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二、知识VS能力此消彼长的时代


  这一时代从2000年到2005年,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逐渐成型期。在这一时期,知识性考试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地位逐渐式微,而能力考试的比重不断加强。


  首先,2000年起把《综合知识》再做修正,改为《公共基础知识》,并增加了《申论》考试。《申论》是什么?它是古今中外都不曾有过的东西,既不等同于中国古代的“策论”,也不同于公文写作或者传统的作文考试。它所要考察的主要就是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应试者的政治理论水平也在此得到了体现。《申论》所涉及的话题可能在事先蒙到,但是其设问,要求回答问题的角度一般却不可能事先准备。《申论》考试就是一次初任公务员的工作实况“模拟”。此时,公务员考试考试科目有三: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申论是较高级别的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应试者的必考科目),其中后两者都是考察能力的。如果说,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测试的是应试者的能力倾向的话,那么申论就直接考察应试者的上述能力。


  其次,2002年起取消《公共基础知识》,国家公务员录用按职位分为A类招考B类招考,笔试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原《公共基础知识》部分考察的内容作为基本常识包含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常识部分。B类只考行测。此时,知识性的考试的比重被大大压缩了。


  三、能力测试的时代的来临


  从2006年至今,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成熟期。2006年起,无论是哪一类的公务员应试者都必须参加《申论》考试,改变了以往只有较高级别的公务员应试者才考申论的格局。2007~2010四年来,虽然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两科的具体命题、题型、题量都有变化,但是,考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这两个科目,没有变化;这两科所考察的指标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说明,历经十几年的探索,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


  近年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数逐年增长,竞争愈来愈激烈,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予以评说。但是,这么多人才都来考公务员,至少说明一点,公务员考试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受到了人们的认同,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人才,其基本素质是较高的。这里的基本素质主要不是指胜出者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而是其作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这是因为公务员考试所要考察的并不是专业知识,而是要考察应试者究竟是否具备作为基层公务员履行职务的能力。行政职业能力是测察应试者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方面的能力,申论主要测察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唯一主要以知识考察为重点的项目就是常识判断,在整个考试中所占比重不过12.5分(总分200分)。虽然具备一定的知识对于行政职业能力的其他部分乃至申论写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直接考察知识的不过常识判断一项而已。


  总之,从有指定教材,既考知识又考能力,转变到没有指定教材,基本上不考知识点,而是侧重考查能力或者能力倾向,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化蛹为蝶,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


 2011年4.24公务员联考专题 4.24公务员联考申论资料、行测资料 4.24公务员联考模拟试题

(责任编辑:huatu)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2015省公务员考试高分课程体系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特训营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