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 > 2011年公务员录用《申论》试卷适用市以下综合管理类

2011年公务员录用《申论》试卷适用市以下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职(4)

2013-07-18 14:23:58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互联网

  这一切,对那些曾经感悟,至今仍依恋乡村文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有位知识分子 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农民工那 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教 育的文化缺失,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应当思考和追问的。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 “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 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2.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二、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 “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400字。

  三、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 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四、“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 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在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 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 “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 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解析】

  本题目为归纳概括类题型。答案在“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中。

  通过“给定资料1、2”的整体把握,归纳答案应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即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 育问题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表现。

  【参考答案】

  一是公办学校费用高、门槛高,且没有专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公立学校;与全国统编教材 不统、

  二是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有限,条件简陋,经费紧张,没有办学许可证,没有合法地位,缺少 政府支持;教师和生源都不稳定。

  三是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困难且务工地点经常变化,导致子女弃学、转学成为常态;子女没有城市 户籍,升学成难题;不公平待遇和歧视使子女的心理边缘化倾向严重。

  2.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解析】

  本题要求根据“给定资料4”,对“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进行解释,首先要对“困境”的含义进行解 释,再指出“不绝希望”是什么,从而形成对整句话的完整理解。

  结合“给定资料4”,寻找答题要点。“给定资料4”中提到,“一个大学生4年学费相当于一个农村 居民20年的纯收入。”从中提炼出“教育成本高”这一要点。“现在一旦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危机,贫困 农民家庭所受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说明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贫困农民家庭面临的严重问题之 一。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明显的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现象,以及“辍学”之风抬头,都可纳入“困境” 的范畴。资料一开始就提出,“越是上学难,有些农民却越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学受教育上”。说明 农民对于下一代教育还是充满希望的,但后面又提到“通过高考,农村孩子向上流动的渠道”正在“缩 窄”,“农民寄希望于教育使他们的子女另寻出路的想法靠不住了”都从侧面反映出依靠教育改变农民 子女命运的希望逐渐变小。这对理解“困境中的不绝希望”有很大帮助。

  【参考答案】

  随着教育成本升高,一些地区出现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现象,“辍学”之风抬头;农村大学生就业 也越来越困难。但是,农民在面对这样的困境之时,仍把改变孩子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上,并且不 惜代价。这既是农民的希望,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因此需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分配和农民子 弟就业难问题,否则希望将难以实现。

  二、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 “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