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环境解困:预就业增保障拓空问

  在宁波大学,一个特殊的网站-20多名校友为学弟学妹们办起的名为“添路”的实习生网站,近两年火遍了校园。这个平台致力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求职技能。网站创办人韩春岚认为,大学应该有这种类似“预就业”的训练。

  这个实习生在线网站有两大工具法宝:“职场CPS”和“琴棋书话练功房”。“职场CPS”就是用评测工具等帮助学生分析、认知自我,再通过调查把职业需求做成数据化的匹配器,增强学生对自己性格、兴趣、能力、特质的再认识。学生在线练习的“琴棋书话”能力,则是很实用的求职技能:“琴”是指熟练操作电脑的能力:“棋”是指观察、分析、决策、博弈能力;“书”是指形象礼仪、道德素养;“话”是指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不少老师认为,这个网站实际是在环境上提前帮在校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然而,对于更多来自农村的困难大学生来说,就业大环境更缺不了政策上的保障。从政府角度来说,解决大学生农民工问题的着眼点,是让他们有稳定、公平的待遇,可以享受廉租房、就业培训、医疗卫生保障等公共服务。

  童日晖认为,对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将户口重新迁回农村实属无奈之举;而在浙江等地,随着“非转农”越来越难,想把户口迁回农村已不现实。对于这个群体,政府可以考虑将他们纳入城镇保障体系中去。重庆市正结合户籍制度改革,推动既有留城意愿又有留城能力的“无地农民工”有序、平稳地成为新市民,致力于解决无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如果这项制度开始实施,也可以考虑把类似于无地农民工的大学毕业生“漂一族”,一并纳入保障体系中。

  对于毕业返乡或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浙江省长兴县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出路,拓展了这些大学生的就业空间。长兴县委组织部部长邱见春说,以“大学生村官”为例,近5年全县累计有300多名大学毕业生回到农村社区工作,通过政策引导,他们任职期满后出路日趋多元,有的从事服务业,有的从事农业,有的进入企业。此外,还有20多人在村级组织换届中正式进入村两委班子,28人考取了公务员,11人被事业单位录用。

  邱见春表示,这些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现在又回到农村工作,具备丰富的农村实践经验。县里着眼于从这支队伍中培养一批后备干部。为此,长兴县设计了一系列促进返乡大学生成长的制度:组织部门安排担任“村官”的大学生到乡镇科室轮岗锻炼,有的乡镇采取“上午在村,下午在乡镇”的模式,使他们充分了解乡镇机关工作的特点与有关科室业务;每年事业单位招考时,专门设置一批岗位面向“大学生村官”;采取积极措施,畅通他们进入党政干部队伍的通道。

  产业解围:再造新的社会生产力

  一年多前,重庆市一所技校“回炉”了百余名大学生,其中一部分是农村籍。原因就是这些人的大学教育缺乏实用性,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通过半年到一年的职业技术学校再“深造”,这些“回炉”的大学生全部找到了工作。专门调研过这件事的重庆大学教授陈忠林认为,这些原本无法顺利就业的大学生,毫无疑问成了新的社会生产力。

  从广东一所大学电子专业毕业的余思东,就是这些大学生中的一员。他大学毕业后曾到当地一家电子企业打工,可上岗后缺乏动手能力,很快被企业淘汰。回到老家重庆后,余思东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一门真正的手艺,因此来到当地技校“深造”数控专业。他告诉记者,技校的不少同学出来后成为技术工人,还有不少人在相关部门引导下创业,办起了小工厂或加工点。

  “大学生理应成为中国新生代产业工人,是未来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陈忠林说,“围绕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对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产业培训,有助于提高当前产业工人队伍的水平,同时也为这些大学生就业甚至创业带来了可能。”虽然这种对大学生“回炉”式的再造,让社会质疑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围绕产业培育生产力的“产业解困”模式,对正处于就业困境中的大学生来说,显然是一种方向。

  同重庆市的大学生再培训相比,远在千里之外的宁波大学则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而且创业项目多为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设立近两年,多批校内大学生创业团队被吸纳进来,学校在提供场所的同时,还同政府的经济、科技等部门对接,请他们提供支持,并争取到大量的政策便利与优惠。

  从浙江省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走出来的徐毅,在宁波大学读大学时就依托校内创业基地成立宁波奇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获得上千万元人民币的国外风险投资,还顺利入驻鄞州区成为一家高新科技企业,当年营业目标就定在了800万元。这家企业不但成为宁波首家网络游戏公司,而且开发的首款游戏已正式卖到了韩国。

  在农村,围绕产业促创业,同样可以帮助大学生解除就业之困。浙江省武义县、长兴县和重庆的开县等地,都由企业家、种养大户或基层干部担任创业导师,同大学生“师徒结对”,不但帮助他们选择创业项目,还从技术、管理到营销进行传帮带,让这些年轻人开好头、起好步。

  武义县大学生汤燕3年前回到农村后,对未来一度感到希望渺茫。县委组织部安排当地知名企业家田歌实业公司总经理陈雅锦同她结对,陈雅锦帮助汤燕分析、设计创业规划,指导企业管理和品牌营销。不久,在陈雅锦的帮助下,汤燕在本村建起一家来料加工厂,她边学边做,坚持严把质量关、诚信经营,现在企业订单排满了,小小的加工厂还带动了当地百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

  “不要以为这些大学生回农村后是包袱,在我心目中,他们每个人都比引进一个项目还要有价值!”原长兴县委书记刘国富告诉记者,由于自身素质较高,大学生很有可能成为现代农业的领跑者。在高校学习园林设计专业的谢勇,毕业后来到泗安镇仙山村创业,他发现容器苗木种植在当地是空白,就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承包百余亩土地成立容器苗基地,全部采用温室大棚和现代化喷灌系统,培育的大型容器乔木被上海世博会选用。谢勇在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业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admin)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2015省公务员考试高分课程体系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特训营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