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半月谈》 2011003期作者/本文总字数:2876字

  面对越来越大的地耗压力,我们急需寻找一条突围之路。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国土资源部已经有所动作,于去年新成立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办公室.准备通过出台规范化的指标体系和创建模范县(市)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土地等资源的高效利用。而在地方.也确实催生着新的用地观念和节地举措。江西省上高县县长刘平说:“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一个地方不注重提高土地贡献率,将来必然会失去发展空间。”

  向土地要效率正成为一些地方促进经济转型的新引擎.他们的探索或许能给其他地方带来启示。投资强度和土地容积率成为新门槛

  冬日走进江西省上高县必旺食品有限公司,企业生产热火朝天,厂区虽然不大,但是干净整洁,几幢两层高的厂房依次而建,每幢厂房之间的距离不过五六米。陪同采访的上高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黄流牙告诉记者,台商旺旺集团投资6000万美元在上高县先后建设了6家分厂,总占地面积只有300亩左右,亩均投资却达到20万美元。像必旺食品有限公司这样在园区建设两层楼的厂房,企业土地容积率已经达到1.0。

  地处赣西北部的上高是传统农业县,全县总人口35万,耕地面积56.2万亩。刘平介绍,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上高建设发展和用地供给矛盾日益凸显,土地供给不足逐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这些情况,上高迓年着力建立节地激励机制,明确企业用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依法严肃查处圈地不开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达标行为,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为了节约利用土地,我们近年在疆商引资过程中提高了工业项目的用地标准,投资强度在100万元/亩以上的项目才能进入工业园区。”刘平说,上高县对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和各种枣设规费。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上高县涌现了裕盛公司、匹克实业、旺旺食晶、金富裕实业、众安科技等一批节约集约用地模范企业。

  接受记者采访时,河南省济源市承留镇党委书记翟伟栋正在郑州参加全省的一个调整经济结构、承接东部产业抟移的招商会。会上,翟伟栋和镇里的其他同志一起,与来自浙江温州的一家眼镜制造企业进行了洽谈,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据了解,这也是承留镇提出工业强镇战略以来,第一次涉足轻工业。

  在访谈中,翟伟栋屡次提到“投资强度”这一概念。他表示,现在招商时,既要看总投资额的多少,还要看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大小。为此,镇里定了个标准:新上项目必须保证平均每亩地投资额度在150万元以上。

  翟伟栋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几年前,镇里引进了一个进行有色全属提炼的项目,占地30亩,投资额在1000万元,因为没什么技术含量,加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生产断断续续,目前大量土地处于闲置状态。他表示,有了投资强度的门槛,这样的现象就不会再出现了。

  向土地要效率要有一根“红线”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必须要有“红线”意识,要勇于、敢于取舍。按照“重点项目保障用地,优质项目优先供地,所有项目节约用地”的原则,上高县严格控制项目用地范围,引导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对一些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用地企业,坚决停止供地。2010年初,上高县对9家高污染、高能耗和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企业进行了坚决关闭,并彻底拆除还耕还绿。

  同时,上高县提高招商项目用地门槛,从“招商”向“选商”转变,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税收高、产品附加值高和投资强度大的项目,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向优势项目倾斜。“在项目选址上,上高尽量做到不占耕地。”黄流牙说,2003年至今,全县经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17453.429亩,其中耕地仅1648.58亩,占用地总量的9.45%。

  “2000年时,我们上高县工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招商引资的门槛低,土地价格十分便宜,少数投资企业圈而不建,圈大建小占用土地。”黄流牙说,针对这种情况,近年上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闲置土地清理工作,由县政府牵头,组织国土、法院、公安、建设、规划等部门的精干力量,细致耐心做好闲置土地企业工作。

  数据显示.2010年上高县清理出了新光电动车厂等9宗闲置土地,面积918.54亩,通过政府依法收回5宗国有土地使用权,面积达504.69亩;限期开工3宗,面积达323.6亩,闲置土地处置率达90.2%。

  而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则在严把供地监管关上下工夫。容县的供地一律实行招拍挂出让,从签订出让合同至项目竣工的整个过程,均录入土地动态监测和监管系统,严格监管业主是否按规定时间开工,按批准用途使用,按合同投入资金强度等,最大限度避免土地的闲置和浪费,同时严格供地制度。2010年3月,容县一家企业曾竞得1宗工业用地,但在监管过程中发现该企业违反了相关规定,国土部门终止了给这家企业供地,并没收定金128万元。

  在容县,创新“工业房地产”节约模式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容县大力推广“工业房地产”节地经营模式,投资者先建好高层标准厂房,再,由工业企业租赁厂房发展生产,实现房地产和工业生产共同发展目标。截至2010年11月,容县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三种投资模式,累计建成高层标准厂房45万平方米,开发区内有27家企业是通过租赁标准厂房落户的,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在确保消防和建筑结构安全及不改变土地用途、容积率的前提下,上高县则积极探索“向天要地,向地下要地”,鼓励建高层大楼、建地下车库。上高县副县长肖辉明说:“我们对原有工业企业提高容积率、加高加层一律免收规费,不仅节约了土地,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升了城市品位。”

  上高县南港镇梅沙村村民李快典的另一个身份是村级国土信息员。他说:“我每天的职责就是在村附近巡看,如果发现有违法用地的事情就告诉镇里的国土所。”上高县国土资源局对2)0名像李快典这样的村级信息员给予平均每人每月100元补助,其中50%按季度发放到人,另50%根据年终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

  同时,上高县制定集约节约用地考核办法,根据信息员反映的情况,组织监察、公安、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对全县用地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年终将检虿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和单位绩效管理F日容,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约谈。

  肖辉明说:“在每个乡村配备一名I目土信息员,加强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各种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真正做到了地动我知,既减少了违法用地的发生.又降低了执法成本,同时也减少了违法对象的损失。这些综合配套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保障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而在容县,针对经济开发区和县城城区紧密相连的特点,积极开拓“区城同建”发展模式,在做好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认真做好园区详细规划.合理安排住宅、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加快开发区周边酒店餐次、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生严生活性服务发展,促进开发区的整体功能提升,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实现上地集约发展。

  日本:“小”土地上大作为

  《半月谈》 2011003期作者/本文总字数:2865字

  日本的人口密度约为中国的3倍。虽然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但日本通过科学、系统的国土资源开发,以相当高的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并且在工业化浪潮之后依然维持着66%的森林覆盖率.世界罕见。在经济发展和住房需求的双重压力下,提升产业层次、完善土地立法、科学系统开发国土资源成就了日本在“小”土地上的大作为。

  提升产业层次是根本

  世界各国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农村耕地减少,工业、商业等非农用地扩大的关系,且一般都会呈现“U”形曲线的变化规律。城市化水平在30%—70%时是建设用地增加和耕地减少最快的时期。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尤其是耕地与GDP、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投资及城市化水平等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琦经过研究发现.1961年~2001年日本和韩国工业化时期.CDP增加1亿美元,韩国耕地减少740公顷,远远高于日本耕地减少265公顷。从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看,韩国的耕地消耗也是日本的3倍。日本的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远远高于韩国。这说明日本的土地利用效率大大高于韩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更高。换句话说.同样的投资,韩国必须比日本付出更多的耕地才能换来同样的效益。

  张琦的课题组还对工业化加速时期中、日、韩三国耕地减少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进行了比较。在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方面,耕地每减少1万公顷,日本GDP增加137.8亿美元,是韩国95.1亿美元的1.45倍,是中国13亿美元的10.6倍(以中国百强县2002-2004年的指标)。第二产业增加值方面,每减少1万公顷,日本第二产业增加为101.9亿美元,韩国为605亿美元,中国为7.8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的7%、韩国的12 9%。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差距最大,中国分别为日本的35%和韩国的5.4%。

  这说明了单位土地面积对经济的贡献率方面,中国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远远落后于韩国和日本。粗略估计,如果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到韩国工业化加速时期的水平,新增1亩建设用地相当于目前利用水平下的10亩,如果提升到日本工业化加速时期的水平,则相当于目前利甩水平下的16亩,潜力与前景十分可观。

  日本是如何保持如此高的土地利用效率的呢?

  这首先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不断提升。日本在高速工业化时期,也出现过农地大量转用的情形。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日本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用地年均单位面积产出从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的470.6亿日元/平方公里,到以知识密集墅产业为主的工业化后期提升到1392.2亿日元/平方公里,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期的2128.6亿日元/平方公里,实现了“三级跳”。

  其次与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计划息息相关。张琦说,经济发展与耕地减少或者建设用地增加之间是有内在变化规律的,耕地减少也仅仅是发展趋势性规律,人们完全可以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条件进行主动调整。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根据产业演进规律,围绕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四个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不断提升、优化产业布局。1962年日本开始实施“据点开发”的地区开发战略,对新开发地区给予优先分配公共投资、修建交通、通讯设施和贷款、减税等优惠待遇,保证了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60年代末在太平洋沿岸及其延伸地区形成了一系列工业区。60年代末,日本国土开发转向地区均衡发展,对后进地区采取财政、税收和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振兴地方经济。1977年,日本政府提出“地方定居圈”的地区开发战略,向地方疏散工业,而且完善广大农村的公共服务,逐步实现整个国土的均衡利用。1988年,日本提出多极分散的国土开发战略,开始扭转人口、经济功能、行政功能过度集中的状况。

(责任编辑:admin)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2015省公务员考试高分课程体系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特训营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