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切入点2民生之本——就业(就业难VS招工难)

时事点击
★教育学研究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发现了两个现象:其中之一是,几天前一位朋友向他咨询为什么不发达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面临很严重的招生困境?按道理,在不发达地区,农村家庭的孩子应该选择上学这条路来改变命运,当地高职高专不至于招不到学生。
另一个现象是,不久前,《人民日报》公布了一组数据:2009年全国84万应届毕业生退出高考,导致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生总量首次出现下降;而在2010年946万应届考生中,弃考人数接近100万人,除了21.1%的考生选择出国,另外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考生,他们多数选择读职校学技术或者直接打工。
熊丙奇对此的解释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面临这样一个尴尬处境:考上大学越来越容易,但学校的教育质量、就业情况都不理想。“教育回报率不高。按正常教育回报,上学越多,越容易找工作,工资越高。而现在的情形却完全不是这样”。
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熊丙奇表示,接受高等教育的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能力得到提高,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技能基础,或者有一些更好的发展空间;二是毕业之后得到社会认可。“现在看来,学生进入大学后实际上并未接受到多少有用的教育,能力和素养没有多大提高,学校教育属于一种空心化的状态。而在目前学历贬值的背景之下,学生已经很难仅靠一张含金量并不高的文凭去找到工作了。许多农村家庭在这种学费高、教育过程索然无味、毕业后又找不到工作的现实环境下放弃高考,是可以理解的。”
“读大学需要投资,毕了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是我们所说的就业难中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有投资就要有回报,尤其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他们念了大学就意味着再也退不回农村,没有退路了,将带来非常大的社会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很明显,“就业难”问题正开始倒逼出教育、社会领域的一些问题。在刘尔铎看来,长此以往,城乡教育、收入分配等领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就业是民生之本,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必须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力气,想方设法地解决。
★目前,天津市滨海新区四成以上的餐饮企业都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据估算,新区目前餐饮行业用工缺口已超过万人,用工荒已经影响到新区餐饮业的发展。
记者近日走访了新区内多家餐饮企业发现,目前餐饮企业最缺的就是厨师、传菜员、大堂经理、后厨保洁员等服务人员。记者在河北路附近一家高档餐馆发现,该饭店大厅有20多张餐桌,但服务人员只有4名。天津市餐饮协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中高档的餐饮企业,都有相应的服务人员配置的行业规则,一名大厅服务人员平均服务1.5张桌子,房间则平均是1.5个人看1间房。该饭店服务员告诉记者,上一批服务员不久前刚离开,他们是上周才从河北省招来的。饭店负责人无奈地表示,“服务差导致生意不好,企业收入少了工资发不起,更难请工人,现在不少餐饮企业已经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据了解,因为缺人,洋货市场附近的餐饮企业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减少了三成。
滨海新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力开发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滨海新区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信息供求状况显示,餐饮业人才短缺严重,已经入新区十大紧缺人才之一。餐饮业缺乏人才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人才招聘困难,新开酒店大规模招聘人才时,往往需要用很长时间才能招到人;二是稀缺性人才难找,一旦某个重要岗位空缺后,要找人填补很难;三是行业内人才流动性很大;四是很多具有高等学历人才不愿“委身下嫁”到酒店从服务生干起。这些因素让现在的年轻人远离酒店餐饮行业。
深度解读
就业问题之大学生就业难
★问题表现
据统计,2009年,中国各类高校总数达2663所,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正式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1万,当年就业率约为68%。尽管国家有关部门精心谋划、密切协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并从个别现象演化为普遍现象,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2010年全国需要就业的历届和应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在1000万以上。以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为例,仅招考13566人,报考人数超过104万人,选聘比达到空前的76.6∶1。
★原因分析
一、市场就业环境方面的原因
(1)毕业生供需矛盾加剧。据教育部统计,随着大学扩招的展开,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毕业生人数每年的大量增加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势必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2)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之间的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的“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其一方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
二、高校方面的原因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2)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过硬。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三、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1)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极大地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有的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四、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和落后的择业观与现实的需求反差太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高薪、大城市、环境优越。大学生的这些就业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是极不相称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一部分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2)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交协作能力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动手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欠佳,适应性不强。社会的期望值与学生自身素质的这一差距也影响着学生的最终就业。
★对策建议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同时,政府可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二、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三、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高校还应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四、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就业问题之农民工招工难
★问题表现
这几年来,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全国各大城市的一些企业都存在劳动力短缺,人才流失严重,招工难等劳动用工方面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等东部沿海省份的一些企业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招工难、用工难问题。这些严重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企业的发展。
★原因分析
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企业用工量增加,就业岗位增多
2009年初,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订单大幅下滑,经营陷入困境,导致大批农民工集中返乡。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世界经济的复苏,许多工厂新接订单持续增加,用工需求相应大量增加。
二、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用工需求在增加,吸引相当多的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从事农业者收入明显增加。同时,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速,就业机会也明显增加。
三、部分企业用工单位工资偏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
一些企业在用工观念上存在偏差,在员工使用上存在短期行为,薪酬偏低、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情况存在,劳动关系紧张;在经营理念上落后,人性化管理意识淡薄,部分企业不能够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使得招工难、留人更难。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预期在不断提高
招工难反映了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新生代“80后”、“90后”的年轻劳动力已是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主力军,他们大多数耐受力差、能力弱、生存压力小、就业期望值高。主要表现为高校毕业生及新成长农村劳动力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存在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现象。
五、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适应企业岗位实际需求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急缺大量熟练工和技术工,但是多数农民工缺乏相应技能,造成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
★对策建议
一、加强信息的引导
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掌握劳动力供求变化信息,尤其是一些基层政府的劳动保障机构,应千方百计通过多种形式将就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播给民众,以有效促进辖区人员就业。
二、加强职业培训
2010年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电视电话会议,对这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要求。这些措施和要求包括:充分认识加强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支持力度等。切实履行这些措施和要求,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促进劳动者就业。
三、引导企业进一步改进用工环境
特别是在薪酬待遇、劳动条件、劳动合同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应加大改进措施。这不仅是促进就业的客观要求,更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
权威声音
胡锦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温家宝: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不仅他本人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础,他的家庭也会因此陷入困境。一个社会如果失业率过高,就很难保持和谐稳定,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
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就业作为事关民生、事关全局的大事紧抓不放,不敢有丝毫松懈。我们不断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不断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持续加大就业公共投入,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促进平等就业;不断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们在研究应对措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就业。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企业实施了“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0亿元,比上年增长66.7%,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好于年初的预期。几年来,我国就业总量一直稳步增长,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下,社会就业大局保持稳定。
名家观点
大学生就业,观念之争与结构之困
越过阳历新年,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就业开始紧张起来。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指出当前金融危机蔓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必须把大学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会议提出加强大学生就业的七项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首次明确高校毕业生进企业,直辖市以外城市将取消落户限制等。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行动不止于此。此前,教育部已将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纳入今年工作重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多个部门,联合启动2009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提出通过组织校企对接、民营企业招聘周、网络大招聘等活动,争取应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诸多情形,可知今年大学生就业已是大势当前。
目前来看,围绕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行动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鼓励和引导向城乡基层就业,其中包括从去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二是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其余侧重稳定就业规模、鼓励自主创业、强化就业服务、提供困难援助等。这些举措及时而必要,也相应地提出了两个难题,可称为大学生就业的观念之争与结构之困,廓清二者或许更能增进认识。
所谓观念之争,可从大学生下基层说起。因循过去的就业指导思路,高校往往把大学生对基层和艰苦岗位的畏缩视为观念不正确,相应地,就是希望大学生转换就业观念,从而实现大学生到基层和艰苦岗位就业。事实上,在人才流动早已实现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就业观念本身也是双向塑造的产物,任何一方的一厢情愿,都不可能是市场协商选择的结果。
大学生对基层工作的畏缩,不能仅仅归因为观念的不正确。事实上,无论是基层的创业环境、成长机会,还是政策待遇等,均未能取得与制度鼓励相当的优先条件。相反,资源条件在城市和上层的过度集中,使得基层和乡村的工作机会客观上成为了劣选。通过政治号召和道德鼓动,虽然能够调动暂时的就业积极性,但长远来看,从制度层面改善基层工作的政策环境和资源状况,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下基层就业。
而所谓结构之困,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隐性门槛。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问题的一方面,不能单独地看待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必须将其纳入整体社会来解析。早有论者指出,国内经济资源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白领”岗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资源向公权机构过度集中,市场相对失衡扭曲、发育滞后,使得原本应该成为最大就业领域的市场企业,反倒成为大学生退居其次的就业选择。年复一年高烧不退的公务员热即是明证。
就此二者论,要应对大学生就业紧张的严峻局面,除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等急务之外,也应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这些结构性因素。高等教育是嵌入社会体系的一部分,无论是全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本身的供求反映,还是作为高等教育输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都不能仅仅在高教系统内部单独求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都是必需的方案举措,但应该将其置于恰如其分的程度上考量。过于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因素,轻慢必要的制度改善和结构调整,将无助于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全面认识和系统解决。
来源:南方网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