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第二节 按照“三遍四步法”进行阅读
  要想读懂材料,吃透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内容,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不能靠走马观花和蜻蜓点水,也不能靠面面俱到和斤斤计较,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步骤和方法抓住材料中提到的关键信息点和材料中的逻辑关系。那么怎样安排阅读,才能达到这些目的呢?这里介绍的就是阅读概括材料的绝杀招数:三遍四步法。这个工作做得好,申论考试就成功了一半;这个工作做不好,申论考试注定要失败。在以往的公务员考试中,许多考生只是草草地阅读一遍材料,便仓促地下笔作答,结果是无法抓住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从而使提出的对策失去了针对性,有时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自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因为忽视材料而造成失误。
  所谓三遍四步法,就是合理分配时间,一般用30—40分钟将材料阅读三遍,完成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总结段落大意、分门别类、概括主要内容这四个步骤。
  阅读第一遍——精读全部材料,为段落标号,勾画出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出材料关键的信息点。
  阅读第二遍——略读材料。在初次阅读的基础上,把找出的关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去粗存精,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阅读第三遍——略读材料。在概括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材料,理清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全部材料进行分门别类。最后,在分门别类的基础上,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概括。当然,这个概括也往往就是申论考试第一道题目的直接答案。
  要克服三种错误的阅读习惯
  读材料一定要坚持正确的阅读习惯,坚决反对错误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杜绝扫描式阅读。很多人在读材料的时候,像扫描仪一样,用笔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指着往下读。读完所有材料以后,发现每个字都认识,但整体什么意思却没有感觉。这就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扫描式阅读属于无效阅读。
  其次要杜绝翻译式阅读。当前,很多人已经认知到了材料的重要性,下决心要把材料读懂。怎么才算读懂了呢?就是要把材料中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它翻译出来,如同做英语的阅读理解。这是非常浪费时间的。一定要注意,阅读申论材料的主要目的是抓主要信息和主要观点,而不是抓细节,更不是要在不同的表达中找出其细微的差别。因此,读材料时提纲挈领就够了。
  最后要杜绝碎读式阅读。这是和上面的错误习惯相对的另一个极端。有的考生在阅读材料时,往往随性而为,阅读材料不认真,觉得主题太熟悉就不认真看材料,以致忽视整段整部分的材料,从而遗漏掉大量的信息,这是致命的。2009年的国考就是个例子。2009年的国考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很多报考副省级单位的考生由于没有认真地阅读材料,片面地认为总书记考察安徽与河南只是考察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问题。而忽略了总书记考察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即考察工业的事实,从而在写作时只是一味地强调农业,结果是由于没有满足“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要求而偏题,导致低分。
  第一步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
  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是这一步最重要的任务。关于什么是关键词或关键句的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如何判断材料的关键信息之所在呢?这里有几个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首尾句原则
  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因此60%左右的材料都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同样适用,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二)关联词原则
  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关联词出现的地方往往是关键信息出现的地方。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该连词后面的内容;再比如,因果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原因的情况比较多见。
  概括题的样本分析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概括的标准,现结合两个真题及其答题样本来举例说明。这部分特别需要大家认真阅读和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申论考试成功的关键,在这里,特别要学会融会贯通。
  一、2002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答案样本
  (一)申论材料
  1.“找到网游神,找到幸福”,“每月20台电脑,等你拿”,打开任何一个网站,这种游荡式网络广告几乎随处可见。虽说广告面积有大有小,但广告总是随滚动条一起共同进退,无论是读者在阅读,还是在查找信息,它的突然出现,总是将读者连贯的思路打断。[钟老师批注1][钟老师批注1]尾句原则,网络广告的危害,打断读者思路。
  2.对此,不少读者表示反感,从事新闻工作的黄小姐说:“每次打开网站,广告就铺天盖地向我袭来。一次,我在某网站检索一条新闻,一打开,一个大大的手提电脑广告就出现在我眼前,它还正好占据有利地形,将链接堵得死死的。关又关不上,打开后还是无法显示。”某大学的学生反映:“每次我要从一个网站链接到另一个网站时,总是出现一堆堆的小广告,它们往往没什么意思,但它们的危害还不小,我的机子的浏览速度减慢了,严重时还会造成死机。”[钟老师批注2][钟老师批注2]尾句原则+关联词原则,电子广告的危害,造成死机,影响工作。
  3.一天凌晨,王女士正在家中熟睡,突然被一串急促刺耳的电话铃声惊醒,这一突如其来的骚扰[钟老师批注3]大约持续了2分钟。年前刚刚看完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铃》的王女士,[钟老师批注3]首句原则,电子商务的危害,干扰生活。直吓得心里“突突”乱跳,她壮着胆子,扭开台灯一看,只见电话传真机上传过来两页纸,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家名叫“电子商汇网”的公司发送的一份“第十四期电子商讯”。在传真第二页的最后还写着:“如欲取消订阅,可回复传真给我们。”
  4.据天津市某区检察院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该地区未成年人因迷恋上网聊天而引发的刑事案件[钟老师批注4][钟老师批注4]首句原则+观点性原则,网络诱发犯罪。已达8件,有28人涉嫌犯罪。这8起案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犯罪低龄化,28名犯罪嫌疑人中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就有21名;二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的约占一半,共13人,其余的为初中和中专学历;三是均以侵犯财产为目的,侵犯的财产主要以手机、传呼机和现金为主,其中有4起案件涉案金额超过万元;四是团伙作案,在犯罪手段上,呈现出计划性和有组织性,如有的负责在网上选目标,有的负责约见面地点,有的负责实施抢劫等;五是女性犯罪嫌疑人占一定比例,8起案件中共有6名女性参与作案,且均为未成年人。
  5.北京作为中国互联网中心的地位仍是不可撼动,无论是WWW站点数,还是上网用户、域名拥有量北京都居全国第一。据统计,每4个北京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比排名第二的广东多出近70万人。CNNIC还重新为中国网民下了新定义: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1小时(含)以上的中国公民。虽然网民的限定比过去更严格了,但是网民人数比上半年增长33%,并仍保持一种稳步发展的态势。[钟老师批注5][钟老师批注5]尾句原则,网络发展态势平稳。
  6.我国女性网民的比例继续增长,已达到30.44%,已接近全球互联网女性用户33%的比例。56%的网民仍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学生依旧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之一,约占20%以上。
  7.从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钟老师批注6][钟老师批注6]首句原则,上网目的,换言之,上网目的实现后,网络的积极影响就实现了。可以看出,获取信息是绝大多数网民的主要目的(68.84%),而休闲娱乐也成为一个普遍选择(51.37%)。在最常用的网络服务中,电子邮箱的使用率最高(95.07%)。零点调查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受访者被要求说出“当前中国最为流行的词语”,五分之一的受访者提到了“网络术语”:包括网络、互联网、互联网经济、在线、新经济、IT、信息时代等。以“酷”、“作秀”、“前卫”、“新人类”等为代表的时尚名词,则以两个百分点之差屈居第二位。
  8.吴先生所住的小区安装有局域宽带网,为方便家人上网,他特意购买了一台电脑。但近半个月来,他发现自己的计算机在使用完毕后常有异常响动。10月9日晚,他下网后坐在桌旁整理资料时,意外发现电脑的硬盘响个不停,一直闪烁的硬盘灯引起了他的警觉。他打开电脑上安装的一个专门监视网络系统的软件,竟然发现这台电脑在收发信息。随后,他打开了“网上邻居”文件夹,屏幕上出现了30个“邻居”的电脑标志,他逐一点击,有几个“邻居”的信息可以一览无余。想到自己存在电脑里的个人信息能如此轻易地被“邻居”看到,吴先生十分苦恼:“买电脑就想给生活提供方便,没想到却引来意外的麻烦!”[钟老师批注7][钟老师批注7]尾句原则,隐私被侵犯。
  9.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互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局域网“黑客”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翻阅、篡改他人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权具体到网络上主要包括个人隐私不被窥视;个人信箱、网上账户等不被侵入;使用信箱交流信息及从事交易活动的安全保密性不被干扰等。
  10.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网上办公系统几乎完成了园区内所有企业80%以上的业务流程。它完成了5大类64个小项的政府服务,包括企业入园申报和审批,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年审,企业统计、财政月报、季报等项目。目前,中关村企业在办理这些业务时,几乎完全在网上进行了。中关村已经有6139家企业加入了网上办公系统,占园区企业总数的99%以上。网上办公系统共接受园区企业及社会各界工作查询访问40.6万人次,日均访问人数4000人次。2001年1月1日以来,网上办公系统受理各种网上审批和初始登记业务分别为3483项和5058项。数字表明,中关村园区的电子政务真正“跑”了起来。[钟老师批注8][钟老师批注8]尾句原则,电子政务发展起来了。
  11.2001年9月26日,来自西藏自治区各行各业的160名学生作为网上中国人民大学西藏学区第一批学生,开始通过互联网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科学知识。和平解放50年来,西藏的教育,从僧侣的贵族教育跨越到民众的大众教育,从传统教育跨越到网络教育。国家为西藏教育事业累计投资近100亿元人民币,仅1979年至2000年全区教育总投入就达58.7亿元人民币。尽管如此,由于历史遗留、地理特点、交通状况等原因,造成我国东西部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使得西藏人民很少能够接受国内重点高校所传授的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钟老师批注9]尾句原则,远程教育推动了西部大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藏地区的教育及经济发展。如今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现代远程教育成为西部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钟老师批注9]
  申论要求:
  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20分)
  分析:
  该题是很典型的概括题,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按照全面、准确、简明和流畅的标准进行答题。首先,要符合全面的要求。要把材料中所体现的相关网络产生影响的信息(影响阅读,即学习;影响电脑,即工作;骚扰,即影响生活;诱发犯罪;侵犯隐私;休闲娱乐;获取信息;电子业务;远程教育等)充分地概括出来,缺少一条,就会少一个采分点。其次,要准确。要立足材料,适当概括,切不可基于现实经验,对网络的作用无限拔高。再次,要简明。要学会对信息点进行适当概括,不能将材料中的句子照抄照搬,要学会摘抄关键词。最后,要流畅,思维要清晰,要学会从两个方面阐述网络的影响,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下面我们结合四个样本来看看概括题的标准是如何体现的。
  (二)答案样本
  样本一
  一、网民诞生,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将网络融入生活;
  二、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应运而生,为商务和政务提供了更快捷有效的途径;
  三、网络成为基础设施,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工作等成为可能,人们的生活空间扩大,不再受地域所限;
  四、成为人们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并以更快捷、更方便的方式服务于人民;
  五、伴随网络出现的网络侵权、网络犯罪成为新的犯罪方式;
  六、网络经济初露锋芒,网络在人们心目中和生活中的份额增大,网络经济也逐渐成为重要经济来源。(218字)
  点评:涉及了一部分信息点,但很不全面。不够准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网络经济等问题。不够简明,废话稍多。不流畅,没有逻辑,分条作答,显示不出文字的内在条理。四类卷。
  样本二
  该资料反映了网络建设的问题。互联网是20世纪后半期新科技革命的产物。它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带来了人类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深深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精神层面。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具有两重性。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它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性、交往行为的虚拟性等特征,它也会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215字)
  点评:涉及了极少的信息点,很不全面。不准确,“新科技革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球性、交往行为”等表述是材料中所体现不出来的,有过度引申的嫌疑。不够简明,废话太多,实质性的信息点几乎没有。较流畅。三类卷。
  样本三
  以先进科技为内核的网络发展就像一柄“双刃剑”,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正面有利效应和负面不利影响。就其正面和有利之处看,网络以便捷迅速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实现了经济、政治(政务与政府工作)、教育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和人们休闲娱乐多样化的发展,给社会生活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网络又干扰了人们既有既定的社会生活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犯罪上升和多发,从而影响了个体生活的安全与整体社会的稳定。(200字)
  点评:涉及了一部分信息点,不够全面。概括较准确,较简明,较流畅。二类卷。
  样本四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具有双重性,即其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积极影响表现为互联网的普及有助于人们更加便利和快捷地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互联网通过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等形式,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消极影响表现为互联网广告泛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网络聊天容易诱发犯罪,个人隐私等方面的网络安全容易被侵犯,这对社会的繁荣稳定提出了挑战。 (195字)
  点评:信息点全面。概括准确,能够回扣“网络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表述简明,逻辑清晰,非常流畅。一类卷。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