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备考 > 行测 > 山东省事业单位行测备考之判断推理(四)逻辑判断(2

山东省事业单位行测备考之判断推理(四)逻辑判断(2)

2013-07-23 15:01:26 公务员考试网 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 华图在线app下载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 资料分析题型
  • 资料分析公式
  • 数资易错点
  • 数量关系公式
  • 常识百年党史
  • 全年时政热点

*资料包涵盖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扫码领福利

保存小程序码至
手机进行扫码

  

 

  3.三段论

  (1)三段论的定义

  所谓三段论,就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联结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 结论的推理。三段论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结论的主项是小项(用S表 示),含有小项的前提是小前提;结论的谓项是大项(用P表示),含有大项的前提是大前提;两个前提共有 的词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

  例如:凡是真理都是正确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

  所以,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正确的。

  这就是一个三段论。它的两个前提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词项“真理”,并且以此词项作为媒介,把两个 命题“凡是真理都是正确的”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联结起来,推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正确的’’这一 结论。在这一三段论中,“正确的”为大项(P),“真理”是中项(M),“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小项(S)。

  (2)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要想使一个三段论有效,就必须遵守一般规则。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有如下几条。

  规则1:在一个三段论中,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三段论实际上是通过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分别与大项(P)和小项(S)发生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关于 小项与大项之间关系的结论。若没有中项,就推不出任何结论来。正是在这种意义下,我们说中项是连接 大项和小项的桥梁或媒介。只有三个概念分别出现两次时,才能构成三个命题,多于或者少于三个概念都 不能构成或者不止构成三个命题。常见的“四词项错误”,或称“四概念错误”的情形是:在大、小前提中作 为中项的语词看起来是同一个,但却表达着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这个三段论事实上含有四个不同的项, 严格说来就是没有中项,也就没有连接大项和小项的桥梁和媒介,得出的结论就不是必然的。这种错误叫 做“四词项错误”,或称“四概念错误”。

  规则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指中项前的量项为全称)。

  规则3: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规则4:从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任何确定的结论。

  规则5: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那么结论是否定的;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必有一个前提 是否定的。

  规则6:从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规则7: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特称,结论必然特称。

  4.矛盾律

  矛盾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在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 题中必须否定其中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矛盾律的作用在于保证 思维的一致性和相容性。

  两个命题互相矛盾,是指它们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例如:

  “所有S是P”与“有些S不是P” ;

  “所有S不是P”与“有些S是P” ;

  “a是P”与“a不是P”;

  “P并且q”与“或者非P或者非q”;

  “P或者q”与“非P并且非q”;

  “如果P则q”与“P并且非q”;

  “只有P才q”与“非P并且q”;

  “必然P”与“可能非P”;

  “必然非P”与“可能P”;

  上述都是相互矛盾的命题。

  两个命题互相反对,是指它们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例如:

  “所有S是P”与“所有S不是P” ;

  “所有S都是P”与“(这个或那个)S不是P”;

  “所有S不是P”与“(这个或那个)S是P”;

  “必然P”与“不可能(必然非)P”;

  上述都是互相反对的命题。

  5.排中律

  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这就是排中律。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否定,必须肯定 其中一个,否则会犯“两不可”的错误。(不过,这里要注意,对两个互相反对的命题,虽然不能同时都肯定,但 可以同时都否定。)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明确性。根据矛盾律,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 肯定,否则犯“自相矛盾”的错误;根据排中律,也不能同时都否定,否则犯“两不可”的错误。因此,在一对相互 矛盾的命题中间,必定是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或者说,任一命题必定或者为真或者为假,非真即假,非假即 真。这就是所谓的“二值原则”。一般使用的逻辑都是建立在这个原则之上的,因此叫“二值逻辑”。

  6.同_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维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这就是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 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 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也就是说,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某 个概念,就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 跑题,不能在讨论某个论题的名义下实际讨论别的论题。同一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性。

  二、模态判断

  模态判断是包含有模态词汇的性质判断。所谓模态词,如可能、大概、也许、一定、必定、必然等。模态 词分为可能性和必然性两种。

  模态判断在考虑模态词汇时,可以分为四种:必然P、必然非P、可能P、可能非P。这四种模态判断也具 有类似于四种性质判断之间所具有的对当关系。艮P:

↓↓↓↓2022年省公务员考试笔试产品推荐↓↓↓↓
2022省考
成绩查询
2022省考
面试礼包
2022省考
面试峰会
2022面试
分数线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活动推荐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贴心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关注我们:后台留言
精品内容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贴心微博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验证信息:省考
有问题找图图,答疑解惑小帮手

图书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