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第二节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哲学物质观的演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试图以物质的原因说明世界,把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物质观本质上是正确的,它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但这种物质观只是一种“天才”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并且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坚持了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以当时的自然科学为依据,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但它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把原子的属性当作物质的属性,不懂得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混淆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和哲学物质范畴的界限,并且割裂了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不能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以往唯物主义的积极成果,在总结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唯一科学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高级阶段。这种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能通过感觉感知,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一方面,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设想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另一方面,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就物质世界的整体而言,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而言,它又有静止的一面,即事物在某种条件下表现出暂时的稳定和平衡或者维持物质的稳定性,这种静止只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因而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如果割裂两者,或者否认运动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或者否认相对静止,只承认绝对运动,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1.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的,不存在离开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不存在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
  2.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即指其客观性,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和物质运动一样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否认时空客观性必然走向唯心主义。
  3.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时间空间的有限性是指任何具体事物存在的时间过程和空间位置都是有限的。
  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无限包含着有限,由有限所构成;另一方面,有限也包含着无限,体现着无限。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神秘主义之中。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