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内蒙古(上半年)《行测》真题

25:单选、

理论上,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访问互联网,而对同样丰富的资讯和娱乐,但实际获益最多的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因为英语是世界上最强势的语言。几乎任何一个领域最先进的研究成果都要用英文书写,软件编程的基础是英语。互联网上绝大部分创造与发明都先出自英语国家。数据统计,互联网上流传的信息80%是英语,在剩下的20%中,法语大约占5%,另一组数据显示,在全球网民中,有31.2%的人说英语,而15.7%的人说中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对互联网的应用价值事实上存在高估

B 英文程度好的人可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

C 互联网上也存在语言歧视

D 互联网与英文天然地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答案】B

【解析】文段中“但实际获益最多的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因为英语是世界上最强势的语言”,可以看出实际获益最多的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紧接着通过举会英语的人在互联网中传播信息的例子来证明这种观点,意在阐述英文好的人可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纠错】A、C、D三项内容文段未提及

2006年人才蓝皮书指出,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位,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仅相当于美国的48%,总体差距非常明显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我国人才浪费现象却比较严重。蓝皮书指出,一方面,七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的边缘;另一方面,人才资源能力发挥程度偏低,总体能力发挥程度的平均数为61.9%,与充分发挥的差距为28.1%。专家由此测算出,2005年我国人才浪费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导致的经济消耗和经济损失超过9000亿元

人才居然被浪费了?这个结论确实会让不少国人感到意外,毕竟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科教薄弱的国情,怎么一下子人才反倒开始浪费了?这看似吊诡的结论,仔细思索之后却也不难找到答案

那些处于事业或人生巅峰状态的人才的英年早逝,无疑是一个国家的巨大损失。近年来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是,我们看到,生活压力与不科学的工作方式同样成了扼杀人才的罪恶之手。有调查显示,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五十八九岁降到调查时的五十三四岁。就在全球为老龄化社会[]时,知识分子“减去五岁”的现实无疑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然而更大的浪费仍在于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今人同样将社会比作“最好的大学”。归根到底,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这也意味着任何国家的人才培养都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以一个人是否大学毕业为准绳。在此意义上,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与创造型社会逾发显得重要

同样,为避免人才浪费,一个旨在实现人才价值的体制无比重要。经济学有个著名的“劣币驱逐良币”原理,讲的是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以后,人们往往会先用劣币,而将那些良币收藏起来,正是因为抄袭者能变相得到社会的“报偿”与“奖励”。如果不学无术者位居权位,抄袭者赚得盆满钵满,久而久之,便会出现外行驱逐内行、谎言驱逐真实的尴尬危局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圣西门曾经讲过一段十分经典的话:“假如法国突然失去了自己的50名优秀物理学家,50名优秀化学家,50名优秀诗人,50名优秀作家,50名优秀军事家和民用工程师……法国马上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正因为此,世界上所有致力于真正焕发本民族活力的政府,都不遗余力地促进各个领域杰出头脑的崛起。而未来中国的发展,同样要得益于无数杰出头脑的崛起

26:单选、

填入文章第四段[  ]处最合适的词语是(    )。

A 殚精竭虑

B 胆战心惊

C 趋之若鹜

D 忧心忡忡

【答案】D

【解析】根据文段可以看出,全球都在为老龄化社会担心,只有“忧心忡忡”有担心,忧愁的意思。因此,正确答案为D

【释义】殚精竭虑、胆战心惊、趋之若鹜、忧心忡“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事物(不好的事物)“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在担心着什么

27:单选、

以下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A 国家培养人才不应仅以学历为标准

B 走出大学的人才应一心专注科研

C 建立创新型社会比学习型社会更重要

D 我国应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规模

【答案】A

【解析】文段中“这也意味着任何国家的人才培养都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以一个人是否大学毕业为准绳”,可以得出国家培养人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应该以是否大学毕业为标准,也就是说不应该以学历为标准。因此,正确答案为A

【纠错】B、D两项内容文段未提及;C项文中说的是“在此意义上,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与创造型社会逾发显得重要”,并没有说创新型社会比学习型社会更重要

28:单选、

作者用“劣币驱逐良币”来比喻(    )。

A 杰出人才的浪费现象

B 知识界的抄袭现象

C 人才培养出现滞后问题

D 人才使用的体制性缺陷

【答案】D

【解析】第六段中举出用“劣币驱逐良币”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完善人才价值的体制的重要性,而这一段又都是围绕“体制性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人才的浪费”展开论述的。因此,用“劣币驱逐良币”来比喻人才使用的体制性缺陷。因此,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