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2.去年以来,福建省已投入3750 万元用于128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改造完善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其中,18个综合文化站经改造和完善硬件设施后投入使用。从2007 年起,福建省连续3 年投入1.5 亿元,实施“年百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近年来,福建省推动文化工作重心下移,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新增文化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全力打造品牌性农村文化发展项目,推进海西新农村文化建设。

    全面建设县、乡、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并在省、市、县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扶持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海西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使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参与文化活动。去年,全省设立了南平市延平区等8 个国家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和50 个示范点。“十一五”期间,福建省争取全省80%以上县(市、区)建成县级国家分中心,同时计划新建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每乡镇设立1个服务点。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六大员”制度,省里已举办农村文化协管员培训班10 期,培训人员近600人次。

    3.毋庸置疑,送演出下乡确实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要看到,上至中直院团下到县级小团,各种级别的大小明星下到基层,演上几场就走了。演员们来了,给农民带来的是“见真人看明星”的满足,演员们走了,带走的是农民对下一次演出的期盼。

    其实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你送什么,农民就接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产品种类,选择余地都不大,针对性不强,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不高了。尤其是对那些走出过家门、见过世面的年轻农民来说,送到乡下的文化太不解渴了。去年元宵节前夕,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的一位冯姓青年农民告诉记者,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数都有出门打工的经历,已经适应了城市的文化生活。虽然现在回到了农村,但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已经与上一代人不同。他希望农村的文化建设应该重点把有着特殊经历的年轻人作为对象来考虑。

    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4.当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农民的文化生活仍比较贫乏。一是农民文化生活单调。业余以打麻将、玩扑克等为主要娱乐方式。二是农村文化设施缺乏。绝大多数乡镇没有影剧院、图书室、文化广场、球场等文化“硬件”。三是传统的文化乡趋于“萎缩”。例如,50 年代司集民歌影响很大,素有“诗满墙,歌满天”之誉,拥有俱乐部、文工团等多个文艺团体。每逢初一和十五,乡间都有歌舞、球赛、拔河等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如今,这样的文化活动鲜见,仅有的民歌人才年老多病,许多民歌将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而趋于消失。四是落后文化沉渣泛起。一些地方农民时兴修土地庙,给大树挂红布,热衷于烧香磕头,教堂做礼拜。有的村庄修建祠堂,宗族势力抬头。老人生前不赡养,死后却大操大办。五是农村青少年文化活动亟待整治。由于受到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加强对农村青少年文化活动的教育和引导也成了当务之急。

    5.如何满足农民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济南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以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为平台,以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为重点,开展文化育人活动,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济南市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了全市“十一五”公共文化建设目标。基本目标是,以创建文化先进县、乡、村和农村文化小康建设工程为载体,全面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到2009 年,全面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健全综合文化站,行政村健全文化活动室,农民人均一册公共图书,60%的村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使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村村通,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健全乡村文化活动辅导员和体育指导员队伍,每村文体活动团队至少达到两支;90%以上的农民达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且有一项以上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爱好,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文化建设新格局。

(责任编辑:admin)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2015省公务员考试高分课程体系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特训营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