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种粮不如种果树,种果树不如种植反季节蔬菜。粮食的低价格,让有精力、财力的农民更愿意转向其他品种。

  “农民种一亩粮食,除去成本,收入几百块,到1000块钱是最好了,如果是种一亩果树,一年可以收入五六千元钱,如果种一亩蔬菜,可以收入1万多块钱,要是大棚种植的反季蔬菜,能够收入3万到4万,过去我们都是种粮的,不过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了调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新乡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在农业分组讨论上说。

  据了解,拥有58000亩耕地的唐庄镇,目前已经拥有16500亩果树,12000亩蔬菜,且大多是反季蔬菜。

  两会期间,越来越多的政协委员建议,为保证粮食生产,首先就要保证农民能够通过种粮实现致富,不过,显然目前的粮食价格还远远没有让农民实现致富的可能。

  政府该管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曹幸穗表示,物价和我们的天气一样总有阴晴圆缺,而政府就是天气预报员。

  “天气预报员需要给大众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但是,不能告诉大众是穿羽绒服,还是穿棉毛衫。不过,很多地方政府却恰恰在没有提供精准信息的情况下,反而要管农民该种什么。”曹幸穗说。

  不仅如此,全国政协委员、超大现在农业集团总裁郭浩强烈建议,政府应该对粮食价格进行深入调查后进行调整。

  “目前,粮食从最初的4到5毛钱的收购价格,逐渐提到1元左右。不过,就算调到1元钱,农民用半年时间每亩赚1000多,甚至是几百元也是很低的。”郭浩说。

  曾任职物价主管部门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曹玉书则认为,既然是市场经济,价格有的时候高点,有的时候低点这都是正常的。只要没有搞欺诈、垄断,就应该允许。

  以猪肉价格为例,有时候高点,农民就多养一点,价格就下来了。如果总是干预,价格信号就扭曲了,扭曲后,价格信号传导不到农民那里,农民也得不到实惠。结果最后出现的情况就是消费者和农民都不满意,政府的努力效果不被认可。

  在曹玉书看来,国内副食品价格的形成机制,是我国价格改革中最成功的领域,而成功的标志就是市场化。

  “千万不能考虑永远在一个水平线上,如果想要控制就又回到计划经济了。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第一个就是政府要有承受能力,不要因为价格波动大惊小怪。”曹玉书说,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不可或缺,而宏观调控应注意不要过激过陡,宏观调控措施有一个滞缓的后期,如果这个过程采取硬性调控措施,恰恰扭转了市场的价格信号。

  改革农村管理体系

  “农民需要怎样来进行管理?”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夏庆友在分组讨论中提出。

  夏庆友在调研中发现,一般情况下农户信息分析的能力和各方面综合信息把握是困难的,可是现在要将农户组织起来,很难找到高素质的牵头人,国家是不是能够建立一支集中技术服务和市场分析、找订单的队伍到下面去,国家可以给予一定的工资,其中大部分通过农民最终的收益获得。

  而在小农户、大市场的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可能是在农村联产承包的基础上,协调市场的一个比较好的出路,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讲,在分散的情况下仍然是短期内难以掌握的技能。

  “如果说我们有一支队伍在县里、镇里面集中,而他们的利益真正能够和农民的收入挂钩,就真的能从以往的行政管理,转向为农民提供服务。”夏庆友说。

  而在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看来,需要改革的还不仅于此。

  “目前我们在农村的管理体系太过复杂,一般乡镇都有 七站八所 ,这需要进行管理。现在企业的管理体系都已经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但是在农村,却仍有十多个管理终端。下一步,必须要对这样的管理体系进行整合,最终也能够实现一站式管理。”瞿振元说。 

(责任编辑:admin)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2015省公务员考试高分课程体系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特训营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