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国家(A卷)《行测》真题

33:单选、

A 我国栽种桂花已有1700多年历史

B 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 “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 《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答案】B

【解析】根据文段中“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一句可知,B项表述可以推出,符合文段。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纠错】根据文段中“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可知,“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并非我国栽种桂花的历史,而是“武侯墓前的两株桂花”,A项表述错误。根据“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一句可知,C项偷换概念。文段没有提到《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D项为无中生有

34:单选、

甲:各国的国情和传统不同,但是对于谋杀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实施死刑,至少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公开宣判和执行死刑可以有效地阻止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它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比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肯定大得多,这是社会自我保护的一种必要机制。乙:我不能接受你的见解。因为在我看来,对于十恶不赦的罪犯来说,终身监禁是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而一般的民众往往以为只有死刑才是严厉的。对上述对话最恰当的评价是(    )。

A 两人对什么是最严厉的刑事惩罚有不同的理解

B 两人对执行死刑的目的有不同的理解

C 两人对产生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

D 两人对是否大多数人都接受死刑有不同的理解

【答案】A

【解析】根据乙的反驳意见“终身监禁是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可知二者是围绕“什么是最严厉的刑事惩罚”展开讨论的,从甲的说法可以看出他认为“死刑是最严厉的惩罚”。而乙对此有不同的理解。A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纠错】对于B项“执行死刑的目的”与D项“是否大多数人都接受死刑”这两个问题的理解,在乙的表述中并无体现。C项“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二人都没有提及

35:单选、

叶圣陶、郑振铎等都是江浙人,有着江浙知识分子特有的理性和宽容。他们像朱自清一样,都是新文学的热心鼓吹者,写得一手漂亮的白话散文。他们接受过五四新文化的洗礼,              ,无论对中西之学,都取平和的一视同仁态度。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 传统文化的根基也很深

B 大概都不曾出洋留学

C 都有一般自由知识分子那种精英气概

D 与土地的关系比较密切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居中类的语句填空题,填入的句子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的前后文语境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后文语境“无论对中西之学,都取平和的一视同仁态度”可推知,前文论述必然要同时提及到“中学”与“西学”。横线前文的“受五四新文化的洗礼”体现的是受西学的影响,所以横线处内容必须体现“中学”,也就是“传统文化”这一概念,这样才能与后文的“中西之学”相互照应。只有A项最为恰当。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纠错】B、C、D都不涉及“中学”,也就是“传统文化”的内容,故无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予以排除

36:单选、

严密的逻辑论证,历史上有一个确实的来历:公开辩论。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还有一套民主选举办法,雄辩术风行,甚至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两人争辩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谁辩胜就得彩金。辩证法的原意本是辩论,一方说话有漏洞,对方力图辩驳,怕输,就要严密,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来的。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

A 雄辩术曾经在古典时代的雅典风行

B 辩证法不仅仅是为了在和别人的论辩中取得胜利

C 为一件事情争论不休在古典时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

D 逻辑学的产生可能和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有关

【答案】C

【解析】根据“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还有一套民主选举办法,雄辩术风行”一句可知A项表述正确。根据“辩证法的原意本是辩论”一句可知,在论辩中取得胜利只是辩证法的其中一个目的,B项表述正确。根据“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来的”可知,D项表述正确,此处的指示代词“这”指代的即是前文提到的“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C项的表述与原文段不符,根据原文段可知在当时的雅典,雄辩术是风行的,“为一件事情争论不休”的行为并不奇怪。只是“有彩金”的行为在现在看来很奇怪。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