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一、政府背景

  新华社2月1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农业科技成为关键词。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文件确定,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二、社会背景

  农民不愿种地已成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近日,农业部提出今年将重点培训500万职业农民,逐渐解决“将来谁种地”这一问题。

  但大批量培训职业农民的政策,能否从根本上挽救当前“农民断层”的难题?

  (1)种田少了接班人

  城市化像个黑洞,吸走农村的年轻人。随着青年弃乡投城,留在村里的农民日渐衰老,种田面临没人接班的境况。

  “儿女们不愿意回来种田,说不定我们成了‘末代农民’。”前不久,在农业部组织开展的“百乡万户调查”活动中,就有农民发出这样的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将来谁来种田?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巡视员张辉坦言,这个问题确实越来越突出。

  “好在现在种田不需要长时间守在田边,七八十岁农民也可种田。”湖南衡阳三农问题研究者、前水利水电局局长刘放生认为,农业已成为产前产后“两头在外”的产业,种子、肥料、农药、农田翻耕、收割、灌溉(小型以上灌区)等环节依靠花钱购买,产品大部分外销。“除了育苗、移栽、日常管护等由农户自理外,其余的产前、产后环节,一手拿电话、一手拿钱,就有人上门服务。”

  但是,用资本替代劳力,机械替代人力畜力,却又出现另一个问题——农资上涨,尤其是粮价长时间停滞不前进一步削弱农民种田的意愿。尽管国家早已取消农业税、并且每年给农田实现一定的粮食补贴政策,但是农资价格上涨的速度和幅度远大于惠农补贴,种粮无利可图甚至存有风险时,导致抛荒成为不少农民的选择。

(责任编辑:huatu)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2015省公务员考试高分课程体系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特训营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