常负面的影响。就是以为第一点经济利益的驱使,重视的是申报,而不是后面的保护。就是说我申报上去,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保护这个遗产,而是说我申报这个能够给当地带来多少收益,正是因为这个经济利益的原因,才会导致我国很多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以后面临着被联合国摘牌的危险。其实,我觉得应该这么理解。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