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食品

面试热点:吃自助罚款2400元,有越俎代庖之嫌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面试热点,公务员,吃自助罚款2400元,公务员面试热点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近日,6名来自江苏镇江的游客在乌鲁木齐市一家自助餐厅就餐离开时,剩下了1200克食物,被餐厅罚款2400元。此事经网上曝光后,引发极大关注。据了解,事后,餐厅返还了游客的2400元。目前,物价部门、工商部门已介入调查。(2015年11月2日  京华时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京华时报:浪费食物是违反道德的不自律行为,但餐厅无权对此作出罚款。根据《行政处罚法》,自助餐厅并不是国家行政机关也并非被依法授权的组织,不具有作出处罚的主体资格。同时,在当下,浪费食物也远非违法行为。

实际上,恐怕连餐厅自身也觉得作出罚款并不恰当,最初仅要求顾客缴纳100元食材费,最终只是在顾客强烈要求下,才按照“店规”标准施以“罚款”。其实,无论餐厅初衷如何,以“店规”对顾客施以罚款的行为本身也须受到法律处罚。

@百度百家:当然,相关商家在执行“规矩”要做到更守受规矩,切不可如意大调,根本出发点是要促使民众守规矩,而绝非以罚款为根本目标,最好是以理服人协商解决。也就是说,在相关处罚上要靠船下篙,让消费者也能够接受,多接点地气。这对于自助餐行业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关键问题是还没能形成经得住推敲的行业规范,仍停留在口头上说说而已,这也是常面临尴尬的主要因素。还有,若“规矩”只是纸老虎,那就难有约束力,那民众就会不买账,就会敞开来挑选食品,因为,即便浪费谁又能奈我和?而树立“规矩”威信,仅靠民众自觉或文明素养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规矩本身具有强制力,人们才能心存敬畏,“行业规矩”也才能高悬于人们心间。

@荆楚网:我们在对餐厅肆意罚款强烈指责的同时,也应该对就餐的乘客提出批评。无论吃多少,餐厅都是供应充足,但白白浪费,既是不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也是给餐厅营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餐厅对此进行惩罚,也让人无可厚非。实际上,餐厅的做法就是有些“过”了,凡事过犹不及。倘若只是小惩大诫,也就不会闹得这样大了。

笔者认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餐厅和就餐者都存在着一定的过错。作为就餐者,应该遵循餐厅的“杜绝浪费”原则,餐厅也应该适可而止,不要只想通过罚款来约束顾客的行为。餐厅里播放一些“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播,或者是对光盘的餐桌进行奖励等等,别因为罚款让本该有理的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和讯网:吃自助餐浪费也好,其他地方浪费也罢,都应当受到处罚,但罚款不能作为最终目的,餐厅应当和相关部门想一些软措施,杜绝粗暴罚款。作为我们消费者,还应当从自身做起,杜绝粮食浪费,要时刻谨记“浪费是可耻的”,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通。只有真的做到了节约粮食不浪费,才不至于买单“天价罚款”。

@东北新闻网:作为店家,往往会精于利润的计算,很容易忽视顾客的体验观感,顾客花的钱究竟能够买到多少服务?店家的服务值不值这些钱,都是矛盾的冲突点。江苏游客在乌鲁木齐的自助餐厅就餐,剩下的1200克食物,按照餐厅规定,缴纳了2400元罚款,堪称天价,按照我们日常饮食逻辑,6个人吃完这些,应该不是难事,关键就在于餐厅的较真,居然真的执行起了自设规定,不论文中所说的“100元还是2400元”,都已超出了法律赋予的限制,毕竟按照社会层面来讲,从来都是讲求从道德层面、社会新风去提倡节俭,却没有那条法律去对那些浪费现象进行处罚。

正如青岛大虾事件对于青岛形象的影响,那么涉及到美好新疆的形象,相关部门也应该尽快做一下处理。事件虽是个案,但是涉及到自助餐厅私设的浪费处罚却随处可见。各级餐饮主管部门应该迅速启动一系列筛查机制,不能总是等到东窗事发,处处充当灭火队员,仅是那样,只能惹得民怨沸腾!

华图解析:每每吃自助,总是抱着一种“要吃够本”的心理,甚至还有那句“扶墙进(饿得双腿发软),扶墙出(撑得直不起腰)”的口号广为流传。长久以来,吃自助餐浪费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从来没人收到过如此重的惩罚,因此“吃自助餐罚款2400元”的消息一经曝出,随即引发网友热议。

我们不得不说,粮食问题历来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议题,从小我们便知道“浪费粮食可耻”,但这也仅仅是违反道德的不自律行为,餐厅无权对此作出罚款,而且罚款金额如此之高也非常不合理,餐厅这样的行为,很难不让人理解为有越俎代庖的嫌疑。

而想要真正解决浪费问题,餐厅不要只想通过罚款来约束顾客的行为,这样不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其实,想要真正杜绝浪费,需要更方面共同努力,作为消费者要提高道德修养,不浪费粮食,做到吃多少盛多少;作为餐厅可以在显眼的地方题型消费者浪费可耻,或者在用餐期间提醒消费者不要浪费;作为有关部门也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这样才不会出现“天价罚单”。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面试热点:不合格食品“屡上黑榜”是监管之耻

一个食品生产厂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有16批次产品被市食药监局通报批评,这样“屡上黑榜”的厂家不止一个。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福建知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知福”茶叶,有16批次产品被通报下架;天津市鸿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鸿乐”牌蜜饯类零食,“上榜”6批次。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年初北京颁布了《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管理办法》,但目前对屡次曝光的食品企业还是市场自行约束。(11月9日《北京青年报》)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