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专题四行程问题
考点·技法清单
基本公式:距离=速度×时间
运动时间相等,运动路程与运动速度成正比
运动路程相等,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路程比=速度比×时间比,即:s1s2=v1v2×t1t2
往返运动平均速度关系式:=2v1v2/(v1+v2)
相遇追及问题:有益于相对运动的用“加”,速度取“和”,包括相遇、背离等问题。有碍于相对运动的用“减”,速度取“差”,包括追及等问题。
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追及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
环形运动问题:
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相向运动的两人两次相遇的时间间隔
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同向运动的两人两次相遇的时间间隔
流水行船问题:
顺流路程=顺流速度×顺流时间=(船速+水速)×顺流时间
逆流路程=逆流速度×逆流时间=(船速-水速)×逆流时间
电梯运动问题:
能看到的电梯级数=(人速+电梯速度)×沿电梯运动方向运动所需时间
能看到的电梯级数=(人速-电梯速度)×逆电梯运动方向运动所需时间
基础过关自测
1.一辆汽车从A城开往B城,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14,第二小时行了余下路程的25,第三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310,离B城还有30千米。A城与B城相距()。
A. 180千米B. 200千米C. 240千米D. 320千米
2.汽车往返于A、B两地,去时时速为40千米。要想来回的平均速度为48千米,回来的时速应为多少千米/小时?()
A. 56B. 60C. 72D. 96
3.甲、乙两辆旅游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相遇。相遇后甲车继续行驶了3小时到达B地,乙车每小时行24千米。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 96B. 106C. 144D. 224
4.一辆卡车和一辆大客车从相距3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已知卡车每小时行45千米,大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如果卡车上午8时开出,大客车要何时开出两车才能在中午12时相遇?()
A. 8时15分B. 8时20分
C. 8时30分D. 8时35分
5.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站相对开出,在B侧距中点20千米处两车相遇,继续以原速前进,到达对方出发站后又立即返回,两车再在距A站160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A、B两站距离是多少?()
A. 440千米B. 400千米C. 380千米D. 320千米
6.操场正中央有一旗杆,小明开始站在旗杆正东离旗杆10米远的地方,然后向正北走了10米,再左转弯向正西走了20米,再左转弯向正南走了30米,再左转弯向正东走了40米,再左转弯向正北走了20米。这时小明离旗杆多少米?()
A. 10B. 20C. 30D. 40
7.在村村通公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两个山村之间的公路都是上坡和下坡,没有平坦路。农车上坡的速度保持20千米/小时,下坡的速度保持30千米/小时,已知农车在两个山村之间往返一次,需要行驶4小时,问两个山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A. 45B. 48C. 50D. 24
8.早晨,小明背着书包去上学,走后不久,爸爸发现小明的铅笔盒忘在家中。爸爸立刻去追赶小明,将铅笔盒交给小明后立刻返回。小明接到铅笔盒后经过10分钟到达学校,同时爸爸也正好返回到家中,已知爸爸的速度是小明速度的4倍。那么小明从家出来后多少分钟,爸爸才出发去追赶小明?()
A. 40B. 50C. 20D. 30
9.甲和乙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走55千米,乙每小时走45千米。甲带了一只狗,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向乙奔去,遇到乙后,马上回头向甲奔去,遇到甲又回头向乙奔去,直到甲乙两人相距20千米时狗才停止奔跑,这时狗共奔跑了96千米。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A. 116B. 100C. 80D. 76
10. 李大夫去山里给一位病人出诊,他下午1点离开诊所,先走了一段平路,然后爬上了半山腰,给那里的病人看病。半小时后,他沿原路下山回到诊所,下午3点半回到诊所。已知他在平路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上山每小时3千米,下山每小时6千米。请问:李大夫出诊共走了多少路?()
A. 5千米B. 8千米C. 10千米D. 16千米
参考答案
1.C[解析] 第二小时行了全程的:(1-14)×25=310,第三小时行了全程的:14×(1+310)=1340,此时还剩下全程的:1-14-310-1340=18,故A、B两城相距:30÷18=240(千米)。本题正确答案为C。
2.B[解析] 设A、B两地的距离为S,则回来的时速应为:
S÷(2S÷48-S÷40)=48×40S÷(2×40S-48S)=60(千米/小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3.D[解析] 乙车4小时走的路程,甲车用了3小时,故v甲v乙=t乙t甲=43,又知v乙=24(千米/时),则v甲=43×24=32(千米/时),A、B两地相距为32×(4+3)=224(千米),故选D。
4.C[解析] 设大客车行了x小时,根据题意有:45×4+40x=320,x=3.5,即大客车共行驶35小时,则大客车的出发时间为12-35=85,即8时30分,故选C。
5.A[解析] 设AB的距离为S,因为两车的速度不变,则有S+202S+2S-160=S-202S+160,解得S=440(千米),故本题选A。
6.C[解析] 本题属于方位问题类,难度不大,画图如下:
则这时小明离旗杆:40-10=30(米),故选C。
7.B[解析] 设两地距离为S,那么有S20+S30=4,解得S=48(千米),故应选B。
8.D[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爸爸追上小明用了10分钟,而爸爸的速度是小明的4倍,故爸爸追上小明时小明共走了40分钟,在爸爸出发前小明已走了40-10=30(分钟),本题选D。
9.B[解析] 本题中,这只狗共跑了96÷12=8(小时),则甲、乙共走了(55+45)×8=80(千米),由此,可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80+20=100(千米),故选B。
10. B[解析] 李大夫的行程分为平路和山路,可分别设x千米和y千米,列方程得:
24x+13y+16y=3.5-0.5-1
(6x+4y+2y)÷12=2
x+y=4
李大夫走了一个来回,共走了8千米。
重点易错题集训
1.早晨8点多钟,有两辆汽车先后离开化肥厂,向幸福村开去,两辆汽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60千米。8点32分的时候,第一辆汽车离开化肥厂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的3倍。到了8点39分的时候,第一辆汽车离开化肥厂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的2倍。那么,第一辆汽车是8点几分离开化肥厂的?()
A. 8点7分B. 8点11分
C. 8点15分D. 8点22分
2.如图,甲、乙、丙是三个站。乙站到甲、丙两站的距离相等,小明和小强分别从甲、丙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过乙站100米后与小强相遇,然后两人又继续前进。小明走到丙站立即返回,经过乙站后300米又追上小强。问甲、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米?()
A. 450B. 518C. 600D. 750
3.一个人原计划骑自行车由甲地去乙地,后来改为前一半路乘汽车,后一半路步行。汽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2倍,步行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一半,自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0千米。求行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A. 5千米/小时B. 8千米/小时
C. 12千米/小时D. 18千米/小时
4.如下图,A、C两地相距2千米,CB两地相距5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C地出发,甲向B地走,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乙向A地走,到达A地后立即返回。如果甲速度是乙速度的15倍,那么在乙到达D地时,还未能与甲相遇,他们还相距05千米,这时甲距C地多少千米?()
A. 1.4B. 1.9C. 2.3D. 3.3
5.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城相向而行,在离A城52千米处相遇,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以原速沿原路返回,又在离A城44千米处相遇。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A. 78B. 82C. 96D. 100
6.张明和李军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张明平均每小时行5千米;而李军第一小时行1千米,第二小时行3千米,第三小时行5千米……(连续奇数)。两人恰好在甲、乙两地的中点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 50B. 40C. 36D. 25
7.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台拖拉机都从甲地开往乙地,汽车出发时,拖拉机已开出15千米;当汽车到达乙地时,拖拉机距乙地还有10千米。那么,汽车是在距乙地多少千米处追上拖拉机的?()
A. 70B. 55C. 40D. 30
8.某人从甲城到乙城,两城相距24千米,步行一半路程后改骑自行车,共经4小时到达。回来时,仍一半路步行,一半路乘摩托车,而步行的速度是原速度的34,摩托车的速度比自行车的速度提高1倍,但仍比去时多用了30分钟才回到甲城。则原来步行与自行车的速度之比为()。
A. 2∶3B. 1∶3
C. 2∶7D. 4∶9
9.某人乘船逆流而上,在途中不慎将一救生圈掉入水中,在继续前进了20分钟后才发现,于是返回追寻。待追到救生圈时,它已经顺流而下漂到距离落水处2千米的地方。请问,此人从发现救生圈丢失到找回救生圈共用了多长时间?()
A. 25分钟B. 24分钟
C. 20分钟D. 18分钟
10. 跑马场一周之长为1080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朝同一方向行驶,经过54分钟后,甲追上了乙。如果甲每分钟减少50米,乙每分钟增加30米,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而行,则经过3分钟后两人相遇。原来甲、乙两人每分钟各行多少米?()
A. 200180B. 360240C. 240200D. 240180
11. 如右图,两只小爬虫甲和乙从A点出发,沿长方形ABCD的边,按箭头方向爬行,在离C点32厘米的E点它们第一次相遇;在离D点16厘米的F点第二次相遇;在离A点16厘米的G点第三次相遇。求长方形的边AD是多少厘米?AB边长多少厘米?()
A. 2436B. 4854
C. 3648D. 4864
12. 在400米环形跑道上,A、B两点相距1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5米,乙每秒跑4米,他们每人跑100米,都要停10秒钟。求甲追上乙需多少秒?()
A. 100B. 130C. 140D. 150
13. 两辆电动小汽车在周长为360米的圆形道上不断行驶,甲车每分钟速度是20米。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米的A、B两点相背而行,相遇后乙车立即返回,当它到达B点时,甲车过B点,又回到A点,此时甲车立即返回。问再过多少分钟能与乙车相遇?()
A. 2B. 3C. 4D. 5
14. 一条小河流过A、B、C三镇,A、B两镇之间有汽船来往,汽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11千米,B、C两镇之间有木船摆渡,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35千米。已知A、C两镇水路相距50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某人从A镇上乘汽船顺流而下到B镇,吃饭用去1小时,接着乘木船又顺流而下到C镇,共用8小时。那么,A、B两镇的水路路程是多少千米?()
A. 22B. 25C. 37.5D. 50
15. 一客轮从沙市顺流而下开往武汉需要2天,从武汉逆水而上开往沙市需要3天。一木筏从沙市顺流需要多少天到达武汉?()
A. 8B. 12C. 15D. 22
参考答案
1.B[解析] 设8点32分时,第二辆汽车距离化肥厂s千米,那么第一辆汽车距离为3s千米。8点39分时各又开了7千米,故有3s+7=2(s+7),解得s=7,故8点32分时第一辆汽车已开出21千米,用时21分钟,因此离开化肥厂的时间是8点11分。答案为B。
2.C[解析] 设甲到乙的距离为s,则小明第一次走了(s+100)米,第二次走了(s-100+s+300=2s+200)米,小强第一次走了(s-100)米,第二次因为是被追上的,故走了100+300=400(米)。根据题意,有s+100s-100=2s+200400,解得s=300,故甲丙相距300×2=600(米),本题答案选C。
3.B[解析] 设全程的一半为S,则这段路的平均速度为:
2S÷[S÷(10×2)+S÷(10÷2)]=40S÷[S+4S]=8(千米/小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4.B[解析] 由甲速是乙速的15倍,可知甲路程是乙路程的15倍。设CD距离为x千米,则乙走的路程是(4+x)千米,甲路程为(4+x)×15千米,根据题意有:(4+x)×1.5=5×2-x-0.5,解得x=1.4,此时甲距C地:1.4+0.5=1.9(千米),本题正确答案为B。
5.D[解析] 设AB的距离为S千米,因为两车的速度不变,则有52S-52=S+S-44S+44,解得S=100,故本题答案为D。
6.A[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相遇时间。由于两人在中点相遇,因此李军的平均速度也为每小时5千米。“5”就是几个连续奇数的中间数。因为5是1,3,5,7,9这五个连续奇数的中间数,所以,从出发到相遇经过了5小时。甲、乙两地距离为5×5×2=50(千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7.C[解析] 设汽车在距乙地x千米处追上拖拉机,画线段图如下:
根据两车速度不变,可知在同样时间内两车行程的倍数不变,则有:100-x100-x-15=100100-15-10,解得x=4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8.B[解析] 设原来步行一半路程需要x小时,后来步行一半路程则需要43x小时。又设自行车行一半路程需要y小时,则摩托车行一半路程需要12y小时。根据题意,得:
x+y=4
43x+12y=412解得x=3
y=1
原来步行的速度为:12x=123=4(千米/时);
自行车的速度为:12y=121=12(千米/时)。
二者之比为1∶3,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9.C[解析] 设水流速度为每分钟x千米,船速为每分钟y千米,追回救生圈用时t分钟。根据题意可得下图:
由上图,可得方程:xt+20x+(y-x) ×20=(y+x)t,可得t=20。故此人从发现救生圈丢失到找回救生圈共用了20分钟,答案选C。
10. A[解析] ①现在甲、乙每分钟共行:1080÷3=360(米)。
②设甲现在每分钟行x米,则原来每分钟行(x+50)米;乙现在每分钟行(360-x)米,原来每分钟行(360-x-30)米。列方程得:
(x+50)×54-(360-x-30)×54=1080,解得x=150
甲原来每分钟行:150+50=200(米);
乙原来每分钟行:360-150-30=180(米)。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1. D[解析] 设AD=BC=x厘米,AB=CD=y厘米,则乙虫第一次相遇时走了(x+y+32)厘米,第一次相遇后到第二次相遇时又走了[(x-32)+y+x+16]厘米。由于每次相遇时,两虫合起来走了一周,因此,两虫每次相遇时走的路程均相等。列方程得:x+y+32=(x-32)+y+x+16,x=48。
同理,甲虫第一次相遇时走了(y+x-32)厘米,第二次相遇到第三次相遇时走了(16+x+16)厘米,列方程得:y+x-32=16+x+16,y=64。
故长方形的边AB长64厘米,AD长48厘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12. C[解析] 如果甲、乙两人不停地跑,可以计算出甲追上乙的时间,再加上中间停留的时间就是所求时间。
如果甲、乙跑步不停留,甲追上乙需要100÷(5-4)=100(秒);
甲跑100秒,共跑5×100=500(米);
他在跑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处共停留了4次,到了500米处恰好追上乙,不必计停留时间。所以求甲追上乙需要的时间是100+4×10=140(秒)。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 B[解析] 如右图,设第一次甲车与乙车相遇点是C点,根据题意,乙在BC弧上往返一次所需时间就是甲车行驶圆形道一圈所需时间:360÷20=18(分钟)。
它们自出发点至C点,各自行驶了18÷2=9(分钟)。
从B点顺时针到C点的路程是360-90-20×9=90(米)。
乙车速度是每分钟90÷9=10(米),
则所求时间90÷(20+10)=3(分钟)。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4. B[解析] 设从A镇到B镇行了x小时,列方程得:
50-(11+1.5)x=(3.5+1.5)×(8-x-1),x=2
A、B两镇的水路路程是:(11+1.5)×2=25(千米)。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5. B[解析] 设水流速度为每天x个长度单位,客轮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天y个长度单位,列方程得:(y+x)×2=(y-x)×3,y=5x
沙市到武汉的水路长:(5x+x)×2=12x(个单位);
木筏从沙市顺流而下到武汉所需天数为:12x÷x=12(天)。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