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文化

面试热点:遏制“乱改地名”怪象,需用法治思维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面试热点,公务员,乱改地名,公务员面试热点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针对近年来部分地方轻易乱改地名、地名命名“贪大、媚洋、求怪”的现象,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22日表示,各地要加强对地名文化的保护,在明年6月完成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任务(3月23日《中国青年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新京报叶祝颐:事实上,土气的城市地名并没有什么不好。比如,北京的中关村、带“村”字,但丝毫不影响中关村在全国的高新科技领军地位。至于“公主坟”带有“坟”字,更加充满土腥气,虽然乍听起来有点不吉利,但是也没听说影响北京人的生活。表面上看,一些乡土地名与“高大上”比较遥远,但土地名有时过境迁的烟雨沧桑,更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每个约定俗成的乡土地名背后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民俗,或者藏着某个故事,纪念某位志士名人,这些地名可能演绎着从农村到城市的发展变迁过程,也是若干年后的城市之根。一些地方对地名任性命名,胡乱改名,既剥夺了公众对公共资源管理的参与权,也可能给公众生活造成不便,给城市历史文化带来缺憾。

@人民网蒋萌:地名被改往往蕴含两大问题苗头。一是长官意志浓厚,监督制约乏力。一些地方领导可以在管辖的一亩三分地说一不二,哪怕群众与下级质疑某些举措纯粹是瞎折腾,也难以阻挡权力者一门心思上演闹剧。现实中,没听说过哪个地方的百姓“要求”改地名的事,这其实已清晰地表明了民意。二是某些领导不信马列信鬼神,试图通过改地名、转运势保佑自己官运亨通,甚至掩盖作恶的丑陋。这不光是信仰迷失,而且腐败的领导可能会自以为“神佑”而变本加厉地违纪违法。当一些领导打着“良苦用心”的旗号,强行给地方改名的时候,其实反衬出的是自身的心虚。在很多时候,这没准就是某些人“变质”的信号,值得纪检监察机关一探究竟。

@钱江晚报七贤:我们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里惟一一个文明没有断层的。地名是星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风土、人情、环境变迁。一个地名,往往就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历史。古都之一的杭州,凡是带街、署、库、司、营的里弄,都跟古代的官署、军营有关,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的光景,而地名里带寺庙、道观、祠庵的,很容易勾勒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东南佛国盛景。岳家湾,是岳飞平反之后后人居住的地方,设想一下,如果把这些地方改成建设街、公园路,会是怎么样的感觉?

最近三十年来,我国已有6万多个乡镇名称和40多万个村落名称被废弃,其中很多具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渊源,无论是从历史、文化和环境的角度看,都极为可惜。民政部牵头的这次对地名“大、洋、怪、重”乱象的集中整治,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进行,短期看规范地名便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长远看有利于保护和恢复地名中的文化遗产,把地名中的文化血脉的根留住,堪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国法院网张智全:地名被随意乱改,固然有急功近利的畸形政绩在作祟,但更重要的还是没有从法治思维的高度,认识到乱改地名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198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可见,法规已将地名的更改管理纳入了法治轨道。按照常理,是能够为地名的有效保护筑起坚不可摧的制度藩篱的。但由于缺乏法治思维,一些地方政府或官员根本无视《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依然我行我素地任性更改地名。可以这样说,正是法治思维的缺位,才导致了《地名管理条例》在颁布近30年后形同一纸空文。因此,坚持法治思维,终结地名乱改怪象也就有了最直接的现实针对性。

毋庸置疑,任性乱改地名,显然违反了现行的《地名管理条例》,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地名管理条例》第32条对此明确规定,“对擅自命名、更名或使用不规范地名的单位和个人,应发送违章使用地名通知书,限期纠正;对逾期不改或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者,地名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遗憾的是,这一规定不但没有严格落到实处,甚至在执行中还跑调走样。现实中,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出于个人的嗜好,随意更改地名,导致大量富有历史文化沉淀的老地名消失,相关部门却很少以法治思维对其问责。依法问责的缺失,最直接的后果只能是进一步加剧乱改地名的任性,这更凸显了以法治思维终结乱改地名怪象的紧迫性。

@西部商报瞿方业:地名的背后,往往是人们的情感记忆和当地的人文历史信息,一些老地名,更体现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一旦改变,历史脉络将难以接续,文脉风俗将失去坐标。比如,乌衣巷、六尺巷这样的地名,如果改变了,人们将如何寻找诗歌和历史在大地上的位置,如何寻找“旧时王谢堂前燕”飞过的街道。据专家统计,人们日常使用的信息中,有八成与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有关,主要就是通过地名来呈现。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上,地名被正式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保护地名延续性是多么重要,在某种意义上,保护地名,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与历史。

但现在,改地名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现象。而这些消失了的地名,有些是因为地方政府要打造旅游经济,有些是因为行政撤并,有些则是为了便于招商引资,更多的则与土地开发相关。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地名变更,很多都具有目的上的正当性,但不能否认的是,以此变更地名很不妥帖,“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就是不妥帖的体现。乱改地名的背后,有些是意识跟不上趟,没有认识到地名对于历史传承的重要性;有些与不受约束的权力有关,一些官员习惯于乱点鸳鸯谱,习惯于表现“权力美学”。不难明白,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约束,不光乱拆乱建难以避免,乱改地名更是难以避免。

华图解析:近年来乱改地名的怪象愈演愈烈。据2014年全国地名普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1986年以来,在近30年内,我国有超过6万个乡镇和40多万个村的名字被遗弃。其实,地名不只是地名,它往往承载着人们的情感记忆和当地的人文历史信息,更蕴含着一个地方乃至整个国家的传统基因和文化密码。故而这些地名不会因政权的变迁与朝代的更替而轻易更改,这也是中国的千年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

然而,现如今,某些地方政府为了种种原因频繁更改地名,殊不知,这种做法既丢掉了传统,也割断了文脉,是舍本逐末的短视之见。这更是让一些蕴藏文化底蕴、象征精神图腾的老地名,葬送在历史的长河里。由此可见,整治地名乱改顽疾,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有效约束乱改地名的现象呢?这就需要运用法治思维来解决问题。面对目前野蛮无序生长的乱改地名怪象,相关部门或政府官员必须秉承法治思维,审视自身的更改地名行为,自觉将其纳入法治的规范轨道。同时,监管部门也要以法治思维,对其任性更改地名之举“当头棒喝”。如此,地名管理中的“贪大、媚洋、求怪”乱象才能被有效遏制,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才不至于被人为损毁。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面试热点:地名修改不可“任性为之”

地名,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人文底蕴的地理信息,特别是一些老地名 ,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有事过境迁的烟雨沧桑,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而现在,改地名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现象。有些地名崇洋,比如“曼哈顿、威尼斯”等洋地名扎堆出现。有些地名古怪,例如某地把“土桥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