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第三节  态度观点题
  题 型 综 述
  片段阅读中有一种题型称为态度观点题,即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倾向性或者对某事的评价。这种题型考查了考生把握说话人态度、倾向性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与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考生对于文段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适当的时候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推理、揣摩。
  辨 别 标 志
  态度观点题的提问方式通常带有“作者的原意”、“作者的态度”、“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评价”等提法。常见的提问方式有“通过这段话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作者支持的观点是”、“作者认为××××有无道理”、“作者认为××××是否正确”、“作者对××××的态度是”、“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与文章作者态度不符合的是”、“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等等。
  技法点睛及真题点击
  态度观点题主要考核考生把握文段作者态度、倾向性的能力,解题的关键重在理解。这种题目的解题思路有时与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很有可能文中的主题句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以及对某事的评价。此外,一些题目与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吻合,要求考生把握作者观点的同时就是在寻找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不过这类题型还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些文段作者的观点是鲜明并且直截了当的;有些文段作者并非没有态度观点,而是没有直接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作者对于某事的态度和评价却存在着一种倾向性,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述间接地表露;有些文段的表述客观具体,作者对此并未作任何评价;有些文段涉及了几个问题,作者对于某一问题存在明确的观点和评价,而对于另一问题却未作任何评价,只是一种客观的陈述。
  以上这些类型都存在于态度观点题之中,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具体题目进行仔细辨别,从而正确选择答案。
  考 点 拓 展
  针对于以上态度观点题的不同情况,我们做以下分类并具体讲解每种类型的解题思路:
  一、明确观点
  文段的表述会开宗明义地表达作者的观点,通常都会有一些引导词,如“我认为”、“我觉得”、“作者认为”、“笔者认为”、“××认为”、“××说”等。如果文段中出现了这些字样,考生要重点阅读这些引导词之后的语句,因为这些语句往往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或者对于某事的评价。
  此外考生要注意,在“笔者认为”这一类引导词之前出现的语句仅仅是一个铺垫、引子,而并非作者的观点,如果选项中有围绕之前的铺垫、引子进行表述的,一定要排除不选。
  二、隐含观点
  文段并非直截了当地提出观点所在,而是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述隐含地表达出作者的态度观点或者对于某事的评价。这类文段通常都会体现作者的一种倾向性,对于某事积极或者消极的看法、评价。因此考生在处理这类文段时要注意寻找容易出现作者隐含观点的标志及位置,从而确定答案所在。
  通常表达倾向性的方式有以下几种:词汇和标点符号(如表示反语的引号;表示反问的问号)。如果这些标志出现在文中,考生要注意观察。
  三、没有观点
  文段仅仅是对某一事物、事件或者社会现象进行客观陈述,解释其原因、原理或者表达现状,然而并没有对其进行主观性的评价,此时考生要注意辨明题目的特点,不要受到提问方式的误导,误以为涉及提问作者的态度观点时就一定存在于原文之中。此类题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文体风格都是客观的陈述表达,涉及的类型主要有说明文、新闻简讯两种。因此考生在阅读文段时要注意从用词和结构上来辨别文段的文体风格,从而更为准确地判断答案。
  四、杂糅观点
  还有一些文段涉及了几个问题,作者对于某一问题存在明确的观点和评价,而对于另一问题却未作任何评价,只是一种客观的陈述,这属于观点的杂糅。从出题的角度讲,题目常常将未作评价的问题设置成提问的方式或者干扰选项,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清楚地辨识。在作答这类题目时,考生要注意提炼相关的句式:
  1.笔者认为……A……,至于……B……就见仁见智了
  该句式前半句用引导词“笔者认为”明确提出观点,然而后半句出现了“见仁见智”,意思就是对后半句的内容不做评价。该句式属于典型的前有后无型。
  2.无论……A……,B都……
  该句式是一个周遍条件句,其内涵就是前半句陈述一个条件的范围,只要满足范围中的任一条件,后半句都会得到一个相同的、确定性结果。由此可知该句式前半句没有观点,而后半句则明确提出一个确定性结论。该句式属于典型的前无后有型。
  真 题 点 击
  【例1】 (2005年国考)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
  A. 正确而不流行      B. 流行而不正确
  C. 新颖而不流行      D.流行而不新颖
  【答案】  C
  【解析】 一道典型的态度观点题,提问方式为“作者的观点”。文中首先援引了“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不重视美与真的统一”。接着用“笔者认为”明确引出作者不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看重美与真的统一”。由此可知,作者的观点既然不同于流行的观点,必然就是不流行的,至此可以排除B、D两项。而文段的表述中只是列举了援引和作者的两种不同观点,并没有第三方对二者进行评价孰对孰错,因此我们无从得知作者的观点是对是错,只能从“不流行”这个角度推断出作者的观点必定不为大众所熟知,比较新颖。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C项。
  顾老师点拨
  例1是一道明确提出观点的题目,由“笔者认为”引导出作者的观点,属于一个典型的总—分—总式行文脉络。作者首先提出观点“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其次进行阐述说明二者如何统一;最后由“概而言之”引导出重申的观点,即“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因此,当题目涉及作者具体的观点时,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将首尾综合。这个问题值得考生深思,即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深度理解文段表达的内涵,除了解答题目本身之外再仔细观察文章的结构及特征,从命题高度去思考文段,这样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公务员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例1的选项设置中并没有明确考查作者观点的具体内容,因此聪明的考生可以通过解答技巧来迅速辨别答案。
  ★★言语技法之十:援引观点法
  所谓援引,顾名思义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引用。在语言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通常援引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出说话人的观点,因此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看到了援引一类的表述,就要注意观察其后是否引出该文段作者的观点。
  有些文段作者的观点并不是非黑即白式的十分确定,而是流露在字里行间表达出自己态度的一种倾向性,此时考生就要明确援引目的何在,通常作者的观点与援引观点从态度倾向性上分类可分为两类:
  一、正向援引
  进一步说明即正向援引,作者观点与援引观点基本吻合一致。在正向援引中,通常是通过引用某人的话作为例证,从正面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支持或者加强。一般在援引之前都会出现“正如”一类的字样,援引之后都会有表述结论性的引导词,如“因此”、“所以”、“可见”、“总之”等引出作者的观点。
  第三章 语句表达
  语句表达是公务员考试中一种比较成熟的题型,尤其在一些地方省市的公务员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北京、广州、上海、河北、天津、浙江、黑龙江、四川、安徽、河南等省市的招考中都考查,因此这一题型对于报考地方公务员的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考生正确把握句法结构与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需要考生在言语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上具有较高水平,考查题型主要有以下两类:(1)病句辨析;(2)歧义辨析。
  这两类题型是根据考点的不同进行的划分,其中病句辨析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考查类型,最大程度地体现了考生规范使用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歧义辨析实际上属于病句辨析的一种,只不过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语法特点而常常独立列为考点,所以将其单独分为一类。
  这两种题型都是基于“语言的准确运用和表达”设置的,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不仅能够“表达”,并且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通常使用的语句都是书面语,口语较少,这就要求考生在实际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能够规范地熟练使用,并且能够迅速判断使用的对与错,从而确定题目的答案。综上所述,语句表达是一种体现综合能力的题型,要求考生有扎实的语文功底。
  病句辨析
  题 型 综 述
  病句辨析是语句表达的一种重要题型,主要测查了考生正确掌握句法结构与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要求考生在言语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上具有较高水平。考生对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或多余、语序不当、逻辑矛盾、用词不当等五个主要语病类型有深刻的认识。考生可以通过不断练习使自身的语感和做题技巧得到提高,以达到考试的要求。
  技法点睛及真题点击
  一、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考 点 拓 展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主谓句是汉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句型,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所用词语不能够搭配,便形成了主语、谓语搭配不当类型的病句。这一类型的语病经常出现,是语句表达类题目考查的重点。其语病通常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主语和谓语使用的词语语义范围不能相容;二是一主多谓或一谓多主不能全部搭配。因此在审题过程中要着重注意这两方面问题。
  ★★言语技法之十三:语句紧缩法
  语句紧缩法是指通过找句子主干把句子缩短简化的方法。句子的主干包括主语、谓语、宾语,首先应检查它们是否有语病。其次检查定语、状语、补语这些枝叶成分是否存在语病。如果是一个复合句,除了一个单句一个单句地检查外,还应该把单句联系起来,看看整个句子意思是否连贯,是否符合逻辑。有些句子的成分比较复杂,不容易直接找出它的主干和枝叶,这时使用语句紧缩法可以使句子显得简洁清晰,更易查找错误。语句紧缩法是一种使用范围很广的方法,在检查病句时都可以应用,考生应该熟练地掌握这一方法。
  真 题 点 击
  【例1】 (2009年河北)在他的那个寂静的世界里,他像一头牛、一块石头、一弯清澈明净的溪水坦荡地流着。
  【例2】 (2008年河北)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已经确定了人类寿命的生物学上的最大值,不过目前尚不能证明人类的最高寿命有多高。
  【例3】 (2008年四川)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解析】 以上三个例句存在主语、谓语搭配不当的语病。例1的“一弯清澈明净的溪水”能够与“坦荡地流着”搭配,而“一头牛、一块石头”却不能与之搭配,属于典型的多主一谓。例2中主语和谓语搭配有误,其中“寿命”不能用“高低”来形容,而应该用“长短”。例3中“隐患”与“控制”搭配不当。
  考 点 拓 展
  2.谓语和宾语(包括补语)搭配不当
  句子的谓语和宾语(包括补语)所用词语不能够搭配,便形成了谓语和宾语(包括补语)搭配不当类型的病句。这一类型的语病经常出现,在搭配不当类型的语病中也属于数量最多的一类。这种语病通常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谓语和宾语(包括补语)使用的词语语义范围不能相容;二是一谓多宾(补)或一宾(补)多谓不能全部搭配。因此在审题过程中要着重注意这两方面问题。
  真 题 点 击
  【例4】 (2007年河南)我已是高三学生了,明年的七月我将会度过一生中的又一重大选择——高考。
  【例5】 (2007年上海)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上级领导的表彰。
  【例6】 (2008年河北)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例7】 (2008年安徽)他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解析】 以上四个例句中存在谓语和宾语(包括补语)搭配不当的语病。例4的“度过”与“选择”不能够搭配,应改为渡过难关或面临选择。例5的“挽救”能够与“失足青年”相搭配,但是“培养失足青年”则明显与想要表达的意义相反,因此谓语与宾语语义上不能够搭配。例6中“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一句属于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应该将“培养”删去,或者加上“培养……能力”,以使句意准确。例7中为谓语和补语搭配不当,“整整齐齐”不应与“打扫”搭配,而应该与“整理”搭配,该句子属于典型的一谓多补。
  考 点 拓 展
  3.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所用词语不能够搭配,便形成了主语、宾语搭配不当类型的病句。这一类型的语病时有出现,考生在学习中应该熟练把握。这种语病通常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主语和宾语使用的词语语义范围不能相容;二是一主多宾或一宾多主不能全部搭配。因此在审题过程中要着重注意这两方面问题。
  真 题 点 击
  【例8】 (2008年浙江)广西的美玉是全国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
  【例9】 (2008年安徽)歙砚是安徽知名的文房四宝,珍藏馈赠都很有价值。
  【例10】 (2007年广东)童年的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
  【例11】 (2006年福建)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和文字。
  【解析】 以上四个例句存在主语、宾语搭配不当的语病。例8的主语为“美玉”,宾语为“省份之一”,指称的事物不能搭配。例9中“歙砚是安徽知名的文房四宝”为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歙砚只是砚台,属于文房四宝中的一种,因此应该改为“歙砚是安徽知名的文房四宝之一”。例10的主语为“记忆”,宾语为“真情”,两者指称的事物显然不能搭配。例11的主语为“汉语”,和宾语的“语言”是能够搭配的,但与“文字”则不能搭配,属于一主多宾的搭配错误。
  ★★★病句五大考点之一——含“是”的判断句
  公务员考试的命题中有一些考点常常带有一些标志性特征,熟悉这些考点的标志,可以帮助考生在答题时更加迅速地判断,从而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加快速度。当一个选项为带“是”的判断句时,考生一定要留意,出题人往往会在此设置考点,考查考生的逻辑判断能力,这样的句子往往都是判断不当。例如上面的例8~例11都是含有“是”字的判断句,都存在着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的语病,考生要通过不断地练习,以便于对这样的句子做出迅速地判断。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