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时事评论 > 郑州引进博士从政考验公务员任用程序(图)

郑州引进博士从政考验公务员任用程序(图)

2006-09-07 11:01:00 公务员考试网 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 华图在线APP下载 文章来源:大河网

郑州引进博士从政考验公务员任用程序(组图)


咪表事件让王鹏频现报端。本报记者王春胜/摄

郑州引进博士从政考验公务员任用程序(组图)

  王鹏做客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资料图片

  编者按:

  去年12月,郑州市一次任命了四位正局级领导。其中,作为郑州引博从政的代表,王鹏、王广国率先当上了市规划局和市房管局的“一把手”。自2001年以来,郑州共引进160名博士,在全国规模最大。《南方周末》曾以“郑州博士从政开花是否结果”来存疑郑州的举动,但两位博士相继担任一把手的现实,一定程度上表明郑州引博不但在开花,也在结果。

  

  作为郑州引博从政工程的第一个博士,市规划局局长王鹏屡屡进入公众视线: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公布咪表是违法设施;在办事大厅公开“一书两证”审批流程……

  伴随着这些事件,这位年仅34岁的局长,把新鲜的执政新思维带给了郑州政界。

违约来郑

  作为郑州市引博从政工程引来的第一个博士,王鹏的来历也有非常之处。

  据原市规划局局长张保科回忆:2001年7月,原郑州市委书记李克来郑州市规划局调研,当听说整个规划局还没有一个博士,甚至连本科生都很少时,李克说这怎么行?规划局应该是高知识人才聚集的地方,要引进博士。

  根据李克的指示,郑州市委搞了次调查,发现全市2000多名处级干部中,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不到1/3。

  2001年10月,郑州市知识分子办公室找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博士王鹏,邀请他来郑州当规划局副局长,王鹏答应了。

  但是,此前深圳一房产公司已经和王鹏签订了年薪20万元的就业协议,他们不愿放走王鹏,于是说“你不来违反合同要赔偿”。

  郑州市委副书记祁金立当即表态:要多少赔偿,郑州市拿了!

  在郑州市的努力下,王鹏从清华“空降”郑州,没有按升迁程序,一来就坐上市规划局副局长的位置,副处级,还配了车子和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

  2001年11月14日,王鹏正式上任。早6时30分到郑,8时就赶到郑东新区参加规划评审论证会。

  自我“曝光”

  我佩服王鹏的勇气,他做了一件很多官员不敢干、也不会干的事——召开新闻发布会自揭内幕。——郑州市民任俊杰

  “还有几天拔掉咪表?”连日来,很多有车没车的朋友都在问这个问题。

  2002年12月,作为解决道路乱停车的一种措施,咪表出现在郑州街头。经历了短暂的新鲜感之后,人们对咪表的不满越来越多,有关咪表的争议一直没消停过。本该成为民心工程的咪表,因其强卖卡、强锁车、占盲道,被不少郑州人诟病。

  今年1月23日,郑州市民任俊杰,以咪表规划侵犯公民知情权为由,将郑州市规划局告上法院。

  就在规划局一审胜诉之际,王鹏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咪表规划过期,给咪表致命一击,并对任俊杰的监督表示感谢。

  对于王鹏之举,郑州市咪表公司副总经理赵梓均评价:“如果没有王鹏的釜底抽薪,我们也到不了今天的地步。我佩服王鹏的勇气,他做了一件很多官员不敢干、也不会干的事——召开新闻发布会自揭内幕。咪表违法,规划部门也有责任呀!”

  任俊杰也说:“没有王鹏的新闻发布会,我也不知道咪表违法,也没想到王鹏会有这样的非常之举。”

  自找“麻烦”

  “这事有点稀罕,以往我给其他政府部门提建议,从没有被邀请参会讨论自己的提案。”——郑州市政协要员雷从芳

  “局长的举动有时连我们也感到吃惊,有些事是在自己找麻烦、加压力!”郑州市规划局办公室副主任陈燕说。给自己找麻烦的事,发生在今年2月,是郑州市政协委员雷从芳的第022号提案引发的,这份提案说“城市规划不可随意变更”。

  今年8月8日下午,雷从芳向记者回顾了王鹏给他的非常感受。

  去年秋,雷从芳和另几名政协委员,在走访了郑州市的八个居民小区后,普遍发现开发商售楼时的承诺和业主入住后的兑现不一致:某小区卖房前,承诺房前房后都有小花园,但是房子建成后,花园却踪影全无。另一小区,原规划高楼的前面是一个停车场,待房子卖完后,又在停车场的地方盖25层的高楼……这一切,均是规划变更惹来的。

  调研了一个月后,针对当前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雷从芳提出了“规划公示制度”、“技术管理规定”、“规划验收”等建议。

  向政协提交提案后,不到三天时间,雷从芳就接到了规划局办公室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参与规划局的会议,讨论他的提案。雷从芳说:“这事有点稀罕,以往我给其他政府部门提建议,从没有被邀请参会讨论自己的提案。”

  到了规划局办公室,雷从芳称他吃了一惊:报纸、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全来了。王鹏当场宣布:请雷从芳和媒体监督规划局的提案办理工作。

  自断“后路”

  还从没见过像规划局这样一口咬个牙印,主动说我们几月几日办理完,还邀请我去监督他们工作的。——郑州市政协要员雷从芳

  拿着规划局的答复,雷从芳发现,和一些政府部门“尽快办理,抓紧解决”的官腔不同,规划局的答复全有时间和具体要求:

  2006年3月1日起,所有不涉及秘密的项目审批原则上都要进行批前公示。

  3月15日前,由各分管局长牵头,各业务处室要制定出台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稿。

  3月15日前,在办事大厅墙上公开“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流程及所需资料。

  “我当政协委员有8个年头了,由于我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竟被某些部门视为好‘找事’。一般来讲,为了自己的形象,一些部门对我们政协委员的提案,总是为自己预留后路,说一些‘已着手解决,即日即可办理完毕’等话,还从没见过像规划局这样一口咬个牙印,主动说我们几月几日办理完,还邀请我去监督他们工作的。”雷从芳说。

  为让雷从芳满意,陈燕和王鹏牺牲了一个休息日。陈燕回忆说,当时是星期六上午,她和王鹏一说雷从芳提案的事,王鹏除了让她马上通知相关业务人员下午开会外,还安排人员去政协委员反映的问题小区,现场实地查看。

  在下午的会上,由于工作人员没有说清小区存在问题的一些具体数据,王鹏当即责令他们带上测量工具,重新去现场测量。在掌握了翔实的数据后,王鹏就在办公室等陈燕起草文件,边看边改,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不到2000字的文件,改了7稿,一直到晚上7时。

  和规划局打过官司的市民任俊杰说:“因不让查阅城建档案,我告了规划局,但王鹏在今年3月关于咪表的新闻发布会上,还向媒体放言,将邀请我做他们局的顾问。中央电视台采访他时,他说我不是为了私利,是为了城市公众利益,王鹏有度量,很有水平。”

  自开“门禁”

  来到这里后,发现工作人员特别热情,看来规划局的领导不赖。——市民吴女士

  “不用登记了。”8月4日下午,进规划局的门时,得到了这样的告知。

  “这是领导的规定,以前进门确实要登记,但不登记好呀,以前不少人登记时就抱怨说规划局整得跟衙门似的,门槛真高。”门卫说。

  “我不懂业务,您说的小区绿地规划的事,我解释不明白,您找我们具体负责的同志吧!我给您联系一下……我联系好了,您到2楼206,有人专门给您解答。”这是8月4日下午,记者在规划局3楼办公室耳闻目睹的一幕。

  想咨询小区绿地规划的是吴女士,她告诉记者:“来之前,心里有些忑,害怕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不管我,但来到这里后,发现工作人员特别热情,看来规划局的领导不赖。”

  平等看人

  他把博士和大专生一样看待,在规划局,一切人都是按能力说话,凭能力决定工作岗位。——郑州市规划局前局长

  作为王鹏曾经的老领导,郑州市规划局前局长张保科四年里曾让王鹏分管过7个部门,让他把规划局各个部门都熟悉一遍。

  张保科说,王鹏很尊重老领导,办事情也有分寸,电视台邀请他上电视,他也请我和他一起去。我考虑不合适,说得比他好吧,怕别人看不起他,说得不如他吧,我还怕丢自己的人。

  “王鹏的缺点肯定有一些,由于年轻,协调人际关系、把握政治大局的能力还需提高。但我感觉难得的是,作为博士局长的王鹏,他把博士和大专生一样看待,在规划局,一切人都是按能力说话,凭能力决定工作岗位。”

  王广国认为,博士当官,长处就是深厚的专业基础,从全国来看,武汉北京,甚至一些不如郑州的地方,都在大量引进博士,充实领导干部队伍,博士从政有利于改善领导干部学历、年龄结构,提高政府行政决策水平。

  5年前,郑州市引进的第二个博士——王广国曾因被安排分管办公室工作,而拒绝参加班子会。但去年12月,闹过情绪的他,仍因工作表现出色被任命为房管局局长

  

  而同是博士的童丽萍虽曾任郑州建委副主任,但出于对学术的热爱,还是重回大学当起了教授。童丽萍从政时,曾修改过黑川纪章设计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方案,为郑州节省近亿元。

  [博士官员其言其行]

  和领导“闹情绪”

  王广国说,为了工作分配的事,他曾连续三天拒绝参加班子会议,搞得领导要和他谈话。

  和从北京空降来的王鹏不同,王广国是郑州当地的博士,从政之前,是河南工业大学建工系主任,34岁时,他获得了国务院津贴。

  2002年1月,36岁的他成了郑州市引博从政的第二个博士,2002年1月担任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刚到任时,王广国还保持着在学校时的原则“不知道的事绝不签字”,为此,他曾几次拒绝为没有参加的招投标活动签字。后来正式分配工作时,他被安排分管办公室工作,对此他颇不满意,因为他想分管建设。

  王广国说,为了工作分配的事,他曾连续三天拒绝参加班子会议,搞得领导要和他谈话。最后他自己想通了,就自己找领导认错,而没多久,领导就让他发挥专业特长,分管建设。

  “领导们的确很关心我们这些博士。”曾经是郑州市建委副主任的童丽萍说。

  在当建委主任之前,童丽萍是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学科带头人,有自己的研究梯队和十分喜爱的教职。

  2003年春天,因为感到自己的兴趣还是在学术上,童丽萍提出回学校搞学术,时任郑州市委书记李克找她谈话,想挽留,但看到她去意坚决,在2003年6月,就批准了她的请求。“郑州市政府很讲诚信,博士们都是来去自由的。”童丽萍说。

  “直接当领导,和上级领导闹情绪,不服从工作,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博士们就是牛。”郑州市直机关一副处级干部认为,博士官们受到了格外的礼遇。

  但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朝聚认为,博士从政挤占了有限的领导职位后,无疑会打消一部分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的积极性,这也容易造成人才浪费,对待干部,不能因文凭而不一视同仁。

  不迷信权威

  有关方面根据童丽萍的意见对黑川纪章的设计进行了修改,为郑州市节约了近一亿元资金。

  在郑东新区,王广国遇到的第一件头疼事,是和一个学校谈判。该校校长曾开出条件:政府不给3.6亿元,就不搬,强逼着搬,自己就从高楼上跳下去。

  王广国没有急于和对方接触,而是花了几个晚上“做功课”,把对方需要搬迁的房子、地皮等价值做出估算,详细研究了对方的开价,做了个几十页的明细表。

  做完上述准备后,态度强硬地告诉该校:搬迁是必须的,但政府做点让步,按单位实际损失的最高值进行赔偿,给学校职工每人买部车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后来,在王广国出面下,双方最终以2.7亿元达成了协议。

  童丽萍是郑州市引进的博士中唯一辞官的一个。面对记者,她说:“虽然我现在不是官了,但我觉得还是不能告诉你这个数字(郑东新区会展中心的总造价),因为有要求不许向外界透露。”

  想了足有3分钟,昔日的郑州建委副主任童丽萍笑着拒绝了记者的询问,但她自我评价说:“从政期间,我是个挺不错的官员。”

  童丽萍曾负责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技术问题,尽管会展中心中标方案是由著名的建筑师黑川纪章主导设计的,可童丽萍还是发现,黑川纪章的设计,每平方米的用钢量达230公斤,跟同类工程有差异,便提出修改建议。

  对此,有人劝她说:“童主任,你这是小学生给大学生改作业呀!黑川纪章先生是国际设计大师,我看你还是算了吧。”还有人对她说:“黑川纪章先生的设计已被上级最后确定,其他人都不提意见,就你提意见,要是惹了领导,咋弄哩?”

  可童丽萍说:“那不行!我如果连这个基本问题都看不出来,还是什么博士?”

  最后,童丽萍还是提出了修改意见,有关方面据此对黑川纪章先生的设计进行了修改,将每平方米用钢量减少到127公斤。仅此一项,为郑州市节约了近一亿元资金。

  童丽萍说:“一栋好的建筑,应该是安全性、积极性与美观的统一。黑川纪章过于考虑美观,这无可厚非,但我要为国家和郑州市省钱。李克曾说:会展中心当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如果为了前瞻,付出太大的代价,没有必要。”

  稀罕上访户

  市民耿女士,上访到王广国的办公室。见王广国很忙,就说:“我只说5分钟!”但王广国却说“不要紧,大姐您慢慢说”,结果说了半个小时。

  “你的采访提纲,两星期前就放我这里了,但我没抽出时间看,不要紧,咱们随便聊。”8月23日下午4时,郑州市房管局局长王广国对记者说。

  在约40分钟的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有四五拨人来找他签字,富有意味的是,一次他签得飞快,另一次他说“这个我得仔细看一下。”一位女同志来找他,他说:“不好意思,你要我批的材料,我得和其他领导商量,你还得等!”

  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广国办事讲究程序,轻重缓急各有分寸。

  一个和王广国接触较多的媒体记者说,这个房管局局长干了好几件得民心的事:给5万户居民发了房产证,经济适用房公开摇号出售,把房产交易档案、产权档案、抵押档案“三合一”。

  5天前来找王广国上访的郑州市民耿女士说,她是一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因自己的房产问题,她就上访到王广国的办公室。见王广国很忙,就说:“我只说5分钟!”但王广国却说“不要紧,大姐您慢慢说”,结果说了半个小时。

  最后,王广国告诉耿女士:一星期后,一定给答复。那天,王广国不仅留下了耿女士的联系方式,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给了耿女士。

  [引博从政利弊争鸣]

  观点一:有利政府决策

  王广国认为,博士当官,长处就是深厚的专业基础,从全国来看,武汉北京,甚至一些不如郑州的地方,都在大量引进博士,充实领导干部队伍,博士从政有利于改善领导干部学历、年龄结构,提高政府行政决策水平。

  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胡文杰博士,已做了一年多的官,他现身说法表示,博士当官很正常,可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做些事情,毕竟博士知识渊博。

  今年四月份上任郑州市商业银行副行长的范大路博士,说起博士为官,他表示:“为官先得摘掉‘博士帽’,去除身上的骄气、傲气和霸气,尽快转换角色。不能让别人感到博士高高在上,因为做官最重要的就是让别人认同。”

  童丽萍说:“目前仅郑大就有900多名博士,但并非所有的博士都适合搞科研,一些擅长行政管理的人,充实到干部队伍,改善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为官场带去一些新气象,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观点二:破坏公务员任用程序

  作为专业研究公务员管理的学者,杨朝聚反对博士从政。他说:博士从政破坏了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程序。

  《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规定,公务员“凡进必考”。这一“条例”颁布以来,一大批优秀的人才通过公开招考进入了公务员队伍。但是,如果有了博士学位就可以不经过考试这一程序,公务员制度还怎么完善?

  杨朝聚批驳说,一个博士生受过的教育远远超过一个普通大学生,其学识、理论水平超出常人也在情理之中,但博士生可能在某一方面具有专业特长,对党政机关工作而言,并不一定具有高水平。如果把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生放到他不能胜任的领导岗位上,即使他的职位再高,也不能充分发挥他的学识专长,说到底,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而且博士从政误导‘学而优则仕’的风气”,杨朝聚认为,“学而优则仕”是科举时代的遗物,时代在进步,这一科举遗物早已不适用于今朝。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地选博士从政,势必给人一种误导:要当县长、市长,必须得是博士,或者说读了博士便有可能当市长、当县长。

  “按照李克书记(原郑州市委书记)的要求,给博士一个做事的高平台。但按照惯例,副处应该是从副科开始,逐步升迁,每五年晋升一个台阶,党的干部任免条例,也没有规定‘学而优则仕’,博士们直接就是副处,打击了我们这些资深干部的积极性,不太公平。”郑州市直机关一位干了七年的副处级干部对博士当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郑州市委知识分子办公室主管引博工程,从8月初,记者开始和该办公室副主任吴同欣联系采访事宜。8月27日,吴同欣告诉记者:领导说了,引博工程不接受采访,目前已引进了160多名博士。吴同欣承认:围绕引博工程,社会舆论有争议。

  观点三:建立博士退出机制

  “博士官员越来越多地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郑州市选博士并非来者不拒,而是有所要求、按需引进。”

  郑州市委副书记祁金立说:“就郑州的实际情况来看,有1/3的博士根本不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因为他们原来就有一定的行政管理经历;有1/3适应得比较快,因为他们有过相同的工作经历;还有1/3适应得比较慢一点,但我们应该容许他们有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

  祁金立表示:“在不断培养博士干部的同时,我们也在建立退出机制,让一些确实不适合做领导干部的人到其他地方发展。”

  王广国认为,博士当官,长处就是深厚的专业基础,从全国来看,武汉北京,甚至一些不如郑州的地方,都在大量引进博士,充实领导干部队伍,博士从政有利于改善领导干部学历、年龄结构,提高政府行政决策水平。

  5年前,郑州市引进的第二个博士——王广国曾因被安排分管办公室工作,而拒绝参加班子会。但去年12月,闹过情绪的他,仍因工作表现出色被任命为房管局局长。

  而同是博士的童丽萍虽曾任郑州建委副主任,但出于对学术的热爱,还是重回大学当起了教授。童丽萍从政时,曾修改过黑川纪章设计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方案,为郑州节省近亿元。

  [博士官员其言其行]

  和领导“闹情绪”

  王广国说,为了工作分配的事,他曾连续三天拒绝参加班子会议,搞得领导要和他谈话。

  和从北京空降来的王鹏不同,王广国是郑州当地的博士,从政之前,是河南工业大学建工系主任,34岁时,他获得了国务院津贴。

  2002年1月,36岁的他成了郑州市引博从政的第二个博士,2002年1月担任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刚到任时,王广国还保持着在学校时的原则“不知道的事绝不签字”,为此,他曾几次拒绝为没有参加的招投标活动签字。后来正式分配工作时,他被安排分管办公室工作,对此他颇不满意,因为他想分管建设。

  王广国说,为了工作分配的事,他曾连续三天拒绝参加班子会议,搞得领导要和他谈话。最后他自己想通了,就自己找领导认错,而没多久,领导就让他发挥专业特长,分管建设。

  “领导们的确很关心我们这些博士。”曾经是郑州市建委副主任的童丽萍说。

  在当建委主任之前,童丽萍是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学科带头人,有自己的研究梯队和十分喜爱的教职。

  2003年春天,因为感到自己的兴趣还是在学术上,童丽萍提出回学校搞学术,时任郑州市委书记李克找她谈话,想挽留,但看到她去意坚决,在2003年6月,就批准了她的请求。“郑州市政府很讲诚信,博士们都是来去自由的。”童丽萍说。

  “直接当领导,和上级领导闹情绪,不服从工作,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博士们就是牛。”郑州市直机关一副处级干部认为,博士官们受到了格外的礼遇。

  但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朝聚认为,博士从政挤占了有限的领导职位后,无疑会打消一部分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的积极性,这也容易造成人才浪费,对待干部,不能因文凭而不一视同仁。

  不迷信权威

  有关方面根据童丽萍的意见对黑川纪章的设计进行了修改,为郑州市节约了近一亿元资金。

  在郑东新区,王广国遇到的第一件头疼事,是和一个学校谈判。该校校长曾开出条件:政府不给3.6亿元,就不搬,强逼着搬,自己就从高楼上跳下去。

  王广国没有急于和对方接触,而是花了几个晚上“做功课”,把对方需要搬迁的房子、地皮等价值做出估算,详细研究了对方的开价,做了个几十页的明细表。

  做完上述准备后,态度强硬地告诉该校:搬迁是必须的,但政府做点让步,按单位实际损失的最高值进行赔偿,给学校职工每人买部车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后来,在王广国出面下,双方最终以2.7亿元达成了协议。

  童丽萍是郑州市引进的博士中唯一辞官的一个。面对记者,她说:“虽然我现在不是官了,但我觉得还是不能告诉你这个数字(郑东新区会展中心的总造价),因为有要求不许向外界透露。”

  想了足有3分钟,昔日的郑州建委副主任童丽萍笑着拒绝了记者的询问,但她自我评价说:“从政期间,我是个挺不错的官员。”

  童丽萍曾负责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技术问题,尽管会展中心中标方案是由著名的建筑师黑川纪章主导设计的,可童丽萍还是发现,黑川纪章的设计,每平方米的用钢量达230公斤,跟同类工程有差异,便提出修改建议。

  对此,有人劝她说:“童主任,你这是小学生给大学生改作业呀!黑川纪章先生是国际设计大师,我看你还是算了吧。”还有人对她说:“黑川纪章先生的设计已被上级最后确定,其他人都不提意见,就你提意见,要是惹了领导,咋弄哩?”

  可童丽萍说:“那不行!我如果连这个基本问题都看不出来,还是什么博士?”

  最后,童丽萍还是提出了修改意见,有关方面据此对黑川纪章先生的设计进行了修改,将每平方米用钢量减少到127公斤。仅此一项,为郑州市节约了近一亿元资金。

  童丽萍说:“一栋好的建筑,应该是安全性、积极性与美观的统一。黑川纪章过于考虑美观,这无可厚非,但我要为国家和郑州市省钱。李克曾说:会展中心当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如果为了前瞻,付出太大的代价,没有必要。”

  稀罕上访户

  市民耿女士,上访到王广国的办公室。见王广国很忙,就说:“我只说5分钟!”但王广国却说“不要紧,大姐您慢慢说”,结果说了半个小时。

  “你的采访提纲,两星期前就放我这里了,但我没抽出时间看,不要紧,咱们随便聊。”8月23日下午4时,郑州市房管局局长王广国对记者说。

  在约40分钟的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有四五拨人来找他签字,富有意味的是,一次他签得飞快,另一次他说“这个我得仔细看一下。”一位女同志来找他,他说:“不好意思,你要我批的材料,我得和其他领导商量,你还得等!”

  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广国办事讲究程序,轻重缓急各有分寸。

  一个和王广国接触较多的媒体记者说,这个房管局局长干了好几件得民心的事:给5万户居民发了房产证,经济适用房公开摇号出售,把房产交易档案、产权档案、抵押档案“三合一”。

  5天前来找王广国上访的郑州市民耿女士说,她是一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因自己的房产问题,她就上访到王广国的办公室。见王广国很忙,就说:“我只说5分钟!”但王广国却说“不要紧,大姐您慢慢说”,结果说了半个小时。

  最后,王广国告诉耿女士:一星期后,一定给答复。那天,王广国不仅留下了耿女士的联系方式,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给了耿女士。

  [引博从政利弊争鸣]

  观点一:有利政府决策

  王广国认为,博士当官,长处就是深厚的专业基础,从全国来看,武汉北京,甚至一些不如郑州的地方,都在大量引进博士,充实领导干部队伍,博士从政有利于改善领导干部学历、年龄结构,提高政府行政决策水平。

  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胡文杰博士,已做了一年多的官,他现身说法表示,博士当官很正常,可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做些事情,毕竟博士知识渊博。

  今年四月份上任郑州市商业银行副行长的范大路博士,说起博士为官,他表示:“为官先得摘掉‘博士帽’,去除身上的骄气、傲气和霸气,尽快转换角色。不能让别人感到博士高高在上,因为做官最重要的就是让别人认同。”

  童丽萍说:“目前仅郑大就有900多名博士,但并非所有的博士都适合搞科研,一些擅长行政管理的人,充实到干部队伍,改善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为官场带去一些新气象,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观点二:破坏公务员任用程序

  作为专业研究公务员管理的学者,杨朝聚反对博士从政。他说:博士从政破坏了公务员“凡进必考”的程序。

  《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规定,公务员“凡进必考”。这一“条例”颁布以来,一大批优秀的人才通过公开招考进入了公务员队伍。但是,如果有了博士学位就可以不经过考试这一程序,公务员制度还怎么完善?

  杨朝聚批驳说,一个博士生受过的教育远远超过一个普通大学生,其学识、理论水平超出常人也在情理之中,但博士生可能在某一方面具有专业特长,对党政机关工作而言,并不一定具有高水平。如果把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生放到他不能胜任的领导岗位上,即使他的职位再高,也不能充分发挥他的学识专长,说到底,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而且博士从政误导‘学而优则仕’的风气”,杨朝聚认为,“学而优则仕”是科举时代的遗物,时代在进步,这一科举遗物早已不适用于今朝。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地选博士从政,势必给人一种误导:要当县长、市长,必须得是博士,或者说读了博士便有可能当市长、当县长。

  “按照李克书记(原郑州市委书记)的要求,给博士一个做事的高平台。但按照惯例,副处应该是从副科开始,逐步升迁,每五年晋升一个台阶,党的干部任免条例,也没有规定‘学而优则仕’,博士们直接就是副处,打击了我们这些资深干部的积极性,不太公平。”郑州市直机关一位干了七年的副处级干部对博士当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郑州市委知识分子办公室主管引博工程,从8月初,记者开始和该办公室副主任吴同欣联系采访事宜。8月27日,吴同欣告诉记者:领导说了,引博工程不接受采访,目前已引进了160多名博士。吴同欣承认:围绕引博工程,社会舆论有争议。

  观点三:建立博士退出机制

  “博士官员越来越多地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郑州市选博士并非来者不拒,而是有所要求、按需引进。”

  郑州市委副书记祁金立说:“就郑州的实际情况来看,有1/3的博士根本不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因为他们原来就有一定的行政管理经历;有1/3适应得比较快,因为他们有过相同的工作经历;还有1/3适应得比较慢一点,但我们应该容许他们有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

  祁金立表示:“在不断培养博士干部的同时,我们也在建立退出机制,让一些确实不适合做领导干部的人到其他地方发展。”

2024考试成绩查询预约入口
↓↓↓↓2024年省公务员考试笔面产品推荐↓↓↓↓
2024公考
面试礼包
2024省考
面试课程
2024面试
职位保护
2024面试
红领培优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

点击所需资料,扫码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