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14.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叫子罕的以不贪而名垂青史。有一次,一个人得了块玉,拿去送给当权的子罕。子罕拒不接受。那人说,让做玉的师傅看过,说是件宝物,才敢送给你的。子罕道,你的宝物是这块玉,我的宝物是“不贪”,我若收下你这块玉,你和我的宝物不都丧失了吗?还不如各人留着各自的宝物好啊!

    这段文字给人的警语是:

    A.君子慎独

    B.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C.一丝一缕,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D.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15.看到室内墙角处的一轮旧纺线车,耳际似乎响起那彻夜不眠的嗡嗡声;目睹旧织布机、往事仿佛在那节奏感强烈的织布声中浮现脑海。家织土布属于古老的传统技术,男耕女织,天经地义。土布常被作为农村姑娘的嫁妆和她们心灵手巧的见证。农家妇女坐在织布机旁,把她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与梦想编织在或清白如雪或繁花似锦的土布里。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是:

    A.心灵的归本还原、还淳返朴    B.人间的真情珍藏在土布中

    C.旧事民风,睹物生情    D.昔日的浮华如梭穿过

    16.汉字的方块式结构由点画穿插而成,经历过多次演变,形成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篆书是匀净的线条组织,结构类似图案。隶书笔画变篆书的婉转为方折,横平竖直、撇捺翻挑,结构仿佛“崇台重宇”。楷书的笔画形状最丰富,结体欹侧而端庄。行书也是欹侧的体态,但是笔画牵连映带,具有流利的美韵。草书线条连绵盘曲,结构简略,放逸生奇。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是:

    A.中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

    B.书法的外在形式美来自汉字形态

    C.书法的内在美韵来自书写的笔力、笔势

    D.书法这门艺术的显著特征是由“汉字”与“书写”所决定

    17.有人说:没有享受到某种社会服务的人就好像一个大沙漠,享受到这种社会服务的人就好像大沙漠中的一个绿洲,沙漠永远在吞噬着绿洲,而保护绿洲的唯一办法,就是把沙漠尽快地改造成为绿洲。

    这段文字说明的是:

    A.大数定律    B.沙漠效应

    C.绿洲效应    D.此长彼消法则

    18.《史记》中《公仪休嗜鱼》说的是,公仪休在鲁国当丞相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鱼,有很多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他一概不收。有人问:你为什么喜欢吃鱼却不收鱼?他说,我现在做丞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如果因接受了别人送的鱼而被免职,我从此就买不起鱼,也吃不起鱼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贪欲猛如虎,贪欲如洪水

    B.人的性格各异,嗜好有别

    C.做一个正直向上的人,首先要“寡欲”

    D.贪欲是把一个人推向不归路的“助推器”

    19.在觅食过程中,成百上千只蚂蚁在蚁穴和食物所在处之间来来往往,最终都能够在相对最短时间内得到食物,却从来不会有拥堵现象出现。德国科学家赫尔冰发现,避免道路拥堵是基于蚂蚁之间的交流。在一条路有可能出现拥堵时,返回的蚂蚁就向迎面过来的同伴发出信息素,让它选择另一条路。他认为,人类可以采取相同方法减少车辆拥塞现象。

    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是:

    A.聪明蚂蚁启发人类解决交通拥堵    B.解决难题,从蚂蚁觅食中找思路

    C.互通情况,绕道可避免遭遇拥堵    D.蚂蚁的不拥堵与人类的车辆拥塞

    20.三个和尚在破庙里相遇。“这庙荒废必是和尚不虔。”甲和尚说。“必是和尚不勤。”乙和尚说。“必是和尚不敬。”丙和尚说。三人争执不下,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但是,后因三人争功闹了个不休,庙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所有的成败得失,取决于天时、地利和人和

    B.“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C.成也人心,败也人心;得也人心,失也人心

    D.分工负责、各尽所能十分重要

    21.楷树,果实椭圆形,红色,木材细致。相传这种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似为众树的榜样。模树,春天青翠碧绿,夏季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也为诸树之榜样,相传此树最早生长在周公的墓旁。这两种树分别称之为“楷”和“模”,以树喻人,故把人的模范行为称之为“楷模”。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楷”和“模”是两种树木的名称    B.“楷模”二字都带“木”字

    C.“楷模”原指两种树    D.楷树、模树皆有灵气

    22.2008年12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有关“山寨现象”的内容,五成网友看好“山寨产品”。“山寨风”在民间流行已久,并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它在模仿与超越的羊肠小道上一路狂奔,终于闯进了主流文化的视野。它一开始瞄准的只是低端消费群体,但慢慢地突破了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局限,演变为一种大众流行时尚。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是:

    A.山寨风何以刮进了新闻联播

    B.关于山寨流行文化意义上的解读

    C.“山寨风”把貌似高端的产品送到了普通百姓手中

    D.从经济消费的视角透析一下“山寨风”的亲民路径

(责任编辑:admin)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2015省公务员考试高分课程体系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特训营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