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自己动手——都市人生活新取向之二

  《半月谈》 2011002期作者/本文总字数:1827字

  本刊记者苏娅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近年来,这句话又以新时尚走迸了都市人的生活。

  自己动手,吃得放心

  新年第一天,尽管不用上班,北京市居民邱晓宇还是早早就爬起来,钻进了厨房。先把头天晚上就准备好的豆子倒进豆浆机,按下开始键,再把头天晚上烤好的面包切片,放入土司炉烘烤片刻。之后,拿出平底锅煎一个圆圆的太阳蛋,面包跳起,鸡蛋也煎好了,抹上沙拉酱,切上两片西红柿。再到阳台的“小菜园”摘两片生菜叶,洗干净后夹在一起,倒一杯豆浆,一份健康的早餐就做好了。全部过程也不过15分钟,这期间,邱晓宇还洗漱完毕,开着电视,听着新闻。

  “这一套就是我每天早上的必修课。”邱晓宇是一家外企的公关部经理,今年34岁,有一个3岁的女儿,先生是一名银行职员。“原来我很懒,什么都喜欢买现成的。自从2008年有了女儿,我才开始自己动手。现在这食品安全状况,我是不敢老给孩子在外面买这买那吃,想吃什么自己做。本来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养成的习惯,竟然保留下来了,现在让我在外面吃,反而不习惯了。”

  邱晓宇家的阳台被她规划成了一个“小菜园”,尽管是冬天,暖暖的阳台上却郁郁葱葱。“日常工作压力大,回到家给小园子浇浇水,施施有机肥,带着女儿帮花授粉,是个缓解压力的好办法。看着网购回来的小种子在我们的辛勤劳动下变成一个个果实,我们一家人都爱上了这种奇妙的感觉。女儿有一次看到她小姑姑在玩“开心农场”,还对她说小姑姑你不要玩假的了,学学我——我种出来的真草莓可好吃了。”

  走进邱晓宇家的厨房,各种小家电一应俱全。面包机、豆浆机、烤箱、土司炉、酸奶机、榨汁机、电子秤、电动打蛋器……一点不亚于家电卖场里的小家电部。“女儿最喜欢我打的豆浆,豆浆可以喝,豆渣我则会做成草莓冰激凌,那是她的最爱。”她说,我们一般也不到外面去吃比萨什么的,老公和女儿都说我做得比必胜客的好吃多了。当然了,自己做,尽量都买最好的,用料实在,怎么会不好吃呢!这些都不难,网上都有很详细的教程,一学就会。开始老公还嘲笑我,现在,他不但自带前晚做好的午餐,还带动他们单位也掀起了带餐风潮。邱晓宇边说边笑得很有成就感。自制食品馈赠亲友,新时代新时尚

  24岁的陈筝是一名私企职员,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看着这个如同杂志模特一般的时尚女孩,几乎有点难以想象她竟然是个糕点制作高手,印象里这样的女孩应该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才对。然而,黑森林蛋糕、葡式蛋挞、红豆玛纷、比萨、法棍、月饼、寿桃、年糕……在她这里,全部不成问题。

  “我是大二时候跟一个好朋友一起报了一个烘焙培训班学习的。一开始我很不屑像我妈、我奶奶一样整天在厨房里忙活,做了半天,除了包子就是馒头,我妈说这是传统、经典,但说实话我觉得太单一了。像日剧、韩剧里演的一样,浪漫往往都与精致的西点相伴而生,没见着几个美丽邂逅是围绕买馒头展开的。”陈筝是典型的北京女孩,直爽幽默,言谈之间不乏年轻女孩对浪漫的向往。这番馒头面包与邂逅的理论让记者忍不住笑出了声。

  “哈哈,你别笑,我最初学这个,就是为了时尚和浪漫。不过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又渐渐开始钻研起中式糕点来。作为一个资深的糕点师,不应该重洋轻中。”陈筝说去年过年时,她花了两整天的时间,做出了比稻香村的点心还漂亮好吃的各式糕点,分装在盒子里,拿去给亲戚朋友拜年。“我家姑姑、婶婶还有邻居阿姨她们逢人就夸,我都不好意思了。夸张的是,我两个表妹都拜我为师了,说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中华饮食文明。隔壁王奶奶还教我了好些经典的老北京小吃的做法,有的网上都没有详细的方子。”陈筝打开自己的苹果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着给记者展示她的杰作,的确丝毫不逊色于糕点店里所售卖的。“马上又过年了,我还打算自己动手做糕点送人,干净、实在又好吃,最重要的是这份心意,特受欢迎。”陈筝说,她在烘焙班认识的一个姐姐,因为对烘焙的热爱,现在自己开了一家西点店,还在网上销售配套工具,月收入好几万,将来我没准也能像她一样。

  自己动手的背后,除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无奈,更多的却是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前觉得自家做的东西拿不出手,现在却成了礼轻情义重的馈赠佳品。传统生活方式的回归,也许会为人情淡漠的社会逐渐注入丝丝温情。年轻人对传统民俗、饮食文化的热衷,也许会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以一种新生的方式存在于钢筋水泥的现代社会。

  编辑:何晏

  求解小城镇成长之烦恼

  《半月谈》 2011002期作者/本文总字数:2703字

  本刊记者张展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但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差别尚未根本扭转,正因为如此,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国城镇化推进要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些都表明,在大城市普遍面临超载的背景下,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正在逐渐成为承载农村人口市民化的主渠道。

  被忽略的小城镇

  小城镇处在农村向城市转换的中问状态,是一种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体组成的社区。与城市相比,小城镇在地域、人口、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密切联系着农村,对农村起着组织和引导作用。

  “以小城镇作为城乡统筹的真正抓手,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统揽作用。”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说,小城镇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点,也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

  但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政策、资源要素向大城市过度倾斜,财政收入和转移支付越到基层越呈递减趋势,由此让小城镇建设遭遇诸多瓶颈。

  “最大的瓶颈在于社会保障,小城镇与大城市有明显差距,甚至小城镇之间发展程度也不均等。”江苏省射阳县农工办政策研究科科长毛庆华说,例如养老保险,还有大病统筹保障,苏北好多县才刚刚启动,还有地方甚至没有展开,“主要就是财政上欠缺。苏北的财力还没有完全达到所需水平。”

  “在政策扶持方面,目前国家好多资金、项目主要流向大城市。相对来说,小城镇比较弱势。相应的政策要少得多。”毛庆华说,这不是射阳一个县的问题,而是整个苏北的共性问题。

  “小城镇还是处在被忽略的地位。”另一位苏北某县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去年开始,该县财政也拿出一些专项资金,努力推进城乡统筹,“但是我们更希望得到省里财政的支持,能够在年初预算时安排这样的资金。不然的话,小城镇建设将一直是城市化进程的短板”。

  建筑科学专家缪昌文总结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手段,目前各地小城镇自主发展意识较强,但也面临着不少“瓶颈”制约。他呼吁尽快出台促进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发展的政策。

  专家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道路曲折反复,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家层面城镇化政策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于人们对小城镇建设缺乏深刻认识,很多情况下将其作为顺应阶段性发展要求的一种权宜之计,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小城镇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2015省公务员考试高分课程体系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特训营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