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社会

面试热点:是什么造成了“让贫困生请吃饭”的局面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面试热点,公务员,巴黎气候大会,公务员面试热点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今年11月,合肥一企业给宿州埇桥区一所学校的30名贫困学生每人送去1200元钱爱心款。近日,记者接到家长反映,还没等孩子们拿到钱,学校就要求学生们每人拿200元,共计6000元,请企业及学校、村镇干部吃饭。日前,记者采访学校负责人得知,学校的确向学生们“筹集”资金吃饭,但后来没有使用,已经陆续退还。(12月26日《都市晨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人民网扬清风:向贫困生捐助爱心款,帮助他们能更好地完成学业,让他们学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今后好成为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然而就是这么一件有意义的帮扶活动,却因学校“让贫困生请吃饭”的决定而变了味。

尽管学校承认这种做法不妥,也把钱已经退还给了学生,但根本没有认识到错误的实质。再者,退钱后聚餐费用又是从哪里来的,有关部门也应该严肃查处,因为此事不仅不道德,也许还涉嫌违规违纪。爱心捐助不需附加条件,也不能附加条件。学校配合各方开展好对学生的资助活动,是职责所在,千万不要再出现“让贫困生请吃饭”而让帮扶变了味的事。

@江海晚报知风:虽然不知有着30名贫困学生的学校,是不是也同样的贫困,但九桌花了6000元钱的饭局,还真算不上宴请。尽管“吃饭”这件事,已经从最初的果腹变成一种享受,又被公款吃喝引向了腐败的歧途,但包括校方、赞助企业以及当地村政府的部分领导,还有30名受资助学生在内的一顿饭,总共才花费了6000元,也只能算是家常便饭了。若以“腐败”论之,还不够贪官的一次小酌。这并非是以数额论性质,而是这样的饭局,用以答谢赞助企业,还请来了当地村政府的部分领导,只能算是表达一下心意了。

不过,不管何种原因,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但是,若把道德制高点移向贫困线,把置身事外换做感同身受,我想也会有从穷日子里过来的人,设身处地地看待这件事。贫困的日子本来都是凑合着过的,但必要的礼节也是要遵守的。毕竟,学校向贫困生筹钱并非中饱私囊,也非用于大吃大喝,无非是觉得在学校没有招待经费的情况下,让得了捐助款的贫困生凑钱答谢赞助方。笔者在想,如果在各种扶贫帮困中,相关单位都能做到把善款全额送到受助者手中,在觉得有必要答谢赞助方又没有能力的时候,让受助者挤一点出来表示表示,也就善莫大焉。

@荆楚网李依颖:宿州的这所学校其实是因为无奈犯了错。他们作为一所贫困学校几乎没有什么经费可言,面对企业的捐赠自然感激万分,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努力请献爱心的领导和员工们吃顿饭,以示谢意。可是就是这顿饭钱学校也没有经费可以支付,碍于面子的校长将手伸向了拿了补助款的贫困生。殊不知,他的无奈和好面子会让多少人寒心,况且企业是来献爱心的,不是来讨要饭局的。企业在得知饭钱来自贫困生后也是大为惊慌,谁都知道这是缺德的事,献爱心的人又怎能不知呢?这场因为“爱面子”而出的闹剧让多少人气愤,又让多少人寒心呢?

的确,当前全国都在为全面脱贫努力奋斗着,政府非常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合肥企业的爱心行动本可以成为社会的典范,却因为与学校之间的“误会”差点酿成大错。扶贫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支持,但是切不可因为面子让爱心变了味道。教育局已经对学校进行了调查,校长的处分是在所难免,这件事既不能说校长多冤,也不能说校长没有责任,他没有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校长。不过我们也没有必要对学校和企业进行过多的讨伐,毕竟企业所献的爱心,我们还有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这家企业仍然是我们的榜样。社会不需要太多的责备,需要正能量和理解,不需要道德绑架,需要每个人真心的付出。只有全民参与到这场扶贫脱困的战争中,我们才能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

@百度百家郭元鹏:这是一次“一对一”帮扶活动。这家企业资助了30名贫困生,一个人给1200元,这笔资金虽然不多,却也足以解决不少困难。按说,企业资助学生,学校有点感动,也是可以理解的,表达一下谢意也能被接受。问题是,这种谢意该用何种方式表达?遗憾的是,学校选择的是一种最庸俗的办法----请吃饭。最可气的是,这种请吃饭还是让贫困学生来承担的。

不拿出200元请客,就不能成为贫困生,这还暴露出了一个问题:贫困生究竟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难道贫困生的标准只是掌握在了校长的手里?这一事件还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各种资金截留的问题。让贫困生拿出200元去请客,就是一种爱心的截留。实际上,截留各种爱心款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伤痛,当各种爱心款、扶贫款能够被截留和挪用的时候,我们该反思的是监管的缺位。

@环球网陈方:一场荒唐的助学饭局,映射出的还不仅仅是学校对慈善认知的偏差。在这则报道的跟帖中,很多网友质疑学校领导“习惯了大吃大喝”。抛开这种带有情绪的推测,即便从善意的角度排除学校领导“大吃大喝”的“习惯”,这场荒唐的助学饭局也凸显了学校领导庸俗的“感恩”观念。或许在学校领导看来,企业对贫困学生有所捐助,学校总应该表达感谢,而饭局是最传统最简单的答谢方式。但学校领导丝毫没有意识到,爱心企业捐助给贫困学生的善款,自己到底有没有支配权。要挟学生筹钱请饭,会不会玷污这场捐助的善意?可以肯定的是,在一些地方的学校,学校领导将学生看做自己的“私有资源”任意调配,“大家长”的作风已成为习惯性作为。在这种作为模式的支配之下,扶危济困的善举被异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慈善捐助,学校到底该如何“感恩”?真正的感恩方式,无非是用好企业捐助的善款,将善款如实发放到有需要的学生手中,而非以庸俗的饭局去回馈捐助企业,更不该以献媚的姿态去讨好村镇领导。这一场荒唐的助学饭局在舆论场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除了释放我们围观时的愤怒情绪,更应该反思“助学饭局”变异的基因到底从何而来。

华图解析: “贫困生出钱请领导吃饭”,不仅令人诧异,而且足以触犯众怒。但校方为什么要干这种违背常识的事情呢?想来这完全是学校的领导还圉于那种请客吃饭、“礼尚往来”的陋习,想请吃饭又不敢公款吃喝,故而想出这么一个下策。

但是,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不仅伤害了爱心企业的献爱心,也让贫困生心寒,会让他们对爱心企业献爱心的行动打个大问号。而且受助学生心里或许本来就有些自卑,这样把单纯的公益捐助变成有条件的施舍恩惠,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格侮辱。

这件事也给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献爱心提了一个醒,要让自己的爱心不打折扣的落实下去,真正温暖需要帮助的人,除了确保领取爱心的受捐者符合条件之外,还要顾及到自己得到的回馈有没有耗费自己的爱心。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及时介入,对相关人员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同时,某些地方在贫困生认定和资助方面存在的缺乏规范、随意性太大的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建立规范制度,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有效的监管。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面试热点:旅客“黑名单”的设置要兼顾旅客权益

今后,游客在首都机场发生不文明行为影响机场安全,将会被首都机场安保部门和旅游部门同时记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并可能直接影响出行。据北京市旅游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记录对游客自身是会带来影响的,如果情节恶劣,他会在组团出游、旅店住宿甚至是银行贷款、工商登记等方面受到限制”。(12月24日《新京报》)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