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拓宽公务员来源渠道,为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提供机会——

  “从一线选拔”成趋势

  8月,合肥市公布的一则从优秀社区干部中考录10名市直机关公务员的公告,不仅在“小巷总理”中激起波澜,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经过笔试、面试最终入围的20人进入考察阶段。据悉,这次考录由省人社厅破例授权,在全国亦是开先河之举。

  “此举既给基层人才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有利于激励社区干部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也拓宽市直机关公务员的来源渠道,提高市直机关公务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合肥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也向社会传递一个鲜明的信号:注重基层、注重实践、注重能力的用人导向,让机关干部从基层来,让优秀人才到基层去。

  早在2008年,我省即有破冰之举,在六安巢湖等地试点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当年,全省有65名村干部通过考试,跻身公务员队伍,实现了身份的根本改变。今年,在试点基础上,我省首次在全省范围内推开,拿出42个名额专门面向村干部招考,纳入全省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一并进行。而在大规模的全省公务员招考中,“基层导向”愈见鲜明。在今年全省招录的5300多名公务员中,省、市机关大幅提高从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中招录的比例,分别超过85%、70%。 “从2006年招录公务员时,就开始对基层经验比例提出要求,当时只达到30%,以后这一比例逐年抬高。 ”省人社厅公务员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明年,除少数岗位外,省级机关招录公务员要求必须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公开遴选则为基层机关公务员提供了另一种上升新通道。 7月,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启动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工作,首次从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党政群机关公务员中遴选197名公务员,以进一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 “具备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同样成为报考的“硬杠杠”。

  在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中提升能力,在直接服务群众中增进感情——

  “到基层锻炼”常态化

  “干部从一线选拔”正成为趋势,而“到基层去锻炼”已成为常态化。对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干部,近年来,我省采取下派上挂、异地任职、岗位交流等多种手段,补上干部“基层经历”这一课。

  社会是最好的学校,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多年来,我省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基层或生产一线任职,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以了解基层情况,提升驾驭复杂局面、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更在直接地接近百姓、了解民众诉求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2001年以来,我省分四批从省市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1.4万多名干部到农村任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竭诚服务农民群众,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广阔农村成为了年轻干部锻炼成长的 “训练场”和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另一方面,我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疏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之间干部正常流动的渠道,推进上下级机关之间的干部交流。 “基层工作经验对干部成长很重要。把机关干部选派到基层,是培养干部、识别干部、考察干部、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 ”省委组织部有关同志认为,机关干部在基层锻炼几年,会增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会培养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同时,在基层的这几年里,也可以考察出干部的人品、境界和能力。沈浩等人民群众衷心爱戴的好干部,都是在基层这个熔炉里锻炼成长起来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省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约一半人担任过乡镇党委记。

  从 “家门”、“校门”直接跨进“机关门”的年轻干部,亟待从基层一线补上“实践课”——

  “基层导向”优化公务员队伍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公务员队伍是治国理政的主体,是党和政府行使具体管理职能的主要执行力量。公务员报考“热”,是近些年令人注目的现象。我省党政机关每年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录了一大批公务员,他们学历高、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为机关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和力量。

  但是,从“家门”、“校门”,又直接进入“机关门”,被俗称为“三门干部”的一些人,不足日益显现。“相对来说,一些‘三门干部’缺乏实战能力,对基本国情、民情缺乏透彻了解,有的热情有余、理性不足,看问题、办事情容易脱离实际;有的化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省社科院顾辉博士认为,造成以上“本领恐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基层生活和工作的体验。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继续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力度,进一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成为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

  当前,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治理模式正在重新定位和转型,对公务员素质、作风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基层经验的同志和‘三门干部’在处理问题的思路、方法上有很大不同,他们对促进机关公务员改进作风、提高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省卫生厅一位负责人对此颇有感触。而从基层招录公务员,为优秀的工人、农民拓展发展空间,让基层群众看到希望,由此工作上有了劲头、政治上有了奔头。

  与此同时,“基层导向”无形中也能起到一种非常有益的社会择业的 “指挥棒”作用,让更多大学毕业生不再只盯着上层机关,转而关注基层、面向基层就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经受磨炼。“‘基层导向’并非制约应届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大门没有向这一群体关闭,而是希望他们能先从基层岗位做起,戒骄戒躁,真切了解百姓呼声、踏踏实实作出成绩。”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黄永礼)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责任编辑:admin)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
    华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