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教育

面试热点:小学“奇葩作业”该歇歇了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面试热点,公务员,奇葩作业,公务员面试热点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马上又临近西方的“万圣节”了,各个幼儿园都开始为万圣节做准备。北京一名家长为了给3岁女儿完成万圣节作业——制作南瓜灯,一不小心竟刺破指动脉,立即被送往医院。当这名家长把事情经过发上微博,引起了不少家长共鸣,不少家长质疑:“这么高难度的幼儿园作业到底是留给孩子的还是留给父母的?”(《法制晚报》10月27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齐鲁晚报:笔者看来,“奇葩作业”之所以“奇葩”,是忽视甚至背离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没有顾及孩子们的兴趣与个体技能的培养。本来应该广受欢迎的创新作业,因为起始阶段老师们忽略了技术性指导,最终逼着家长想出了应付老师的无可奈何的“歪点子”。

@新华网:奇葩作业成为潮流,实际上折射了两个问题:第一,教育教学权力失去边界,自然有滥用之虞。什么样的作业是合理的,什么样的作业是不靠谱的,“最终解释权”还在教师手里,家长一般不敢妄议。面对奇葩作业,家长基本也是敢怒不敢言,最多在微信朋友圈发发牢骚。

第二,面对家长连篇累牍的吐槽,校方及教育主管部门不声不响、不闻不问,这算不算另一种失职渎职?对于老师布的作业,量上固然要监控,内容上也不能放任不管。作业过多过滥固然是个问题,而超过孩子能力范围的作业,恐怕也要规范。

@新华日报:曾有家长详细列举了孩子所在班级的作业情况:参观海洋馆后要求孩子画画,但是女儿的画因没有家长代劳,不够美,被退回……透过这个细节不难发现,真正的问题其实不在“奇葩作业”,而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奇葩作业”,如果既有的教育评价体系,考核标准和教学方式未能改变,如果教育未能实现“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从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教改很难实现突破,素质教育也将找不到抓手。

@广西新闻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幼儿园到小学,家长吐槽各类奇葩作业似乎成了一个潮流。学校以各种高难度的作业彰显“特色”,而家长只能在这种有苦无处说的“特色”中东奔西走。比如一二年级要你做PPT、还要拍微视频、做电子模型还要能出声,比如幼儿园要做十字绣、要做端午香包、要做各种剪报……这也难怪家长感慨:连小朋友的作业都进入了全面拼爹妈的时代。

@万光武:学生的作业家长做,考学生就异化成了考家长。但家长“越俎代庖”,意味着孩子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与进步,即便这些“高难度作业”完成得再漂亮,也和孩子没有关系。最终的效果,不仅侵占了家长的宝贵时间,长此以往,更会让孩子养成凡事依赖家长帮忙的坏习惯,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心。

华图解析:不知从何时起,幼儿园和小学的作业,成为家长们吐槽的焦点,这些奇葩作业不仅难倒了孩子,也难倒了家长,各种标新立异的作业,让家长也无可奈何,甚至不惜通过网购来帮孩子“蒙混过关”。

说起来,有些创新的作业,目的是好的,比如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或者是“培养亲子关系”,可问题是,如手工繁复的南瓜灯,如果只是家长动手做,让孩子贴牌签名,这样的作业,恐怕还不如让孩子自己捏个橡皮泥有趣。

如果学校真的想让孩子们愉快地接受一些创新的课外作业,那么就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同时,老师还要对孩子们进行“技术指导”,我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那种成功的喜悦相信会大大激发出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也起到了“作业”的最终结果,何乐而不为呢?

不得不说的是,作为一种育人手段,家庭作业不能只讲究另类和新奇,而忽视对童真的关爱和呵护。作业过多,难度大、强度高,都会伤害孩子们的纯真童心。作为功利和焦虑的产物,揠苗助长的“奇葩作业”尽管能起到短期的成效,却难免会对孩子精神家园的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面试热点:“发红包防翘课”,功利之中有激励

“微信抢红包”很多人喜欢玩,老师上课给学生发微信红包,是个稀罕事。这个很潮很好玩的事情发生在江苏扬州某高校,发微信红包的老师是学院实训中心主任焦世奇。因为焦老师的“新招”,他的课学生没有一个翘课,课堂气氛活跃。而且,他的班级,师生关系好到爆表,他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很多学生叫他“老大”。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