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A卷)《行测》真题

29:单选、

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寂静,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学子,都曾______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折中抽出,重新______心灵,并蔚成方圆。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期待  注入

B 迷恋  塞入

C 奢求  灌入

D 向往  凝入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可从第一空入手,根据题意,九州学子面壁十年,生活清苦,非常向往京都的繁华,所以第一个空填“向往”,而不是“迷恋”,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纠错】A选项中的“注入”、B选项中的“塞入”、C选项中的“灌入”语体风格均与文段不符

30:单选、

中国六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当中,如何在农业人口大国的基础上,艰苦地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进入产业资本扩张阶段,并开始向金融资本阶段______的过程。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升

B 跨越

C 跃进

D 跃升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这段话是在讲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跃升”是跳跃式的上升,形象地说明了快速地从低到高的一种状态。因此D项最为恰当

【纠错】B选项中的“跨越”有越过之意,显然不合文意,首先排除B项;A选项中的“上升”指由低到高的动作或状态;C选项中的“跃进”表达的是进入的一种状态,比喻极快地前进

31:单选、

作为启蒙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和言论激烈、出格,乃至“悖于常理”,这都在情理之中,因为思想的创造需要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对抗俗世的气概与意志,所以“______”并非思想家的缺陷,也绝非衡量思想之深度、广度乃至力度的标准。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危言耸听

B 虚张声势

C 夸夸其谈

D 豪言壮语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文段中“悖于常理”加了引号,说明是反语,样要填入的与也加了引号表示贬义褒用。“危言耸听”这个词很形象地说明了思想和言论的“出格”。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纠错】根据“思想和言论激烈、出格乃至‘悖于常理’”,可以排除B、D。C选项中的“夸夸其谈”常用来形容写文章不切实际,与文段不符

【释义】虚张声势、豪言壮语、夸夸其谈、危言耸听“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声势“豪言壮语”,气魄很大的话“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危言耸听”,指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32:单选、

传统经济学习惯铺陈宏大的讲说辞,在人性的细节方面,总是______。被抽空了细节的经济学,虽______,拥有如庙堂般巍峨的气势,却还原和解读不了世界的真实。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语焉不详  高屋建瓴

B 闪烁其词  博大精深

C 含糊其辞  鞭辟入里

D 捉襟见肘  天马行空

【答案】A

【解析】文段第一个空白处要填入的成语应该和“铺陈宏大”语义相反,是对细节的不重视。“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的不详细。与语境相符。第二空白处填入“高屋建瓴”与空白处后的“庙堂般巍峨的气势”相互呼应。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纠错】“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此处不能用来形容人性的细节方面,排除D项。由“被抽空了细节”可以排除B、C项

【释义】语焉不详、高屋建瓴、闪烁其词、博大精深、含糊其辞、鞭辟入里、捉襟见肘、天马行空“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的不详细“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闪烁其词”指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博大精深”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含糊其辞”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直接说出来“鞭辟入里”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天马行空”比喻思想奔放,任意驰骋,也比喻浮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