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公考人物 > 面试高分心得—借首辅之语,话国考面试之事

面试高分心得—借首辅之语,话国考面试之事

来源: 华图汉中2018-01-19 13:25

苦尽有时候不一定甘来,乐极也不一定生悲,好与坏,没有任何的评判标准。有人成功喜极泣,笔试成绩出了后,有人功败垂成夜难眠。

…[详细]

从笔试到面试,从面试再到笔试,都需要提前准备,明朝张居正曾经说过:“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借首辅之语,笑谈面试之事,给大家一些行之有效的新的,让大家面试备考更扎实。

“言”以话“题”

对面试而言,不难于听懂答题技巧和知识点,而难于在答题的过程中如何应用诸多的知识点;不难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难于如何将脑子里的话语用嘴说出来;不难于张嘴说什么,而难于答题说的语言是否符合题意,是否能解决题中的问题。

先学会说话,面试经常遇到的坎是听懂了技巧,会思考了,但是表达不出来。这一点是很多考生的问题,如果非要说问题在哪,先天条件和性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脸皮不够厚。要答面试先要学会“不要脸”,只有这样才不会紧张,才可以去答题练题,不怕说错,就怕不说,学会“丢脸”和“不要脸”才能得到“体面”的工作。越胆怯,越要说,如果你的性格内向,先练会在多人面前说话,比如在马路边不在乎他人眼光去念、去背。

再学会说什么话,当敢张嘴后就已经渡过了一道坎,但是不能如脱缰的野马,乱说,这个时候就要知道说什么。需要对知识点了解,不断的去练习,不断的去总结。在这个阶段,考生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脑子里面有东西,但是这些东西说不出来,或者说自己答题时候感觉脑子是空的,但是别人答题,自己想题时候又很清晰。总之,问题就是“言不由衷”,这个问题主观色彩很浓,再好的老师也没办法硬把考生脑子里面的东西拉出来,这需要引导性的教学,一点一点的去说出来。要多练,练习每天多说一点点,极少成多,然后才能变成出口成章。对题目的逻辑组织也是一个坎,面试能不能答好,跟语言表达有很大关系,只有逻辑严谨,才能做到答题流畅,自己答的舒服、有层次性,考官听的也有条理。

最后学会说好话,当能张嘴说,能说出自己的思路和逻辑,如果想拉开竞争对手的差距,就需要说好话,何为说好话,也就是在答题的过程中你的表述贴近于公务员口语用词,可以加入一些名人名言,引入一些典故,有一些事例等,扩充入考生答题的语言中,体现出考生的文学素养和知识储备。当然,先要学会走,再学会跑,先学会前两者后再学会第三步,切忌本末倒置。

“欠练”与“欠说”

如果认真学习了理论,感觉自己答题能力没有提高,那么就是“欠练”和“欠说”.

笔试和面试不一样,面试,老师是一方面,但是更多的一方面在于考生自己。面试偏向于主观,因为面试是自己说的,就算看书学到很多东西,老师讲的很多东西,在脑子里面不去练,不去说,等于脑子里面没东西,总不能给考官说“考官,你看,都在我脑子里,我会说”。

从“不会说”—“会说”—“说好”,这个很多要靠自己,老师和书本的作用在于告诉你哪种题怎么答,什么情况是错的,什么情况是对的,题和题都不一样,人和人也不一样,面试不像笔试,笔试答案固定而唯一,答出来就对。面试因为人的不同,经历的不同、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表达能力的不同,决定了同一道题说出来的话都不一样,没有固定答案,没有固定话语,考试答的就是平时练习积累的,面试在老师的指点和书本的学习后,通过大量的练题,学会分析一道题,学会理解一道题,当你对题目会分析、会理解,那么不论考试出题的题目如何变化,你都会答。

我在授课时候,统一知识点的讲解是比较少的,因为讲多了,学生吸收不了,而且很容易去模仿。告诉学生怎么答,引导性的怎么去思考,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思维去碰撞,互相取长补短,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分析能力,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去补充一些知识点,告诉学生哪种对,哪种错,哪种好,哪种坏。

在思路上引导,在宏观上去把控,然后再从细节上去纠正,这样每个人才能形成每个人特有的思路,一方面避免了模板,另一方面考试时候能更好的去应对。那么这些东西都要依靠学生,

一、学生的自主性,知道自己欠缺在哪,知道认真去练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学生的主动性,不说不练不张嘴,谁都不知道你的问题在哪,主动练习,主动说,将自己的问题暴露出来,才能改正。主动的询问,才能获得更多。

三、扛得住枯燥,耐得住寂寞。在大量练题的过程中会出现练习疲劳,这个时候要用大毅力去客服,因为面试一天不练就生疏了。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关键词: 面试高分国考面试 编辑: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