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时事评论 > 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落空

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落空

2013-11-16 11:22:13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据沪上多家媒体报道,在11月14日召开的《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草案)》立法听证会上,市人大代表提交 了《关于深入推进上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工作的调研报告》,报告认为,目前本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总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人治大于法治,激励大于约束。

  据对部分市民的问卷调查显示,市民整体上对垃圾分类知晓率在提高,但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小区的正确投放率仅有10—20%,剩余的指标完成,则都依靠保洁员二次分拣,在保洁员没有进行二次分拣的区域,垃圾进入处理设施后,还需进行再次分拣后,才能处理。也就是说,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尚未能真正走到底,最终落了个“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结果。

  如此看来,垃圾分类这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环保工程,离“大功告成”的目标还实在远着呢;就眼下而言,似乎还只是个“半吊子”工程。就如市人大代表提交的报告所披露的:目前全市垃圾分类减量 “重量不重质”的现象比较普遍,市区两级忙于应对 “每年末端减量5%的考核指标”,但对各区域在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如分类方式的培训、分类后湿垃圾如何规范运输、资源化利用等,都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落到实处。

  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好处多多。经过相当一个时期的宣传,如今大多数市民也都已不同程度地知晓了。 大家都明白,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要实现“化腐朽为神奇”,变垃圾为财富,首先要做的,无疑是要实现分类处理垃圾、实现垃圾的减量。这就应该首先做好全覆盖、大面积地、持之以恒地做好向全体市民普及和推广垃圾分类减量的知识与办法这一项科普大工程。

  垃圾分类减量是一个系统化的社会工程,通过制度手段加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还应认识到: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减量,还要进一步把社会各界动员起来,在广大市民的广泛支持、配合和参与下,形成长效机制。

  换句话说,上海市民和百万上海市民家庭理应是实现垃圾科学管理的“主力军”。对待这么庞大的人群,仅靠行政命令和强制管理手段显然是不能奏效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市民们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意识、相关知识与能力,使之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的习惯,将垃圾分类减量视为分内事。这也是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能否落实到位、不流于形式、不成为“半吊子”工程的关键。而这一切,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前些日子,笔者曾参与了松江区泗泾社区服务中心、泗泾妇联主办的健康环保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现场,小朋友们拿着刚刚绘制成的文化衫,意犹未尽地讨论怎么处理自己的作品。“只有水资源和绿化资源得到保护,地球上的人类才会过得幸福。”活动中,社区居民们围绕着“健康、环保、绿色、家庭”这一主题,纷纷建言献策。场面之热烈,可是很契合“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减量要先行”这一主题的。

  由此可见,垃圾分类减量,说到底终究还是大家的事情,需要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和配合。所以,倘若每个居民都能在家里就按垃圾分类减量的标准把家里的垃圾分分清楚,这样就可以减少垃圾分拣的重复劳动。说到底,要缓解垃圾分类减量的压力,还需从源头做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毋庸讳言,虽然“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活动在上海已经开展了三年有余,但时至今日,垃圾分类减量还尚未在我们上海各地区都蔚成风气,还未形成全体上海市民和百万家庭完全自觉的行为习惯。但相信,有社会各界的紧密配合,有关各方和市民公众的群策群力,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凝聚成共建文明和谐社会和低碳生活的巨大能量。让我们上海成为世界上最清洁、最干净、最漂亮的大都市这个“宏伟目标”,是能够实现的。当然,前提之一是:垃圾分类减量,一定要先行。

  (文/缪迅)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