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社会

面试热点:莫让高温津贴成为“纸上福利”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面试热点,公务员,高温津贴,公务员面试热点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进入六月,不少地区迎来夏季高温期,高温津贴也进入发放时间。据悉,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8个省份明确了津贴发放标准。而本月,全国范围内也将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高温津贴发放情况被列入其中。(6月12日中国新闻网)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中工网栾伟强:高温补贴是为保证炎夏季节高温条件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决定适当提高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发放标准。此次全国28个省份明确了津贴发放标准,这对劳动者而言无疑是利好之讯,但“明确标准”更要“如实发放”,让高温津贴真正给劳动者带来一份清凉。

明确“津贴”实质是落实的第一步。在众多劳动者的传统观念里,凡是“津贴”都属于单位福利,不具强制性。一些用工单位对此也存在雾里看花、甚至以此为由回避发放。某种意义而言,无论是工资还是津贴,只要是法律制度规定的,就都是必须执行的,是刚性的。因此,高温津贴发放具有法律制度强制性,认识其实质至关重要。明确“津贴”内涵是落实的第二步。高温津贴既是对劳动者的一种保障,更是对他们的尊重。尊重劳动和劳动者,需要制度,但更需要人文关怀,高温津贴多与少,都是一份心意和尊重,但高温津贴发与不发,更是一份责任。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深入推进的今天,这项充满人情味的政策在执行中更不应大打折扣、短斤少两。敬畏“津贴”意义是落实的第三步。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近年来,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都曾多次强调,用人单位要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且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毋庸置疑,法律法规也好、专项检查也罢,都需切实执行跟进,否则尊重劳动者也只会成为一句口号。

@荆楚网韩中锋:要彻底贯彻落实高温津贴发放制度,应该有针对性地“瞄准”特殊人群。由于工作环境原因,市政和工程建设领域的工人是真正急需高温津贴的群体,但同时他们的权益也经常被侵蚀,很多工地属于私人承包,没有具体劳动合同,维权无门。防止高温津贴成为“纸面福利”,更需要搞清楚高温津贴发放难的原因。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员工的“生杀大权”掌握在企业管理者或雇主手中,如果仅凭自觉,无异于让管理者自行承担长额外成本。加之缺乏强力的监管和惩戒措施,高温津贴必然会面临难产境地。

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企业考虑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成本和收益,单凭相关法规恐怕难以让企业主动发放津贴。因为,从企业角度而言,自身效益好时,高温补贴的发放相对较容易,但是企业效益较差时,政策遭遇阻力加大,高温补贴必然难以落实到位。因此,要贯彻落实高温津贴的发放,除了针对企业强化监管之外,还应多从企业自身的利益考量,针对相关企业制定强制性的标准。对按照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的企业,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补贴款项,不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的则要进行罚款,罚款所得可以用作对正常发放津贴企业的补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保障劳工享有高温津贴的权益,还要防止相关企事业单位借机侵蚀劳工其他权益,比如借机减少工人工资,将克扣的工资以高温津贴的名义发放出来,这也属于一种变相克扣高温津贴的行为。

高温补贴标准的出台固然是一件好事,如果能够落实,对于保障劳工权益来说大有裨益,且显示出企事业单位的“人性化”和人文关怀。但如果监督不到位,津贴发放遇到执行层面的梗阻,沦为“纸面福利”,则不仅相应人群的权益无法保障,相关法规的公信力也会降低。

@中国江西网刘明月:夏季是该送“清凉”的时候了,高温补贴都被大家惦记着呢?但是高温补贴的发放却是听起来让人动心,看起来很美,实际上无奈。高温补贴本也是有法可依的,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又有几人真正地享受到了高温补贴,又有多少高温补贴是自愿发放的?为何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样的难以实现,夏季“降温”这样的难?

缺乏监督和惩处的企业,没有“压力感”。高温补贴也是钱,在钱的问题上有很多企业主还是很“抠门”的,秉持着能不发就不发的原则,节约一分是一方的态度,让高温补贴没戏了。这其实是因为对企业发放高温补贴的监督缺乏和不发高温补贴也没有事的现实语境所造成,才让他们缺乏了主动发高温补贴的认识。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薄弱。高温补贴的获得本身就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担心因索要补贴而丢工作,大多数人都是“忍”过去,这不仅仅助长了企业不发放高温补贴的气焰,更是维权意识薄弱的表达,这需要有能为劳动者撑腰的免费法律服务,让他们敢于索要自己的合法所得。

喊话千遍,不如落实一遍。高温补贴的雷声打得再想,也不如雨点来得喜人,只有雨落下来了,群众的笑容才会更真实,群众身上才能感受到了“降温”带来的喜悦,让这个夏天能够清凉一夏。

@法制晚报张国栋:高温津贴,是对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一种经济补偿,是劳动者应当享有的福利。从前两年媒体报道的各地高温补贴发放情况来看,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甚至违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又值盛夏时节,以往的教训值得拿出来再总结,警惕的情况在今年夏天重演。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但是必须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进行调整。所谓的适时进行调整,就是要求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确保高温津贴标准的与时俱进。而由于“适时”的概念过于宽泛,也就导致了目前的尴尬。有的地方已经调整好几次了,有的地方多少年了还没有调整过一次。而近年来物价、工资都在上涨,多年未变的高温津贴,就有所滞后。高温津贴是岗位津贴,本应该随着工资相应调整,但高温津贴没有纳入工资范畴,独立于工资之外,这也让高温津贴成了容易被忽略与忽视的劳动补偿,让高温津贴成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的“额外恩赐”。

@河北新闻网马丛棉:夏季高温补贴,是对高温天气中露天作业工人的一项贴心福利,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劳动者的高度尊重和温情关怀。多地上调高温补贴,是政府以民文本,保障职工权益的善政之举。政策很美,但落实利好政策,更不能马虎,关键要唱好“三部曲”。

对于职工而言,高温补贴是政府发放给自己的劳动补偿,是自己应当享受的合法权益。既然是补偿,就应当让工人了解自己的权益所在。作为企业单位而言,劳动者是企业的最大财富,企业只有真正最大程度地尊重广大员工的权益,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和条件,才会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夏季高温补贴不仅是企业给予工人的福利,更是国家的一项人性化的利民政策。发放夏季高温补贴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这就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和刚性约束。尊重和维护高温劳动者的权益,政府部门应拿出更多的行动。总之,只有团结协作唱好“三部曲”,才能让夏季高温补贴利民惠民,才能为高温作业工人撑起一把“清凉的保护伞”。

华图解析: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发放高温津贴又被提上了日程,而这个老话题,却每年都总让人纠结。说起来,高温补贴问题并不缺社会共识,也不乏监管机构,可就算如此,高温津贴等依然只能“飘香在纸面上”。观察这几年的社会新闻不难发现,要么劳动者压根儿就没见过啥津贴,要么企业以饮料、绿豆汤“冲抵”,职工该享受的高温权益常常沦为一种施舍,甚至成为一笔糊涂账。

高温津贴,是对劳动价值的尊重。这不仅是多了几个钱的问题,而是劳动监察部门心里有没有劳动者,而是用人单位是不是把工人当亲人看。这牵涉到的其实是能不能更加融洽用工单位和劳动人员的关系的问题。他们的权益得到了彰显,他们的劳动得到了尊重,他们就会全心全意的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反之,就会与我们预想的方向背道而驰。经济发展了,理应提高高温津贴。物价上涨了,理应提高高温津贴。这是符合常理,符合科学的。

高温津贴落实难,最终亟须用法治方式破解——既需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基本的落脚点在严格执法上。当务之急,应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督查、工会组织审查、行业自律严查等途径,使落实法律规定成为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种常态。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面试热点:高温津贴,莫玩“纸上权益”

近日,全国各地陆续进入高温季,不少地区连续出现高于35摄氏度的天气。“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已制定高温津贴标准,但发放名目、标准等差异很大。一些中小企业的高温津贴仍是“纸上清凉”,有的企业违规以防暑饮料充抵高温津贴。(6月21日人民网)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