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析公考

您当前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公务员考试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分析|国考行测试题的“变”与“不变”

2021-09-29 13:58:03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022年国考大纲即将发布,在备考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对其中考情有一些了解。在了解之后,也能更准确地把握国考试题的命题趋势,从而提高备考效率,节约备考时间。

关于国考常识判断这类题目当中的“变”与“不变”。是本文接下来重点阐述的部分。从近5年国考来看,常识判断的题目发展有以下趋势。

在题量、分值与考察范围上,没有太大变化。具体变现在:

第一,在题量和分值方面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均未有大的变化。无论是在地市级还是副省级的行测试卷中,常识判断依然保持20道单选题的题量。且两套试卷有很多题目是重合的,地市级的考查范围相对集中,副省级比较广泛。

第二,在大纲方面虽然在文字表述上有所调整,整体考试范围亦未出现明显变化。以2020年国考作为分水岭,在2020年及之前常识判断大纲表述为“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而到2021年之后,常识判断大纲表述为“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虽然二者在表述方面有所差异,像2021年之后的大纲在考试范围中有所缩小,比如删除“法律”、“历史”、“地理”等表述,但就具体真题而言,无论是地市级还是副省级考题当中,也都考察了这几部分在大纲当中明显删除的字眼。

而在出题方式、题目难度以及考试内容上,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第一,出题方式灵活多样,题目难度也有所增加。除了以往传统的排序题、判断对错题、对应题外,一些新题型也在试卷中占据了一定位置,近几年甚至出现了图形题、场景题等新形式。题型设置仍然以正面判断、反面判断为主,其中反面判断题目比以往增多,也对一些传统题型进行调整,出现变相排序、变相多选等命题方式,题型更丰富,考查更立体。考题的方式灵活性越来越强,同时也呈现出越来越趋近于综合性的考查形式。这无形中也给考生加大了难度。

第二,在考试内容当中,有些内容比重上升,有些内容比重下降。

1.时政类题目考察比重上升。从2020年之后,该趋势尤为明显。在2015-2019年当中,时政部分的比重大致在2-4个左右。在2020年和2021年考试当中,时政比例明显上升,在副省级20道题目中,时政类占5-6道,占比25%-30%;市地级20道题目中,时政类占6-7

题,占比30%-35%。

2.人文考题大幅减少,科技题目不降反升

历史人文知识这个部分是每年国考的必考内容。随着近两年政治比重有所上升,原来文史部分6-7个题目,调整到1-2个题目。而科技常识是难度最大的知识点,每年都会让很多考生选择放弃。在副省级和地市级两份试卷中科技题目出现了5-9道,可见,科技模块的考查热度丝毫没有降低,甚至有上升的趋势。

3.法律考点的时效性明显增强

法律知识无论在副省级还是地市级考试当中,都有所考察,但在考察过程中,出现如:抢夺公交车司机方向盘、歪曲英雄烈士的事迹、贷款诈骗等社会热点事件,也体现出极强的时效性。

综上所述,在今年的考试当中,随着对时事政治、科技知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的题目将地理、人文、法律知识与重要时事结合起来考查。所以在今年备考过程当中,除了对原有传统知识的把握。还需要重点关注关于建党100周年与“七一讲话”相关考点,奥运体育赛事活动,“全面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政策调整,以及即将召开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都会在时政当中予以体现。“民法典”、“刑法修正案(十一)”、“行政处罚法”等新法新规也会成为我们备考过程当中一个重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事半功倍。

已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