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一)涉及问题趋于“杂”、“中”

    命题内容由最初的单一内容向复杂的综合内容转变。例如:2000~2004年的国家申论内容相对单一,都是就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说明,通过材料本身就能较快把握材料的主题和本质,但是从2005年开始,申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就逐渐复杂化,2005年申论给定材料是“三农”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十分复杂,材料中所包括的内容很多,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大问题,驾驭难度增加;2006年申论给定材料不仅在字数上是前几年的两到三倍,而且内容庞杂,涉及了政府的执政能力、国家解决卫生防疫事件的预案、提高民众危机意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等等;2007年是与土地有关的一系列问题;2008年讨论的是经济效益与资源开发的关系。

    申论的话题多是中观层面的问题。太微观的问题,过于专业,容易难倒一大片英雄好汉;太宏观的问题,不好下手,容易泛泛而谈,说不具体。

    申论的话题一般较为中性,没有太多争议,不涉及敏感问题。作为很严格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背景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已有定论,且表述比较准确。对于过于敏感的问题,一般不会涉及。

    申论的话题多是社会上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但不一定是最热的问题。申论的性质类似于古代的策论,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依托,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知识积累水平。因此,申论的背景材料一定会取材于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热点密切相关。但为什么说不一定是最热的问题呢?因为,申论考试的题目也必须要体现一个“不可预测性”。首先,从考试的区分度来讲,最热的问题考生通过种种途径都能感受到,而且很可能所有的考生都能对该问题侃侃而谈,大家考得都不错,考生间的分数也就难以拉开,就背离了通过公务员考试选拔人才的目的;其次,社会上最热的问题一般都是争议较大而没有形成定论的问题,公务员考试是规范的考试,一般不会涉及这种类型。

    (二)试题形式趋于灵活多样

    2000~2004年的国家申论考试虽在命题形式上有一定差别,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三段论”式的模式;2005、2006年采用了“对策有效性分析”题型;2007年则是针对特定材料设问,并且提问中出现了名词解释的题型;2008年则是针对某种意见写出答复内容或指出答复中存在的问题。

    (三)对总结概括能力要求更高

    下面以2007年和200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为例:

    2007年的试题第一题要求:

    请根据给定资料的内容,以秘书的名义整理一份供与会者讨论参考的会议材料。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篇幅不少于400字。(25分)

(责任编辑:admin)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2015省公务员考试高分课程体系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特训营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