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社会

公务员面试热点:“禁止员工购买iPhone7” 是侵权之举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公务员面试热点,面试热点,公务员,禁止员工购买iPhone7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近日,有多名网友先后爆料称河南南阳某公司下发文件,禁止员工购买新款苹果手机,并称“一经发现违规者,直接到公司办理辞职手续。”为此映象网记者联系到该公司,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确有其事。(2016年9月20日映象网)

昨日,一名网友爆料称,自己刚给妻子买了一部iPhone 7,但妻子工作的医院却出了一个奇葩规定,不准员工用iPhone 7和iPhone 7 Plus,否则将影响评优评先,甚者还会被劝退。(9月29日重庆商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长江网张传超:禁止员工购买苹果7,意在唤起员工的爱国心。此公司的规定一经爆出,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转载和讨论,微博的转发和评论量都达到了上百条,微信朋友圈中也有不少转载。部分网友表示可以理解公司老板的爱国之心,也很赞同呼吁员工关心家人的做法。也有网友表示公司此举太过简单粗暴,并且有违反《劳动法》之嫌。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这份通知是公司董事长直接下发的。因为看到许多因为购买手机而出现的极端事件,董事长希望自己的员工不要走上歧途。同时也是希望在“918”这个特殊的日子能唤起员工的爱国之心,因此下发了这样一个规定。

买苹果7就是不爱国吗?iPhone 7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8日凌晨1点在美国发布,中国在首发国家行列,在2016年9月9日开始接受预定,9月16日开始发货。苹果7上市的消息一公布,中国社会出现了两道不同的风景,一边是各大城市的苹果专卖店门口被“果粉”们围的水泄不通,一边是网络上“iphone7上市了,但别忘了在南海仲裁那天吹下的牛逼”的吐槽。9月16日到9月18日仅隔两天,“918”这个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有着特殊含义的日子,在这一天,防空警报响起,提醒国人警钟长鸣、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而美国这个曾被中国人民视为“天堂”的国家不久前在南海问题上深深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笔者可以理解这个公司董事长出台这项规定的初衷,但将使用苹果手机作为不爱国的表现难免有些欠妥。

狭隘不是爱国,也不是铭记国耻的正确姿势。狭隘的爱国主义只会让人忘记常识、破坏文明,甚而践踏法律、伤害他人,让爱国主义成为一些人耍流氓甚至作恶的挡箭牌。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85年纪念日,乒乓球冠军王楠丈夫郭斌发表微博,呼吁网友们勿忘国耻。郭斌称,“自己从未购买过任何日本生产的电器。还透露早年住在日本酒店时,曾很小人的把水都打开!觉得解气!”。然而这种行为却遭到了网友的一致否定:“很幼稚”“浪费水和918有什么关系?”同样,在之前的“南海仲裁闹剧”中,个别网友声称为了爱国“要砸烂苹果手机”,要抵制不吃肯德基……类似的举动。

那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呢?“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言辞中,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空喊几句爱国的口号很容易,但发泄式地叫几句“打倒小日本!”“打倒美帝国主义!”不是真正的爱国。真正的爱国首先应该不是语言,而是行动。从小事做起,这是爱国的第一要义。盲目地喊一些过激的口号虽然痛快,但它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使问题复杂化,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爱国需要热情,更需要冷静。盲目的爱国可能恰恰是误国。同时,爱国不仅仅体现在对外,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年代,爱国更应该体现在我们国内的日常工作之中。作为一名爱国者,应该把爱国的理念化为爱国的行动,立足自己的岗位做好工作,脚踏实地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这才是务实有效的爱国,真正的爱国是让国家强大起来。

@搜狐红旗:在这一事件中,该公司作法确实是侵害职工的利益,确实不应该因为职工要跟风买新苹果七要上纲上线出台新制度说要开除,是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格格不入,做事让外界看来是有一些武断,但是其公司所出台的文件中的言辞从某些感情来讲,公司的员工也应该感动,作为当今时代的年轻人,做事应该有责任,这苹果手机其机型的换代总是在进行中,一个人若想跟风,是永远跟不上的,尤其是在手机购买活动中,手机换代是很频繁的,一年就可以换一代或者两代,毕竟高科技与时俱进,手机换代更机只是小意思。尤其是如苹果手机,价格相当的贵,动辄就好几千元,有的机型甚至炒作上万,想一想自己赚钱容易吗?即使是几千元,也需要自己辛辛苦苦地付出一个月的汗水,这也许是工作薪水高的,如果是不高的,也需要两三个月或者是更多时间。

再者就是购买手机谁的损失最大呢?还是自己损失最大,想一想很多年轻人手机用不到一年或者才几个月都更换了,这些手机还都能用,如今闲置不用了,是不是很大的浪费呢?况且经常换手机,造成了浪费根本没有计算过,如果作为有心人你计算一下,你买手机很多,而别人却购置了其他的设备,如汽车或者家具等等比较实用的,而你呢,换来换去也只剩下一只手机而已。再者就是如此频繁地换手机,想一想你们对父母又尽了多少孝呢,参加工作后给父母花过多少钱呢?也许有很多年轻人买手机还需要向父亲伸手要钱,你们这样做,不觉得自己相当自私吗?

在这一事件中还有要说的是,年轻人喜欢更换手机,其心里就是喜欢攀比,其实无论多高大的手机,正如某些媒体所讲有百分之七十的功能是用不到的,既然是这样,你们何必要花很多钱购买苹果手机呢?难道就用了苹果手机你们的身价就倍增了吗?事实你们很多人仍旧是打工崽,是一把泥水一把汗的打工崽,用苹果手机让你们的身份高不了多少,看一看真正的大老板,大企业家又有多少使用苹果手机的呢?今天事件出现了,相关的企业从孝敬父母说起,从爱国说起,如果有理智的年轻人都应该动一动脑筋,自己一味地追风买苹果,是不是知识是白学了呢,是不是思想病了呢,并且苹果发售各地区购买者趋之若鹜,想一想年轻人的追风行为都应该让国人齿寒,当今时代的年轻人为了时髦,为了跟风,根本不讲什么责任和道义了,难道真如鲁讯作品《风波》中九斤老太说:一代不如一代了吗?

河南南阳某公司发文禁职工买苹果手机,也许这一文根本禁止不了职工的购买行为,只是希望该企业的职工在对待这一事件时不要急于骂娘,更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公司出台这一规定的意义,只有理解公司的苦心,你才可能明白自己在当今社会中生活到底应该尽什么责任和义务?

@胶东在线李强:说到规定,领导者常会把“出台规定的过程就是收集意见的过程”挂在嘴上。那么,“禁买iPhone7”规定收集意见没有?假如收集的话,对于如此脑残的规定,员工的反对声音有多么强烈也就可想而知。可是既然员工强烈反对了,院方为何还要出台?这可是典型的强奸民意嘛。

抛开征求意见不说,想必规定要上办公会讨论吧。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禁不住“凭什么”质问的规定,难道院长、副院长、医政科长、办公室主任等头头目目就没人看出规定的破绽与荒唐所在?当然既然我们能看出问题,人家院长、副院长这些也不是吃干饭的。怕就怕“一把手说一不二,二把手说二不一,三把手说三道四,四把手是是是是,五把手和六把手,光做笔记不张口”早在这家民营医院“蔚然成风”,上会讨论无非就是院长的个人秀,典型的走走过场。

对了,说到这里,搞不好这家民营医院的管理层就要反驳了:出台意见非要征求意见上会讨论吗?也是也是,差点搞忘有些奇葩规定之所以荒唐正因为缺少这些重要关口。说不准,“禁买iPhone7”规定其实就是一个“拍脑袋”决定。因为在那些想当然的“拍脑袋”决策者眼里,压根就没有什么民意关、民主观可言。

生活在制度化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对这样那样的规定和制度早已不陌生。亲历着一个好的制度,能把一个坏人变成好人,同时也目睹过一个坏的制度,能把一个好人变成坏人,别看有些单位制度一箩筐,但其实管用的却没有几个,这也是不争事实。因此,问了“禁买iPhone7”规定是如何出炉的,还要问重庆这家民营医院:规定有多少,管用有几个?

华图解析:近年来,每当苹果新手机上市,就有一些单位发文禁止员工购买,至于禁买的理由,有的是“爱国”,有的是“节俭”,而且措施大多很强硬,动不动就是以“劝退”、“辞退”相威胁。

说实在的,员工购买使用什么手机,选择国产或国外品牌,愿意花多少钱,纯粹是员工个人私事,并不涉及医院工作,无需医院领导操心,医院不应强行介入,横加干涉。尽管医院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实在有违企业的发展,说句不好听的,这样以爱国的名义来强制员工,只会让员工更加反感,如果老板真的爱国,就应该尊重每一名员工,提升员工的福利,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这才是企业得以长远发展的重要原因。

况且,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是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打着“爱国、节俭”的幌子,随便干涉员工的自主消费行为,并以劝退向员工施压,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无疑,群众的爱国之心需要表达,国人的爱国之心需要恰当安放,但这却绝不是借机炒作或违法的理由,“iPhone7禁买令”绝不是爱国的理智表达。何况,这种奇葩规定只能给员工带来抱怨与消极怠工,无法对工作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更不利于企业在现今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长久生存。显然,这样的规定不仅拉升企业形象,反而会拉低,希望单位出台规定要慎之又慎。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国考面试热点:鸳鸯处方骗医保,戳中医保监管痛点

四川广元一医院开出“鸳鸯处方”,一面开具高价药的电子处方向医保部门骗取医保基金,并同时手写处方,开出功能类似的廉价药给病人使用。涉案的广元市心血管病医院在2013年、2014年两年间,共骗取医保基金749万元。日前,广元市检察院已对该医院院长何某等9人提起公诉。(10月7日《成都商报》)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