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社会

公务员面试热点:治理农村酒驾,势在必行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公务员面试热点,公务员面试,治理农村酒驾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醉驾入刑后,全国性严打酒驾整治行动不断深入推进,目前酒驾问题已大为减少。然而,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酒驾问题仍大量存在,严重危及交通安全。记者从河北省公安交管局获悉,当前该省酒驾、醉驾由城市区向外蔓延的趋势较为明显,特别是农村地区,已成为酒驾、醉驾违法的“重灾区”。(4月8日《法制日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钱江晚报何勇: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购买和驾驶私家车、摩托车、三轮车出行。而相比较而言,农民的文化素质、法律素养、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比城市司机要低一些,有一些开三轮车、摩托车的农民压根就没有驾驶证,属于无证驾驶。而且,农村酒文化根深蒂固,劝酒风气难以在短时间之内扭转。这些因素累积在一起,就助长了农村司机酒驾、醉驾的侥幸心理,导致农村地区成为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重灾区”,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了巨大的隐患。据统计,2017年以来河北省因酒后醉酒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有40余起,造成55人死亡。其中,涉及农村道路或临近农村道路的酒后或醉酒引发的交通事故有14起,死亡22人。
 
    “酒驾猛于虎”,酒驾既是对他人生命安全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和家庭不负责任。不管是城市酒驾,还是农村酒驾,都必须“零容忍”,都要说“不”,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重。首先,在查酒驾问题上,城市、农村都要狠抓、依法惩治,各地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地区酒驾的查处力度,对农村司机形成威慑力。其次,交警部门应当与基层自治组织合作,经常下乡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群众的道路安全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意识。再者,交警部门的警力分布和配置,应当不断下沉,要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管纳入进来。
 
    @北京青年报毛建国:在过去,酒驾之所以成为老大难问题,根子出在“没人管”和“没有事”上。只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治理酒驾就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具体到农村,由于警力投入的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没人管”的情况。诚如河北省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很多农村群众认为县乡道路车少,喝点酒开车只要没喝醉就不会出事,确实存在“没有事”的侥幸心理。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没人管”的客观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没有事”的现实。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酒驾“送祸下乡”就很难避免。
 
    此外,还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地区交通硬件设施,提高农村交通执法水平和实效。目前,不可能要求农村地区都像大城市那样配备充裕的交通执法资源和完备的交通设施,但是适当增加交通执法和管理的力量,如以乡镇为单位建立规模适度的交通执法管理队伍,并对一些年久失修存在交通隐患的乡村道路进行维修改造,包括在重要路段配备红绿灯,完善乡村道路的交通安全提醒标志和防护设施等等,所有这些的成本不会太高,应当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实际上,这些工作就是在农村植入一种交通规则的应用场景,对于在农村普及交通法规知识,强化农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治理酒驾应该不分城市乡村。如果说现在城市治理酒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步入了“常”“长”的轨道,那么接下来,则应该把治理酒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这一语境下,应该坚持“三条腿走路”,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新农村要有新气象;二是加大警力投入,不能厚此薄彼;三是加大治理合力,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没有安全感就没有幸福感,别让酒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光明网刘昌松:要想有效治理农村酒驾问题,在关键时机、关键场合动真格查处酒驾是可行的措施之一。农村人员平时较为分散,但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庙会赶集等,一定是村民们聚会、饮酒的高峰期,有车的村民一般都习惯开车举家出行。在人员集中,酒驾后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巨大的时候,地方交管部门应及时组织执法组,在村口或进入主干道的匝道上严格执法。一旦查获酒后驾车的村民达到酒后驾驶标准,就该严格执法,处以暂扣6个月驾照、罚款5000元以下、处15日以下拘留等处罚,绝不能有人说情就网开一面。达到醉驾入刑标准的,即使未引发任何交通事故,也应坚决判刑处6个月以下拘役的刑罚,以达到警示作用。
 
    除了定时、定期设卡治理,对待农村酒驾问题,更重要的解决方式还是常态化宣传。让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安全意识宣传得进村入户,入脑入心。具体而言,把发生在同县同乡的真实酒驾醉驾案例隐去个人信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违法行为和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解释清楚,对村民来说极具说服力。若把案例制作成光盘或宣传册,让村民聚集观看或者分发到村民们手中,加之地方的严格执法,农村的酒驾治理效果应十分可期。
 
    此外,促进农村村委会、村民志愿者建立交通治理联勤机制,也是解决农村酒驾问题的现实路径之一。充分利用民间自治力量细化管理,不但可以减轻地方监管人员不足的问题,还能把聚会不劝酒的健康民俗,以及喝酒不开车的正确交通规则意识,真正传达到村民心里,促成农村群众思想的转变。
 
    @东方网张西流:农村地区成酒驾“重灾区”,究其原因,一方面,劝酒风气助长酒驾。目前在农村地区,“无酒不成宴”已成一种习俗,喝酒更成为表达礼节和情谊的象征,驾驶人经不住“劝酒”和亲朋的面子,将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规抛在脑后,以至于,农村聚会饮酒的高峰期,也成为酒驾事故的多发期。另一方面,农村酒驾事故多发,且造成人员伤亡多,反映出了农村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的淡薄,无论是驾驶人还是家属,都存在着农村不查酒驾、路途近等侥幸心理。再者,相对于城市更多的警力资源配置和完善的交通检查设备,农村警力不足,管理者少,被监管者多,留下了许多监管空白和死角。
 
    可见,农村地区成酒驾“重灾区”,缘于农村酒文化落后,缘于农民群众法律意识贫乏,缘于执法队伍“贫困”。换言之,治理农村酒驾“重灾区”,也是扶贫要义。这就要求,县级以上交管部门,应持续开展宣传、监管、查处“三下乡”活动,并实行执法力量“上山下乡”,向农村倾斜。首先,扶贫先“扶智”。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实现农村群众思想转变,改变“没有事”的错误认识。以文明新风逐渐取代旧习恶俗,对一些陈规陋俗和不良习气,则应该严厉禁止。
 
    同时,创新机制,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继续扩大农村地区交警中队和派出所联勤机制,解决“没人管”的现实问题。落实好、发挥好基层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群众自发学习,发动群众相互监督,走出一条交警指导、群众自治的新路子,从而预防和减少酒驾发生。特别是,结合农村特点,科学配置警力,采取“常查处、小集中、大整治”的方式,扫除监管盲区,力争把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四川在线郑渝川:要解决“乡间小道”成酒驾“重灾区”问题,应当首先的促成农村居民观念转变。在这方面,要进行法规宣传,开展案例介绍,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农村居民视角进行讲述。 比如,许多地区的农村居民通过多年努力建起了新居,或是经政府规划改进了住房条件,还获得了基本的养老、医疗保障,他们(她们)非常珍视或者说满足现有生活,这也是很多人相比过去更加热衷“张罗”宴请的原因。
 
    在农村酒驾治理的宣传中,有关部门应明确将酒驾、醉驾与驾驶人因此失去现有美满生活,造成家庭背负沉重债务(非医保的医疗支出及赔偿事故受害者)负担,甚至家庭解体、年老父母无人照看、年幼子女易姓改名等严重后果联系起来。
 
    各地不同的镇、村,可就本地农村地区居民家庭平均收入水平,测算出25-55岁不同年龄农村居民如果酒驾、醉驾造成严重后果,所可能带来的最大直接损失,将之量化为具体数额;以及间接最大损失,如家长涉及醉驾入刑,导致儿女失去就学深造、致富发展的机会,等等。这就是要将酒驾、醉驾后果具体化、具象化,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传递给广大驾驶人,敦促其将酒后驾驶的侥幸和快感,与有很大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进行权衡。
 
    农村酒驾治理的宣传,还要重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作用,要求党员带头放弃过量饮酒、劝酒的宴请习惯,并劝说同席者注重生命安全,放弃向驾车者劝酒的习惯。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公务员面试热点:遏制农村酒驾,刻不容缓

醉驾入刑后,全国性严打酒驾整治行动不断深入推进,目前酒驾问题已大为减少。然而,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酒驾问题仍大量存在,严重危及交通安全。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