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现代汉语的修辞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双关、连珠等等,这些手法都可以用于评论文章标题的制作。具体如下:

    比喻即利用事物间的相似点,以此物来描绘或表现彼物。如《人民日报·每周论坛》的《给“门卫”以“守门权”》,以比喻的方式提出给财会人员以“把关权”。《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改革没有“观众席”》以形象的手法比喻不能做改革的旁观者。《新华日报·细流集》的《既折“莲蓬”又挖“藕”》则用莲与藕的关系比喻“倒爷”与后台的关系。“折”与“挖”并举的提法使比喻更加富于动感和深意。

    比拟即借助于想像力把人当做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述。如《人民日报·国际札记》的《奥斯维辛醒着》,采用拟人的手法,使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了生命和知觉,以其“醒着”来提醒世人不要忘记血的历史。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给孩子书包减“肥”》,形象地把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比作给书包减“肥”,显得既新颖又贴切。

    借代即借用事物内部或外部不可分离的相关关系,以与事物相关的部分名称替代事物的本体。如《人民日报·今日谈》的《多交“毡帽”朋友》说的是领导干部应多和农民交朋友的问题,因评论的题头事由是浙江绍兴发生的事,而当地农民历史上有戴毡帽的习惯,以“毡帽”代表农民,使标题不落俗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绿茵场呼唤文明风》则以绿茵场借代体育场馆及体育比赛,以此来呼吁做一个文明的运动员、教练员和一个文明的观众,显得合情合理。

    双关即在遣词用字时表面是一个意思,而暗中又隐含另一个意思,一语双关。如江苏某县一粮库连年被评为“四无”粮库,实际上霉烂、虫蛀等情况全有,只不过他们把霉烂的稻谷统统挖坑埋掉了。《人民日报·今日谈》以此为由头的评论题为《当心有“坑”》,提醒领导机关把检查工作做细,一是当心有这类大坑,二是当心挨“坑”,小心上当。类似的标题还有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的《巨额粮款化为水》,其标题也有两层含义:一为农民的粮款都用以修矿泉水厂,变成了矿泉水;二为农民的血汗钱换回一纸白条,犹如东流之水,有去无回。

    对照即把两种相互矛盾或悬殊巨大的事物、现象、思想、做法等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如《人民日报·今日谈》的《“穷根”与“富路”》、《中国物资报·新视角》的《慷慨与吝啬》、《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的《“良言”与“忌语”》、《人民日报》编后小议《近忧与远虑》等,都是把正与反、大与小、新与旧、美与丑、善与恶等用为对照的“两极”,在比较与反差中体现评论开阔的视野和辩证的态度。

    连珠即把词语或句子在组合过程中加以颠倒重复,使其首尾呼应,形成回环。如《健康报》署名评论《专家鉴定与鉴定专家》、《经济日报·每周经济观察》的《咨询业需要咨询》等。其中,《专家鉴定与鉴定专家》一题,“专家”与“鉴定”二词都分别出现了两次,两词组合的顺序正好颠倒,“专家鉴定”指的是事,“鉴定专家”指的是人。标题通过词语的连珠与回环,把“正是因为有了数不清的专家鉴定会,才造就了一批鉴定‘专家’”之意委婉地表达出来,其中隐含着某种讽刺的意味。

(责任编辑:admin)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2015省公务员考试高分课程体系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特训营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