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反腐

公务员面试热点:送礼“创新”的背后是权力的任性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公务员面试热点,面试热点,公务员,送礼创新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随着“反四风”的深入,送礼方式出现新变化。有的送礼者会叫网约车,自己不上车,让司机直接将礼品送到领导干部手中。还有人通过快递送礼,每逢节假日,此类快递单大增。

最近,我都快成快递员了。“在中秋节后的一次乘车过程中,一名徐姓网约车司机无意间向记者说道。原来,徐师傅在中秋节期间先后接到8单送礼的单子,客人叫车后人不上车,只是把一些东西放在车上,要求把货送到指定地址即可。他总结出一些规律,时间点上,临近节前频繁出现相似单子,送货地点上,都是企事业单位。记者采访了与徐师傅同在一家公司的7位网约车司机,有4人接过此类”送货单“。(9月28日《法制日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京华时报汤嘉琛:只要”不送礼办不成事“的现状不改变,即使出于”囚徒困境“的社会心理,也总会有人或明或暗地给官员送礼。因此,我们固然可以呼吁送礼者”移风易俗“,但更奏效的治理思路在于严管收礼者。再隐蔽的送礼行为,也难以真正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只要有关部门将送礼当作必须严肃处理的问题,就不愁抓不到负面典型。纪检部门定期公布违纪案例时,不妨重点曝光一些违规收礼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强化纪律,改变”不送礼就办不成事“的现状,形成”不敢收礼“的官场文化,将有助于领导干部光明正大地拒绝收礼。作风问题常抓不懈,必定功不唐捐。以前很多人以为,公款吃喝、滥用公车等官场陋习难以根治,但近几年中央严抓严打之下,这些都成了领导干部不敢碰的雷区。这足以说明,只要问责机制硬起来、严起来,形成”不敢收礼“”收礼即被问责“的官场文化,不管送礼形式如何花样翻新,都将显着地刹住送礼歪风。

@人民网蒋萌: ”不送礼办不成事“的根源是一些权力者拥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许多人要办事,给谁办,不给谁办,给谁先办,给谁后办,给谁认真办,给谁糊弄着办,时常是某些权力者说了算,其中的差别大了去了。虽然办事者心有不满,但只要权力者打官腔,说句”按规定办“,办事者往往就没法办--一方面外行不熟悉规定,另一方面规定并非事无巨细,很多时候规定不过是一些权力者”设卡“的幌子,办事者如果与权力者较真,只会被”卡死“。所以,办事者只能寻找他法”突围“,送礼则是重要捷径。礼也分为轻与重,中秋节送月饼、秋风起蟹黄肥时送大闸蟹、春节送年货等等,只能算”聊表寸心“,靠这点东西办不成大事。重礼有多重,可参考巨贪家中被查获的骇人赃物……”不送礼办不成事“成为一道难过的坎,还在于办事群众对干部服务缺乏”打分“的机制,对明知被”刁难“缺少正当的诉求渠道。此外,相对于西方一些国家对公职人员收礼有严格的价值限定,我们对此问题的尺度太宽松、少规矩,以至于一些干部的胃口越来越大,一些赤裸行贿披上了礼尚往来的伪装。刹住干部收礼的歪风邪气,还是要从严格限制、监督权力入手,要让群众拥有给不作为、摆架子的干部”差评“的权利,”差评“更当与官员的仕途直接挂钩。

@齐鲁晚报罗志华:由于网约车借助了网络的力量,叫车和支付都轻松,再加上网约车有预存款制度,车费从送礼者的账户里直接扣除,不让收礼者额外破费。而且,当前网约车已纳入规范化管理,礼品的安全有保障。可见,利用网约车送礼,既便捷又安全。当然,最大的好处是,送礼者不必与收礼者见面,送礼变得十分轻松,也不用防备监督的眼睛。

这种送礼模式与其他网络送礼一样,都因为手段隐蔽而难以核查。不仅如此,其他网络送礼模式还存在支付、下单、物流等多个环节,容易留下痕迹,但网约车送礼不同,由于网约车司机无权留下乘客信息,再加上客流量大,司机记不住,网约车送礼更难留下把柄。总之,网络丰富了生活,也使送礼的花样翻新,给反腐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反腐和反”四风“力度的加大,各种新型的送礼手段层出不穷。为此,中纪委网站还专门开辟了一个栏目,面向社会收集新型送礼手段,以便及时出台应对之策。通过网约车送礼,称得上是一种全新的送礼模式,其动态理应被相关部门和群众及时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制度监督和群众监督,遏制这种新型送礼模式的发展势头。

对于网约车管理部门及司机而言,要认识到,帮人送礼实质上就是腐败的帮凶,当识别出一些明目张胆的送礼行为后,网约车司机要有抵制的自觉性,不能不问青红皂白什么钱都赚。不仅如此,对于新情况和新问题,网约车管理制度应不断更新和完善,通过规则设计和行业规范,避免部分网约车在不经意间变成”网约送礼车“,在方便民众出行的同时,别让腐败行为也搭上了便车。

@中国网萧忆旻:网约车自横空出世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安全问题、合法问题,和传统出租车之间的”价格战“、”补贴战“、无序竞争等成为了网约车的关键词。如今,网约车已经合法了,巧的是,部分人也玩起了”与时俱进“,四风问题又出现了新苗头,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可否认,网约车的出现恰好解决了处在这两种局面中的尴尬境地,让消费者在高峰期可以坐到车,在偏远地方可以约到车,从而进一步的丰富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满足了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的出行要求。而另一方面,这种便利性,也让某些心存”邪念“的人贼心不死地拐着弯送礼,能够利用到新交通”神器“网约车,也算是继快递送礼、电子代金券的又一重大”创举“吧。

如今,送礼变得更加隐蔽,更趋技术化。虽然中央已经加强了监管治理,但是送礼现象依然难以消除。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过人情社会的社会风气根深蒂固,人们”不请不送事难办“的思维依然存在,二是官员们冒着违规违纪的风险依然想拿好处的行为难以阻止。有送就有收还是有收就有送,这两个辩证关系应该看做是相辅相成,此增彼涨。

一方面,继续在党内开展反四风、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活动,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察手段,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可同网约车平台开展合作,一经发现送货不见人、送货到企事业单位的奇怪打车行为,都可举报。

@张家界在线冰风: ”不送礼办不成事“的根源是一些权力者拥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许多人要办事,给谁办,不给谁办,给谁先办,给谁后办,给谁认真办,给谁糊弄着办,时常是某些权力者说了算,其中的差别大了去了。虽然办事者心有不满,但只要权力者打官腔,说句”按规定办“,办事者往往就没法办--一方面外行不熟悉规定,另一方面规定并非事无巨细,很多时候规定不过是一些权力者”设卡“的幌子,办事者如果与权力者较真,只会被”卡死“。所以,办事者只能寻找他法”突围“,送礼则是重要捷径。

”不送礼办不成事“成为一道难过的坎,我们固然可以呼吁送礼者”移风易俗“,但更奏效的治理思路在于严管收礼者。再隐蔽的送礼行为,也难以真正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只要有关部门将送礼当作必须严肃处理的问题,就不愁抓不到负面典型。相对于西方一些国家对公职人员收礼有严格的价值限定,我们对此问题的尺度太宽松、少规矩,以至于一些干部的胃口越来越大,一些赤裸行贿披上了礼尚往来的伪装。作风问题常抓不懈,必定功不唐捐。纪检部门定期公布违纪案例时,不妨重点曝光一些违规收礼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强化纪律,改变”不送礼就办不成事“的现状,形成”不敢收礼“的官场文化,将有助于领导干部光明正大地拒绝收礼。只要问责机制硬起来、严起来,形成”不敢收礼“”收礼即被问责“的官场文化,不管送礼形式如何花样翻新,都将显着地刹住送礼歪风。刹住干部收礼的歪风邪气,还是要从严格限制、监督权力入手,要让群众拥有给不作为、摆架子的干部”差评“的权利,”差评“更当与官员的仕途直接挂钩。

华图解析:曾几何时,在中国这个礼尚往来的”温情“社会,送礼”盛行“曾让外国人瞠目结舌。在中国,送礼曾是”光明正大“的平常”小事“。好像不送礼就是六亲不认,不食”人间烟火“似的。

受人情社会的传统影响,送礼已经成为官场上的一种常态。十八大以来,尽管送礼歪风有明显好转,但仍有不少人因循陋习。当送礼方式变得更隐蔽,监督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如此才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过,相较于如何防堵那些”戴着面具“的送礼,更关键的是形成”不敢收礼“的官场文化。

因此,要想标本兼治,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教育,减少行政审批,梳理权力清单,逐步转变官场”不让吃喝就没法交流感情“、”不请客送礼就办不成事“等不正之风。其次,借鉴送礼形式的转变,不妨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形式也有所转变,比如在节日前后,通过短信、公众号等发送”廉洁过节“的提醒短信,也能起到敲响警钟的作用。最后,就是要依靠纪检部门、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形成强大合力,正如”网约车“司机都能发现送礼的”猫腻“,所以,动辄则咎,对于发现的问题要马上核查处理。不管送礼方式如何变幻,只要作风建设的”弦“始终绷紧,不正之风总是无法隐形。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国考面试热点:“儿媳举报公公”式反腐让谁尴尬

近日,一篇《府谷国土局副局长遭儿媳公开举报被双规》的帖子在网上疯传。陕西府谷县国土局副局长张少军的儿子张某,与王某以夫妻名义生活并育有一子,因张某出轨等矛盾两人闹“离婚”,男方父母以两人未领结婚证为由,要求王某净身出户。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