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A卷)《行测》真题

81:单选、

根据全文内容,第一段文中说“要全面关注孩子的素质,首先必须关注他们的活动的发展和变化”,其原因在于_______。

A 孩子的素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得以形成

B 孩子的素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得以发现

C 孩子的素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得以认识

D 孩子的素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得以检验

【答案】C

【解析】根据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后面的“因此”一词,可知第一句话“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过程的基础,这是它同以前的认识论相区别的一个根本标志。”即是对后面一句话的解释说明,第一句话强调的是实践和认识,带入到选项当中,即为C选项

【纠错】很多考生会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句话而想当然地错选D项,并且搞不清楚检验和认识区别,这里要注意的是,检验强调的是一个过程,而认识是结果。再联系我们的前文的提示语境,很容易就排除D项

82:单选、

根据第二段的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人的心理不是由任何事物决定的

B 人的心理不是由任何事物的反应

C 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D 人的心理是主体对外界事物的客观反映

【答案】C

【解析】根据第二段:“人的心理,包括儿童的心理都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可以得出C选项

【纠错】D项属于典型的曲解文意,注意原文的描述是“人的心理,包括儿童的心理,并不是什么先天的东西预定的运动,也不是对外界事物的直观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在人的积极活动中,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矛盾中的一种能动的反映。”,将本句进行精简压缩,即是“人的心理是在积极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反映。”显然D项曲解了文意

83:单选、

根据第三段的内容,作者认为儿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标志是_____。

A 适应社会生活

B 接受人类经验

C 参加劳动生产

D 学会改造社会

【答案】D

【解析】根据第三段:“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从学会适应社会生活,逐步发展到学会改造社会生活,这样,他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可以得出D选项

【纠错】A项是儿童自身向着“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这一目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最终的标志,注意区分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84:单选、

孙某共用24000元买进甲、乙股票若干,在甲股票升值15%、乙股票下跌10%时全部抛出,共赚到1350元,则孙某最初购买甲、乙两支股票的投资比例是(    )。

A 5∶3

B 8∶5

C 8∶3

D 3∶5

【答案】A

【解析】设甲股票买了X元,乙股票买了Y元,列方程组:解得:X=15000,Y=9000,故X∶Y=15∶9=5∶3。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

【技巧】方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