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吉林(甲卷)《行测》真题

49:单选题、

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甲级)第47题(文段暂缺)阅读全文推断,经济学中“理性行为人”的特点是( )

A 行为具有价值取向的单一性

B 唯利是图是人类的天性

C 人性是复杂的

D 人性是不可以被简单模拟的

【答案】A

【解析】理性行为人出现在第一段,根据去上下文的语境,可以知道正确答案为A.

50:单选题、

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甲级)第48题下列选项中,对划线语句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谴责撒谎者的依据是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

B 撒谎者自我谴责来自于他大脑中的前扣带回区域

C 善良的心地是谴责撒谎者的依据

D 撒谎者的自我谴责源于他大脑中“自我控制”区域的干预

【答案】D

【解析】临近原则,看划线句子的前句,出现了代词“这”,代词出现,临近原则,前句谈的是自我控制,围绕着自我控制来谈的即D.

51:单选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题。  有人提出,政策的尺度要和人性的尺度①。人性的弹性有多大,政策的松紧程度就有多宽。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经济学的“理性行为人”在很多情况下都过于理想了,人的行为很少是非黑即白的简单数字可②的。要了解现实中的人性有什么特点,恐怕得求助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an Ariely教授在自己学校的本科生中做了个实验。学生宿舍的过道里有个公用冰箱,Ariely在里面放了一排罐装可乐,又在旁边放了一个盘子,上面有几张一元钞票。宿舍门口的自动售卖机里也有可乐,每听一元。过了几天,放在冰箱里的可乐少了好几罐.盘子里的钱却没动。拿可乐的学生明显知道这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原则上算偷,但他们只偷可乐不偷钱。  乍一看很奇怪.一听可乐和一元钱的价值不是相等的吗?正是这点小蹊跷,说明人们在衡量价值的时候,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在金钱价值之上再附加一个“道德价值”。偷可乐没什么大不了。偷钱就是道德问题了。  那么欺诈呢?也有不由自主的道德界限么?Ariely为此设计了一个“作弊测验”。他让受试者在很短时间内做20道难题。到时间后报告自己做完了几道。他故意制造了一些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安全”作弊。作弊者以为自己不会被抓到而谎报题数。这些人都不知道别人完成的情况。Ariely统计了一下,在严格监视的条件下,大家平均能完成的题数是4道,而谎报者平均在6道左右。多数谎报者都只往上加了两三道,没有一个人谎报20道的。这个结果也很有趣,有机可乘之时大多数人都会撒点小谎,但也都会自我约束,不把谎撒得太离谱。  这意味着.人们确实难抵诱惑,但也不轻易越界。也许这两个例子还没法直接证明偷可乐和谎报成绩的人是在遵守道德底线,而不是因为一元钱和做完全部题目的诱惑力不够。当他们面对更多金钱和更大奖励时。难保不会做出什么丢脸的事。  另外两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Greene和Paxton做了一组脑成像实验.看看受试者在有机会撒谎时,大脑活动有什么特点。人脑靠近前额的部位有几个脑区主管“自我控制”,分别叫做前扣带回、背外侧前额皮质和腹内侧前额皮质,它们通常在人做困难决定时被③。Greene和Paxton想要验证的假说是这样的:当人有机会撒谎并且撒谎比诚实有利时。撒谎就成了一种诱惑,而拒绝这种诱惑的过程是一个做决定的过程,会激活“自我控制”区域。相对地,那些撒谎的人接受了诱惑,“自我控制”区域不用那么努力去做决定,激活的程度就会轻很多。  实验结果让两人吃了一惊,跟他们预想的刚好相反。那些“自我控制”区域在坚持诚实的人脑中激活度完全不显著,反而在撒谎的人脑中高度显著。他们由此提出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假说:有没有可能保持诚实是人的一种天性呢?而正因为撒谎违反了这种天性,才需要“自我控制”区域做出抉择;保持诚实的人表面上是放弃了可能的利益,但行为和大脑的自然反应没有矛盾,所以不需要“自我控制”区域的干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良心不安”这种用来谴责撒谎者的词汇也是有据可依的了。  看来.在普罗大众身上,人性也许没那么极端,诚实守信可能和趋利避害一样是天性使然,而不仅仅是道德和环境的外在约束使然。我们爱贪小便宜,但不唯利是图;有机可乘时像Kahn先生那样撒个小谎。并不意味着内心就没有犹豫。也许未来的经济模型中可以有不那么绝对的变量,它们指导的经济政策能把人性的善恶两面都④考虑范围。本文的主旨是

A 人性的善恶决定了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难度

B 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考虑复杂的人性因素

C 人性不是两极化的

D 经济政策的制定要完全求助于心理学的研究

【答案】B

【解析】典型的总分结构,第一段提出观点,其后解释说明。B选项是对于观点的同意转述。

52:单选题、

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的宝贵经验。______。“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打好改革攻坚战,就要在改革方案酝酿之初充分考虑相关方的承受能力,把握方案出台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时调整和完善,形成推进的合力。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越是要啃硬骨头、涉大险滩,就越会触动利益格局,打破既有平衡。这就要求改革的步伐慎之又慎、方案优中选优,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____。积极推进改革,着力解决问题和矛盾,稳定才能长久;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发展将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稳定才能有根基. 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三者落脚点、结合点就在于: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________。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改革的最高价值追求。改革发展稳定连接着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越是得到保障,对改革的困难就越能多一些理解,对改革的举措就越会多一些支持,改革成功的希望就越大,发展、稳定的基础就越能坚如磐石。阅读全文,推断或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断进行改革,努力解决问题和矛盾,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B 改善民生工作做得越好,改革成功的希望就越大,发展、稳定的基础就越能牢靠

C 本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来论述,由浅入深,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D 改革发展稳定连接着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由此可推断出,这与个人的 幸福关系不大

【答案】D

【解析】D项与最后一段的表述不符,所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