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行测》真题

25: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目前,某些中学的教育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高一、高二的学生数学特别好,因此对语文缺乏兴趣

B 新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高等院校在未来的5到10年左右,毕业生人数在达到历史最高峰后将逐年回落

C 一个国家科技人才的数量决定了科技实力,体现了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是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

D 充分认识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交互作用,以及怎样利用这种作用反过来去刺激新的科技创造,极为重要

【答案】D

【解析】A项由“数学特别好”不能得出“因此对语文缺乏兴趣”的结论,此处逻辑有误,故A项错误;B项“5到10年”和“左右”都是约数(大概数目)的表达,两个约数相连造成使用累赘,故B项错误;C项前半句的主语是“……的数量”,后半句的主语应该是“科技实力”,后半句主语残缺,故C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D项

26:单选题、

自2004年6月26日开始,6家环保NGO发起的“26℃空调节能行动”已知启航5年,在今夏用电高峰期,北京大多数室内空调的温度都在23℃—25℃,个别甚至低于20℃。事实上,如何推进环保运动的持续性一直考验着NGO的行动能力。而在偃旗息鼓的背后,更涉及南北气温差异,行动的具体效果引起争议等的NGO协调问题。今夏电力仍旧紧张,多家NGO均表示,虽然自身暂时没有相关计划,但如有同行呼吁,他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参与。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 偃旗息鼓的26℃行动

B NGO行动能力下降

C 偃旗息鼓的背后

D 今夏电力紧张使得26℃行动偃旗息鼓

【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介绍NGO26℃行动在执行5年后效果不佳。第二句话指出势衰的26℃行动表明NGO的行动能力受到持续性的考验。由转折词“而”引导的第三句话是文段重点,其中递进关联词“更”强调了NGO偃旗息鼓的26℃行动涉及南北温差以及一些NGO的协调问题。末句指出多家NGO表示会一直坚持省电节能活动。可见整个文段都在围绕NGO日益势衰的26℃行动进行论述,“偃旗息鼓的26℃”作为标题即具有概括性和主体性,又生动形象,能抓住人的眼球。故本题答案为A

【纠错】B项的“行动能力下降”与原文表述不符,文段只说其行动能力受到考验,故B项错误;C项的中心是“…….的背后”,与文段主体不符,不具有标题的概括性和主体性,故C项错误;“但在今夏用电高峰期”以“在……期”的格式作为文段背景,并非文段重点谈论主体,更不是导致26℃行动偃旗息鼓的原因,D项表述错误,且字数过多,不符合标题简练的特点

27:单选题、

像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大规模移民一样,搬迁只意味着第一步的迈出。外迁移民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与被吸纳的过程。其中有一些人,因无法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选择回到接近故土的地方,被称为移民的“返流”现象。移民“返流”提出的是复杂的课题,既说明政策上有的须跟进和完善之处,也表明外迁移民与迁出地之间需要更积极的融合。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正确的是(    )。

A 历史证明大规模移民并不可取

B “返流”的增多,伴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C “返流”现象表明移民安置是一项系统工程

D 移民的“返流”现象不可避免

【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指出搬迁是外迁移民的第一步,接着指出外迁移民需要移民者的自主适应,也需要接受移民者地方对他们的接纳。随后介绍了移民“返流”现象,末句指出对移民“返流”现象所反映课题的解决对策,其中“即……也…….”引导的递进关系复句是文段的主题句,强调移民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政策、移民者自身以及迁出地共同配合完成,C项的“系统性工程”即表现了需长期进行,又强调了需多方配合完成。故本题答案为C项

【纠错】A选项中的“并不可取”在文段中没有提到,故A项错误;文段提到了“返流”现象,但是没有指出“返流”增加,“返流”反映了复杂的课题,而不是催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故B项错误;文段说其中一些人会产生“返流”现象,可见“返流”是移民中的部分现象,D选项说“返流”不可避免,故D项错误

28:单选题、

翻翻旧杂志,便能发现一些有关人性的很有意思的东西。20世纪初的报纸和杂志充斥着有关快速减肥仪,神奇治疗术以及其他种种明显的江湖骗术的广告。一个世纪之后,这类东西仍然在广告——而且响应者如云。这其中是否包含着深刻的人类行为和心理的信息?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

A 人类社会有着极强的群体心理、社会习惯的延续性

B 减肥广告、江湖骗术一直伴随着人类自近代以来的社会

C 现代的人与一个世纪以前的人见识、判断、心智上并无两样

D 对虚假广告的趋应反映出人类共同的行为和心理惯性

【答案】A

【解析】文段前三句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一个世纪以来行骗广告盛行不断的现实,并指出人们对该类广告响应如云,即纷纷受骗购买行骗广告的产品。末句“这”指代前文的现实,以问句的方式委婉提出本文主旨,即人类长久以来对行骗广告的追捧与人类行为和心理信息的代代延续相关。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纠错】本题易误选D项,D项中的“虚假广告”在文段中作为事例,目的是论证末句的观点,故文段的主要观点是“虚假广告”这一事例所得出的结论,出现例子本身的选项是干扰选项,故D项错误;B项的“减肥广告”“江湖骗术”均为事例,且行骗广告盛行不断只是背景介绍,并非文段主旨,故B项错误;文段只指出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方面有延续性,故有一定相似性,而非完全相同,C项的“见识、判断、心智”过于宽泛,且“并无两样”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