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4006-01-9999选课报班 网上报名

  “让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安徽芜湖市委记陈树隆在市委八届十四次全会上的这番讲话,清晰地勾勒出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航标”。有什么样的干部队伍,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局面。2006年以来,芜湖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抓住干部选拔、培养、考核、监督等关键环节,通过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努力形成五湖四海、广纳群贤的选人用人机制,促使各级干部活力大迸发、推动大发展。

  组织定规则 赛场选良才

  安徽理工大学建设工程系副主任李玉荣,在2010年8月遇到了“拐点”,经市委全委会票决通过,他成为市规划局副局长人选。与他一同获任的还有2名高校干部。

  面对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对专业领导人才的需求,该市从制度创新入手,对专业领导人才人选进行多轮比选,“多选20”、“20选10”、“10选3”,而考量才干的“赛场”就是挂职岗位这个大舞台。省政协主席、时任省委副书记王明方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芜湖市从高校定向引进专业型领导人才,乃优化领导干部结构之重要途径”。

  组织定规则,“赛场选马”竞风流。2006年来,市委先后拿出5个正处级职位、14个副处级职位,一次拿出39个科级领导职位,面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公开选拔。边实践、边完善,以竞争选干部、以实绩评干部、以民意用干部,全市竞争性选拔干部深入推进。市属三县四区共有110多名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走上镇和县区直部门领导岗位,全市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中层干部岗位的近1000人次。

  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子。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实施,不仅选出了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和监督权,也选出了干部工作的公信度,引得众多优秀人才“为我所用”,助力芜湖率先崛起。

  多数人选多数人 促进“优中选强”

  2008年12月11日下午,市委大礼堂,公推公选竞职演讲现场,党政领导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及党员群众代表共300余名“伯乐”,重任就是无记名投票选出2名正县级领导职位人选。而首轮“海推”8名人选,“伯乐”则是市四大班子领导、县区党政正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

  为克服过去干部提名渠道单一,“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等弊端,该市在干部初始提名环节创新了不少举措,通过多数人选人、大范围选人、差额选人,促进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民主推荐已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凡未经民主推荐或在民主推荐中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不列为考察对象。2006年,市委出台了《中共芜湖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实行票决制的办法》,规定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平级转任、调任和免职均要实行票决。县区党政正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全部由全委会投票表决产生。镜湖区创新“五提名”方式,2008年,修订了镜湖区全委会成员、党代表民主推荐提名领导干部人选的暂行办法,在领导干部推荐、党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等4条渠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条提名渠道,目前已有10名全委会委员和70名党代表参与了推荐提名。

  从“少数人选少数人”到“多数人选多数人”,不仅是用人理念的嬗变,也是干部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推手。各级党委积极探索扩大提名中的民主,让“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权力运行民主化”。芜湖县2007年起,2次拿出21个科级领导职位开展“公推公选”,443人参与竞争,比例达21:1。繁昌县采取“全程差额”的方式,选拔了60名科级后备干部。南陵县采取“二轮差额推荐、一轮差额考察、二轮差额票决”全程差额的方式,从205名人选中选拔8名正科职后备干部,全部予以重用。

  用好考核指挥棒 引领科学发展“风向标”

  今年党委集中换届年。市政协常委周蓬安有点忙,他已多次受邀参加对市、区党委领导班子的民意调查。“为了真实反映民意,我要多抽时间走访群众,搞实地调查”,他说。2006年来,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干部考核、考察工作,渐成干部工作“新风景”,目的就是要强化干部考核评价中的“民意含量”。

  长期以来,干部政绩考核是一大难题。早在2004年,芜湖市就在全省率先出台县处级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办法。2006年,中央出台《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办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等制度后,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实绩考核、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三维一体”的考核模式。

  “工作实绩靠算账,干部形象靠测评,执政效果问民意”,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一语道出了综合考核新机制的核心所在。在考核方法上,确立了分类考核原则,将县处级领导班子分为9类,不搞“一锅煮”。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变经济考核为全面考核,合理设置经济发展、民生工程、环境保护、党的建设等综合指标,并分类设置不同的考核评价侧重点。探索“上下联评、量化计分”的民主测评办法,不断扩大群众和服务对象在干部考核中的话语权。

  南陵县2010年对县直机关具有行政执法权、审批权的“百名科长”进行社会满意度测评,把对干部的评判权交给社会和群众。全县共有6580多人参加网上投票,8900多名服务对象参加测评。10名“优秀科长”全部进入后备干部库,2人及时提拔,4名“不满意科长”被免职。

  近五年的绩效考核,共有91个(次)县处级领导班子、411 名县处级干部被评为“一等”;2名县处级副职被免职,31名县处级干部被诫勉或重点谈话。干部综合考核,成为科学发展的“指挥棒”、干部高下的“度量仪”、民意评价的“晴雨表”,促使干部“为科学发展竞折腰”。

  多岗历练增才干 补好“工作经历”课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为解决公务员一次分配、一岗终身制带来的弊端,2009年,该市实施市直机关科级公务员交流轮岗工作,市直机关42个单位的128名科级公务员走上新岗位,交流面达31.7%。

  市直机关与县区、机关与基层的“上下对流”、市直单位公务员“平向互流”、关键岗位人员“多向平流”……芜湖创造的干部交流培养机制,帮助干部补上“工作经历”课,真正通过交流出活力、出正气,更出才干。出台《芜湖市党政机关县处级领导干部交流暂行办法》,同一职位担任正职领导成员满8年的,从事执纪执法、干部人事、财政审计、项目审批和资金管理工作的县处级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任职一般不超过5年。2009年,创新开展了市直部门财务科长交流工作,9名老财务被交流或重新安排;去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事业财务人员交流轮岗工作,对59家单位、105名财务人员进行交流轮岗,交流面达到80.2%。

  干部从基层选拔,人才到一线培养。市委创新招商一线、服务一线、信访一线、重点工作一线“四线培养”模式,形成了面向一线、面前发展前沿培养选拔的良好导向。2006年来,分两批选调35名市直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到驻外招商机构工作,选派 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到市信访局任信访专员,分两批从市、县区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150名机关干部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或相对贫困村任职,从市、县机关选派47名后备干部到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村任职,选派11名机关干部担任村镇规划建设指导员。

  监督机制跑在前 给防止用人不正之风装上“安全阀”

  干部选得准不准,先让群众审一审。2010年6月9日,市委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正式开通,县区举报网站同步开通,形成了举报网站、举报电话、信访等“三位一体”的举报网络,进一步畅通了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

  坚持组织把关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变“事后惩戒”为“事前预防”,有力地防止了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市委组织部出台《干部任职备案、任前征求意见的规定(试行)》,在任用程序、资格条件等方面前移监督关口。竞争性选拔干部方案、集中调整干部超过一定数量等5种情形,要在党委(党组)会议研究或推荐提名之前,书面征求意见。制度实施以来,任前备案审查干部1918人,任前征求意见36批次,对程序不规范或不符合任职资格的干部任用坚决不予备案审批,并责令纠正。

  2006年开始,该市在镜湖区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去年将试点工作向所有县区推开。2008年,开展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的“大清理”,针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薄弱环节,出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操作规程”和若干配套制度,相继制定完善了“一报告两评议”等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制度体系,确保监督始终“跑在前”。(记者孙安平)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责任编辑:admin)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
    华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