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行测》真题

29:单选题、

下列关于气象和地质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火山喷发能引发地震,形成矿产资源

B 泥石流的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的活动周期大体一致

C 沙尘天气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低层大气环流的变化

D 我国一般只在春夏季的长江淮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

【答案】D

【解析】A选项说法正确: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火山喷发能喷出多种物质。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B选项说法正确: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C选项说法正确:沙尘天气和沙尘暴是同义词,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D选项说法错误:我国洪涝灾害典型地区包括: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比如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例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如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如淮河等。因此,洪涝灾害并不一定只在春夏季的长江淮河流域发生,本题答案为D

【拓展】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旱涝冷暖的分布等。如云、雾、雨、雪、冰雹、雷电、台风、寒潮等都是人们常见的天气现象。它的研究范围是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厚约3000公里,自下而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自然科学界的定义,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30:单选题、

地球是一个赤道两极部分比凸出的扁球体,而不是几何学中所说的正球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自身引力的结果

B 地球自转造成的

C 地球自身形成过程中造成的

D 太阳与其他行星引力的结果

【答案】B

【解析】由于地球的自转,除地轴以外,地球上的质点都以地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因而都产生惯性离心力。惯性离心力可分解为两个分力,一是垂直于地球表面的力,一是水平分力,水平分力均指向赤道,因此地球上的物质有向赤道运动的趋势,使地球由正球体变成扁球体。因此,本题答案为B

【拓展】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自转意义:(1)东、西半球发生昼夜交替;(2)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3)物体偏向(地转偏向力);(4)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转偏向力,简称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作用于运动物体的力。地转偏向力可分解为水平地转偏向力和垂直地转偏向力两个分量。由于赤道上地平面绕着平行于该平面的轴旋转,空气相对于地平面作水平运动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位于与地平面垂直的平面内,故只有垂直地转偏向力。由于极地地平面绕着垂直于该平面的轴旋转,空气相对于地平面作水平运动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位于与转动轴相垂直的同一水平面上,故只有水平地转偏向力。在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各纬度上,地平面绕着平行于地轴的轴旋转,轴与水平面有一定交角,既有绕平行于地平面旋转的分量,又有绕垂直于地平面旋转的分量,故既有垂直地转偏向力,也有水平地转偏向力注:地转偏向力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实际不存在),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有关生活常识: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垂直于物体速度的水平分量方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以北半球情形举例:①河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水总是倾向于向右偏,于是河流的右岸总是被冲刷,而左岸由于没那么多河水冲向它,流速较慢,所以经常有沙石堆积。②铁路,火车在铁轨上面沿着同一个方向以≥10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驰,日积月累总会产生磨损,右轨磨损得比左轨要厉害,原因就是火车在行走的时候会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因而右轨要承担的压力就比左轨要大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31:单选题、

母语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母语高等教育的“培根固本”特征,母语教育对于维系________,传承优秀传统,构筑心灵世界具有不可_________的作用。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民族风俗  低估

B 民族情感  轻视

C 文化认同  替代

D 文化精神  缺少

【答案】C

【解析】文段语境信息“对于维系________,传承优秀传统,构筑心灵世界具有不可_________的作用”强调母语教育的重要性,上文提到“母语高等教育的“培根固本”特征,强调母语教育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唯一的,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再看第一空,文化认同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点需要具有“培根固本”特征的母语教育来维系,不可替代,符合文意。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纠错】A项“民族风俗”、D项“文化精神”与“维系”搭配不当,B项“轻视”强调的是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其“培根固本”的基础性特征

【释义】民族风俗、民族情感、文化认同、文化精神“民族风俗”指一个民族在某一方面的独特生活习性或社会习惯,而且能够一直沿袭下去,虽然在沿袭过程中会发生不断的变化与演变“民族情感”是民族心理特征之一,是国家认同的明确指向。自发的民族情感表现为日常生活环境中,人们对某个民族的某些人、某种文化或某种带有民族色彩的活动的特殊情感“文化认同”指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文化精神”指一个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的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是物质文明的观念意识体现,在不同的领域,其具体文化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和含义

32:单选题、

网络尤其是微博等传播渠道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多信息省去了求证环节就被________发布了出去,为流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些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也可以为传播权威信息所用,公开透明的传播渠道本身也有________功能,也可以大大缩减流言的生命期。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直接    自净

B 随意    反省

C 广泛    修正

D 轻松    过滤

【答案】A

【解析】“省去了求证环节” 强调本应进行求证,而现在信息却未经过这一环节即被发送出去,第一空填入“直接”合适;“自净”指本身在一定的环境之下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根据语境信息“本身”及“大大缩减流言的生命期”可知,“公开透明的传播渠道本身也有自净功能”符合文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纠错】C、D两项与语义不符;B项“反省”多指人对自身已往心理活动的回忆,一般与人进行搭配,与“传播渠道”这个主体搭配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