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第二节  规律推理:样式类
  本节概述
  1.概要说明
  样式类规律推理属于规律推理中的一种。样式是指图形的形状模样,它标明了某个图形区别于其他图形的本质特征。
  2.识别方法
  观察题干中图形的组成元素是否相似,相似也就是图形部分元素非实质性残缺。如果某道题目组成的元素相似,那么可以判别该题目为样式类规律推理。
  一、遍历
  核心阐述
  遍历是指每行(或每列)中含有完全相同的若干个样式,在每行(或每列)中对相同的样式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保证每一种样式在每行(或每列)中都要出现一次。
  【试题精讲】
  例1.2006-国考A类-55
  A      B      C     D
  【解析】 前八幅图形极为相似,但在三处又有细微的不同,分别是:嘴巴、眼睛和耳朵。以第一行的图形为例,嘴巴有三种样式:笑、哭、不笑不哭,眼睛有三种样式:左白右黑、左白右白、左黑右白,耳朵有三种样式:右耳在前左耳在后、两耳都在后、左耳在前右耳在后。第二行依然如此,区别在于排列组合的顺序不同。因此第三行中应延续这一规律,嘴巴、眼睛、耳朵的这三种样式应该依然各出现一次,故选择C项。
  试题链接
  ★ 2009-河北-69
  A      B      C     D
  【解析】 每幅图包括三个元素:花盆、花茎和花尖,且每个元素都有三种样式,每行将每个元素的三种样式遍历一次,据此应选择A项。
  例2.2008-吉林甲级-53
  A      B      C     D
  【解析】 前八幅图都很相似,观察第一行发现三幅图含有三个方向:向上、向右和向下,三幅图分别是含有圆圈、方块和只含箭头的。第二行延续这一特征,第三行应继续延续这一特征,因此根据规律应补充一个向右的箭头,并含圆圈,因此应选择C项。
  题型引申
  在遍历类题目中,近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命题方式,如在每行中有超过三种样式的题目,则可以在原图的基础上等效为四列,其中一列隐藏不显示。
  ★ 2009-浙江-62
  A      B      C     D
  【解析】 每幅图均由形状轮廓和填充物两个元素组成,每个元素在每行中有四种样式,形状包括三角、平行四边形、圆、矩形,填充物包括黑白、白、阴影、黑,上述顺序即是其出现顺序。据此可选择D项。
  例3.2008-国考-61题
  A       B       C      D
  【解析】 前八幅图形非常相似,第一行由6个元素组成,2个白五角星、1个黑五角星、2个黑菱形和1个白菱形。第二行与第一行组成的元素完全一致,仅是元素的顺序及组合发生了一些变化。同理可以推断,在第三行中仍然是这六个元素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为保证每个元素都出现一次,因此应选择D项。
  蔡老师提示
  如何识别“样式遍历问题”
  样式遍历型问题主要见于九宫推理,偶见于对比推理,类比推理中也很少出现。
  其图形的一般特征是图形元素的变化,通过观察每行(或每列)图形的组成元素均相同,但每个图形之间却不相同,造成了从整体上观察各图都非常类似。
  【试题演练】
  1.2006-浙江-51
  A      B      C     D
  2.2006-广东-69
  A      B      C     D
  3.2006-天津-73
  A      B      C     D
  试题解析
  1.B[解析] 该题属于样式遍历,每行中耳朵、眼睛、嘴巴三处样式发生了变化,每处都有三种样式,在三幅图中分别出现一次。
  2.A[解析] 该题属于样式遍历,第一组每幅图均由圆、方形、三角形组成,第二组每幅图形由圆、方形、方形组成,每个形状在三幅图中分别位于外侧、中侧和内侧。
  3.C[解析] 该题属于样式遍历,每幅图中车轮、车把和车座三处样式发生变化,每处都有三种样式,在三幅图中分别出现一次。
  二、运算
  核心阐述
  运算是指一组或一行的图形之间存在着某种运算关系。从规则上看,运算主要包括“加减同异”,即叠加、相减、求同、去同。
  【试题精讲】
  1.叠加
  叠加运算有两种,第一种叠加是指第一幅图与第二幅图通过叠加运算得到第三幅图。
  例1.2005-国考二类-55
  A      B      C     D
  【解析】 第一组的三幅图之间存在着显然的运算关系,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叠加得到第三幅图,而且第二幅图叠加在第一幅图的右上方。按此规律应当选择D项。
  题型引申
  近年来,叠加的概念有所扩展,拼合也常常成为叠加的一类题目。
  ★ 2009-上海-70
  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解析】 观察本题发现,图形的推理顺序与常规题有所区别。整个图形由10个三角形组成,相对的两个三角形图形互补,叠加后可以得到整个三角形。因此填入的三角形与其对角呈互补关系,应当选择D项。
  第二种叠加是指对于若干固定位置包含有两种相对元素组成的图形,常常存在不同图形在同一位置的叠加。
  例2.2008-北京应届-26
  A      B      C     D
  【解析】 观察第一组的三幅图可以发现,每幅图都由两种元素、四个位置组成。图形中只含有白、黑两种元素,对四个位置,观察三幅图的运算规则可得:对左上角,白+白=白;对右上角,白+黑=黑;对左下角,黑+黑=白;对右下角,黑+白=黑。第二组根据这一规则可推知应选择D项。
  例3.2006-山东-37
  A       B      C       D       E
  【解析】 观察本题的八幅图会发现,每幅图都由九个位置(三行、三列)、两种元素(点和叉)组成。对于九个位置而言,有元素的只有六个位置,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三个位置始终没有元素。对于这六个位置,分别观察前两行的图形运算规则,可以得到:
  点+空=点;
  叉+空=叉;
  点+点=叉;
  叉+叉=点;
  按此规则对第三行进行运算,得到D选项。
  试题链接
  ★ 2009-北京社招-30
  A      B      C     D
  【解析】 图形中阴影条纹的方向有两种类型,其运算规则为:同方向的阴影相加消去,异方向的阴影相加变黑。据此选择B项。
  例4.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解析】 本题每幅图含有三种元素(黑、白、空)、六个位置。从第一行可得到规律:黑+黑=白;白+白=黑;白+黑=空;空+黑=黑;空+白=白。第二行验证了这一规律,据此推知第三行应选择A项。
  试题链接
  ★ 2009-广东-74
  A      B      C     D
  【解析】 叠加规律为:白+白=黑,白+空=白,黑+黑=白,黑+空=黑。据此选择C项。
  例5.2009-山东-39
  请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解析】 本题的叠加规则为:白月亮+黑月亮=空(消去),白星星+黑星星=空(消去),即异样元素相加为空,同样元素相加不变。根据这一规则选择C项。
  2.相减
  相减运算是相加运算的逆运算,主要也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指第一幅图减去第二幅图得到第三幅图,也可看做是将第一幅图拆分成后面两幅图。
  例6: 2009-江西-46
  A      B      C     D
  【解析】 观察第一组图形,第一幅图减第二幅图等于第三幅图,也可以认为第一幅图可以拆分为第二、三幅图。按照相减的运算规则应选择答案为D项。
  第二种相减与第二种叠加类似,指对于若干固定位置包含有两种相对元素组成的图形,常常存在不同图形在同一位置的相减。
  例7:2007-山东-63
  A      B      C     D
  【解析】 八幅图形样式非常类似,都由四个位置(左、上、右、下)、两种样式(凹、凸)组成,但又有不同之处。对四个位置分别进行按行扫描,发现存在着相减的关系。以第一行为例,上端:平-凹=凸;左端:凹-凹=平;右端:凹-平=凹;下端:平-凹=凸。对第二行进行验证,符合四个位置分别相减的定义。因此对第三行执行这一运算,应选择B项。
  3.去同
  相加、相减并不能涵盖全部运算,还需定义去同、求同以解决更多的问题。去同是指第一幅图形和第二幅图形去掉共同部分,得到剩余部分即为第三幅图形。
  例8.2010-国考-60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解析】 第一行的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去掉共同部分得到第三幅图,第二行延续了这一规律,据此应选择A项。去同是近年来考试的热门题型,在各地试题中频繁出现。
  试题链接
  ★ 2008-吉林甲级-57
  A      B      C     D
  【解析】 第一行前两幅图的共同部分为右侧黑点,在第三幅图中被去掉,运算规则为去同。按去同规则考查第二行,符合这一规律,据此推理第三行可以选择B项。
  例9.2009-上海-61
  所给图形的右下角有一个缺口,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补该缺口的是()。
  A         B       C      D
  【解析】 前八幅图均为线条,观察第一、二行的运算规则可见,第三幅图去掉了前两幅图的共同部分,属于去同运算。据此规律推断第三行,应选择D项。
  题型引申
  去同是近年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考查的热点,去同的运算法则在近两年中出现了很多创新的思维,出现了新的推理路线。
  ★ 2009-天津-52
  A      B      C     D
  【解析】 观察图形可以发现,第一、二幅图去同得到第三幅图,第二、三幅图去同得到第四幅图,由此得到的一般规律为:第(N-1)个图和第N个图去同得到第(N+1)个图。因此第三、四幅图去同得到第五幅图,故应该选择A项。
  ★ 2008-上海-66
  以下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排列规律的是:
  A      B      C     D
  【解析】 本题的推理路线非常特别,从下至上进行推理,每相邻的两个图去同得到其间的上层图形,据此可选择D项。
  4.求同
  求同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与去同相对的概念,即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取共同的部分得到第三幅图形。
  例10.
  A      B      C     D
  【解析】 第一行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取共同部分——三角形,剩余部分都去掉,得到第三幅图。对第二行进行验证符合求同运算,第三行应当延续这一规律,前两幅图的共同部分是叶子形状的图形,因此选择D项。
  例11.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解析】 前八幅图都很相似,第一行前两幅图求同得到第三幅图,第二行仍为求同的规律,第三行据此可推知D项。
  第二种求同是指有些题目题干给出的若干幅图形存在着某种共同点,而在选项中应当选择一个能够延续这种共同点的选项,这也是一种求同的运算。
  例12.2010-国考-62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解析】 对三幅图进行样式求同,第一行都有圆,第二行都有三角形,第三行都有平行四边形,据此可选择B项。
  试题链接
  A      B      C     D
  【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求同,四幅图的共同点是都有小三角形,据此选择D项。
  蔡老师提示
  如何识别“样式运算问题”
  样式运算型问题主要见于九宫推理和对比推理,类比推理中仅能出现样式求同的情况。
  其一般特征是若干图形的样式观察起来一定有相同之处,但同时又有不同之处。一组(或一行、一列)图形存在着某种运算关系,包括加、减、同、异。
  【试题演练】
  1.2007-山东-64
  A      B      C     D
  2.2007-山东-70
  A      B      C     D
  3.2007-天津-77
  A      B      C     D
  4.2009-河北-68
  A      B      C     D
  5.2009-北京应届-30
  A      B      C     D
  试题解析
  1.D[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去同,每行前两幅图去掉共同部分得到第三幅图。
  2.A[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叠加,五个位置分别叠加,白+黑=空,黑+黑=白,白+白=黑,白+空=空。对第三行,左上角为空,右上角为黑,下端两位置应同为黑或同为空。
  3.B[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去同,第一幅图与第二幅图去掉共同部分得到第三幅图。
  4.D[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叠加,第一幅图加第二幅图得到第三幅图。
  5.D[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去同,每行第一幅图与第二幅图去掉共同部分得到第三幅图。
  三、属性
  核心阐述
  属性是指图形的一种样式特征,图形推理中常见的属性有对称性、曲直性、封闭性等。
  对称性是指一组图形中,常常呈现对称性的规律,可以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和整体对称。
  曲直性是指一组图形中,常常呈现曲直性的规律,即有的图形均由曲线组成,有的图形均由直线组成。
  封闭性是指一组图形中,常常呈现封闭性的规律,即有的图形是封闭的,有的图形是非封闭的。
  【试题精讲】
  例1.2009-山东-37
  请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解析】 前五幅图每幅都是轴对称,且对称的元素都是数字,分别是3,7,4,1,8,根据这一特征应选择D项。
  例2.2009-国考-69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解析】 前八幅图都由两个图形组成,且两个图形都存在着压靠关系。对压靠图形进行归纳发现,上方图形均为直线图形,下方图形均为曲线图形。因此答案应由两个图形构成:一个曲线图形和一个直线图形,且直线图形压靠曲线图形,故应选择A项。
  例3.2007-江苏A类-43
  A      B      C     D
  【解析】 第1、3、5、7、9幅图形均是封闭图形,第2、4、6、8幅图形均是非封闭图形,因此应当选择C项。
  例4.2008-辽宁-48
  A      B      C     D
  【解析】 前八幅图形都是封闭图形,延续这一规律,应当选择一幅封闭的图形作为答案,因此应当选择C项。
  例5.2008-辽宁-55
  A      B      C     D
  【解析】 第1、3、5幅图形都是非封闭图形,第2、4、6幅图形都是封闭图形,因此应当选择B项。
  蔡老师提示
  如何识别“属性问题”
  轴对称是指一幅图形关于自身的中轴对称;中心对称是指一幅图形关于自身的中心点对称;整体对称是指若干幅图形关于某个对称轴呈现出整体轴对称或关于某个中心点呈现出整体中心对称。
  当看到一组图形均由曲线或直线组成时,或看到一组图形由曲线和直线组成呈间歇出现时,应想到曲直性。
  当看到一组图形均为封闭图形时,或一组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间隔出现时,应想到封闭性。
  【试题演练】
  1.2006-北京社招-28
  A      B      C     D
  2.2006-江苏B类-90
  A      B      C     D
  3.2005-江苏B类-93
  A       B      C      D
  4.2005-江苏A类-40
  A      B      C     D
  试题解析
  1.C[解析] 本题属于属性类的对称性,两组图都是轴对称,第一组是左右轴对称,第二组是上下轴对称。第一组每幅图的点数分别是8,4,2,呈等比数列,第二组每幅图的点数分别是6,4,2,呈等差数列。
  2.A[解析] 本题属于属性类的曲直性。前五幅图都是由曲线组成的,故第六幅图应延续这一规律。
  3.B[解析] 本题属于属性类的曲直性。前五幅图的曲直性为:曲、直、曲、直、曲。
  4.A[解析] 本题属于属性类的封闭性。前五幅图都是封闭图形,故应选一幅封闭图形。
  样式类解题要点总结
  先看样式遍历,再看加减同异
  第一步:首先观察是否属于样式遍历;
  第二步:其次观察是否属于样式运算,熟练掌握“加、减、同、异”四种情况;
  第三步:最后再观察其他诸如周期、属性的变化规律。
  第二章  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概要综述
  1.逻辑判断是什么
  逻辑判断是指由已知前提推导结论和对已知论证过程进行加强和削弱一类的题目。逻辑判断曾被命名为逻辑推理、演绎推理,与之相比较,逻辑判断更为准确和全面。
  2.逻辑判断考什么
  逻辑判断重点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按照命题理念的不同,逻辑判断分为结论类和论证类两大类型题目。
  结论类题目是指给定若干个前提和假设,要求推断出某一结论。对结论类题目来说,根据给定前提和假设的不同,可以分为翻译推理型、真假推理型、分析推理型、隐性结论型等。
  论证类题目是指在论证分析的过程中补充某些部分,加强或者削弱给定的结论。对于论证类题目来说,根据论证角度的不同,其题型可以分为假设加强型、支持加强型、削弱质疑型、原因解释型和平行比较型五种。
  3.逻辑判断考情分析
  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的核心板块,在历年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逻辑判断大纲分析
  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 彭平是一位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
  A. 彭平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 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C. 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 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解析】  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结论D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导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因此,D是正确答案。
  【核心提示】 在这种题型里,每道题中都会给出一段陈述,需要注意的是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是与这段陈述有关的四个推论,其中有一个是不需要任何人为假设,就可以直接从题干的陈述中推导出的,要求考生选出这个正确答案;
  应当注意的是,选项中有道理的可能不止一个,但有道理并不等于与这段陈述直接相关。在前提和结论之间必须有必然性的联系,否则,答案就可能出错。
  逻辑判断题型汇总
  1.形式推理
  形式推理的题目特点是:题干中只给出前提,要求考生能够从这些前提条件出发得到必然结论的一种题型。有的是题干中给出一些数理逻辑的相关关系,要求从中推导出某一结论。这类题目前题条件的逻辑相对清晰,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求考生能够抽象出对应逻辑模型,并寻找逻辑起点,运用相应的推理方法,得到需要的答案。还有的是题干中给出一段文字论述,把它作为前提推导结论,结论可以是对现象的一个总结、一个概括,也可以是一个合理假设。这类题目前提条件的逻辑相对隐讳,考生在做题时要格外注意:如果添加自己想当然的人为假设,只会增加做题的困难,甚至得不出正确结论。
  根据已给前提的不同,形式推理的题目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翻译推理型。在题目中给出若干个概念以及描述概念间推理关系的若干个判断,要求依据这些判断,确定推理关系的某些结论。
  例.2006-国考二类-84
  如果生产下降或浪费严重,那么将造成物资匮乏。如果物资匮乏,那么或者物价暴涨,或者人民生活贫困。如果人民生活贫困,政府将失去民心。事实上物价没有暴涨,而且政府赢得了民心。
  由此可见(    )。
  A. 生产下降但是没有浪费严重
  B. 生产没有下降但是浪费严重
  C. 生产下降并且浪费严重
  D. 生产没有下降并且没有浪费严重
  第二种:真假推理型。在题目中给出若干个前提,前提中有真有假,要求通过判断命题的真假情况,进而推导出指定的结论。
  例.2004-国考A类-83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A. 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  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  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  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第三种:分析推理型。在题目中给出若干个人或事物,要求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它们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实现一一对应。
  例.2006-国考一类-83
  在同一侧的房号为1、2、3、4的四间房里,分别住着来自韩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四位专家。有一位记者前来采访他们,
  韩国人说:“我的房号大于德国人,且我不会说外语,也无法和邻居交流”;
  法国人说:“我会说德语,但我却无法和我的邻居交流”;
  英国人说:“我会说韩语,但我只可以和一个邻居交流”;
  德国人说:“我会说我们这四个国家的语言”。
  那么,按照房号从小到大排,房间里住的人的国籍依次是(    )。
  A. 英国德国韩国法国       B. 法国英国德国韩国
  C. 德国英国法国韩国       D. 德国英国韩国法国
  2.论证
  论证就是针对论证的一类题目。论证有三个构成要素:第一是论题,即要论证的结论;第二是论据,即在论证中用以推断结论的前提;第三是论证方式,即论证所运用的逻辑方法,特别是指所运用的推理形式和推理过程,比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
  根据论证方式的不同,论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的题目:
  第一种:假设加强型。假设加强型论证属于“必然性”加强论证。所谓假设是指支持作者结论所隐含的前提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连接,是推出结论所必要的条件。
  例.作家在其晚期的作品中没有像其早期那样严格遵守小说结构的成规。由于最近发现的一部他的小说的结构像他早期的作品一样严格地遵守了那些成规,因此该作品一定创作于他的早期。
  上面论述所依据的假设是(    )。
  A. 作家在其创作晚期比早期更不愿意打破某种成规
  B. 随着创作的发展,作家日益意识不到其小说结构的成规
  C. 在其职业生涯晚期,该作家是其时代唯一有意打破小说结构成规的作家
  D. 作家在其创作生涯的晚期没有写过任何模仿其早期作品风格的小说
  第二种:支持加强型。支持加强型论证属于“或然性”加强论证,具有“答案不需充分原则”,所以只要求某一选项放在段落推理的论据与结论之间,对段落结论的正确有支持作用,使段落推理成立的可能性增大。
  例.当一名司机被怀疑饮用了过多的酒精时,检验该司机走直线的能力与检验该司机血液中的酒精水平相比,是检验该司机是否适于驾车的更可靠的指标。
  如果正确,能最好地支持上述观点的一项是(    )。
  A. 观察者们对一个人是否成功地走了直线不能全部达成一致
  B. 用于检验血液酒精含量水平的测试是准确、低成本和易于实施的
  C. 一些人在血液酒精含量水平很高时,还可以走直线,但却不能完全驾车
  D. 由于基因的不同和对酒精的抵抗能力的差别,一些人血液酒精含量水平很高时仍能正常驾车
  第三种:演绎削弱型。题干中给出一个演绎性的结论,要求考生从前题、论证过程、结论三方面寻找缺陷,在答案中选择一个最能反驳该结论真实性或可行性的选项。
  例.对那些很少刷牙的人来说,罹患口腔癌的危险性更高。为了能在早期发现这些人的口腔癌,某市卫生部门向该市居民散发了小册子,上面描述了如何进行每周口腔的自我检查以发现口腔内的肿瘤。
  下面哪个选项如果正确,最能质疑上述做法的效果?(    )
  A. 口腔癌在成年人中比在儿童中更为普遍
  B. 这份小册子被散发到该市的所有居民
  C. 很少刷牙的人不大可能每周对他们的口腔进行检查
  D. 许多牙病症状是不能在每周自我检查中被发现的
  第四种:归纳削弱型。题干中给出一个归纳性的结论,要求考生从建立因果联系中选找漏洞,在答案中选择一个最能降低结论可靠性的选项。
  例.科学家对76位心脏病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采用“一名志愿者带一只狗前去探望病人”、“一名志愿者前去探望病人”以及“没有志愿者”三种方法分别测试这些病人的反应。结果发现第一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下降了24%,第二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只下降了10%,第三种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程度仍保持原来水平。因此科学家认为,狗能帮助心脏病人降低焦虑情绪。
  下面哪一项最能削弱科学家的论点?(    )
  A. 带狗和不带狗探视的实验分别选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段
  B. 在带狗的志愿者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
  C. 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绝大多数喜欢并自己饲养宠物狗
  D. 志愿者带去探望病人的大多数狗都是性情比较温顺的
  3.日常推理
  日常推理又称非形式推理,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结论型。在题目中给出一段文字,若干论述,要求利用语义进行分析,寻找能够推出或者无法推出的答案。
  例.2007-国家-86
  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北京都对小时候庙会上看到的各种绝活念念不忘。如今,这些绝活有了更为正式的称呼——民间艺术,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民俗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城市环境不断变化,人们兴趣及爱好快速分流和转移,加上民间艺术人才逐渐流失,这一切都使民间艺术发展面临困境。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 市场化是民间艺术的出路
  B.  民俗文化需要抢救性保护
  C.  城市建设应突出文化特色
  D.  应提高民间艺术人才的社会地位
  第二种:解释型。题干给出一段关于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描述,要求你对这些事实、现象、结果或矛盾做出合理的解释。
  例.政府对基本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是对出售的每一罐食用油征税两分钱。税务纪录显示,尽管人口数量保持稳定且税法执行有力,食用油的税收额在税法生效的头两年中还是显著下降了。
  如果正确,最有助于解释食用油的税收额下降的一项是(    )。
  A. 很少家庭在加税后开始生产他们自己的食用油
  B. 商人在税法实施后开始用比以前更大的罐子售油
  C. 在食用油税实行后的两年,政府开始在许多其他基本商品上征税
  D. 食用油罐传统上被用作结婚礼物,税法实施后,用食用油做礼物增多了
  第三种:类推型。只要求从形式结构上比较题干和选项之间的相同或不同,即比较几个不同推理在结构上的相同或者不同。
  例.爬行动物不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都是卵生的,所以凡是卵生的动物都不是爬行动物。
  以下选项中推理和题干最为相似的是(    )。
  A. 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貂皮大衣是有使用价值的,所以貂皮大衣是商品
  B. 考试不及格就会补考,补考的学生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所有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的人都曾经考试不及格
  C. 广东人不是香港人,香港人说粤语,因此所有说粤语的人都不是广东人
  D. 过度溺爱孩子会导致孩子经常哭闹,经常哭闹都有肠胃问题,所以孩子的肠胃问题可能是由于家长溺爱孩子造成的
  逻辑判断知识框架
  形式推理:翻译推理
  本节概述
  1.概要说明
  翻译推理属于显性结论类中的一种,其具体表现是:在题目中给出若干个概念以及描述概念间推理关系的若干个判断,要求依据这些判断,确定推理关系的某些结论。
  2.识别方法
  题干中有多个逻辑关联词,问题要求得到一个必然的结论。
  一、等价命题问题
  核心阐述
  三个等价
  1.逆否等价命题:
  A→B等价于-B→-A
  例:“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等价于:“如果地没有湿,天就没有下雨。”
  2.德·摩根等价命题:
  (1)-(A∨B)等价于-A∧-B
  例:“我明天或后天会去华图。”其否定为:“我明天和后天都不会去华图。”
  (2)-(A∧B)等价于-A∨-B
  例:“我明天和后天都会去华图。”其否定为:“我明天或后天不会去华图。”
  【试题精讲】
  例1.2009-上海-71
  《婚姻法》规定:凡是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而在某婚姻案件中,只有一方是自愿离婚的。所以,法院的判决结果应为(    )。
  A. 不能判决离婚
  B. 不一定能判决离婚
  C. 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再判决
  D. 应判决离婚
  【解析】 原题条件翻译为:双方自愿离婚→准予离婚。因此,只有一方自愿离婚→-双方自愿离婚。否定的前件无法推出否定的后件,因此不一定能判决离婚,B项正确。
  试题链接
  ★ 2009-天津-77
  文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除非各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否则任何学院都不能从学校领取奖学金。计算机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
  由此可以推出(    )。
  A. 文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
  B. 文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C. 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D. 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解析】 原题条件翻译为:-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学院领取奖学金。因此逆否可得:学院领取奖学金→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根据计算机学院可以领取奖学金,可推出应选择C项。
  例2.2008-江苏A类-52
  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
  假定这种理解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
  A. 到了长城的人就一定是好汉
  B. 如果是好汉,他一定到过长城
  C. 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
  D. 不到长城,也会是好汉
  【解析】 原题条件翻译为:不到长城非好汉,-到长城→-好汉。根据逆否等价命题规则可得:好汉→到过长城,据此应选择B项。
  试题链接
  ★ 2009-北京社招-34
  如果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并且梅拉是克里特岛人,则梅拉说谎。
  由上述命题出发,要逻辑地推出“有的克里特岛人不说谎”,则需要加上下面哪个选项?(    )
  A. 梅拉不说谎,并且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
  B. 梅拉不说谎,并且梅拉不是克里特岛人
  C. 梅拉不说谎,并且梅拉是克里特岛人
  D. 梅拉说谎,并且梅拉不是克里特岛人
  【解析】 原题条件翻译为: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梅拉是克里特岛人→梅拉说谎。根据逆否等价命题规则,则有:-梅拉说谎→-(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梅拉是克里特岛人)→有的克里特岛人不说谎∨梅拉不是克里特岛人。因此要使有的克里特岛人不说谎成立,必须梅拉是克里特岛人,且梅拉不说谎,据此选择C项。
  ★ 2009-江苏A类-50
  如果商品房价格太高,并且不注意改善质量,那么商品房的销售量就会下降。
  据此,可以推出(    )。
  A. 如果商品房的销售量下降,那么,不是价格太高,就是不注意改善房屋质量
  B. 如果商品房的销售量上升,那么,一定是降价售房和改善房屋质量了
  C. 如果商品房价格太高,那么,如果不注意改善质量,商品房的销售量就会下降
  D. 如果商品房价格太高,那么,即使注意改善质量,商品房的销售量也会下降
  【解析】 原题条件翻译为:(商品房价格太高∧不注意改善质量)→商品房的销售量就会下降。根据逆否等价规则,则有:-商品房的销售量就会下降→-(商品房价格太高∧不注意改善质量),根据德·摩根等价命题,-(商品房价格太高∧不注意改善质量)就等价于:或者降价售房了,或者改善质量了,排除B项。A项肯定后件,D项否定前件,都不能推出确定的结论。C项肯定前件,其实也是题干的同义转换,故本题选C。
  例3.2006-江苏B类-49
  小叶和小巫是好朋友,今天恰好是星期六,尽管下起小雨,小叶还是想找小巫玩,到玄武湖去划船或游泳。但是,小叶知道,只有不下雨,小巫才游泳或者划船。
  由此可见(    )。
  A. 今天小巫不游泳也不划船    B. 今天小巫不游泳但划船
  C. 今天小巫游泳但不划船      D. 今天小巫既游泳也划船
  【解析】 原题条件翻译为:小巫游泳∨小巫划船→-下雨。根据德·摩根等价命题规则可得:下雨→-(小巫游泳∨小巫划船)→-小巫游泳∧-小巫划船,因此选择A项。
  例4.2006-广东-83
  在毕业考试结束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估计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 70 分以上吧。”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不对。”
  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    )
  A. 少数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上,多数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下
  B. 多数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上,少数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下
  C. 有的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上,有的同学的成绩在 70 分以下
  D. 如果以 70 分为及格,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
  【解析】 后半句不对,说明并非所有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即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既有可能是所有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下,也有可能是有的同学成绩在70分以上,有的同学成绩在70分以下。因此应选择D项。
  张老师提示
  除等价命题所涉及的转换外,其他转换都不能无条件进行。
  譬如:对A→B而言,仅有-B→-A是等价命题,-A→-B、B→A均不是等价命题。也就是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不能得到任何结论。
  【试题演练】
  1.2007-北京社招-40
  如果丽丽参加同学聚会,那么小强、大壮和李铁也将一起参加同学聚会。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
  A. 如果丽丽不参加同学聚会,那么小强也不参加
  B. 如果小强、大壮和李铁一起参加同学聚会,那么丽丽也参加
  C. 如果丽丽和小强参加同学聚会,那么大壮和李铁不会参加
  D. 如果李铁不参加同学聚会,那么丽丽也不参加
  2.2009-江西-56
  “如果你关掉了所有错误的大门,真理也将被拒之门外。”
  与以上判断的含义最为接近的是(     )。
  A. 如果真理被拒之门外,那一定是你关掉了所有错误的大门
  B. 只有关掉所有错误的大门,真理才不会被拒之门外
  C. 如果真理没有被拒之门外,那么,一定是你没有关掉所有错误的大门
  D. 若要接纳真理,必须拒绝错误
  试题解析
  1.D[解析] 本题是德·摩根等价命题。 丽丽→小强∧大壮∧李铁。有-(小强∧大壮∧李铁)→-丽丽,即(-李铁∨-大壮∨-小强)→-丽丽。
  2.C[解析] 本题是逆否等价命题。关掉了所有错误的大门→真理被拒之门外,根据逆否命题规则可得:-真理被拒之门外→-关掉所有错误的大门。
  二、语句翻译问题
  核心阐述
  三个关联翻译
  1.如果P,那么Q:P→Q
  同样表示P→Q的连词包括:凡是P,都Q;只要P,就Q;P必须Q。
  例 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天下雨→地湿。
  只要明天天气好,我就去爬山:明天天气好→我就去爬山。
  要想成为朋友,必须互相尊重:成为朋友→互相尊重。
  2.只有P,才Q:Q→P
  同样表示Q→P的句子包括:只有P才Q;除非P,否则不Q;P是Q必不可少的。
  例 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才能完成任务完成任务→从思想上重视。
  除非你把手机还给我,否则我绝不会放过你:我放过你→你把手机还给我。
  3.或者P,或者Q:-P→Q,-Q→P
  同样表示-P→Q,-Q→P的句子包括:P或Q;要么P,要么Q。
  例 明天或者我去,或者他去:-我去→他去;-他去→我去。
  【试题精讲】
  例1. 2010-国考-86
  在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的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高储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来说,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因此,高储蓄率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
  由此可以推出(    )。
  A. 有了大量的资本支持,就可以实现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变
  B. 有了高储蓄率,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
  C. 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说明储蓄率不高
  D. 如果没有高储蓄率,就不能实现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变
  【解析】 对原题条件进行翻译,可得: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前进→大量的资本支持→高储蓄率。据此应选择D项。
  试题链接
  ★ 2009-国考-98
  有关专家指出,月饼高糖、高热量,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演变成了“健康杀手”。月饼要想成为一种健康食品,关键是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如果不能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口味再好,也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
  A. 只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即使口味不好,也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B. 只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C. 如果月饼符合了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要求,说明一定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了改良
  D. 没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月饼,却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要求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解析】 对原题条件进行翻译,可得:-口味改良→-符合营养需求,根据逆否等价命题规则可得:符合营养需求→口味改良。据此只有A项不能推出。
  ★ 2009-江苏B类-103
  企业应事先征询气象预报,因为如果不这样,企业就不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据此,可以推出(    )。
  A. 如果企业事先征询气象预报,就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B. 企业只有事先征询气象预报,才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C. 企业事先征询气象预报,一定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 因人类认识的局限,目前气象预报的准确率还未达到较高水平
  【解析】 对原题条件进行翻译,可得:-征询气象预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据此应选择B项,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征询气象预报。
  例2.2009-上海-75
  人应对自己的正常行为负责,这种负责甚至包括因行为触犯法律而受制裁。但是,人不应该对自己不可控制的行为负责。
  以下能从上述断定中推出的是(    )。
  ①人的有些正常行为会导致触犯法律。
  ②人对自己的正常行为有控制力。
  ③不可控制的行为不可能触犯法律。
  A. 只有①B. 只有②
  C. 只有③D. 只有①和②
  【解析】 对原题条件进行翻译,可得:
  (1) 正常行为→负责;
  (2) 正常行为触犯法律→负责;
  (3) -控制的行为→-负责。
  由(2)可知,(2)的前提为①,因此①正确。
  由(1)(3)可得:正常行为→负责→控制的行为,因此②正确。本题应选择D项。
  例3.2008-辽宁-79
  某体育代表团共同参加比赛,按照以往经验,该代表团成员代号分别为01,02,03,04,05,06。最佳分配有这样几条规矩:
  ①02和04最好同时出场。
  ②如果03出场,那么最好04不出场。
  ③如果01出场,那么最好02也出场。
  ④如果05,06同时出场,那么最好03不出场。
  为保证最佳比赛效果,教练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
  A. 如果02、04同时出场,那么03不出场
  B. 如果01、03同时出场,那么02出场,04不出场
  C. 如果04出场,那么01、02出场,03不出场
  D. 如果03出场,04、05、06都不应出场
  【解析】 对原题条件进行翻译,可得:03→-04,01→02,05∧06→-03。对A项,如果02、04出场,则有-03。对于B项,与02、04最好同时出场矛盾。对于C项,01不一定出场。对于D项,03出场推出05、06不同时出场,而非都不出场。因此本题应选择A项。
  张老师提示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都是重要的逻辑命题。
  如果P命题成立,那么Q命题必然成立,则P命题为Q命题的充分条件,同时Q命题为P命题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用逻辑关系表示为:P→Q。“如果P,那么Q”,“P必须Q”,“凡是P,都是Q”,这些连词均表示P是Q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用逻辑关系表示为:Q→P。“只有P,才Q”,这一连词表示的是P是Q的必要条件。
  若P→Q和Q→P两个推理同时成立,则P和Q互为充分必要条件,即有P等价于Q:PQ。
  例4. 2007-国考-94
  信任离不开互相尊重,信任是保持长期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某些私人关系的维持,例如友谊,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长期的友谊离不开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的支持。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
  A. 在长期的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意味着信任
  B. 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撑的友谊不会持续太久
  C. 建立在共同爱好基础上的友谊会比其他关系更持久
  D. 由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支撑的私人关系总会持续很久
  【解析】 对原题条件进行翻译,可得:
  (1)信任→互相尊重;
  (2)长期人际关系→信任;
  (3)私人关系(例如友谊)→共同爱好;
  (4)长期友谊→互相尊重∧共同爱好。
  结合(3)(4),由逆否等价命题规则可知,如果友谊缺乏共同爱好的支撑,则不会持续太久,因此应选择B项。
  例5. 2007-国考-88
  公司有人建议,只要员工都在承诺书上签字承诺不迟到,公司就取消上下班打卡制度,如果有人迟到,那么所有员工的当月奖金均被扣除。公司采纳了建议,结果还是有员工迟到,但是,员工小刘仍拿到了当月奖金。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 小刘从未迟到过
  B. 其他员工没有拿到奖金
  C. 公司有人没在承诺书上签字
  D. 迟到的人不是该公司的正式员工
  【解析】 对原题条件进行翻译,可得:
  员工都在承诺书上签字承诺不迟到→公司取消上下班打卡制度→(有人迟到→所有员工的当月奖金均被扣除)。
  已知条件为:(有员工迟到∧员工小刘拿到了当月奖金)→-(有人迟到→所有员工的当月奖金均被扣除),根据逆否等价命题规则可得:并非所有员工都在承诺书上签字承诺不迟到,即有员工未在承诺书上签字,应选择C项。
  试题链接
  ★ 2008-江西-76
  如果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并且民众消费心理变化了,那么蔬菜的供应将大幅增加;如果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提高,或者蔬菜供应将大幅增加,那么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将没有保障。如果蔬菜供应大幅增加,那么或者农民增收,或者社会福利增加。而事实上,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获得了保障。
  由此可见(    )。
  A. 农民增收了
  B. 社会福利增加了
  C. 民众的消费心理没有发生变化
  D. 民众的消费心理变化了
  【解析】 对原题条件进行翻译,可得:
  (1)国民生产总值提高∧民众消费心理变化→蔬菜供应大幅增加;
  (2)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提高∨蔬菜供应大幅增加→-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有保障;
  (3)蔬菜供应大幅增加→农民增收∨社会福利增加。
  由(2)结合逆否等价命题的规则可知,最低生活有保障→国民生产总值提高∧-蔬菜供应大幅增加,因此农民增收∨社会福利增加,由(1)可得,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提高∨-民众消费心理变化。根据国民生产总值有提高,可知民众消费心理没有发生变化。据此选择C项。
  核心阐述
  肯定信息优先原则
  翻译推理的一类典型题目就是在条件中存在着确定性结论,这些确定性结论表达着一些肯定信息。这些肯定信息应当优先考虑,并作为推理的起点。
  例6. 2009-江苏B类-106
  甲、乙、丙、丁等4人中有一人在最近一次摸彩中中了特等奖。现在知道:甲只有在A投注站摸彩,才能中特等奖;如果在A投注站摸彩,那么彩票的号码是随机的;如果乙中了特等奖,那么摸彩活动一定是在上午10点后进行的;这次摸彩活动是在上午8点30分开始的,只进行了20分钟,并且彩票号码是自编的。
  据此,可以推出(    )。
  A. 甲或乙中了特等奖B. 甲和乙中了特等奖
  C. 丙或丁中了特等奖D. 丙和丁中了特等奖
  【解析】分析原题条件,确定信息为:(1)活动在上午8点30分到9点之间进行的;(2)彩票号码是自编的。根据肯定信息优先原则可知:-活动在10点后进行∧-彩票号码随机。-活动在10点后进行→-乙中了特等奖。-彩票号码随机→-A投注站摸彩→-甲中了特等奖。因此,丙或丁中了特等奖,应该选择C项。
  例7.2009-江苏B类-108
  某大学将在赵、钱、孙、李、周、吴等6位同学中选拔几位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考查,老师们对6位同学形成了如下共识:
  (1)不选拔赵;
  (2)或者选拔孙,或者不选拔钱;
  (3)如果选拔李,则不选拔周;
  (4)赵、钱、周都有可能被选拔出来;
  (5)如果不选拔赵,则一定选拔李;
  (6)选拔孙,或者选拔吴。
  据此,可以推出(    )。
  A. 选拔赵、钱、孙B. 选拔钱、孙、李
  C. 选拔孙、李、吴D. 选拔李、周、吴
  【解析】 对原题条件进行分析,可得:(1)为肯定信息,应优先予以考虑。由(1)(5)可知,不选拔赵、选拔李。进一步由(3)可知,不选拔周。由(4)可知,由于赵、周都不被选拔,应选拔钱。由(2)可知,选拔钱可得应选拔孙。因此选拔钱、孙、李,选择B项。
  张老师提示
  在翻译推理中,遇到所有语句均利用“三个翻译”将其转化为逻辑语言,然后利用“三个等价”将其彼此关系串联,推出最终结论。
  【试题演练】
  1.2008-北京-39
  元大公司开发的楼盘中所有户型都是4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在4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中有50%是独栋别墅。只有购买了独栋别墅的业主才可以同时享受物业提供的24小时送餐服务和免费小区超市代购服务。
  如果上述判定为真,并且事实上是李先生从元大公司购房后享有免费小区超市代购服务,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Ⅰ李先生肯定可以享受物业提供的24小时送餐服务。
  Ⅱ这套房子肯定是独栋别墅。
  Ⅲ这套房子的面积肯定超过400平方米。
  A. 只有ⅠB.  只有Ⅱ
  C.  只有ⅢD.  只有Ⅰ、Ⅱ和Ⅲ
  2.2009-江苏B类-105
  如果今年的旱情仍在持续且人们抗旱不力,那么今年的农作物就会减产,并且农民的收入会降低。但是,多项证据表明,今年农民的收入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有所提高。
  据此,可以推出(    )。
  A. 今年的旱情仍在持续,且人们抗旱有力
  B. 今年的旱情仍在持续,或人们抗旱有力
  C. 今年的旱情没有持续,或人们抗旱有力
  D. 今年的旱情没有持续,且人们抗旱有力
  3.2008-辽宁-74
  某领导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说:“我们首先要有亲民意识,有了亲民意识,我们就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能负责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我们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那么干群关系拉近了。”
  从领导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推出(    )。
  A. 如果有亲民意识,那么干群关系就拉近了。其结果必然是我们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B. 如果有亲民意识,那么干群关系就拉近了。但其前提是我们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C. 只有具备亲民意识,我们才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才能负责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其结果必然是我们密切了干群关系
  D. 如果我们能负责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就具备“亲民意识”,但是其前提是,我们必须重视干群关系
  4.2009-山东-68
  关于确定一项突击性任务的人选,甲、乙、丙三位推荐人的意见分别是:
  甲 不是选派小张,就是选派小王;
  乙 如果不选派小张,就不选派小王;
  丙 只要不选派小王,就不选派小张。
  以下几项中: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    )。
  A. 两人都选派                B. 两人都不选派
  C. 选派小张,不选派小王          D. 选派小王,不选派小张
  5.2007-江苏B类-109
  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以发展促节约,以节约保发展,如果资源节约技术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并且,节约型社会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那么环境保护就可以获得更加有力的保障,全社会只有增强资源节约意识,资源利用的效率才能充分提高。
  由此可见(    )。
  A. 如果资源利用的效率充分提高了,那么说明全社会资源节约意识提高了
  B. 只有资源节约技术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资源节约意识才能进一步增强
  C. 如果节约型社会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那么环境就可获得更加有力的保障
  D. 只有节约型社会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才能进一步提高资源节约的管理水平
  6.2007-江苏A类-46
  某银行资金交易部最新报告指出,从国内宏观调控的需要看,只有人民币持续不断地加息,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经济扩张的冲动,避免资产泡沫的出现和破灭;如果人民币不加快升值,那么人民币流动性无法根治,利率偏低的状况无法纠正,资产泡沫就有可能越吹越大。
  据此,可以推出(    )。
  A. 如果人民币加快升值,那么人民币流通性就可以根治
  B. 如果人民币流动性无法根治,那么利率偏低的状况就无法纠正
  C. 如果人民币持续不断地加息,那么就可从根本上抑制经济扩张的冲动
  D. 如果人民币不能持续不断地加息,那么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控制经济扩张的冲动
  7.2007-江苏A类-49
  著作权包含以下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网络传播权、应当由著作权人等拥有的其他权利。作品一旦创作出来就具有著作权。著作权法规定,计算机软件也是作品,其著作权和其他作品的著作权没有本质区别,如果你经过原著作者的同意,那么只要你对创作做了4/5的修改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你就获得了该创作的著作权。
  据此,可以推出(    )。
  A. 如果你享有了软件的著作权,那么你提出了自己的算法
  B. 如果你创作了这个软件,那么你能享有它的网络传播权
  C. 如果你对软件进行了80%以上的修改,那么你享有了著作权
  D. 如果你没有获得该软件的著作权,那么你一定没有经过作者的同意
  8.2007-江苏A类-50
  如果在仪器周围存在一个强电子或者存在一个场,那么仪器可以检测到所有的场并且会蜂鸣。强电子的存在至少导致一个场的存在。当仪器周围只存在强电子时,仪器不会蜂鸣。现在仪器没有蜂鸣。
  据此,可以推出(    )。
  A. 仪器没有检测到所有场的存在
  B. 仪器周围只存在强电子
  C. 仪器周围没有强电子
  D. 强电子的存在未必导致一个场的作用
  9.2007-江苏A类-52
  某个团队现有张书记、王主任、李工程师、杨工程师、赵科员、马科员六个成员。现在因为工作关系,必须调整某些成员,已知:
  (1)只有保留王主任和李工程师、杨工程师,才能保留张书记;
  (2)如果不调整李工程师,则不能保留赵科员;
  (3)如果调整赵科员,那么就必须调整马科员;
  (4)张书记是团队的核心,是不能调整的。
  据此,可以推出(    )。
  A. 保留赵科员并且调整李工程师
  B. 保留李工程师和杨工程师
  C. 保留赵科员并且调整杨工程师
  D. 保留赵科员和马科员
  10. 2006-江苏B类-96
  如果我们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不通过车船等交通工具扩散传播;确保交通通畅,不得以防治为由阻断交通;确保防治禽流感的各种医疗设备、药品、疫苗等应急物资的及时、快速运输,那么,高致病性禽流感就能得到防治。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
  A. 如果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得到防治,那么说明防治禽流感的应急物资没有及时、快速运输
  B. 如果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得到防治,那么说明禽流感通过交通工具扩散传播了
  C. 或者高致病性禽流感没有扩散,或者我们没有做到“三个确保”
  D. 如果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得到防治,那么说明我们没有确保交通通畅
  试题解析
  1.C[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翻译的实际问题,李先生从元大公司购房、元大公司开发的楼盘中所有户型都是4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说明Ⅲ正确。享受物业提供的24小时送餐服务∧免费小区超市代购服务→购买了独栋别墅。而题干中只说明李先生享有免费小区超市代购服务,并没有说明其也享受物业提供的24小时送餐服务,因此Ⅰ、Ⅱ的真假不知,只有Ⅲ是可以肯定的。
  2.C[解析] 本题属于等价命题与语句翻译的复合问题。对原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翻译,可得:今年的旱情仍在持续∧人们抗旱不力→农作物减产∧农民的收入降低。肯定信息为:今年农民的收入不会降低。根据德·摩根等价命题规则可知:-(农作物减产∧农民的收入降低)→-今年的旱情仍在持续∨-人们抗旱不力。
  3.B[解析] 对原题条件进行翻译:亲民意识→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能负责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干群关系拉近。从“亲民意识”到“干群关系拉近”需要的前提为:我们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4.A[解析] 对原题条件进行翻译:(甲)-小张→小王,-小王→小张;(乙)-小张→-小王;(丙)-小王→-小张。由(甲)(乙)知-小张→小王,-小张→-小王,矛盾,因此必须选派小张。同样由(甲)(丙)知必须选派小王。
  5.A[解析] 对已知条件进行翻译,可得:资源节约技术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完善节约型社会的相关政策法规→环境保护获得保障;资源利用的效率充分提高→全社会增强资源节约意识。
  6.D[解析] 对已知条件进行翻译,可得:从根本上控制经济扩张的冲动→人民币持续不断地加息;人民币不加快升值→人民币流动性无法根治,利率偏低的状况无法纠正→资产泡沫可能越吹越大。
  7.B[解析] 拥有著作权有两种可能:一是自己本身就是原作者,二是经过原作者同意∧修改了4/5 ∧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具有著作权,必定相应地具有网络传播权,因此B正确。C可能没经作者同意,D可能没提出自己的算法。
  8.C[解析] 对已知条件进行翻译,可得:仪器周围存在一个强电子∨存在一个场→仪器检测到所有的场∧蜂鸣。强电子→存在一个场。如果仪器周围只存在强电子→仪器不会蜂鸣。根据逆否等价命题规则,现在仪器没有蜂鸣→-(强电子∨存在一个场)-强电子∧-场。
  9.B[解析] 对已知条件进行翻译,可得:(4)保留张书记是肯定信息,根据肯定信息优先原则应优先考虑,由(4)→(1)保留王主任和李工程师、杨工程师→(2)调整赵科员→(3)调整马科员。
  10. C[解析] 本题是逆否等价命题。如果做到了三个确保,那么高致病性禽流感就没有扩散。即:三个确保→-禽流感扩散,即-三个确保∨-禽流感扩散。
  三、集合判断问题
  核心阐述
  三个判断翻译
  所有S都是P(不是P都不是S)翻译S→P
  所有S都不是P(没有S是P)翻译S→-P
  有的S是P(有的P是S)翻译有的S→P;有的P→S
  【试题精讲】
  例1.2009-湖南-97
  所有称职的教师都是关心学生的成绩的教师,所有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都工作很忙碌,工作不忙碌的教师都不是优秀教师。
  根据以上论述,一定可以推出(    )。
  A. 有些优秀教师不是工作忙碌的教师
  B. 有些工作忙碌的教师不是优秀教师
  C. 所有称职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
  D. 所有忙碌的教师都很关心学生成绩
  【解析】 对三句话进行翻译,可得:
  (1) 称职教师→关心学生成绩;
  (2) 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忙碌;
  (3) -忙碌→-优秀教师。
  据此可知,应当选择C项。
  张老师提示
  “没有”与“不是”不同
  不是S的不是P翻译P→S
  没有S不是P翻译S→P
  例2.2009-湖南-91
  王平是凤凰公司的经理,李强的所有朋友都在凤凰公司工作。胡斌是李强的朋友。凤凰公司中有些职工来自湖南,凤凰公司所有的职工都是大学生。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    )。
  A. 李强有一些学历不高的朋友          B. 胡斌是大学生
  C. 胡斌来自湖南                      D. 王平与李强是朋友
  【解析】 对原题进行翻译,可得:
  (1)李强的朋友→凤凰公司职工;
  (2)胡斌→李强的朋友。
  (3)凤凰公司职工→大学生;
  由此可得,胡斌是大学生。因此选择B项。
  张老师提示
  由所有的S都是P,即S→P可得,有的P是S,即有的P→S;
  由所有的S都不是P即S→-P可得,所有的P都不是S,即P→-S。
  例3.2006-江苏A类-53
  某记者在某村委会看到理财小组正在理财。村支书告诉记者:“在我们村,凡没有盖‘三段章’的票据都不能看做合理的,凡合理的票据都不能再提出质疑。人们已经对有些票据提出了质疑。凡提出质疑的票据都要审核。有的合理的票据已经存档。”
  从村支书的话中,我们可以推出(    )。
  A. 盖“三段章”的票据都要存档
  B. 有的需要审核的票据是不合理的
  C. “三段章”民主理财制度密切了党群关系
  D. 有的需要审核的票据是合理的
  【解析】 对原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翻译,可得:
  (1)-盖“三段章”的票据→-合理票据;
  (2)合理票据→-提出质疑;
  (3)有些票据→提出质疑;
  (4)提出质疑→审核;
  (5)有的合理票据→存档。
  可知:有些票据→提出质疑→-合理票据∧审核,因此应选择B项。
  张老师提示
  对所有有关集合关系判断的题目,都应当将其转化为三种常见的集合关系,并翻译成逻辑语言,彼此串联,推出最终的结论。
  【试题演练】
  1.2007-江苏A类-53
  在对某一社区13名成员的休闲生活情况的调查中发现:
  (1)喜欢游泳的成员不喜欢太极拳;
  (2)不喜欢郊游的成员喜欢太极拳;
  (3)喜欢郊游的成员不喜欢登山。
  据此,可以推出(    )。
  A. 喜欢登山的成员喜欢游泳
  B. 喜欢游泳的成员不喜欢登山
  C. 喜欢太极拳的成员不喜欢郊游
  D. 喜欢太极拳的成员不喜欢登山
  2.2005-江苏B类-96
  一个独立的富裕国家的公民都是非常文明的,而一个充满暴力和仇恨的民族不可能是文明的,可是有些富裕的中东国家却充满了暴力和仇恨。
  由此可见(    )。
  A. 有些富裕的中东国家充满暴力和仇恨是由某些大国的种族政策造成的
  B. 中东的战乱导致了有些富裕的中东国家充满了暴力和仇恨
  C. 有些中东国家失去了独立
  D. 没有民主就没有自信
  试题解析
  1.B[解析] 对已知条件进行翻译,可得:喜欢游泳→不喜欢太极拳;不喜欢郊游→喜欢太极拳;喜欢郊游→不喜欢登山。根据逆否命题规则得:喜欢登山→不喜欢郊游→喜欢太极拳→不喜欢游泳。B为等价命题。
  2.C[解析] 对已知条件进行翻译,可得:独立的富裕国家→文明;充满暴力和仇恨的民族→不文明。有些富裕的中东国家充满暴力和仇恨→不文明→-独立的富裕国家,即:有些富裕的中东国家失去了独立。
  翻译推理解题要点总结
  翻译+推理
  第一步:翻译。就是指利用“三个关联翻译”和“三个判断翻译”将题目转化成逻辑语言。
  第二步:推理。就是利用“肯定信息优先原则”,通过“三个等价”得到答案。
  【知识附录1:复合命题】
  复合命题是包含了其他命题的一种命题,一般说,它是由若干个(至少一个)简单命题通过一定的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
  (一)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联言命题是断定事物的若干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如:“文艺创作既要讲思想性,又要讲艺术性。”就断定了“文艺创作要讲思想性”和“文艺创作要讲艺术性”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联言命题使用“P而且Q”表示。在现代汉语中表达联言命题逻辑联结词的通常有:“……和……”,“既……又……”,“不但……而且……”,“一方面……另一方面……”,“虽然……但是……”等等。
  已知P∧Q,可以得到P,也可以得到Q。
  例如:
  老王同志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所以,老王同志是有缺点的。
  已知P,Q,可以得到P且Q。
  例如:
  工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所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二)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选言命题是断定事物若干种可能情况的命题。如“一个物体要么是固体,要么是液体,要么是气体。”
  1.相容的选言命题
  断定事物若干种可能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命题就是相容的选言命题。
  例如:
  艺术作品质量差,也许由于内容不好,也许由于形式不好。
  这个命题所断定的事物的若干可能情况是可以并存的,“内容不好”和“形式不好”也可共同导致“艺术作品质量差”这一结果。
  表达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通常有“或……或……”、“可能……也可能……”、“也许……也许……”等。我们通常用如下形式来表示相容的选言命题。
  已知P或Q,可以得到否定P就是Q,也可以得到否定Q就是P。
  例如:
  人们过河或是游泳或是渡船;
  没有渡船;
  所以,只能游泳。
  相容的选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1)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2)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2.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不相容的选言命题是断定事物若干可能情况中有且只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命题。如:
  “一个三角形,要么是钝角三角形,要么是锐角三角形,要么是直角三角形。”
  “不是老虎吃掉武松,就是武松打死老虎。”
  这两句都表达了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它们分别断定的关于事物的几种可能情况是不能并存的。
  表达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有“或……或……”,二者不可得兼、“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我们通常用如下形式来表示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已知要么P,要么Q,可以得到否定P就是肯定Q,也可以得到否定Q就是肯定P。
  例如:
  要么甲是罪犯,要么乙是罪犯;
  甲不是罪犯;
  所以,乙是罪犯。
  已知要么P,要么Q,可以得到肯定P就是否定Q,也可以得到肯定Q就是否定P。
  例如:
  小张现在不是在北京,就是在广州;
  小张现在是在北京;
  小张现在不在广州。
  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1)肯定一个选言支,就要否定其余的选言支。
  (2)否定一个选言支以外的选言支,就要肯定未被否定的那个选言支。
  (三)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假言命题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假言命题中,表示条件的支命题称为假言命题的前件,表示依赖该条件而成立的命题称为假言命题的后件。假言命题因其所包含的联结词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逻辑性质。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是指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
  例如:
  如果你骄傲自满,那么你就要落后。
  这就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因为,在这种假言命题中,前件“你骄傲自满”,就是后件“你要落后”的充分条件。因为一个人只要他有骄傲自满的思想存在,他就必然要落后。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骄傲自满的思想,他是否会落后呢?在这一命题中则未作断定。
  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联结词的语言标志通常是:“如果……那么……”、“只要……就……”、“若……必……”等等。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的逻辑公式是:
  如果P,那么Q,可以表示为:P→Q。
  P是Q的充分条件是指:
  有P必有Q,但无P未必无Q(因而无Q必无P,有Q未必有P)。
  例如:
  如果谁骄傲自满,谁就会落后;
  某人骄傲自满;
  某人就会落后。
  又例如:
  如果天下雨,那么运动会延期;
  运动会没有延期;
  所以,天没有下雨。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就相应地有如下两条规则:
  (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2)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是指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所谓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是指:如果不存在前件所断定的情况,就不会有后件所断定的事物情况,即前件所断定的事物情况的存在,对于后件所断定的事物情况的存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深刻地反映生活。
  表达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有“只有……才”、“不……(就)不……”、“没有……没有……”等。我们一般把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表述成如下形式:
  只有P,才Q,可以表示为:P←Q。
  P是Q的必要条件是指:
  无P必无Q,但有P未必有Q(因而有Q必有P,无Q未必无P)。
  例如:
  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
  某人不到十八岁;
  某人没有选举权。
  又例如:
  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成为技术能手;
  他想成为技术能手;
  所以,他必须勤学苦练。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也相应有两条规则:
  (1)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2)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当且仅当三角形三内角相等,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等,都是这种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表达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有:“只要……而且只有……,才……”、“若……则……,且若不……则不……”、“当且仅当……,则……”等等。我们一般将之表示为如下形式:
  当且仅当P,则Q,可以表示为:PQ。
  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指:
  有P必有Q,无P必无Q(因而有Q必有P,无Q必无P)。
  (四)负命题及其推理
  通过对原命题断定情况的否定而作出的命题,就叫做负命题。例如:
  “并非一切金属都是固体。”
  “并非有的金属不是导体。”
  负命题的逻辑公式是:如果用P表示原命题,那么,负命题即为“并非P”。
  联言命题的负命题:
  “P∧Q”的负命题等值于“非P∨非Q”。
  如:“某人工作既努力又认真。”这个联言命题的负命题是“某人工作或者不努力,或者不认真。”
  “P∨Q”的负命题等值于“非P∧非Q”。
  如:“这个学生或者是共产党员,或者是共青团员。”这一选言命题的负命题是“这个学生既不是共产党员,又不是共青团员。”
  “P→Q”的负命题等值于“P∧非Q”。
  如:“如果小李身体好,那么小李就会学习好。”其负命题则为:“小李身体好,但小李学习不好。”
  “Q→P”的负命题等值于“非P∧Q”。
  又如:“只有一个人骄傲自满,这个人才会落后。”其负命题则为:“一个人不骄傲自满,但这个人却落后了。”
  “当且仅当P,则Q”的负命题等值于“(P∧非Q)∨(非P∧Q)”。
  “并非P”的负命题等值于“并非‘并非P’”,即“P”。
  复合命题负命题的等值命题与等值推理:
  1.并非“P并且Q”等值于“非P或者非Q”。
  2.并非“P或者Q”等值于“非P并且非Q”。
  3.并非“要么P,要么Q”等值于“P并且Q”或者“非P并且非Q”。
  4.并非“如果P,那么Q”等值于“P并且非Q”。
  5.并非“只有P,才Q”等值于“非P并且Q”。
  6.并非“当且仅当P,才Q”等值于“P并且非Q”或者“非P并且Q”。
  7.并非“非P”等值于“P”。
  【知识附录2:三段论】
  (一)三段论及其结构
  三段论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例如:
  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
  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其中,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用“S”表示,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结论中的谓项叫做大项,用“P”表示,如上例中的“应该受到尊重”;两个前提中共有的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
  在三段论中,含有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是知识分子”。
  三段论推理是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与大项P和小项S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项M的媒介作用,从而推导出确定小项S与大项P之间关系的结论。
  (二)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规则1:在一个三段论中,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三段论实际上是通过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分别与大项(P)和小项(S)发生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关于小项与大项之间关系的结论。若没有中项,就推不出任何结论来。正是在这种意义下,我们说中项是联结大项和小项的桥梁或媒介。只有三个概念分别出现两次时,才能构成三个命题,多于或者少于三个概念都不能构成或者不只构成三个命题。常见的“四词项错误”或称“四概念错误”的情形是:在大、小前提中作为中项的语词看起来是同一个,但却表达着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这个三段论事实上含有四个不同的项,严格说来就没有中项,也就没有联结大项和小项的桥梁和媒介,得出的结论就不是必然的。
  比如:
  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清华大学是我国的大学;
  所以,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就犯了四概念错误,两个“我国的大学”概念并不同一。
  规则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三段论是凭借在前提中的桥梁、媒介作用得出结论的,即大项、小项至少有一个与中项的全部发生关系,另一个与中项的部分或者全部发生关系,这样就能保证大、小项之间有某种关系。否则,大、小项都只与中项的一部分发生关系,这样就有可能大项与中项的这个部分发生关系,而小项则与中项的另一个部分发生关系,结果是大项和小项之间没有关系,得不出必然的结论来。
  例如:
  一切金属都是可塑的;
  塑料是可塑的;
  所以,塑料是金属。
  这个推理就是错的。
  规则3: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违反这条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周延不当”,具体有“小项周延不当”和“大项周延不当”两种表现形式。
  例如:
  运动员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我不是运动员;
  所以,我不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这个推理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规则4:从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任何确定的结论。
  如果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这就意味着大项和小项都至少与中项的部分或者全部不相交,这样就不能保证大项和小项由于与中项的同一个部分相交而彼此之间发生关系,中项起不到联结大、小项的桥梁作用,大项和小项本身就可能处于各种各样的关系之中,从而得不出确定的结论。
  规则5:(1)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那么结论是否定的。
  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根据规则4,另一个前提必须是肯定的,这就意味着:大项和小项中有一个与中项发生肯定性的联系,另一个与中项发生否定性的联系。于是,与中项发生肯定性联系的那一部分和与中项发生否定性联系的那一部分之间的联系,必定是否定性的,所以结论必须是否定的。
  (2)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必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
  既然结论是否定的,大项和小项之间发生否定性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是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建立起来的,那么这两个词项中必定有一个与中项发生肯定性关联,另一个与中项发生否定性关联。所以,前提必定有一个是否定的。由两个肯定的前提推不出否定的结论。也就是说,两个肯定前提不能得到否定的结论。
  例如:
  一切有神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
  某人是有神论者;
  所以,某人不是唯物主义者。
  规则6:从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规则7: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特称,结论必然特称。
  例如:
  所有大学生都是青年;
  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
  所以,有的运动员是青年。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