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核心知识
  一、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指人们控制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构成的社会或经济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的统一就叫生产方式。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然而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使生产力的发展遭到破坏。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是生产的内容,是活跃的,总是不停的向前发展,而生产关系作为生产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
  (2)当一种适合生产力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刚建立的时候,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原来的生产关系就会成为生产力的障碍,最终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一矛盾运动可以概括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这样一个过程,每一个循环过程都使社会发展到高一级的程度,表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发展状况的趋势。
  (二)经济制度及其类型
  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制度。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共存在五种类型的经济制度,即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
  1.资本主义制度
  (1)所有制和所有权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马克思首先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上作了区分。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律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所有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它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所有制与所有权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在这里,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而不是因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社会主义基础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后,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我国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以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条件的。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鉴于过去只重视扩大公有资产在数量上的优势,不注意质量的提高,党的十五大特别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
  二、商品与货币
  (一)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或效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首要因素。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因素。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交换价值表现着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因素,二者缺一不能称其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矛盾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实现价值而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不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有通过交换,这一矛盾才可以得到解决。
  (二)劳动的二重性
  1.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矛盾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反映着社会生产关系。
  3.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学说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分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这是揭示剩余价值来源的先决条件,为科学地阐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社会资本再生产以及资本主义地租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决定,计算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是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商品的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四)价值形式与货币
  1.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的产生与价值形式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结果。
  所谓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亦即交换价值。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3.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1)价值尺度
  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之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价格。或者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以价值为基础。
  (2)流通手段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使用现实货币。
  (3)贮藏手段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被人们当做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的职能。
  只有足值的金属货币才能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而调节货币的流通量。
  (4)支付手段
  是指货币充当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支付手段一方面使商品交换出现赊购、赊销,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在形式上加深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5)世界货币
  是指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履行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在国际交往中具有如下作用:①作为支付手段,估算国际收支,支付差额。②作为购买手段,购买国外商品。③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从一国转向他国。
  4.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商品在流通过程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售的商品的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
  5.纸币和信用货币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自身没有价值,它在市场经济中是主要的货币存在形式。
  信用货币是指由银行发行的,能够代替纸币履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的价值凭证,主要是指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如银行券、信用卡、电子货币、支票、汇票等。
  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升值,物价下跌的现象。
  (五)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要求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同价值经常不一致。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商品的价格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3.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实现其作用的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由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市场因素构成。其中,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市场机制对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调节,称为市场调节。在市场竞争中,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高于价值。商品生产者有利可图,就会竞相扩大生产,增加产品的供给。相反,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跌,低于价值。商品生产者获利减少或者无利,就会减少生产甚至不生产。
  4.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即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2)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3)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两极分化,形成经济活动中的优胜劣汰。
  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价值规律就一定会起作用,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是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一)资本
  1.资本的含义
  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资本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要素,它的运动对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发挥着重要作用。
  2.资本的形态和构成
  在商品社会里,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和普通商品一样,资本的价值也需要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作为其运动的载体。就使用价值而言,资本可以采取设备、原材料、劳动力等有形的形式,也可以采取专利、商标、信誉等无形的形式;而货币,一方面是资本价值量的代表,另一方面,作为其可以交换其他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效用同样成为资本运动的重要载体。因此,从资本这一特殊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来看,资本在其运动中可以有多种形态。
  (1)货币资本形态
  货币资本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它是资本最一般的和初始的形态。
  (2)实物资本形态
  实物资本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亦称物质资本。
  (3)无形资产形态
  无形资产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地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相应的收益,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商誉、技术秘密(亦称专有技术或非专利技术)等。
  (4)虚拟资本形态
  所谓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二)剩余价值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就必须先垫付资本,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量。尽管转移的方式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但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支付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掉了。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的。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第二,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2.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延长工作日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时间长度的限制,又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不能满足资本家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贪欲。于是,资本家为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就需要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就叫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生产剩余价值,赚钱发财,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
  四、国民收入分配
  (一)国民收入的含义
  国民收入是指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用来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之后剩下来的那一部分社会产品。它也具有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从物质形式上看,它表现为物质生产部门当年新创造出来的那一部分财富,既包括当年生产出来的全部消费资料,也包括扣除用于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所剩下的那部分生产资料。从价值形式上看,它表现为物质生产部门当年新创造的价值,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净产值。它包括两部分:为满足自己及家属需要的价值(v),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m)。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是由物质生产部门的企业的劳动者创造出来的。所以,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的。
  全民所有制的生产性企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产品价值总和,扣除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以及固定资产的折旧等生产资料的价值以后,剩余的部分就是该企业劳动者所创造出来的国民收入,一般称为企业净产值。
  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国有企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按承包的数额,按期上缴国家财政,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一部分以企业基金的形式,留归企业用于发展企业生产,举办集体福利和职工奖励;还有一部分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作为职工的劳动收入。
  在实行股份制的国有企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为四个部分:一部分以税金的形式,按规定上缴国家,成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一部分按公司章程规定提留生产经营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储备基金;一部分作为分红基金,由公司按股份投资比例进行分红;一部分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作为职工的劳动收入。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生产性企业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无论就其本身还是与全民所有制企业相比较,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形式也是有差异的。
  城镇集体所有制生产性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这样的:一部分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作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一部分以合作事业基金形式上交主管部门和集资单位,用于发展本部门和本集资单位的扩大再生产和集体福利事业;一部分以企业基金形式留给企业支配,用于企业发展生产,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和奖励职工等;还有一部分以工资形式分配给职工个人,用于满足其生活需要。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基本上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民承包集体土地发展农业生产所创造的产品,以承包户为单位进行初次分配。承包户按期按承包合同中预先确定的国家税金和集体提留数额上缴给国家和集体,余下的部分全部归自己所有。在扣除当年耗费的生产资料后便是承包户的净收入。这部分净收入一部分用于满足农民家庭消费,一部分作为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个体经济发展迅速。个体经济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一部分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剩下的归自己所有,其中一部分用来满足家庭的消费需要,一部分作为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私营企业,它们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一部分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一部分以工资形式作为雇工的劳动报酬;剩下的是企业主的利润,归企业主所有。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独资企业中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上缴各种税金和支付雇工的工资后,余下的利润归中外企业主所得。
  总之,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与我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从而形成多种分配形式相联系的。尽管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不同性质的企业并以不同形式进行,但都涉及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三者各自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的份额,体现了三者的利益关系。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的途径和形式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通过下列途径和形式来进行:
  1.国家预算
  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再分配是主要通过国家预算来实现的。
  2.劳务费用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非生产性劳务提供服务性劳动,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享受这种服务的人们要以自己初次分配或再分配取得的收入支付劳务费用,从而使部分国民收入向这些非生产性劳务部门转移,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3.价格杠杆
  商品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有关劳动者的收入分配,但利用价格杠杆要适度,既要有利于生产,也要有利于协调劳动者收入分配。
  4.银行信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贷也是一种资金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银行等信贷机构通过存款吸收社会闲置资金,通过贷款把资金借给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这就起到了资金再分配的作用。同时,银行的存贷款需要支付利息。利息是生产部门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通过信贷和收付利息,使一部分国民收入在银行、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再分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贷、利息日益显示出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要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后,从收入主体来看,可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归社会主义国家支配,一部分归企业支配,一部分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从最终用途来看,可以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大部分。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