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社会

公务员面试热点:护理院推出“奖孝金”凸显激励的艺术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公务员面试热点,面试热点,公务员,护理院推出奖孝金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累计超过20次,给予100元“奖孝金”。 “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费时抵用。自从“奖孝金”管理制度推出后,看望老人次数暴涨,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12月5日《扬子晚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北京青年报乔杉:从广义上讲,孝也是一种道德。孝是人人希望的,既然“己所欲之”,那就“上下同欲”。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激励的力量,来让孝风常在。“奖孝金”的真正作用,就在于它是一种激励的艺术,它以提醒的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它以一种鼓励的形式,促使更多人加入到正能量中来。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激励的力量,它对于心灵的开化和净化,常常起到超乎想象的作用。

这种道德激励,是一直存在的。长期以来,政府在道德建设上的呼吁,媒体对道德行为的报道,都体现了这一点。在道德激励上,不仅需要政府参与,也需要社会参与,在“奖孝金”中,我们就看到了社会参与。联想到一段时间以来民间公益的风生水起,如果民间公益组织也能够把道德建设纳入关注视野,这是一片多么大的蓝海?譬如,通过道德公益基金的设立,来激励那些诚信、友善、敬业、孝亲的人,就很有可能发挥出“蝴蝶效应”,推动社会风气向好向善。

“奖孝金”实质是激励的艺术,发挥的是激励的力量。其存在及发挥作用启示我们,在推动道德建设上,社会参与大有作为。希望在短时间内,能够出现几个激励道德的专项基金。

@新快报高亚洲:从该护理院的奖孝金制度本身来看,它对晚辈的探望要求,其实是蛮高的,如果要获得200元的抵用券,至少要做到平均两天一次的探望。考虑到现代社会中,每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所面临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对探望长辈这事,更不能有太多的苛责要求。

那么,是不是说这种制度就没有意义了呢?抛开其可能并不那么明显的物质激励效应不说,这样的制度设定,本身就体现了这家护理院的社会责任的担当。正如这家护理院的一些家属所言,它所带来的影响,却不能用数字计算。这个奖就像一面镜子,让一些人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唤起了子女的道德自觉。

从现实效果来看,制度的推出,确实让更多子女选择更频繁的探望,可以料想过的是,这种效果的产生,绝非最高才两百元的抵用券所激发,而是此项制度所激发的“道德自觉”。于此而言,“抵用券”制度本身的形式意义是大于其内容本身的--提醒意义比钱更重要。

回到银发时代的大背景来说,对陪伴的提醒,显然不能简单依赖于护理院的制度激励。对于更多的老人来说,他们如何获得亲情的陪伴,谁又来提醒他们的子女?这绝非“抵用券”所能实现的,它可能更需要社会传统道德的重塑。

@西部开发报张玉胜:儿女看望自己的父母本为天经地义的亲情伦理,如今却被堂而皇之地写进了国家法律,甚至有许多地方不得不以物质刺激的手段,督促为人子女者履行“常回家看看”的法律义务。苏州这家护理院推出“奖孝金”举措,其引领尊老敬老社会风尚的制度善意毋庸置疑,但暖心养眼之余也不免让人油生些许的酸楚:孝敬亲生父母还需他人的“有偿”奖励?

鉴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负担和为生计而奔波打拼的工作压力,“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极大挑战,把需要照顾的年迈父母送至养老机构,便成为许多年轻人履行赡养义务的“最佳”选择。这里有相对专业的看护团队、系统完善的服务设施、岁数相仿的同龄伙伴,其养老条件自然要比家里强得多。但当下社会的“养老”岂止是吃好穿暖的简单层面,精神赡养对于老人们的颐养天年同样不可或缺,即使再丰厚的养老待遇也难掩老人对儿女们的思念,不能完全取代亲情抚慰。正如福星护理院综合办主任尹宗胤的深有体会:作为护理院来说,子女看望老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慰藉,是护理院工作人员所不能给予的。子女在老人身边,老人的心情是非常愉悦的,所以想到用这个方法来激励子女多来看望老人。

遗憾的是,确有部分不肖子女把父母当成了“包袱”,把养老机构当成了安放老人的“寄存处”,一旦将其送进养老院便不闻不问,很少到养老院探视慰问,甚至更有人玩起了“失踪”和“蒸发”,成为遗弃父母、罔顾伦理、丧失良知的“甩老族”。这显然是有悖传统美德、触犯法律法规的不齿之举。养老院对经常看望老人的子女发放“奖孝金”,既是对尊老敬老行为的褒奖鼓励,也是对儿女尽赡养义务的善意提醒,更不失为以正面激励举措规避“甩老”现象的有益尝试。

@荆楚网费罗杰: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孝顺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孝道中崇尚的某些行为,如“父母在,不远游”等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子女在外打拼,将老人送到护理院或者养老院进行照顾,已经成为国人养老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在不断质疑和谴责一些子女将老人送至护理院或养老院之后置之不理之时,新闻中的护理院率先创新思维,推出“奖孝金”,即若子女在规定时间内看望老人的次数“达标”,便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孝金”,可作为代金券在缴费时抵用。看似用金钱刺激行孝,却是在传递一种“尽孝当及时”的理念。虽然一些子女会在物质的“激励”下,增加看望父母的次数,使得行孝的动机不那么纯粹,但对于年迈的父母而言却能更多得见到自己疼爱的子女,增加了与女子沟通、谈心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更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月实实在在的亲子见面远比天天高喊孝顺父母,却不落实行动,让老人在养老院孤独终老强的多。如果设立“奖孝金”可以让不孝顺的人开始孝顺,让孝顺的人更加孝顺,又有何不可为呢?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承受和释怀的遗憾。我们与其花心思去质疑“奖孝金”是否合理,不如在全社会范围内呼吁和倡导“及时行孝”的孝顺理念,号召有条件的护理院和养老院开设“奖孝金”,从每月按时看望老人开始,及时行孝,并不断创新和完善行孝方式,让“孝顺父母天经地义”的思想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从而将孝道永无止境地传承和延续下去,让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位父母,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时评在线高小艾:自从“奖孝金”管理制度推出后,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有的子女以前一个星期来一次,现在变为两三天来一次,以前两三天来一次,现在几乎天天过来探视。这项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起到激励作用,促使子女主动去探望父母老人,即使自己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能力都达不到护理院的员工的专业水平,但是子女的探望却能给予自己父母精神上最大的慰藉,提升老人的幸福感,这是护理院员工所给不了的。虽然获得的奖金并不多,但是护理院推出的这项举措却在时刻提醒我们子女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看望父母长辈。

“奖孝金”管理制度的执行也为社会上其他的护理院提供一种借鉴,可以让其他省份、其他地区争先效仿,久而远之,整个社会能够形成一种常回家看看的效应,类似空巢老人的现象也会得到相应的解决,社会矛盾也会相应缓解。

但是“奖孝金”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说子女来看望的记录由护士长一人管理,这很容易形成其余的弊端,应该将考核表以一种更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另外,“奖孝金制度”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管理方法,要想子女常回家看望老人,应该在根本上改变子女回家的初衷,护理院可以在子女来看望老人的时候同时向子女宣传父母才是最宝贵的,以后陪伴的时间越来越少,应该更加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以唤起子女看望父母长辈的自觉性。其次,整个社会也应该多宣传关爱老人,常回家看看,这样的思想。最后,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工作赚钱并不是我们生活的主要目标,能和自己的家人长久陪伴,才是最大的幸福。

华图解析: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我们传承至今。但不得不说,在这个快节奏运转的社会,一些子女出于各种原因,不得不把老人送到护理院、养老院等地方去。更有不少事实显示,一些人没把经常看望老人的“孝”记在心里,见于行动。

不可否认,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院方推出这样的规定,用心是好的。但是,从事人性关怀的院方,恰恰忽略了一点:人的感情,一但与“利”字挂钩,多半会立刻变质。也许200元钱的奖励不是个大数目,但是,不管是200元钱还是2000元钱,它的本质都是“利诱”。两个月里探望老人的人次暴增,院方能保证,这些人当中,肯定没有为利尽孝的吗?那些看上去温馨和睦的会面,会不会有一部分只挂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呢?

不过仔细想想,虽说是多少有一些金钱刺激的作用,但是更多的还是起到了一种激励作用。因为本身对于现在的物价来说,这些钱并没有多少的购买力,而且最终还是要用到老人的护理费用中。作为子女,更看重的还是被这个制度所激活的孝心善意,还有被自己不经常来看望父母的羞耻心驱使,才看望父母的,不管怎么说,奖孝金的出现无论对于老人、家属还是护理院都是有利无害。而且给了整个社会一些启迪,孝道的实现不是仅凭法律约束,适当的通过一些激励或是另外一些社会元素唤醒子女内心对于孝的意识,这样才能让大家真正体会到孝的含义。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国考面试热点:试药造假,莫把生命当道具

在一种新药进入市场过程中,会有几个关键的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那就是从医药企业--临床试验代理机构--试验基地(医院)。在这条“利益链”中,一些招募“中介”为了推动试验尽快进行拿到招募费,出现种种违规违法行为。他们瓜分了北京大部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其从业人员也良莠不齐,默许或者主动帮受试者作假。(12月19日《新京报》)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