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贵州《行测》真题

29:单选题、

影响电子书走向大众的,还是在于传统阅读习惯。手指翻过书页,会有自由的感受,电子书则是冰冷之物。传统书籍的阅读体验,是不可能( )的。不过,人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很难陷入长久阅读,多是快餐、零碎式的浏览。电子书倒能填补这种零碎的时间,在( )中打发时间。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是(    )。

A 模仿    轻描淡写

B 移植    浮光掠影

C 复制    删繁就简

D 效法    浅尝辄止

【答案】B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在于第二个空格。A项“轻描淡写”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B项“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C项“删繁就简”指删除繁杂部分,使其趋于简明;D项“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由题干可知,第二个空格内填入的成语需要与前面“快餐、零碎式的浏览”形成对应,A、C明显不符合,予以排除。“效法”指照着别人的做法去做,与“体验”不搭配,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

【释义】轻描淡写、浮光掠影、删繁就简、浅尝辄止“轻描淡写”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删繁就简”指删除繁杂部分,使其趋于简明“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

30:单选题、

一般而言,一幅大画不可能( ),艺术家应该有一段时间收集资料、深入实地、写生采风,进而精心(      )、反复( ),甚至数易其稿,从而成就一件佳作。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是(    )。

A 一蹴而就  准备  修改

B 一挥而就  构思  推敲

C 一气呵成  设计  研讨

D 唾手可得  筹划  揣摩

【答案】B

【解析】从第一个空入手,“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而“唾手可得”指动手就可以取得。语境讲的是一副大画的创作,画作的创作完成用这两个词从语义角度出发不恰当,排除A、D。第二个空前面的精心,对画作来说“构思”较为恰当。最后一空的“推敲”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与前面的“反复”匹配。“研讨”是研究和讨论,一般用于学术等方面,不当选。故答案为B

【释义】一蹴而就、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唾手可得“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是说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语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唾手可得”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很容易就得到了

31:单选题、

一位年轻的母亲因幼儿园阿姨教自己的孩子认识英文字母而向法院起诉。这位母亲认为,当她画个圆圈,孩子可以说是月亮、是鸡蛋,而一旦教孩子这是字母“O”,想象的翅膀就被剪断了。结果,这位母亲胜诉。这段文字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

A 孩子的想象力常被成人忽视

B 教育需要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力

C 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

D 家长需要使用法律来保护孩子

【答案】B

【解析】文段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母亲认为幼儿园阿姨教给自己孩子字母抹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最后获得了法律的支撑,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得知背后的道理是,教育要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力,所以B正确

【纠错】A选项的“成人”不对,原文针对的是整个教育体系,而不是“成人”。C选项的“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脱离原文,错误。D选项并未揭露文段的本质,家长对孩子的保护只是表象,本质在于教育摧毁孩子的想象力,值得我们反思

32:单选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富五车不是为了谈话时引经据典卖弄才学,也不是为了换得一纸文凭做利禄捷径,而是看重其对个人心灵的陶冶,正如朱熹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读书观念的演变

B 古人读书的态度

C 对读书价值的正确认识

D 读书的内在和外在动机

【答案】C

【解析】引号内部的内容是观点援引,考生不需要过多关注,从第二句开始,“学富五车”指的是读书,原文中用了反向并列关联词“不是……而是”,强调的是“而是”之后的内容“看重其对个人心灵的陶冶”,文段的主题句即为本句,主旨替换为C选项,读书的价值正确的认识即为对个人心灵的陶冶,故选C

【纠错】A选项的“演变”文中未提及,B选项古人的话只是观点援引,本身不重要,D选项无中生有,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