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 > 2011年公务员录用《申论》试卷适用市以下综合管理类

2011年公务员录用《申论》试卷适用市以下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职(3)

2013-07-18 14:23:58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互联网

  5.柳延希望小学是李某当村主任的时候筹资修建的,可惜只用了七八年就撤了,留下了空荡荡 的校园。上世纪90年代,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李某所在的枣园镇延店则村,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 建校潮。然而时隔几年,新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又让很多农村小学陷入“沉睡”状态。这其中,也殃及 部分希望小学。

  柳延希望小学的几间教室已被村委会用做办公室。当年的筹建者、巳不再担任村干部的李某,如 今也搬到学校住。他的任务是看守校产,清除杂草。

  如今,村里还有50多个孩子在邻村的裴庄希望小学上学。由于路有点远,又不能住校,大人们只 好每天骑车接送孩子。“现在除了房子,什么都没了。”在校门外的一堆砖头瓦砾里,李某找到了唯一 能见证这所学校历史的一块石碑,那上面盖满了泥土,看不清碑文。他让孙子端一盆水过来浇在石碑 上,然后用手慢慢地抹去碑身上的泥土,这才露出了清晰的字样:延店则村希望小学占地1260平方 米,共建教室10间……

  和李某不同,同样是校园看护人的向老师不甘心学校就这么闲着,他在已经撤掉的学校里办起了 幼儿园。撤校前,向老师是校长。学校原来只有12 口窑洞。2004年3月,经联系,香港某纺织有限 公司董事长赵先生捐赠20万元,为学校修建了一栋两层教学楼。然而,当教学楼建好投入使用时,四 至六年级的学生却并到了乡中心小学。学生一下子少了一大半。“这一并,低年级家长的心就动摇 了,学生哪里多就往哪里送。”向老师说,2007年后半年,就没有学生了,学校也就撤了。于是,几个村 民又找到向老师,鼓动他在学校里办一所幼儿园。他雇了一名老师、一名司机,还买了一辆面包车用 来接送孩子,办起了幼儿园。可一年多后,向老师又开始发愁了,“娃娃少,成本太高了”。原来,每个 孩子一学期1000元,每天上下学接送不说,中午还管一顿午饭。每个月还要给请来的教师、司机开工 资,不赚钱不说,还赔钱了。幼儿园再往下办,也很难了。

  6. 2009年是希望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希望工程共募集资金56. 7亿元,资助346万名家 庭困难青少年继续学业,资助建设15940所希望小学,为支持经济落后地区基础教育事业,促进青少 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1999年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经过调查论证后,开始实行希望小学战略重点转移:从 过去对贫困失学儿童的普遍救助,转到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而希望小学也由起初的硬件建设为 主,转向教师培训、现代化教育实施软件建设为主。

  依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全国小学在校生10564万人,而1998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是 13953. 8万人,9年间减少了 3300多万人。伴之而来的是乡村小学数量的锐减,20余年间,中国的乡 村小学从1985年的83万所,至2007年已撤并至34万所。这其中包括部分早期建设的希望小学。

  据2010年10月25日报载:截至2008年12月,G省长阳县76所希望小学有53所被废弃。这 样的情况随着“撤点并校”的政策大规模推广,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很多希望小学被撤销,要求与 镇小学或中心小学合并,因个别条件无法合并的,直接被闲置。部分校舍被当地村委会再利用,作为 临时教育点等,服务于周边村民。但更多是被闲置下来,甚至直接被用作仓库,有的操场被翻垦成了田地,准备种上苞谷,有的学校甚至养起了猪和鸡。

  来自Y市共青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4月25日,Y市某区运行 的希望小学有119所,撤并38所,其中最早兴建的京温希望小学,已经变成了红枣产品加工厂。这里 原来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小学,可如今只剩下3所了。教办主任张某介绍:本世纪初,生源开始锐 减,2001年,有一个镇在校学生2400多,可现在不到1100人,这个镇流动人口占到一半左右。随着 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部分学龄儿童只好随家长走,异地就读。记者采访过程中见到了不少“空巢 村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农村税费改革后也引发了农村学校经费的紧张。2001年,我国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原来 的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学校的经费由财政支持。而学校过多让有限的经费投入像撒胡椒面一样,有 效投入降低,于是进行大撤并。撤并之后,留下了大量校舍,在有些村子,学校校舍依然是最漂亮的建 筑。可这些校舍有的被用作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或者群众活动室,有的被村集体租赁出去成为厂房或 仓库,还有一部分仍处于闲置状态。

  7.乡村文化的衰落,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担忧和焦虑。这些学者有不少出身于农村,他们有着自 己的乡村记忆,和对现实乡村的直接观察和体验。因此,他们的忧虑就特别值得注意。故乡的传统生 活方式正在消亡与崩溃。这里既有传统的以民间节日、宗教仪式、戏曲为中心的地方文化生活的淡 出、空洞化,也包括曾经相当活跃的、与集体生产相伴随的农村公共生活形式(如夜校、识字班、电影放 映队、青年演出队)的消逝,更有在纯净的大自然中劳作和以家庭、家族、邻里亲密接触、和睦相处为特 点的农村日常生活形态解体的征兆和趋向。生态环境的恶化,家庭邻里关系的淡漠和紧张,社会安全 感的丧失,使乡村生活已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内涵。赌博、暴力犯罪,这在很大程度上都 是乡村社会文化精神缺失的表征。于是,有研究者产生了更深层面的焦虑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 早已解体,法律根本难以进入村民日常生活,新的合理的价值秩序又远没有建立,剩下的就只能是金 钱与利益。”一些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消费文化 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的主宰性的意识形态,它对生活以及人生意义的设定已经主宰了许多农民尤其是 农村里的年轻人的头脑,由此带来的问题自然是十分严重的。于是就有了“作为文化——生命内涵的 乡村已经终结”的这一根本性的忧虑。而乡村作为文化存在的虚化,直接导致乡村少年成长中本土资 源的缺失,如今的乡村少年,他们生活在乡村,却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和力、归依感,然而,城市 文化对他们又是那样遥远,这样,他们生命存在的根基就极易发生动摇,成了在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 在——乡村文化的危机和乡村教育的危机,就是这样相互纠结着。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