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第三节 河北选调生申论备考锦囊
  一、备考误区
  (一)“三大疏忽”
  1.审题不清
  申论考试的概括部分每年要求并不一样,这就需要应试者认真审题以免出错。以公务员申论考试为例,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概括部分的要求是“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2007年的是“根据给定材料1、2,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2008年的是“根据给定材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要求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2009年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材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求:紧扣给定材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四者都要求概述内容,并且要有归纳、有条理。可有的应试者却没有审清题意就仓促下笔,出错就不可避免了。
  例如下面这份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的一份答卷:
  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包括:(1)如何界定突发公共事件,它随着社会的推进和人数的增加也在发生变化;(2)有必要建立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并且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3)非典事件反映出我国的公共防疫体制还应加强科技水平,加强防范;(4)全国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已初步建立;(5)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的速度很快,导致我国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6)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政府的责任,要普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常识教育。
  试题要求是概括主要内容,但这份答卷主要是概述事实,可见这位应试者没有审清题意。
  2.概括不严
  在申论考试的概括部分应试者容易犯两个毛病,一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以偏概全。申论考试的给定材料通常涉及某一问题的方方面面,只有对全部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遗漏或故意忽略任何一点都会使概括片面化。二是停留在给定材料的表面意义上,未能抓住材料的内部联系找到隐藏在其深处的本质含义。
  下面是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的一份答卷: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在征用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合理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请负责同志参阅。
  (1)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北焦村大量土地被征用,耕地所剩无几。
  (2)北焦村的土地征用收益分配不均,农民所得不足以生存。
  (3)由于征用程序不规范,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4)农民因土地问题集体上访,甚至发生对抗事件。
  综上所述,在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比较严重,这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应从根本上保护土地资源,保护农民的利益。
  这份答卷的问题在于没能准确地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内容松散,比较单一化。这样就容易遗漏材料内容,导致概括不够准确。
  3.主次不分
  在申论考试的概括部分、提出对策部分或论述部分,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次要方面与主要方面并列,甚至把次要方面当成主要方面,就犯了主次不分的错误。因此,我们要集中精力抓主要问题和主要内容。
  请看下面这份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的一份答卷:
  材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下列重要启示:
  (1)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透明度,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密切联系党同人民群众血肉关系的作用,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2)水电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者应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鼓励公众参与,尽量采取措施,减小水电工程对流域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3)立法保证。确保水电开发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4)成立专门机构。确保水电开发的规划和原则能够得到有效的协调和实施。
  (5)处理好水电开发后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合理规划,科学移民。
  实事求是地讲,这份答卷考虑较为全面,既熟悉有关情况,也了解其中问题,还清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但是这位应试者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与给定材料相关与不相关的对策都写了出来,这实际上是分散了得分点,重点不突出,难以得到高分。
  (二)“四大禁忌”
  1.忌“偏”
  “偏”,首先是忌思想偏激;其次是忌偏心,即心态不公正。此二“偏”的根源在于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对事物和问题的习惯性思维和判断,以致答题时提出过激的观点和举措,或立场不公正,只代表问题的一方说话,不能客观公正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
  2.忌“离”
  “离”,一是指假设前提,脱离材料答题;二是指答题时前后主题相脱离。这种问题在申论考试中第一题(概述主要问题或主要事实)和第二题(提出解决方案)作答时尤为常见,特别是在提出方案时常有考生大列“如果有什么什么情况,就怎么怎么办”“若这样不行,则就那样处之”等之类的所谓措施,严重脱离材料的既定要求,假设种种前提,看似考虑周全,实则不得要领。
  3.忌“散”
  “散”,主要是指考生作答主题不明,内容繁杂,层次模糊不清,逻辑混乱,系统性不强。部分考生不能有效立足于整体思维谋篇布局,分析材料时分不清主次;概述问题不集中,陷入零散的材料中,抓不住要害;设计方案时,没有系统性,层次不清,逻辑混乱;论证方案时,取小舍大,弃本逐末。整个作答杂乱,不能抓住既定主题。
  4.忌“虚”
  “虚”,是指对主要问题的判断不透彻,不能抓住问题的根源,找出其症结所在。对问题概述模糊不清;所设计方案泛泛而谈,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论证用词华丽,冗杂不实。总之,整个作答游走于要害之外。
  二、备考策略
  (一)不同阶段的学习方法与时间分配
  河北省选调生考试中不同的科目备考的方法不尽相同,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也不少。因此,应试者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备考时间。就申论而言,应试者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地了解申论试题的命题规律和特点,熟练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和思路,这就需要把申论复习备考的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并采取相应的复习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逐步消化、吸收申论知识,才能使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1.初学阶段
  目标:正确认识申论学习的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申论知识。时间:15小时。
  学习任务:刚开始接触申论,有必要将考试公告阅读一遍;重点了解历年考试公告的变 化以及申论测试的环节;其次还需要了解申论测试的试卷结构和注意事项,以及评分标准。
  学习方式与巩固:制订初步的学习计划,同时将申论测试的注意事项以及历年公告的变化情况制成对照表,并牢记申论测试的评分标准。
  2.应用总结阶段
  目标:在充分了解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掌握各个题型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时间:30小时。
  学习任务:至少做完近五年河北省选调生考试试题,并依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学习方式与巩固:每做完一套题,对照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认真总结得分和失分原因,同时总结不同题型的特点、命题规律以及自己的解题方法。
  3.熟练提高阶段
  目标:强化训练,保持状态,提高做题的速度。时间:50小时。
  学习任务: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给定材料的主题,依据题目要求形成基本答题思路,在模拟练习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学习方式与巩固:开始限时做题,发现自己的强项类型和弱项类型,并找出其原因。
  4.查缺补漏阶段
  目标: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时间:30小时。
  学习任务:在明确自己弱项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学习方式与巩固:在考前每天坚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一套题,对自己的弱项加以完善。
  5.高手阶段
  目标:不仅能够迅速读完材料,掌握材料大意,同时能够快速形成解题思路。时间没有限制。一般应试者达到查缺补漏阶段就足够了。
  (二)申论的高分对策
  选调生申论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其涉及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性。但是申论测试的每一道题目都不是直接涉及某一具体的专业知识。一般来说每一个应试者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答题,而且都“有话可说”。然而,仅仅能够下笔答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答得快,答得好。因为,申论测试是一门择优的测试,它对应试者的答题速度和答题质量都有明确的要求。只有具有很高的申论应试能力的应试者才能脱颖而出。因此,高分对策就是反复做题,形成答题思路与方法,解答又准又快。具体来说要做好如下几点:
  1.对各部分知识进行细致的总结
  在弄清楚申论测试的题型和应试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各部分知识进行细致的总结,如申论测试的结构和重要环节、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应试方法、注意事项等,这些都是有关申论考试的基本知识。下面以阅读理解能力为例进行总结:
  (1)基本要求:弄清给定材料的思想性、隐喻义、思辨性。
  (2)注意事项:注意速读与精读结合、对材料整体把握、阅读时详略结合。
  (3)易犯错误:忽视材料实质,理解不全面,错用逆向思维,抓不住重点,思维过度发散而不集中。
  (4)步骤与方法:①略读——快速通读全文,注意关键词,把握关键句;
  ②精读——总结材料大意,进行材料归类,提炼中心思想。
  2.总结出规律或套路
  申论测试虽然比较灵活,但也有规律可循,不同的题型也有不同的技巧和套路。所以要在大量做题的基础上总结出这些规律和套路,从而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应试能力。例如提出对策这类题型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由“人”的原因引发的问题,我们可以具体分析是由哪类人引发的,然后再针对不同的人制定相应的对策。由于政府的原因,我们就要追究相关领导者和当事人的责任;由于群众的原因,我们就要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由于个别人的原因,我们就要对个别人进行奖励或惩罚。
  (2)由于“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原因,我们就可以考虑修改政策,完善法律法规,撤销或改变相应的规章制度。
  (3)由于“经济利益”的原因,我们就可以考虑以下方面,对某些企业或个人为了私利而危害公共安全或损害大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时,我们就可以责成企业或个人限期改正,如果拒不改正或不可能改正的,则强制关闭企业,或追究个人的相关责任。而对于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而不得已损害一小部分人的利益的情况,我们则可以视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将损害降到最低点,并给予受损害的群众一定的补偿。
  (4)由于“科学技术”的原因,可以考虑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科研水平,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可以引进人才、先进的管理方法等;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培养科技人才等。
  (5)由于“宣传、教育”的原因,就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及各职能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巩固相应宣传成果等。
  3.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申论给定材料一般较长,而且内容庞杂。要想在分秒必争的情况下快速读完全文并掌握材料大意,除了需要很强的阅读能力外,还要求应试者具有良好的解题习惯,以下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1)读题。先读问题部分,再读材料,这种读法针对性强。
  (2)理解材料大意。对一些涉及问题较多的材料,可以把它们一条条地写在纸上,并加以归类,再答题。
  (3)合理安排答题时间。每次给自己规定好时间,注意提高效率。当然效率的突破,归根到底来源于熟练程度。
  (4)对于自己的弱项题型,高度重视。一定要多练习多总结。
  4.考前集中训练做题,把握关键
  申论应试能力的提高必须以大量做题为基础,特别是历年考题,一定要反复地做,细细地做。历年考题不仅可以使应试者熟悉题型,而且还可以使应试者在考场上对绝大多数题型产生不陌生、不害怕的心理优势。一般的题,大概做1—2遍,历年考题至少做2遍。考前30天是申论应试能力提高最有效的阶段,每天必须花3个小时来精练和总结。这样一来,进入考场时,申论科目自然而然成为你的高分科目。
  5.关于备考资料的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适的备考资料,将会使备考工作事半功倍。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备考资料:
  (1)近几年的党和政府的理论文献。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是最近的重要会议。会议所传达的精神,应试者一定要熟悉。每一年的“两会”都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商量国事的时候,所讨论的议题都是社会热点问题。应试者要予以相当关注。
  (2)重点报刊的评论。如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和《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半月谈》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广大基层读者的重要党刊。《半月谈》针对不同读者的需求,多层次、全方位开掘特色报道、深度报道和独家报道,深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其紧贴热点理论和热点问题,非常适合申论考试。其开篇《半月评论》是很好的申论范文,建议应试者仔细研读。《求是》杂志是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求是》杂志中刊登的中央领导人的文章应仔细研读。《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发行量第二大的综合性报纸,其不定期出的社论也是很好的申论范文,应试者可品读。以上刊物都有网络版,应试者可参阅。
  (3)《理论热点面对面》。一年一本的《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组织理论界专家学者撰写的通俗理论读物。该书对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观点准确、说理透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是申论辅导的绝佳资料。
  (4)重点网站的新闻报道。如新华网的《焦点网评》,其包含《新华视点》《媒体荟萃》等子栏目,这些栏目关注时事热点,深入剖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对于我们判断和追踪热点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其他还有人民网、光明网等。相关网址如下:
  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
  新华网焦点网评:http://www.xinhuanet.com/focus/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光明网:http://www.gmw.cn/
  6.申论备考特别提醒
  一定要多动手写。很多人准备申论就是一个劲地看材料和范文,其实这是不行的,看和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公文的写作,如果没有实际操作,就难以把握格式上的细节问题。
  还要注意,不可只是在电脑上练习写作,要真正地拿起笔来在纸上写。现在电脑很普及,人们对电脑太依赖,在电脑上写作的时候可以逻辑清晰行云流水,动起笔来却提笔忘字,思路全无。有时间的话,应试者还应练练字,即使做不到漂亮美观,但至少也要清晰整洁。
  另外,应试者在作答申论试卷时,一定要摆正身份。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就是某机关工作人员,行文一定要时时体现政府行为。申论的要求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针砭时弊。那边发生煤矿事故急待解决,你在这里痛批制度、大谈改革,很显然起不到任何作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所以行文当中的措施要具体、可行,切不可空谈理想。
  三、备考心理
  (一)考生的心理准备
  成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不仅需要超群的智力,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从事任何一件工作,为了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否则就难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备考过程中,除了学会控制情绪和做好准备工作以外,调节好心理状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1.强化意志,坚定信念
  选调生报考者以高校毕业生为主,大都面临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的困难,以及学习与工作方面的矛盾,往往在备考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将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时间摆到备考者面前。如果备考者意志薄弱,信念动摇,就容易使备考计划得不到很好的贯彻,甚至全部落空,导致整个备考工作半途而废。
  人的意志力是可以培养的,它首先来源于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选调生考试的应试者来说,其目标就是通过备考赢得应试的胜利。在备考过程中,严格遵循自己制订的备考计划,就是对自己意志力的一种培养和锻炼。培养意志力的另一方面就是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把备考的过程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以此对待备考过程中的枯燥和焦虑,就会苦中有乐,从而在客观上培养自己的信念。
  2.克服恐惧心理,树立必胜信心
  沉闷压抑的竞争气氛是对应试者心理负荷能力的一种检验,它往往会使部分应试者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随着考试时间的日益临近,承受考试负荷的心理或生理机能都将日渐削弱和衰竭,在解答试题时,就感到思维紊乱,无从下手,大大影响自身真实能力与水平的发挥。要摆脱这种困境,应试者首先必须战胜自己,强化自身的心理力量,在思想上和习惯上同自己的惰性和畏怯等弱点进行斗争。恐惧并不等于软弱,也决不意味着无能,关键是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将自己从高度的焦虑和恐惧中摆脱出来。应该明白,有考试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成败。尤其像选调生考试这种涉及人生大事的考试,竞争更是激烈。对于众多应试者来说,注意强化自我意识,树立必胜信念,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就一定能消除或减轻恐惧心理,使备考工作真正卓有成效。
  3.克服自负自卑心理
  有的备考者对自己缺乏正确的把握,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与知识水平,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存在的差距,容易产生麻痹和轻视心理。这时应对自身进行冷静、理智的剖析,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和努力的方向。否则,盲目乐观只会使自己失去学习的动力,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诚然,自负是不可取的,自卑同样是备考的大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潜能,或对此估价过低,行动起来缩手缩脚,缺乏获胜的勇气和信心等,都是自卑的表现。自负和自卑的共同之处都是内心空虚和自我怀疑,都想回避某种自己不愿接受的现实。 它们会妨碍一个人做出建设性的努力,甚至会导致自我认同的崩溃。因此,每一个应试者都必须注意防止自负和自卑心理的影响和侵蚀,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缺陷,除了对自身进行多方面的比较总结外,还要多倾听别人的意见,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状况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4.克服工作学习矛盾和不良动机
  参加选调生考试的大多数应试者都是高校毕业生,在备考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碰到工作和学习、时间和精力不能两全的问题。要克服和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首先要提高认识,摆正位置,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是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扎实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本身就是对应试者知识、能力的一种检验,通过实际工作看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就是对公务员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和积累。做好本职工作本身是一种面向实践的学习。同样,应试者备考时学习的知识,都对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应试者将学习的重点、难点,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工作中印证,加深记忆和理解,这也是备考的一种补充。
  克服工作、学习矛盾,还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耐力。难以保证备考计划的时间,或由于工作时劳累感到疲倦而不想学习,或因家务事耽误时间等等,都是应试者备考中常常遇到的事,这就需要应试者调整和修正。
  投机心理同侥幸心理都与不能正确处理工作、学习矛盾有着一定的联系,两者的共同特征是备考者自身投入不足,对待学习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复习过程中主要的精力不是用于掌握、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知识内容,而是专注于各种各样的舞弊技巧。备考过程中的侥幸心理表现在盲目地猜题押题,复习中遇到难题就简单跳过而不做思考,指望不会在考试中出现,实际上,只要是大纲或教材明确规定需掌握的内容,不管其难易程度如何,都有可能考到。因此,备考应从全面掌握知识、系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切勿投机取巧,自欺欺人。
  (二)了解阅卷教师的评分心理
  申论写作最终是给接受对象看的,写作效益的体现,关键还在于接受对象对申论的理解和认可,这里的接受对象是阅卷老师。只有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申论写作才能得高分,考生才能顺利通过申论考试。正因为如此,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充分了解阅卷老师的评分心理,增强文章的针对性和可读性,以此来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
  根据对历年来的阅卷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将阅卷老师的评分心理总结如下:
  1.求实心理
  在申论写作中务求实际,一方面要求内容的绝对真实、本质真实,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把握“平衡”的手法。即在突出讲某一个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强调某一方面的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到其他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要寓倾向性于平衡性之中。不注意这一点,过分强调一个因素、一种意见、一方面观点,极有可能出现片面性和绝对化,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当今复杂的公务活动、社会事务等“系统工程”的客观全貌,这样的答卷也无法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2.求新心理
  江盈科曾在《蔽箧集序》中说道:“新者见嗜,旧者见厌,物之恒理……新则人争嗜之,旧则人争厌之。”观点、内容陈旧的文章,是不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申论写作也同样如此。一个典型的材料经常变换角度用,不但背离了公务员的工作原则,而且也不能满足阅卷老师的求新心理。
  申论不但内容要新,其写作形式、语言、角度、技巧,都要既遵循规范,又不断创新,才可能适应申论考试的发展变化。同是一年一度的国务院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其内容、观点、写法、语言却年年有新意,都给人大代表和全国人民以耳目一新之感,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纲领性文件。同样道理,虽然每年申论考试的模式基本不变,但随着内容、题型和阅读量的不断变化,考生的答案也需要发展和创新。
  3.求尊心理
  在申论考试中要想争得阅卷老师的理解和认同,首先必须对阅读者给予必要的尊重,满足其求尊心理。
  这里所说的尊重,不仅是对阅卷老师个人的尊重,同时也包含着对行文所涉及的单位或个人的尊重。尊重上级而不要有阿谀迎奉之词;尊重下级和群众,而又要不失身份;尊重兄弟单位而又不要有恃强凌弱之感;尊重外宾或境外组织机构,而又不失国格人格。就是与对手和敌人的公文往来,也既要坚持原则,针锋相对,又适当运用文明礼貌的策略,行文做到有理、有节、有利。只有在行文内容、语言、形式等方面体现尊重之意,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好评。
  4.求简心理
  申论写作要适应这种要求,就必须克服形式主义、文牍主义。要实话实说,长话短说,要摒弃废话、空话、套话。不写长而空的申论,写短而精的申论,给阅卷老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实用信息,而不要那些言之无物的无用信息。有的人认为文章写得越长,越有水平,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把文章写短,对应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试者要努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起草文稿力求言简意赅,开门见山,意尽言止,删去可有可无的内容,做到篇无赘句,句无赘字。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