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第四章    综合分析类
第一节    综合分析类题目概述
一、概述
综合分析题型是结构化面试中最难的一种题型,也是考核考生素质最全面的题型。正是因为综合分析题难,所以很容易将优秀的考生和一般的考生区分出来,因此,综合分析题一直是国考以及各地省考面试常出的题型之一。
在考官评分考核表中,对于综合分析题型是这样定义的: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部分予以考虑;能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此类题目所考查的要素包括三个,也就是广大考生非常熟悉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概括起来即认知能力。所谓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
在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对问题的宏观理解、把握和事物间矛盾关系的理解,故综合分析能力在公务员能力素质中居于统领地位,发挥着基础和核心作用,是公务员基本能力和素质的主要内容和集中体现。这类题型是重庆市考的必考题型。
二、常见出题类型
(一)哲理寓言警句类
哲理寓言警句类试题是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类的常考题型,需要考生深入理解哲理名言或寓言故事,具备较高的鉴赏能力和知识跨度。这类试题往往在题干中列举一句名言或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引起考生的思考,这是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核,更侧重于考核考生是否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另一方面,此类试题还考核考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在答题过程中往往会由一个故事或者哲理内容引发到另外一个主题,需要考生长期的知识积累,并且需要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由于考查范围非常广泛,更能全面测查考生客观、辩证、全面和批判地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哲理、寓言、警句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单一性等多种特性。而社会是与时俱进的,具有现实性。如何与时俱进地看待名言警句,吸取精华,去除糟粕,为我所用,并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是当今公务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二)社会问题类
社会问题类试题主要涵盖了近一两年来国内发生的热门话题,而这些话题往往与当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考生只要平时关注时事热点,多浏览人民网、新华网或者收看“新闻联播”,都会对此类事件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对于答题的切入点和拓展面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社会问题类试题要求考生能够对社会现象进行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和判断,要求考生能够从局部看到全局,“窥一斑而知全豹”,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能够从把握过去和现在,进而科学地预测未来;能够从比较中识别长短,分清是非,判别优劣;能够在选择中甄别真、善、美和假、恶、丑;要求考生能有条理地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利弊、对策和启发等。
(三)政策类
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路线,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依据。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能够准确深刻地领会路线、方针、政策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
方针政策类试题在重庆市公务员面试中偶尔出现,它一般考查考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把握能力,具体题型为“结合你所报考的岗位,谈谈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请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等。这类试题不只是考查考生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知识的背诵记忆能力,更是考查考生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是否能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报考部门和自己的情况,对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提出背景、原因、意义和贯彻落实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作答,如有必要,也可联系自我进行表态。
(四)漫画类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并且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图画。它一般运用夸张、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无论是大到政治题材的讽刺漫画,抑或小到生活题材的幽默漫画,都具有令人发笑、深思和启智的功能。在公务员面试中,漫画类题型主要是把某些社会现象用漫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考生先有个具体鲜明的认识,然后再根据自己对漫画的理解答题,答题时要注意跟社会问题与方针政策紧密结合。
(五)两难、多难问题
两难、多难问题主要是指针对社会中发生的有争议的现象或事件,要求考生在两个或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观点的题目。
通过以上的讲解,考生可以大体了解综合分析题型的分类和考核角度,做到有针对性地复习。虽然题型不同,解题的具体方法也各异,但道理是相通的,那就是,无论解答何种类型的题目,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审清楚题目的要求,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关键信息,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层层剥皮,或者说理,或者举例,或者二者融会贯通,巧妙结合。总之,题目是固定的,是静态的,但是大家的思维是动态的,所以我们建议广大考生要善于积极思考,灵活应对,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如果做到这些,所有的困难都不会成为阻碍广大考生取得面试成功的理由。
第二节哲理寓言警句类
一、题型与思路分析
(一)题型解读
近年来,哲理寓言警句类试题在重庆市公务员面试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考生要将哲理故事和寓言警句所蕴含的道理,或者它们所反映的问题用语言表达出来,要求考生有较好的文学素养或者阅读过比较多的古典著作。这类题目比一般的综合分析题更容易,因为在材料中往往有很多信息能够直接被考生利用。考生在审题的时候只需略加思考即可。
此类题型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考生要领会故事、寓言所蕴含的意思,挖掘寓意,并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其次要联系实际谈谈该故事或寓言对当代社会的警示作用;再次要结合自身或所报工作岗位谈具体工作中会受到哪些启示。
(二)思路分析
哲理寓言警句类试题又可以分成单一类和组合类两种,根据分类的不同,答题的思路也有所不同。单一类的名言警句就是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或意思单一的名言警句。如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理解,就是考查单一类名言警句。对这类试题作答时,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解释此句话的含义,如果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最好把出处说出来,但是不确定的情况下则不要乱说,以免说错。
2.分析这句话产生的原因,简要阐述其历史背景。
3.结合实际,辩证地分析这句话的现实意义,不要带有个人主观色彩。
还有另一种组合类的试题,是把两句以上不同意思的名言警句放在一起,让考生进行全面评述。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名言警句之间的关系有并列关系、正反关系、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方法手段和目的等。如 “有人说:‘三个和尚没水喝。’也有人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怎么看?”这道题中的名言警句就是正反关系。
对这类试题作答时,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辩证分析,概括主旨。分别解释两句话的含义,并突出其联系性和差异性。
2.解释两句话的具体应用场合,找出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为何把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对现实有什么意义。
3.各举一个事例证明两句话的优缺点,最后结合工作说明应该取其长,去其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二、经典真题精讲
1.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感想。
【思路分析】 此题为名言警句类,可以先解释名言意思,再结合自身体会展开回答。
【参考答案】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在这里,孔子所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不远游的前提是“父母在”。子女应该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多陪陪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必须要出远门,则一定要让父母知道去处,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担心。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
结合现实生活,我有如下几点感想:
首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继承和发扬。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口的流动性很大,这是由经济发展所决定的。人口的流动势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离开自己的父母,外出工作。对此我们应该利用现代的通信工具常与父母联系,消除父母的担心。古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在我们忙碌工作的时候,还要记得经常给家中牵挂我们的父母打一个电话,送去我们的问候,节假日不要忘了常回家看看。
其次,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怎样赡养老人已经不仅仅是个家庭的问题,还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发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美德。
第三,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提高全民尊敬父母的意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方式宣传我们的优良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针对老人的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障、老年补助等制度,从经济上减轻公民赡养老人的压力。
【答题误区】 不能正确地理解题中名言警句的含义,或者理解不够透彻,解释有误。具体阐述的时候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所谈感想不深。如果不能正确地说出名言的出处,考生可以直接解释名言的含义,切不可不懂装懂。2.结合自己的例子,说明自己对温总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理解。
【思路分析】 这道题以间接的形式考查了考生对名言警句的理解,重点在于需要考生结合具体事例谈论对温总理这句名言的理解。此题需要辩证地分析,结合实际说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并表明自己对待理想和实际工作的态度。
【参考答案】 《仰望星空》是温总理创作的一首诗歌。2010年5月4日温总理在北京大学与该校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时,有学生蘸墨写下“仰望星空”的诗句来欢迎总理,而总理则挥毫相和,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大字赠送给学子们。对于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这句话透露出温总理对真理、正义、自由和博爱的追求,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在总理的眼里,那庄严而圣洁的星空代表着激人奋进、令人神往的美好未来。我们敬爱的温总理心怀的是百姓和苍生;思虑着的是发展和繁荣。他以一颗对国家和民族虔诚的赤子之心,来观察、思考、筹划着一切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总理才可能具有仰望星空的眼界与气魄。
其次,这句话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正如总理所言,一个民族必须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而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壮丽而光辉的“星空”,就是科学民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我们要怀着对理想和未来的憧憬,努力在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比如我自己,在学校里一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党的理论知识,立志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现在,我想努力成为一名公职人员,争取在广阔的天地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然,一个人仅具有仰望星空的眼界与气魄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伟大的思想、远大的志向、美好的愿望唯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才可能成为现实,否则也只能是好高骛远的空想、虚幻飘渺的海市蜃楼和不可捉摸的乌托邦。我决心立足本职工作,在基层岗位上脚踏实地,作出自己的成绩。
【答题误区】 不能正确理解“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此处所要表现的意思,不能结合自身实际说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单从一个方面谈论理想的远大,或者现实的残酷,不能辩证地分析问题。
遇到问题时不能从自身找原因,一味地从客观方面找借口。3.一个渔夫带着一个鱼竿和一筐鱼,在路上遇到两个人,一个人要了一筐鱼,很快他就把鱼吃光了,后来就饿死了;另一个人要了鱼竿到海边钓鱼,但是他还没有到海边就饿死了。请你谈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思路分析】 故事类试题题目灵活,角度很多,在具体答题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这道题涉及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达到利益最大化、如何合作才能取得共赢的问题,所以回答此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只要自圆其说就可以了。最后结合自身实际或具体工作,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参考答案】 这个故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我是从二人的分工与合作的角度看待的。故事主要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这两个人的最终目标相同,都是要获得鱼从而维持生存。二是任何一个人如果考虑了当前和长远,都不可能被饿死;三是双方本可以进行合作,即在去海边之前两人吃鱼,到海边后,两人钓鱼,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而不会出现都被饿死的情况。
因此,这个故事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应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辩证统一起来;在一个群体中的个体之间要合作,要双赢,不要对抗。
这个故事对我们现实生活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下去,最终会导致环境的恶化,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在作出重大的规划、决策时,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避免短期目标的盲目性。
【答题误区】 本题最大的误区就在于只谈竞争不谈合作,在目标相同的情况下,个体手中的资源如果难以达到最终目的,就必须互相合作,整合资源,以求共生。
三、过关练习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知识总是在不断地更新,日日有新知,日日有不知,知识是学不尽的。但如果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就会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和思考,如此,才能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社会的潮流。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满足于追逐日新月异的知识,教育和培训出来的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巨人”,却是素质教育的“侏儒”。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讲究方法的传授。因为有了知识,只是掌握了一项技能;而掌握了方法,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去不断地征服世界、改造世界。
但是,给人以方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物质储备的基础之上。就学习而言是这样,就国家扶贫而言也是这样。在给予物质扶贫的同时,更多地给予文化扶贫、科技扶贫等。以“授人以鱼”为基础,以“授人以渔”为目标,做到两者兼顾。
【答题误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有些考生不能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回答自然会产生偏差。2.哈佛捐给哈佛图书馆250本书,非常珍贵,图书馆规定只能在馆内阅读,不能借出。一场大火,把图书馆烧了,只有一本书留了下来,原来有一名同学偷偷把这本书拿了出来,现在还给了学校。学校先表扬了这个同学,但最后还是把这个同学给开除了,问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这个故事非常有启发性。一方面,学校表扬这位同学,是对这位同学将哈佛图书馆珍品图书还给学校的行为做出“嘉奖”;另一方面,学校却把这位同学给开除了,是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对这位同学曾经“偷偷把这本书从图书馆里拿了出来”的违反校规的行为做出“处罚”。
这种“赏罚分明”的原则对工作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这个例子中,我受到以下启发:一是有了制度我们就要执行,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过程中,更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三要奖罚分明,不能无法律依据地将功抵过;四是在制定法律时要尽量科学,“恶法非法”,除罪大恶极之外,法律都要给违法的人悔改的机会。
【答题误区】 片面地肯定该同学的做法正确,而批判学校开除该同学的行为;或者片面地肯定学校的行为,批判这位同学藏书的事实都是不对的。考生回答时切忌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要联系实际工作,谈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和具体工作中需奖惩分明的道理。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