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第四章无领导小组讨论实战精讲
  第四章无领导小组讨论实战精讲
  第一节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分类精讲
  一、开放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
  什么是创新精神?公务员的工作中应该如何体现创新精神?
  【思路分析】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尤其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这道题的考点就在于作为公务员应该如何体现创新精神。不同的考生往往会有不同的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考官可以从中把握考生的性格心理、心智情趣,从而从职位需求角度作出价值判断,进行取舍。
  【参考答案】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创新精神提倡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并不是不倾听别人的意见、孤芳自赏、固执己见、狂妄自大,而是要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这是当代创新活动不可缺少的方式;创新精神提倡胆大、不怕犯错误,并不是鼓励犯错误,只是强调错误认识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创新精神提倡不迷信书本、权威,并不反对学习前人经验,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而质疑要有事实和思考的根据,并不是虚无主义地怀疑一切。总之,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创新精神。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公务员的创新精神对全社会而言将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所以公务员更应该在工作中率先培养创新精神。
  作为国家和政府的代表,公务员在社会大众眼里就是国家和政府的化身,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权威价值取向,公务员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所具有的精神风貌很大程度上在整个社会具有导向和标杆的作用,这种价值层面的导向性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如果公务员队伍缺乏创新的胆识和魄力,只知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那么,它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或是一个群体,而可能导致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建设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的努力受到打击和阻碍。因此,无论从全面实践公务员精神的角度,还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角度,都必须着力培养公务员的创新精神,使我们的公务员们不仅自身建立起对创新的认同和支持,保持创新的激情,在创新时代的大潮中英勇搏击,更能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开拓创新,成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表率。
  我们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时不我待,不进则退,唯有以更大的魄力、胆识和智慧,拿出实实在在、确实可行的新思路、新设想、新举措、新方案,通过改革创新创造出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增强公务员创新精神。为不断推进改革进程,构建良好创新环境提供重要保障。
  二、两难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
  针对"人肉搜索",你认为应该加强权利的监督还是应该保护民众的隐私?
  【思路分析】 这种两难式题目是让考生在两种互有利弊的答案中选择一种。主要考查考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说服能力等。本题是针对现在网络世界流行的"人肉搜索"引发的争议命制的,到底是应该加强权利的监督,还是应该保护民众的隐私,这就需要考生从其中的利弊进行分析了。
  【参考答案】 "人肉搜索"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产物之一,这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的机器智能搜索而言由人工参与的互联网搜索方式。"人肉搜索"中的"人肉"可以理解为"人工",通过在网络社区集合广大网民的力量,一方面用人工方式对搜索引擎所提供的信息逐个甄别真伪,另一方面又通过知情人匿名或公开"爆料"的方式搜索信息以查找人物或者事件的真相,并把这些细节曝光。"人肉搜索"正在成为公民监督的重要力量,但同时也滋生了侵犯隐私、网络暴力等社会问题。一方面是搜到的信息真假难辨,加上发言者的匿名性,很容易传播虚假信息和滋生谣言;另一方面由于是群体行为,网民很容易失去理性,网络暴力容易在某种道德义愤和正义幻觉中形成,从而逾越法律底线,侵犯私人权利。我认为基于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而对特定自然人的某些个人信息的使用是正当的、必须的。作为法制社会的公民,我们必须意识到,任何权利都伴随着义务,行使言论自由的前提,是不妨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尤其是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所以,如果对"人肉搜索"加以有效引导和法律约束,会发展成为一种高效有益的网络互助模式,同时成为一种舆论监督武器;但如果放任甚至纵容针对个体的暴力行为,必然会恶化网络环境。
  三、 多选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
  某村庄想要进行有关西瓜种植方面的对外招商引资,经调查研究,需要准备以下工作,但由于人员有限,一个月内只能进行其中的三项,请选择你认为最先应该做的三项工作,并阐明理由。
  1.维修破损的柏油马路
  2.制作本村宣传图册
  3.组织村委会成员学习招商引资谈判技巧
  4.到外村聘请农业技术人员指导西瓜种植
  5.划分片区,组织农户进行村庄卫生大清扫
  7.改造修缮某些村民住房,方便外商居住使用
  8.到乡里和县里与相关领导会面,争取政策支持、人员支持
  9.对接待人员进行礼仪培训
  10.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共同商讨并制订招商引资用工及利润分成方案
  11.组织锣鼓队、秧歌队,筹备欢迎仪式
  12.到县城购买饮水机,软化饮用水,供外商饮用
  13.联系厂家制作招商洽谈会横幅、标语、礼品等
  14.约定接待车辆及备用车辆
  【思路分析】 本题是以假设性情景来考查考生,即给考生假定了一个角色--某村对外招商筹备人员,通过考生到任后对工作信息情况的判断来考查考生。考生大多数不太可能有对外招商的工作经历,这对于所有的面试考生来说无疑是公平的。考生虽然没有经历,但对于这类题目又不太可能没有自己的判断,因为仅就考题来说,已经把需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了,考生只需在此范围内作出自己的选择判断即可。不同的考生往往会有不同的选择判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在见仁见智之间,考官可以把握考生的性格心理、心智情趣,从而从职位需求角度作出价值判断,进行取舍。
  【参考答案】 我认为最先做的三项工作是3、8、10。原因如下:就第3项而言,谈判者的素质是招商引资成功的基础,因此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让谈判人员掌握技巧、以礼相待,以理服人,化分歧为共识,才有可能促使项目招商引资成功。就第8项而言,领导的重视、政策的支持是招商引资成功的关键,只有领导充分重视,才能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及时决策,促成招商引资。就第10项而言,内部人员的共识是招商引资成功的前提条件。只有内部先就招商引资用工及利润分成达成一致,才能一致对外去谈招商引资。
  四、 操作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
  "报纸搭塔"题:请小组用报纸搭一个1米以上的塔,保证塔不倒下。材料:5张报纸、一卷透明胶带、一把剪刀。要求在15分钟内,利用分配的纸和透明胶带,尽可能建造高塔,在开始的一分钟内可以说话,之后不能再用语言交流,只能用其他方式。当考官宣布结束时,所有参加游戏的小组人员必须离开塔,使塔独自耸立,不能有任何支撑。事后考官会询问一些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最后考生要分别推选出一位贡献最大的人。
  【思路分析】 此类操作式面试题一般出现在技术性行业比较强的领域里,比如计算机网络工程,还有就是设计图片或者其他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的职业。这类操作性问题也可以考查一个小组或者几个人的合作能力,但最能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一种面试技术性人员的好方法。在操作过程中,考生应该留意遇到困难如何处理,是否有可以改进的措施,同时团队合作精神体现在什么地方,互相之间是否有信任感等。操作式题目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而是让考生亲自参与其中,自己去感悟道理,把素质拓展的游戏性降低,把考查考生能力素质的成分提高。因此,没有参加过类似面试的考生也不要担心,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参与过或听说过素质拓展,把这些游戏的经验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答题思路相结合就能较好应对此类面试题。
  五、 争夺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
  红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优良品格的传承,是弥足宝贵的精神遗产。红色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渊源以及无限的文化创造力。参加讨论的6个人分别作为6个申办"中国红色文化优秀旅游省(市)"的代表,每人会拿到一些关于这个城市的情况介绍,然后根据自己的优势与其他人进行竞争,争取申办权。要求:考试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所有考生逐个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时间5分钟;第二个环节:小组辩论,时间30分钟;第三个环节:小组选出代表总结发言,时间5分钟。
  A.贵州省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作为红色旅游区(点)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有60余处,主要拥有遵义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强渡乌江、娄山关战役、四渡赤水等长征文化旅游精品。在《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贵州以遵义为中心、以"历史转折,出奇制胜"为主题形象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已被列入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贵阳--凯里--镇远--黎平--通道--桂林线、贵阳--遵义--仁怀--赤水--泸州线和张家界--桑植--永顺--吉首--铜仁线"三条红色线路"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遵义会议纪念馆等11处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B.湖南省这一方红色故土,蕴涵着独特而又巨大的红色旅游潜能,为发展红色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与优势。到目前,湖南省在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努力塑造红色旅游精品上,已初具规模,形成可喜局面。诸如,以伟人故里为线,"花明楼-韶山-乌石"的"红三角"品牌渐显;通过"毛泽东成长之路"的资源整合,加强与外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对接,等等,不失为一个个光彩夺目的"红色经典"。
  C.江西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因拥有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中国"红色摇篮"井冈山、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始发地、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诞生地等众多中国革命之最,江西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红色旅游产业,江西于2004年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提出了"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的总体目标。
  D.重庆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主要以"红岩联线"(含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等10多个纪念馆和景点)、江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开县刘伯承元帅纪念馆、酉阳县赵世炎烈士故居和潼南杨闇公、杨尚昆故居等为主的"两帅两馆两老"为主。2004年,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文化局等部门拟定了《重庆市贯彻实施〈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范纲要〉的意见》,2005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以"渝委办〔2005〕62号"对"意见"下发了贯彻落实通知,确定了我市"一地、六区、十线"的全市红色旅游总体发展布局。
  E.陕西有着极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陕西围绕革命旧址、纪念馆、民族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等优势资源,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形成了以延安革命旧址、西安事变旧址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品牌形象,特别是2004年国家正式启动红色旅游后,以红色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逐步得到了长足发展。
  F.广西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是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基地之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全区各地分布着大量的革命纪念地和标志物,有一大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西发展红色旅游具备了良好的资源条件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在全国红色旅游正如火如荼大发展的热烈氛围中,广西应抓住这一历史性契机,遵照《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方向、主题和重点,从广西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和特色,将红色旅游打造成广西旅游的又一重要品牌。发展广西红色旅游的总体框架是:"一个红色旅游中心、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三大红色旅游主题、四大红色旅游品牌、五大红色旅游区"。
  【思路分析】 争夺式题目适用于指定角色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具体说来是让处于同等地位的考生就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从而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概括和总结能力、发言的积极性以及反应的灵敏性等。让考生参加申办"中国红色文化优秀旅游省(市)"的讨论就是典型的争夺式题目。
  【参考答案】 大家好,我是3号。发展红色旅游,既是打造中国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战略工程,还是展示时代风貌的重要途径。
  第一,江西省资源极为丰富,品位独特超群。全省各地分布着大量的革命胜迹、旧址和纪念物,拥有革命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萍乡等著名的革命圣地和9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还有一大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且,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又大多与绿色旅游资源、古色旅游资源有机融合,相映生辉,对发展旅游十分有利。
  第二,基础条件良好,品牌基本形成。经过多年开发建设,我省红色旅游景区初具规模,接待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了较强的接待能力。全省交通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为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我省还有一支从事红色旅游服务的、具有较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专业队伍。
  第三,历经多年探索,积累不少经验。我省从提出红色旅游概念、建设红色旅游景区、编排红色旅游线路、策划红色旅游节目,到组织大型的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联合兄弟省市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探索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开展红色旅游理论研究等方面,均具有率先性和创造性,并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江西省应该在申办"中国红色文化优秀旅游省(市)"的活动中胜出。
  【答题误区】 在答争夺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时,一般刚开始逐个发言环节,每位考生可能还会风度翩翩,互相谦让。一到了辩论环节,每位考生的表现都很积极,都希望能够说服别人,但无奈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表现意识,所以辩论几乎到了不可开交的局面。其实,这时不需要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需要认真把握对方的破绽以及不足就很容易实现变被动防守为主动进攻。考生代表哪个省市并不是自己选定的,所以一旦发现自己代表的城市并不占优势,放弃坚持,转而支持别人,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如果自己表述苍白无力,却又固执己见,除了表明自己缺乏人际沟通协作能力之外,实在是没有任何益处。
  第二节无领导小组讨论实例精讲
  一、题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股不小的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热潮。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现象。
  (1)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方面,包括春节等在内的传统节日也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为了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宣部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见》,要求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心组织好重要节庆活动,特别要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
  为抢救民间文艺遗产,早在1985年,中宣部、文化部就联合发文,要求全国各省市共同协作、收集、整理和出版《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该书内容包括音乐、戏曲、舞蹈、曲艺等,共计300卷450册,约5亿多字。
  (3)近年来,在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与此相比,端午、清明、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受到冷落。在部分中国人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中国文化热"。中医在韩国是富人才能享受的服务,儒家礼仪还在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的学习和应用,来少林寺学习中国武术的洋学生越来越多,中国戏剧在国外的舞台上赢得了愈来愈多的鲜花和掌声。
  (4)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5)目前,中国有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成为印度尼西亚的文化遗产。
  (6)据报道,电影《无极》剧组在云南天池进行的拍摄活动,对天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环保总局已责成云南省环保局对剧组的行为进行处罚。另有媒体称,《无极》剧组两年前拍摄外景时,造成加盟园部分树木枯死。而天池、加盟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7)2004年在苏州召开的第28次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有5处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这意味着"黄牌警告",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任其发展下去,就会被取消世界遗产的资格。
  (8)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分布在全国各个角落的地方戏剧就达300余种,有据可考的音乐史已达800余年,仅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就收得各种民族传统乐器1800种,收集各民族的民歌、器乐、歌舞、说唱、言语资料7000小时,中国各历史时代的乐书、乐谱150000册,有关音乐活动与乐器图片4000余幅。
  (9)2001年,北京市在南北河沿大街、晨光街、东长安街、平安大街之间的"东皇城根"遗址上,建立了皇城根遗址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唤起了人们对北京皇城的回忆,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状况,改进了周围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周边的环境,成为北京旅游的一个亮点。
  (10)世界遗产资源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随着世界遗产地在全国各地分布的逐步拓展,一批新兴的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逐渐崛起,像丽江、张家界、平遥、九寨沟这些旅游目的地,十几年前在中国还非常陌生,如今已经享誉海内外。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国内掀起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潮的3个主要原因。并陈述理由。
  要求:
  1.请考生认真读题,并准备发言提纲,时间5分钟。
  2.依照抽签顺序小组每位考生依次发言表明观点并陈述理由,每个人的时间为1-2分钟。
  3.考生进入自由讨论,并须达成一致意见,时间30分钟。
  4.小组推荐一位代表进行总结陈辞,时间5分钟。
  二、题目分析
  本题与传统的多项选择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是有区别的,不是让考生在备选答案中选择其中有效的几种,而是根据题目给定的材料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这种讨论题目往往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很容易在考生之间形成激烈的辩论,从而更直观地展现不同考生的个性特征、能力素质。
  三、八位考生答题实录
  (一)个人陈述阶段
  1号:
  我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认识的。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三是保护人类文明这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对内。因为大家知道现在韩流、日流包括西方的一些文化造成的文化入侵是比较严重的,包括全世界都存在文化同化的问题,现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形成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历史感,然后形成自己文化的体系,进而传承。第二,是对外宣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材料中提到的孔子的文化、中医等对全人类都有用的东西,向外推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就是保护人类文明。我们都知道,濒临灭绝的自然文化遗产,不仅仅对于我们国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遗产,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遗产。现在如果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和保护的话,能引起全世界的人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是对全世界人类文明的一种保护。
  【点评】 (1) 考生在个人陈述阶段发言时一定要先有称呼,这个是基本的礼貌问题。应为:各位考官,各位组员,大家好,我是1号,我主要……
  (2) 第一点和第二点其实说的都是文化方面,这两点应该合并为一点。
  (3)1号考生提到了外来文化入侵,认为应该形成自己国家的认同感。这种观点无可厚非,但该考生没有看到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积极一面,文化交流不但能够丰富各国人民的精神生活,而且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比如古代中国引进印度的佛教文化、古代日本大力学习中华儒家文化,近代中国也积极学习西方文化中积极的一面,这些交流都促进了人类整体文明的发展,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不只是文化方面,考生在就其他话题进行展开时也应注意从正反两方面来思考。
  2号:
  我主要从申遗热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归纳了三点主要原因。第一,地方政府的功利性。申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地方旅游事业的开发,事实上我们的申遗走入了一个误区,把遗产当成了摇钱树,重开发而忽视了保护,如材料6、7所反映出的问题。但是,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文化利益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为的破坏,地方政府的功利性又加剧了文化遗产的破坏程度。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申遗可以唤起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唤起民族记忆。因为在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虽然物质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却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根本。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是我国政府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宣传,这一点在材料1、2、8中有所体现。第三,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方面体现在材料9,改善了交通状况,唤起了人民对北京皇城的回忆,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点评】 (1)2号也存在没有称呼的问题,在答题过程中应予以注意。
  (2)地方政府的功利性虽然也是原因之一,但是"把遗产当成了摇钱树"这样的说法过于片面化。
  (3)该考生回答的第二点和第三点其实也都是文化方面的原因,应该并为一点。
  (4)2号考生提到"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文化利益是得不偿失的","文化利益"的说法欠妥,而且2号考生没有注意到经济利益和文化二者事实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因为文化有其价值,所以可以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用来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文化。因此考生在思考问题时应注意多种因素之间除了有竞争的一面还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即考生要注意从"双赢"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3号:
  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的。首先,材料6讲到拍摄,剧组到天池导致了生态破坏,材料7说到中国已经有5处世界遗产列入世界濒临灭绝世界遗产名录中,这两个材料反映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现象,那么,哪些因素可以导致这一现象呢?首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非常发达,人类向往健康,所以出现了老龄化,所以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衰亡的高峰期。 那怎么来理解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陕西有皮影戏,在新中国成立时可以表演100多种剧目,但是到现在最优秀的演员才能表演20多种剧目。另外还有房地产和旅游的开发,现在的房地产业占用了大量的地方,破坏了许多以前的建筑,破坏掉以后进行开发,建造住宅供大家居住;还有旅游的开发,现在的旅游开发以民族风情作为卖点进行开发,比如,桂林少数民族举行一场婚礼,邀请游客参与进来,在进入洞房的时候开始收钱,购买一些小的礼品,虽然这个婚礼的过程把民族风情展现出来了,但是这仅仅是个展示品并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脱离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从材料3我看出,现在我国非常重视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而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如中秋等节日不是非常重视,所以体现出国民意识的淡薄、文化遗产意识的淡薄。这是第二点。第三点,我是从材料9中看到北京市建立了皇城根遗址公园,从这一点可以体现出,任何一个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历史的见证,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建立的,如果我们很好地把历史保存下来,人们在看到这些文化遗产的时候能回忆起历史是怎么发展的。这是我阐述的三个原因。
  【点评】 (1)3号考生也存在没有打招呼的问题。
  (2)该考生的答案思路不是很清晰,在开头没有亮明自己总结的三个原因,只是说"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的",后面没有具体的内容,并且在后面阐述理由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到底是哪三个原因掀起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热潮。
  (3)3号考生提到的人口老龄化、旅游开发以民族风情为卖点等问题和讨论的主旨不是很相关,而且说我国非常重视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而不重视中秋节,这种说法和现实不符,过洋节的往往只局限于年轻人,远没有达到全体国人非常重视的程度。考生在发言时一定要紧密围绕题意,而且要基于客观现实,采用恰如其分的表述,切忌信口开河、随意夸大。
  4号:
  我觉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涉及两个主体,一个是地方政府,一个是国家。申遗热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有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材料1、2、8所反映的。国家为什么鼓励文化遗产的保护,我觉得是基于文化的认同,一个国家不能光是物质发达了,科技发达了,还必须有文化的认同。那么是出于什么原因产生的文化认同呢?我认为文化传承是个很重要的原因。我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如故宫、长城、布达拉宫等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建筑都是中国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对我国国内形成文化认同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国外对我们的文化也很认同,如材料3所示。国家倡导文化遗产的申报,既可以使我国民众形成文化认同感,还可以在世界建立文化品牌,世界认可我们,以这个为标准定位我们是什么样的国家。 下面是地方政府的原因。地方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显得比较局限了,他们多是出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光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世界文化遗产一旦申报成功的话,必然给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最直观的就是门票的收入,比如平遥古城在申报以前门票收入才82万,但是申报以后的门票收入为800万,到2004年的时候是4760多万,增加了好几十倍,这是直观上的一个收入。除了门票的收入外,还可以带动投资,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正是因为地方政府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所以并不是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导致出现了材料6、7提到的现象,很多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点评】 (1)4号同样存在没有打招呼的问题。
  (2)该考生似乎没有审清楚题目,题目要求是分析掀起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个原因,而该考生只从地方政府和国家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此外,在分析的过程中先分析的是国家,后分析的是地方政府,所以在扣帽子的时候就应该说一个是国家、一个是地方政府,这样才符合逻辑。
  (3)4号考生把国家和地方政府申遗的动机对立起来看是不妥的,比如"地方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显得比较局限了"这种说法就很不合适。难道地方政府就没有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考虑吗?难道国家就没有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吗?因此,考生在分类时一定要谨慎,用来分类的标准一定要经得起推敲,否则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5号:
  大家好,我是5号。从材料中我总结出三个主要原因。从主到次依次是:第一,为了抢救可能丢失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第二是经济利益的驱动。第三是为了提高中国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首先,第一点就是讲为了抢救可能丢失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从前一段中国和韩国的争论中可以看出,中国在本地文化的保护意识上比较淡薄,像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起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随着国民意识的提高,春节逐渐有了统一的思想即团结、和谐,从这方面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再者,春节是我国传统中时间历经比较长的一个节日。第二点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数据报表显示,山西平遥在2000年申遗成功之后,游客人数较1999年同期增长了6.3倍,还有洛阳龙门石窟,在入遗以前,每年的门票收入是1000万,第二年是的门票收入达到了2700多万,这些数据刺激了地方官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争相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物质文明建设提高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必然带动全民的精神意识,人民会发自内心的感受到党对人民的关怀,使得干群关系比较融洽。第三点是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因为每个国家的传统节日都是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当它所承载的价值观不变的时候,这个节日便不会消失。当世界进入国际化的时代,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容易消失,站在国际利益化的角度上我们应该申请文化遗产保护。
  【点评】 (1)5号注意到了称呼的问题,但是称呼的不够专业,"大家好"应该为"各位考官,各位组员,大家好"。这位考生的陈述整体上思路比较清楚、逻辑清晰,但是在阐述原因的时候显得有些慌乱,如"再者,春节是我国传统中时间历经比较长的一个节日"下面就没有表述了,让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从考生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该考生平时很注重时事的积累,他能用自己积累的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很难得的。
  (2)从思想上来看,5号考生考虑的三个原因是比较全面的。文化保护、经济利益、提高民族团结意识这三方面都是比较主要的原因。一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肯定有很多,但考生一定要注意取舍,务必将最主要的原因清晰完整地呈现给考官和其他组员。
  6号:
  大家好,我是6号。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一下掀起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潮的原因。对旅游景点本身来说,有利于提高旅游的品牌档次。第二,是对当地居民来说,它能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展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是对中国来说,它有利于保护中国的文化品牌。第一,申遗成功的话有利于提高旅游的档次,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申遗过程和申遗成功都是展示形象和促销的良机,如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以前名不见经传,申遗之后声名鹊起,旅游业发展更是异军突起。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从材料9可以看出,唤起了人民对北京皇城的回忆,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就是说,如果申遗成功的话,对当地居民来说很有益处。对中国来说要保护中国文化品牌,像端午节、皮影戏、马头琴,如果被外国申请去了,那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品牌。
  【点评】 (1)该考生层次感较差,虽然阐述原因时用到了"第二"、"第三",但是陈述理由的时候却没有体现。如果是在阅读文章,这样的表述没有多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来判断。但是在面试的时候,这样的回答就会很糟糕,因为大家,尤其是考官反应不过来你在说什么,也许你已经说到第二点了,但是大家还以为你在说第一点。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序号。
  (2)6号考生提出的三个原因中第一条和第三条都提到了"品牌"一词,分别是"旅游的品牌档次"和"中国的文化品牌"。用"品牌"一词概括旅游还可以,但用来概括文化未免显得商业气息过浓,直接说"中国的文化"即可。考生在陈述观点时立意一定要高,不能仅局限于物质利益方面的考量。即使内容相同,不同的表述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
  7号:
  各位考官,各位组员,大家好,我是7号。我国掀起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潮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国家利益,第二个是民众的心理需求,第三个是现实的物质利益。第一点,国家的利益是指中国向其他国家宣传自己的文化时,推进自己的软实力,必须要保护自己的自然、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政府是大力支持和推进世界遗产的申报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如材料第1、2条里面提到的国务院、中宣部等政府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护、振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为了推进自己的国家利益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而且在世界各国竞相地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如果我们国家不对自己的利益进行维护的话,这也是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第二点,是从民众心理需求的角度来说的。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舞台上,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中华文化本身的魅力也逐渐释放出来,这并不是由政府来推进的,而是由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的魅力所导致的现象。所以,本国民众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会有新的发现,这种认同感也大大增强,民间的这种心理需求也促成了这种热潮的形成。第三点是现实的物质利益。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立可以更好增强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和人文环境,比如材料9所提到的皇城根遗址公园改善居住环境等。改善环境的同时还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给地方带来了经济效益。所以,这些物质利益促进了软实力的晋升,促进了民族的认同感,形成了良性循环。所以,我认为,国家利益、民众的心理需求、现实的物质利益这三方面的原因促成了申报世界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热潮。
  【点评】 (1)相对来说,此为考生逻辑清楚,层次感强,并且论述全面、充分。
  (2)7号考生提出的"民众的心理需求"这种表述是较有新意的。5号考生虽然提到了"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但是"提高"一词给人的感觉是政府主动推进,而"民众的心理需求"是民众主动需要,二者还是有微妙的差别的。正是这种差别可以让考官眼前一亮。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想创新,可以试着把每个人都能想到的重要的几点从另一个角度来展开,千万不可为了创新而把一些细致末节的东西或不切题意的东西拿过来说,与其那样还不如不创新、走稳妥路线。
  8号:
  大家好,我是8号。我认为国内掀起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看到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我是从材料3、材料6、材料7中得出的。首先,在客观上,我国的文化遗产分散于各个民族,而我国的民族种类非常的多,所以整体而言,文化遗产十分分散,这种现状就导致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可行性上存在一些问题,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客观上改善文化遗产分散的问题是非常有益的。其次,在主观上,我国的国民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够的。再次就是在行为上,目前还存在着对珍贵的文化遗产的破坏现象,所以这三个方面是我国非常重视申报世界遗产和掀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潮的原因。
  第二,看到历史文化遗产背后潜藏的巨大经济资源。我是从材料10总结出来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我国的旅游业、服务业、文化出版业及其他相关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经济潜力。
  第三, 我们国家看到了历史文化的保护对于树立国家形象,增强我国软实力,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一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这是宏观方面的一个原因。
  【点评】 (1)考生要尽量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排在后面的考生。所以,8号考生应该先把自己分析的原因亮出来,然后再进行分析。
  (2)8号考生提出的第一条原因欠缺逻辑性,面临危机本身和掀起热潮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保护意识的增强才是构成掀起热潮的原因之一。8号考生压力是比较大的,因为自己的观点很可能都被前面的考生说完了,这个时候更应该保持冷静,如果实在没有新鲜的观点,就把自己的观点说得更充实一些、更有条理一些,如果因为慌乱而出错的话,就更加被动了。
  (二)自由讨论
  1号:上面我们进行了个人陈述,下面我们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刚才听大家说了,现在我先来说一下,算是抛砖引玉吧。是这样,大家说完之后我总结了几点,其实每个人认识的层次不同,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我之所以说这样,是因为大家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要形成一个总的策略,大家经过陈述之后,我们应该有一个总体的思路,从哪些方面来想。刚刚听了一下,大家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文化、一个是经济效益、一个是民族意识、一个是民族认同感,还有一个就是对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另外还有两位提到了国家利益和现在文化遗产的现状,比如比较丰富,这一点4号考生提到了,8号考生也提到了出现了危机。我觉得大家提到的原因基本上来说是这几个方面,大家应该想一想哪三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我这个总结或许不是特别的全面,大家或许有更好的词来总结是哪三个方面。
  【点评】 1号考生抓住机会在本环节第一个发言,表现出了勇气和进取心,而且他注意倾听了所有考生的观点,发言也紧紧围绕讨论的中心,这就为讨论的顺利开展起了一个很好的头,这样就能够给考官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考生在个人陈述阶段一定要注意总结他人观点,从而在讨论中能够利用他人观点为自己增色。
  6号:我觉得经济这块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号:这个大家基本上都提到了,虽然没有总结,但是大概意思包含这一方面。那我们首先确定经济效益这一原因。
  2号:我觉得是经济利益,因为申遗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且事实上确实有很多遗产因为申遗立马就涨价,这也很直观地体现了是为了经济利益。
  7号:那么第二个文化保护大家基本上也都提到了。对自然的、文化的、非物质文化的这些遗产的保护,也是大家都提到的一点。
  5号:我觉得文化引申一点是民族意识。
  3、4号:应该是文化认同感。
  6号:应该是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品牌,因为端午节事件作为一个热点持续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5号:品牌没有文化意识的范围更广,文化意识能深入到全国各处,像一种无形的东西。
  1号:我比较喜欢"品牌"这个词是因为它可以向世界来推广。
  7号:你是支持……
  6号:像你说的没有品牌来支持之前,其实中国国人对这个也是很重视的。就是因为外国已经申请完了,所以才要保护自己的品牌,所以才去申请其他的。
  4号:我觉得文化品牌是在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建立的,我们通过保护传统文化,来树立文化品牌。而不是一开始就建立文化品牌的意识才有这个结果,文化品牌只是最终的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原因。
  【点评】 6号考生仍然是力求其他组员对其"文化品牌"观点的认可,这种积极的进取心值得肯定,但是在发言时应首先注意找和其他组员观点的共同之处,先拉近彼此的距离然后再争取自己的观点获得认同,不要一下子就非要大家认同自己,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
  2号:而且还有一些濒危的文化遗产在申遗之前我们是根本不了解的,根本不知道有这一回事的。
  8号:我觉得不管是民族的认同感还是民族品牌的树立,最根本的目的是对外树立我国的国家形象,增强国家的软实力这一方面,这一方面在文化精神方面主要是想对外的,对外树立国家形象。
  4号:我觉得对内也有影响,如材料3提到的以前都过情人节、愚人节,但是我们的端午节、重阳节也有人过,过这些节日的时候,把我们国家的民众意识拉回来,从崇尚外国的节日到我们国家自己的节日。所以不仅仅是对外树立了,其实对内也树立了。这两方面是并重的。
  1号:其实这些说法并不矛盾,关键是我们用哪个词来概括。
  5号:增加国家的软实力肯定是针对外国来说的。
  8号:我比较赞同你的意见的。一方面就是对内确实是必须要的,必须以国民的认同感为基础,但它最终的目的是要树立一个国家的形象。
  5号:我们说文化认同的时候可以这样说,一个是对内,增加自己民众的文化认同,一个是对外,可以起到增加国家软实力的作用。
  【点评】 5号考生把文化方面的原因分两个方面来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他其实是引用了1号考生在个人陈述时的观点,如果他能够加上"正如1号考生在个人陈述中说的,我也认为……"这样的表述,那么他立刻就会拉近和1号考生的距离,而且还会展现出自己善于接受他人观点的阳光心态,从而获得考官的好评。
  8号:对,国内必须达成一个氛围。
  4号:所以我认为这两点都可以并用在文化认同里去,而不是非得说增加软实力一方面。
  8号:那我觉得能不能这么说,就是通过加强国内民众对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来树立国家的民族形象的品牌。
  1号:首先要强调的是大家都比较认同文化这个问题,现在咱们先把这个定下来,利用后面的时间再来具体讨论这个。第三个呢,第三个大家选择什么?现在等于是把文化和民族意识放在了一起,那剩下的就是自然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的现状,国家利益,把刚才大家说的总结起来了。
  【点评】 1号考生的组织能力很强,能有意识地引导大家进行下一点的讨论,避免了时间的浪费。他的这种对大方向的掌控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考生在自由讨论环节一定要注意不要偏题或陷入对细枝末节的过分计较,发言时把握住大方向是凸显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注意引导他人也极易博得考官的好感。
  2号:其实国家利益和第二点有重合的地方。
  4号:我们分的时候能不能不分国家利益。刚才7号考生说国家利益、民众利益和物质利益。
  7号:我说的是国家利益和民众的心理需求。
  4号:我觉得这不是以同样的标准去划分的。国家和民众需求后面还有个物质利益,是吧?
  7号:国家软实力并不是和钱一定相关,比如说它推一个春节,这个不会造成……
  4号:我知道,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主体的概念。
  1号:我觉得咱们站的角度不一样,咱们能不能先提供一个整体思路。
  4号:我觉得可以考虑这种划分方式,但是要把主体变一下。
  1号:其实我觉得像咱们刚说的自然保护和现状其实也是一样的,还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方面来说的。
  6号:我觉得这三个方面应该是精神方面、经济方面、生态方面,然后咱们再扩充就可以了。
  【点评】 6号的思路很对,应该先确定点,然后再扩充到面。他在最开始时采取的是攻势,当发现观点得不到支持时,及时调整策略,转攻为守,积极总结他人观点,此时适当一击,使得讨论局面豁然开朗。考生的这种应变能力也是考官注意考察的地方,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观点得不到认可而意气用事,意气用事必将被淘汰。
  4号:我们可以这样分。
  7号:那第三方面就变成了生态保护。
  6号:对,像精神方面就可以说增加民众的心理需求,还可以说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品牌。经济方面就可以说,经济效益,还有就是对于当地旅游品牌档次的提升。生态方面,就是保护自然生态。
  1号:应该从这三个大方面来考虑,然后再去组织语言,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三个方面。
  4号:我有一点不明白,材料6、7说到世界文化遗产濒危,这个是促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热的原因吗?我觉得不是。
  6号: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4号:不是,这个濒危是最近才发生的事。
  7号:这个已经不是咱们纠结的点了。
  4号:但是最后一点生态遗产保护不是从这方面出发的吗?
  1号:我觉得生态是这样的,包括刚才你说的,还有8号所说的,咱们为什么引发这个,就是因为遗产很丰富,我们才能有的去申请,才能去考虑。就像刚才8号所说的,确实有一些濒危的东西了。再一个就是我们为什么申请这个,不光是为了我们本身,保护中国的这种自然文化、生态,还出于全球、全世界的考虑。我认为是从这三方面来考虑的,生态这一方面没有问题。
  8号:我认为生态这方面应该算是现状这一层次,刚才咱们总结的三个方面刚好是三个层次,最基础的层次就是现状有一种危机感。
  4号:现在的现状是危机的话,但是申请那个热潮不是今后要发生的事,而是之前已经发生过的事。
  7号:材料6、7可以这样认为,就是代表负面的一些东西,但是可以……
  4号:我不是针对这两个方面,而是针对生态保护,他们是基于生态文化保护濒危的情况。
  7号:因为它是遗产,所以它受到破坏之后,别人才知道,这个角度来说……
  4号:对,问题是它现在受到破坏当成是一个的状态,但是申请热的现象不是现在的,而是之前已经发生的。
  7号:对,这个不是原因。
  1号:我觉得大家不要纠结这个前后顺序的问题。
  4号:对,如果生态保护强调现状,很严重,而保护不好……
  6号:对,申遗成功之后,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
  1号:我们不是因为濒危才去申遗,是因为有这个价值我们就去申遗了。
  4号:要是从生态保护那个层面去考虑,而且西方已经提出来了,我们申遗成功了反而导致那些遭到破坏。
  7号:咱们不要拘泥于材料6、7,引证支持第三点的时候可以支持一下其他的一些东西。生态保护,因为……
  6号:像改善了周边的环境等。
  【点评】 这一阶段的讨论一直纠结于破坏与申请的前后顺序的问题,这个是没有必要的,脱离了题目的要求,浪费了时间。7号首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控制住讨论的方向。虽然该考生也比较重视大局把握,然而在发言时否定别人的词汇较多,这样即使观点正确往往也难以取得他人的认同,从而陷入和别人的纷争。考生在自由讨论时一定要注意做到"有理也要有礼",不要"得理不饶人",因为考官在评价一个考生时,不仅仅考查其逻辑思维能力,还考查其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7号:有负面的例子,也有正面的例子,咱们在支持咱们观点的时候,把正面的提出来,至于负面的一方面是因为它成为遗产之后,很多剧组才去的; 另一方面,它受到破坏之后,受到的关注度也会更高,从而阻止了对它进行进一步破坏的可能性。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热潮的兴起对生态保护是利大于弊的。
  2号:你说的是利大于弊,其实我并不是十分同意,因为濒危其实是申遗的恶性后果,而且是非常负面的影响。就是以为第一点经济利益的驱使,重视的是申报,而不是后面的保护。就是说我申报上去,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保护这个遗产,而是说我申报这个能够给当地带来多少收益,正是因为这个经济利益的原因,才会导致我国很多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以后面临着被联合国摘牌的危险。其实,我觉得应该这么理解。
  7号: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比例的问题,截至2010年8月1日,我国有40处,而"黄牌警告"的只有5处,从比例上来看,这个弊只是一部分。
  1号考生:什么东西都是双刃剑,都是有两方面的。如果在这一方面不断纠结的话,我们就讨论不出结果了。
  【点评】 1号的提醒很及时,制止了无谓的争论,申遗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不是本题要讨论的重点。该考生有一个优秀的特质,能在不伤害双方的情况下把对立的双方团结起来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考生如果想制止他人对某一细节过度的争论,一定要维护双方的面子,切不可明显贬低一方,尽量表现得中立。这体现得就是一种领导能力。
  7号:这三点原因咱们已经明确了,第一点经济利益,第二点是文化保护,第三点是生态保护。一会要作总结,所以现在应该弄一下措辞了。这一大点包括哪些小点。
  【点评】 这种先确定点再进行展开的思路很重要。
  1号:还有一个层次关系的问题。
  7号:对。首先从经济利益来看,经济利益包括那几个小的方面,讨论一下这个,这个定了之后再进行第二点。
  1号:我们用了15分钟了。
  【点评】 时间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在时间过半的时候提醒大家一次,有助于大家把握讨论的进度。
  7号:第一个经济利益,最直接的就是促进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宣传了中国的……
  4号:旅游业还带来了投资利益。
  2号:我觉得这个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吸引外资或者是发展旅游业,另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功利性的原因。我觉得不能只说好的,因为这个东西确实是有利也有弊的。
  4号:但是现在咱们讨论的是原因,如果要是有弊的话,那肯定是不会……
  2号:发展旅游业也有可能就是为了地方的经济利益,我不是为了保护它,我就是为了挣钱。
  7号:这个就属于经济利益。
  4号:这个我觉得应该是利吧。
  2号:这个怎么可能是利呢?他可能是为了发展经济,也可能只是为了挣钱,这就是原因。
  【点评】 4号犯了个严重的观念错误,2号考生及时纠正了她,这个就是能引起考官注意的点,所以考生在面试时一定要注意倾听。不过2号考生用反问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些盛气凌人,可以用更柔和的方式,比如"我觉得这样的说法不太合适"等。
  6号: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
  7号:那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这么说行不行,首先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句话这样说可以吗?
  1号:这样说成了目的了,而不是原因了。
  8号:"为了"这个词比较好,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7号:对,同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最终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这个经济诱因导致了这种热潮的形成。
  1号:其实就你的意思来理解,促进了这种说法变成意义了,"为了"什么更妥。
  8号:我觉得如果说是看到了背后潜藏的经济因素,这样说可能比较全面,因为看到了他的经济因素,有可能是以好的视角看到,觉得它很有经济发展的潜力,有可能是从狭隘的视角,就觉得它有利益可图,只是看到了它的经济的潜力。所以不要说为了发展什么。
  2号:那咱们在说的时候是不是要把这两个方面都说出来呢?
  7号:我觉得弊端可以在1、2、3点全讲完之后再说一两句,带一下。
  1号生:我觉得咱们开始的思路还是对的,咱们还是说一方面是为了什么,另一方面就是说现象,就是说政府为了经济利益。
  7号:政府所谓的经济利益不就是旅游产业的利益,然后是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利益吗?税收不就是从旅游业来的吗?所以说政府的那些利益和旅游业的利益是重叠的。
  2号:我觉得还是稍微有点不一样的,出发点不同的话,一些做法其实是不一样的。
  1号:一个是出于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时候可能会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但有些为了经济的发展,急功近利……
  7号:咱们的第一点主要是在讨论经济利益,所以生态保护那个原因后面再谈。
  1号:我的意思没有涉及生态保护这方面,我是从正反两方面去说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认同。
  6号:我觉得不应该再说其他的弊端,这道题目的要求是根据材料分析三个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如果你是这个旅游产业的主管,你为什么会去申请?难道说你申请完了还会想到带来什么弊端,我觉得应该不行,就是说你想到的会带来什么好处。我觉得第一条应该这样说,因为申遗成功可以提高旅游的品牌档次,或者说能够带来一些经济效益,所以才会去申请。
  4号:经济利益除了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交通什么的,这些都是属于经济利益里面的。
  【点评】 该考生的提醒一针见血,抓住了主要矛盾,这样才会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而且4号考生一直是讨论的积极参与者,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也是一个加分点。但是他过于拘泥于细节,对大局的掌控力不够。
  1号:还是7号所说的那样,带动了旅游业和周边产业的发展……
  7号:最终促进了就业,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1号:第一条主要就是这个,下面是第二条。
  4号:咱们这个用不用加入具体的例子?
  8号:我觉得咱们在探讨的是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要再追求是有利的还是有弊的,我觉得应该客观的来判断,客观上的原因是什么?客观上的原因就是看到了经济上的因素。如果纠结于旅游业,还是服务业,还是工业,这个因素就有很多很多了,但是总体而言,客观上,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就是看到了它的经济因素。我觉得不用再细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7号:咱们每个观点给一个理论上的表述,然后再给它一个例子的支持。那么第一点,经济利益的支持就是材料10,材料中明确表述世界遗产资源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所以材料10是咱们的这个例子。其他细节还有吗?没有咱们就开始讨论第二点文化了。
  7号:刚才文化咱们讨论了很多,文化的方面可以有很多体现,可以体现为国家的,可以体现为我们民众自己的。刚才谈文化保护的时候,有人说软实力,我自己说是民众的心理需求,可能是为了保护文化而保护文化,因为这是政府的责任啊。
  1号:大家举了两点,一个是对国民自己的意识的强化,比如提到的中医、儒家文化向外的传播和发扬……
  7号:行,那我们定两个小点,一个就是国内民众对文化意识重新的觉醒,对外就是软实力的传播。
  8号:其实这两点能不能结合成一点,就是通过民族的自我认同感……
  4号:你如果这么一连接的话,第一点就成了一个基础了。
  8号:我觉得不是基础,它是一个过程,就是必须要有一个民族的认同感,然后达到增强软实力的目的。
  1号:我觉得总结的挺好……
  8号:刚才他提到的就是这两点,只不过是把它们整合一下。
  7号:整合在一起咱们可以作为前面两句话,然后咱们再展开两个小支,再说一说。那例证咱们再看一看是哪一个?
  2号:好多都是。
  7号:材料3是。
  3号:材料2也是。
  1号:这个是比较多的。
  7号:咱们现在得定一下,因为一会儿要有人进行总结。
  1号:前三个材料都应该是吧,包括民间艺术的这种。
  7号:那就是材料1、2、3……几,没了吗?
  【点评】 "几,没了吗?"这种语气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已然是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不足的表现了。考生在发言时一定要注意情绪的控制和措辞的选择。在自由讨论开始后,考生可能会觉得其他人的观点过于浅薄或者其他人过于固执而产生倦怠或者激动的情绪,不管怎样,考生一定要注意克制个人的情绪,不要通过言辞表现出来,否则会给人自恃才高的感觉,给考官的印象也要大打折扣了。
  3、4、5号:材料5、8。
  7号:行,是材料1、2、3、5、8。
  1号:下面是生态的原因。
  4号:我觉得材料4也可以并进去。
  7号:是,材料1、2、3、4、5、8。
  1号:我们还有7分钟的时间。
  8号:我觉得生态保护不仅仅是局限于生态方面吧,应该说是我们的现状吧。
  4号:时间都过去了,你说的是现状,不是当初实施的一个原因。不能拿我们现在的现状推测当时实施的原因。
  【点评】 讨论到现在还在纠结是现状还是原因是非常错误的。和上面的点评提到的一样,4号考生过于关注在细节上求得他人的认同,而忽略了整体的目标,这是讨论的大忌。
  8号:可是我们讨论的关键并不是我们过去为什么申遗是热潮,而是说现在申遗热潮的现象。
  4号:申遗热潮是之前就发生的,不是现在发生的,只是蔓延到现在了。
  8号:就是说它是现在进行中的状态。
  4号:以前已经发生,现在继续进行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的过程。
  7号:可以把生态这个词换一个词,比如说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的保护。但是这个居住环境可能有点小。就是一方面和人没有关系的那个自然世界,另一个就是人平时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皇城根这个例子其实是说咱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了。但是这个呢……
  6号: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2号:人文环境。
  1号:提到人文环境,我觉得就和前面有些冲突了。
  7号:人文和文化有些重了。
  1号:而且我觉得还是从自然这一方面,为什么我想问呢,你觉得"生态"这个词不合适吗?
  4号:不是,你得找出理由来。
  1号:我觉得"生态"这个词应该是很好解释的吧,生态就是自然环境吗,也不是自然环境,包括地理这些遗产,因为是自然环境,所以才去……
  【点评】 生态这个词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但是该考生就解释不出来,所以要注重平时的积累。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你不能确定你解释的是正确的话,那就不要去解释它,用其他的方法去证明你的观点,否则不但会给其他组员反驳的机会还会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4号:咱们的自然遗产有28项是属于文化遗产。
  7号:咱们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原因可能超过三条,要不就把第三条定成自然生态保护,其他的有交叉点咱们就先忽略了,可不可以?其实自然生态保护也是一个很大的点,因为我们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所以才要设立一些世界自然遗产。
  3号:我们在这讨论三个最主要的原因,刚才咱们已经把前两个定了,一个从经济方面,一个从文化方面,所以第三个最主要就是从生态,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考虑,的确还有其他的原因,咱们后面还可以再加一些。
  【点评】 这是对前面简单地重复,这样的作答实质上不算是有效的发言,不会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3号考生在个人陈述时表现得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在自由讨论阶段应注意听取他人观点并积极参加讨论,争取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来扭转考官对自己的印象,然而他在自由讨论阶段并未能积极发言,最后面试的分数也就可想而知了。考生如果在某一阶段出现失误,切忌自暴自弃,而应极力挽回颓势,向考官展现出自己进取的精神。
  7号:生态,自然生态吗?因为"生态"这个词前面可以加其他修饰语,"人文生态"……
  1号:我就觉得这个词应该是比较广的。
  7号:那自然生态保护,这个怎么叙述呢?材料里哪个能体现自然生态保护呢?材料6、7是负面的例子。
  2号:材料6也可以从另外一方面来理解,它如果不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话,可能它被破坏了,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如果它只是一个无名之地的话,哪怕它被破坏的更严重的话也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去保护。正是因为它有世遗的身份,只要对它的一丁点儿的破坏,就会引起大家广泛的关注。所以我觉得这也从反面体现了世遗能促进自然环境的保护。
  7号:行,那它的例证材料还是材料6、7,但是咱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个点。
  4号:我有个问题,咱们的第二点说的是文化认同是吧?
  7号:文化保护。
  【点评】 很显然,4号没有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观点,这样会给考官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其实,在面试中考生因紧张而忘记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这就要求考生在听的同时,要认真做好记录。如果考生在讨论过程中确实对某些内容有所遗忘,也不要直接拿出来问,而应该善于从他人的发言中推测出来。千万不要自己主动露怯,这样无异于自掘坟墓。
  4号:我觉得世界遗产里好多属于文化遗产,不属于自然生态,所以改成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的保护。
  7号:第二点文化保护里面就相当于……
  4号:文化里面更注重的是文化价值的东西,不是说遗址本身的东西,我们应该强调文化认同、文化价值那一方面。
  7号:关于文化遗产是这么回事,文物……
  【点评】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切忌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但7号的发言总是被别人打断,这时就要想办法争取自己的发言权,因为这个时候不是显示风度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对不起,这位组员,请先让我把话说完,谢谢!考生一定要抓主讨论有限的时间全方位地展示自己,一方面要注意维护团结,另一方面也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为了维护团结而充当老好人,事实上即使考生想充当老好人,其他考生也往往不会买账,考官也会视其为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
  4号:所以遗址本身除了自然生态以外,还有文化遗址。
  7号:对,这个建筑群、遗址、文物都属于文化遗产,咱们就包括在第二点里面吧。这个自然只是说那些什么九寨沟啊、黄龙啊这种地方。
  1号:咱们等于又把申遗的东西分成了文化和自然物质。文化的部分咱们放到第二点,自然物质的放到第三点。
  7号:比如说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什么昆曲啊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遗址、建筑群那种物质文化遗产都并归为文化保护。然后,剩下的这些归为生态保护。
  (三)总结阶段
  1号:我觉得刚才7号考生表述得清晰,要不咱们就推选7号考生来进行总结吧。
  7号:那好吧。
  7号 :我们认为掀起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潮的三个主要原因分别是:第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第二是出于文化保护,第三是出于生态保护。
  第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地方政府出于旅游业和同时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是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所定义的文化保护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分两点,一个是国内民众的文化意识的从新觉醒,使民族认同感得到加强。另一个是对外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促进中国软实力的推进。
  第三点是自然生态保护。我们人类毕竟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现在很多有价值的自然环境正在恶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需要对这些自然环境进行保护。
  【点评】 7号代表小组进行陈述,总体来讲,逻辑清晰,阐述到位。总结阶段是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考生如果对自己的总结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有信心,应抓住最后的机会向考官展示自己的风采。本次讨论中,1号考生推荐7号考生做总结,他人也就不好反对,因此考生要赶在其他人表达出总结的欲望之前毛遂自荐。当然,要获得他人彻底的赞同还需要考生在自由讨论阶段个人才能的施展和组员关系的经营做后盾。因此,考生在无领导小组的各个阶段都要积极参与,因为一个环节跟不上,后面的环节都会受到拖累。
  【总体点评】 在这次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发言较多的是1号、4号、7号,较少的是3号和5号。1号的优势在于组织能力、局面的控制能力很强。7号的优势在于分析能力很强,但是有时候言辞语气过强。4号的发言虽多,但总是纠结于先后顺序的问题,而不是积极地讨论原因,所以其实她的有效发言并不多。2号的发言虽然不多,但是总能以新的视角回答问题,这就是有效发言,正是亮点所在。3号、5号在自由讨论过程中发言次数很少,有说服性的建议也少,所以他们在考官中形成的印象会很有限。
  考生在参加无领导小组讨论时,一方面要全身心投入到讨论中去,通过讨论展现出自己的长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能看到别人很优秀,就妄自菲薄,在气势上输人一筹。另一方面也要能够跳出讨论本身来冷静地分析自己的行为,应当思考"我这样说会给考官留下什么印象?会让考官得出什么结论?""考官期望考生能展现出哪方面的能力?""我的优点怎样通过讨论同考官的测评点相契合?""我的这个举动是加分项还是减分项?"等问题,只有这样考生才能减少失误,才不会掉入陷阱。
  总之,无领导小组讨论就是考察考生思维的逻辑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考生必须全方位地提升自己!
  第五章无领导小组讨论经验分享
  第五章无领导小组讨论经验分享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经验谈
  我一直都是按照结构化面试来复习的,结果在考前一个礼拜突然接到通知,说我的岗位进行的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果两眼一抹黑,差点昏死过去。不过既然已经没有办法改变结果了,只好利用那一周的时间去准备无领导的小组讨论。
  我于是上网搜索了一下,找到了一个还在办有关无领导面试的培训班,老师讲的内容也不错,不过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互相的模拟实战和点评。
  现在来说说无领导小组讨论时候需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穿着和结构化面试的要求一样,大方、得体, 另外,得自己准备一块手表(没有的话和朋友借一下) 。因为时间大概需要1个小时,在讨论到50分钟的时候,你可以充当时间提醒的角色(送分项目)提醒一下大家时间快到了,分歧应该尽快结束。
  第二,在讨论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身体笔直,双腿不要乱晃。有的同学一紧张就开始抖腿,讨论开始的时候身体还直,过了一会儿,就开始东歪西倒了。(不要说自己不会,这个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建议在发给大家的讨论纸的开头写上:身体保持笔直,腿不乱动。)
  第三,讨论的时候会很激烈,一定要争取比较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有的很不错的考生因为抢不到话语权结果考砸了。不是因为他的发言不够精彩,而是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这里我有一个窍门:你想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不论和你抢着说话的对方说了几个字,你一定要声音洪亮地继续说你的观点,这样,对方只能让你接着说下去,哪怕对方已经说了半句话了。
  不过,你也不要发言太积极,如果你的时间占用到大家的时间三分之一以上的时候就容易招来考官和考生的反感,导致大家一致针对你的意见提问,到时候就真的变成舌战群儒了,分数也不会高。
  每个小组都会有一到两个比较强势的考生,也会有一到两个比较弱势的考生,这个时候,你就要充当一定的角色把抢来的话语权给弱势考生(我看××号考生思考了很久,想必他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不如大家听听他的意见如何)。这样,不仅这个考生会对你比较感激,对你的观点表示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考官的好感。(在工作以后,我曾经问过当时主考我们考场的考官,也就是我们单位人事处的,他告诉我,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把发言权让给一个没怎么发表观点的考生,并且赢得了他对我的好感。)
  第四,在最后时间提醒后,一定要把握住形势,迅速利用你的发言权把大家的意见统一。因为,无领导小组讨论给出的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正反双方的答案都可以是标准答案。而无领导小组讨论最大的考查点,是这个人是否适合在团队里工作。你如果能把握住把大家的意见相统一的机会的话,那么你面试过关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这个需要一定的能力,如果能力达不到的话,那么有其他选手在统一意见的时候,一定不要太固执己见。那个是扣分项目。)
  第五,在最后总结陈词的时候,如果你的口才和文采都比较好的话,可以选择积极争取这个角色。记住:一定不要由自己来提出承担这个角色,如果有很强势的对手和你在争,不如把这个机会由你提出来给其他人,同样也会博得考官的好感。
  其实,在争论的过程中 你就要开始着手写最后的总结陈辞了,在最后的5分钟的时候,大家如果已经选定你来当总结陈辞的发言人,那么你再统一一下大家的意见,发表意见的时候多说一下大家的观点。
  第六,进入考场和离开考场的时候都需要注意细节。去年我进入考场的时候,桌子是一排的,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样坐下去的时候,我组织大家把桌子围成了一个圆圈。现在看来,当时考官估计还是设计了这个考查点。 在考试结束以后,大家都想离开的时候,又是我提出把桌子放回原位。细节是需要自己发现的。
  最后,就是考试前的紧张情绪了。在候考区的时候无疑是最紧张的。这个时候和别的考生聊聊天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以顺带找到自己的战友,在面试过程中得到战友的炮火支援。
  二、经验分享:我的无领导小组面试
  我的面试成绩昨晚公布了,顺利通过, 分数说明我的无领导小组面试还是相当成功的,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实战经历:
  (一)准备阶段
  考场布局:我们一组6人进入考场后,看到座位是围成弧度很小的半圆,考官座位为直线一排,正对半圆弧。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面对考官的,无论是1号还是6号。与考官的距离大概2米左右。坐在中间的对着中间的主考官,坐在旁边的对着主考官旁边的其他考官,所以每个考官都可以全面地观察到所有的组员。
  题目:每人桌上一份题,2张草稿纸,一支笔。
  内容:大意是电视台进行爱心模范评选活动。现有6位候选人。小组任务是:一、首先提出不少于三条评价标准,并依次排序。二、选出三位候选人。
  要求:读题15分钟后,从1号到6号依次进行3分钟个人陈述。陈述完毕后,40分钟自由讨论,最后推荐一位组员进行5分钟总结陈述。
  (二)个人陈述阶段
  通过模拟和实战,我有一种体会:最初的3分钟发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盘的输赢!个人陈述时,我的心得是:第一:说话一定要简练;第二,发言最开始要有个大帽子。首先,为什么说话要简练,打个比方,在短短的3分钟内,如果不停重复某位候选人的事例怎么感人,他的贡献怎么大……如此,每个人都说一遍,实际就是在重复题目已有的内容,啰嗦……不要说考官了,自己都会觉得倦怠了。试想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能抓住考官呢?其次,帽子问题。就像大家写申论的题目一样,要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比如科学发展观啊、和谐社会啊、民生问题等相契合,在做陈述时,也可以思考一下题目的背景。以我们讨论的题目为例,为什么会出现评选爱心模范呢?大家可以联系一下感动中国、孟母之类的评选活动。不难发现,实际上是为了符合国家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设,加强软实力建设的方针。
  想到这一层面,就可以在发言的开始两句提出:我国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但是……然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国家的软实力……这样就你就比别人看得高了一个层次了,亮点!
  (三)自由讨论阶段
  刚才说的是个人陈述发言时候的心得。下面说说小组讨论:在这种冗长的考试过程中,对于考官也是一种考验,疲倦在所难免。有的朋友说:我口才不好,思维又慢,本来能说的就不多,想到的还被其他组员抢说了怎么办?这时候,我的一点建议是:但求无过!
  要记住,说得少,不代表分数一定低。尽量做到精,等那些抢着发言的人说得差不多了,你心里应该形成一些自己的思路了,这时候,考官也会注意到你老长时间不说话了,你再抛出自己相对比较成熟的想法,说得精炼点,OK,你也拿分!所以,如果平时就比较不善言辞,就不要抢着说,说出来很容易有纰漏或者干脆卡壳说不下去!
  (四)总结陈述阶段
  最后陈述发言时间不包括在小组讨论时间内,但是考官不会提醒小组讨论时间结束,请做陈述发言,而是需要组员自己把握时间,在适当的时间主动做陈述发言。
  这一点,我们模拟的时候做错了,都由模拟考官来提示请一位组员做陈述发言,所以我一直以为考试的时候考官也会提醒!但是我看着时间到了,考官也没有提醒,心里着急但是不知道怎么办,差点出现冷场,后来可能是考官看不下去了,终于说了:"提醒一下,注意一下时间!"我才知道可能是不单独提醒做总结了,有点着急,做的陈述非常简略,可能就1分钟,要知道规定可是5分钟。郁闷……所以一定要在一开始就推荐一个人专门记录一下时间!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