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判断题
  1.√[解析]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
  2.×[解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约30种文字。
  3.×[解析]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是五年。
  4.×[解析]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5.×[解析]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一定阶级的民主就是一定阶级的专政。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对被统治阶级来说只能是专政。在阶级对立条件下,民主不可能意味着平等。
  6.√[解析] 单一制的国家就是以普通行政单位或者自治单位所组成的统一国家。在单一制的国家中,全国只有一个宪法和一个中央政权;各行政单位或者自治单位都受中央的统一领导,而且不论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达到何种程度,地方的权力均由中央以宪法和法律加以规定。
  7.×[解析]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8.×[解析] 国务院机构由全国人大决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9.√[解析] 略
  10. ×[解析] 两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政策性投资主要是指政府依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适时的投资方式,是政策的需要。而竞争性投资则是从投资的社会效果来看的。
  11. √[解析]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12. ×[解析] 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批判了“中体西用”,因为这是洋务派的主张,他们主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
  13. ×[解析]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并不仅限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党的方针、政策及政府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是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的动力。
  14. √[解析] 略
  15. √[解析] 略
  16. √[解析]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7. ×[解析] 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8. ×[解析] 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等系统。
  19. ×[解析] 含有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的文件是绝密文件。
  20. ×[解析] “三个代表”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
  二、单项选择题
  1.C[解析] 本题难度比较大,需要考生仔细审题,对所给的4个答案分析比较,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C项最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目搭配,也可构成正确观点,表达某种意义,但它并不是题目所要求的,故不选。
  2.D[解析] 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其核心是受益的非排他性和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3.C[解析] 书信、电话、短信等通信方式的变迁说明事物是在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选C。
  4.A[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46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
  5.B[解析] 微波辐射能引起食物内部的分子振动,从而产生热量。 1947年,第一台微波炉问世。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而且还很有“个性”,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微波炉正是利用微波的这些特性制作的。
  6.B[解析] 鸭绿江入海口和黄海相连,入海口处是大东港,去往韩国和朝鲜的游客以及货物运输在这里登船。
  7.B[解析] 《行政许可法》第48条规定:“听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二)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三)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四)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五)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由此可知,对于行政许可听证程序的公开性原则并没有规定例外情形,B项说法不正确。
  8.D[解析] 赤潮发生的首要条件是赤潮生物增殖要达到一定的密度,否则,尽管其他因子都适宜,也不会发生赤潮。在正常的理化环境条件下,赤潮生物在浮游生物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有些鞭毛虫类(或者假藻类)还是一些鱼虾的食物。但是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使某些赤潮生物过量繁殖,便形成赤潮。(1)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2)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3)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
  9.A[解析] 坚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政策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正确的认识,故A正确。
  10. B[解析] 选项A、C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不同表现,组织各种一体化的国际垄断同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经济调节的一种形式,只有选项B表明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
  11. A[解析]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科学研究成果是一种认识,它的产生是由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故选A。
  12. D[解析] 略
  13. B[解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当确立什么样的目标模式,这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14. D[解析] ABC三项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5. B[解析] 根据《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维持判决一经生效,即产生以下法律后果:原告须接受原行政决定的约束,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并对被诉行政行为不得重新起诉。对生效判决不服的,只能提起申诉;同时被告也不得再改变被诉行政行为的内容,应依法使其行政行为得到实现。所以,申诉期间,原机关处理决定继续执行,故选B。
  16. D[解析] 通告用于公布应当遵守或需要周知的事项。其制发主体通常是具有一定权限和一定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内容特点主要在于对某些事项作出行政性规定和法规性的限制。可见迁移、更改电话号码等不符合通告的内容特点,故D错误。
  17. C[解析] 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针对特定相对人制定的具有约束力并且可以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其种类主要为行政立法,因此,C为正确选项。
  18. A[解析] 行政反馈是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这是对概念的考查,这样的题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遇到,要予以重视。
  19. C[解析] A项人身自由罚是在一定期限内对违法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进行限制或剥夺的行政处罚种类,如行政拘留;B项财产罚是指剥夺违法行为人一定数量的财产或课以一定财产给付义务的处罚种类,如罚款;D项申诫罚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名誉或声誉等施加负面影响,使其精神利益受到一定程度损害的处罚种类,如警告;C项能力罚又称资格罚,是指限制和剥夺违法行为人某种行为或资格的行政处罚种类,比如本案中的吊销营业执照。
  20. B[解析] 因为真理是客观的,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没有阶级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故选B。
  21. D[解析] 根据《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物或权利的行为,由于实施处分行为的人无处分权,因而一般不产生效力,但经权利人承认,即可产生处分的效力。这一结论的例外情形是:如果当事人之间的无权处分行为符合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则该无权处分行为也能成为生效的民事行为。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赔偿损失。综上所述,本题中丙以市价从乙手中买得电脑,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因此,该买卖行为有效,甲不能向丙要求返还电脑。
  22. D[解析] 首先,我们根据“预先估计”可排除BC两项,A为干扰项,指引作用是指通过法,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国家赞成的,什么是国家反对的,从而指导我们自己的行为。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这种作用被称为法的预测作用。指引作用是针对自己行为的,而预测作用是针对他人的行为的。
  23. A[解析] 依《宪法》第107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24. A[解析] 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
  25. A[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承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6. C[解析] 债的担保方式包括:抵押、质押、留置、保证、定金等,预付款只是一种付款方式,不能起到担保的作用,不是债的担保方式,故选C。
  27. C[解析] 哲学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两大类现象之间关系的概括;历史观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对人类社会两大类现象的关系的概括。其中,历史观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体现。无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还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都存在着认识根源和历史根源。据此,C为应选项,A、D为排除项。
  B之所以为排除项,是因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涉及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
  28. A[解析] 区人大常委会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各级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主要组织形式,不是行政机关;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只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故选A。
  29. B[解析]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交易,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30. A[解析] 下行文指向所属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发送的文件;平行文指向同一系统的同级机关或非同一系统任何机关发送的文件;越级行文属于一种行文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行文,原题是对上行文概念的叙述,故选A。
  31. D[解析] 我国《刑法》第4条明确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D。
  32. D[解析]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充当的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作为资本的货币在运行中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33. C[解析]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上的,故选C。
  34. A[解析]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内战遗留下的问题,故正确答案应为A。
  35. C[解析] 《民法通则》第18条第1款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由此可知,本题答案应选C。
  36. C[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监察机关的权限和任务。其具有检查权、受理控告权、检举权及申诉权、调查权、建议权、决定权等。B项的权力属于同级权力机关,A项的权力属于审计机关。
  37. D[解析] 本题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背景考查对价值观的理解。难度中等。荣辱观属于价值观,A项颠倒了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系;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C项与题意不符。
  38. B[解析] 本题是一道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观点,网络文化属于人的主观意识,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的观点是错误的。
  39. A[解析] 山茶花系山茶科,常绿小乔木,花期长,抗污染,易栽培,品种达73种。重庆地区凡园、风景区、庭院、楼台均有种植。1986年,山茶花被正式命名为重庆市市花。
  40. B[解析] 货币贬值对我国贸易收支产生有利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出口来达到的。
  41. C[解析] 这句话首先指出在创造性方面右脑比左脑更具优势,接着用转折句指出人类的创造是在左右两脑协作的条件下进行的,并指出这种协作是由右向左进行的。最后一句指出人类的创造是由潜意识向显意识进行的结果,也即指出了意识活动的规律。故选C。
  42. D[解析]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类对于“天”要怀着敬畏之心,如果人类不能够敬畏“天”,最终会受到“天”的惩罚,这个时候,即使后悔也是没有用的。在这里,“天”是指脱离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孔子的这种思想承认“天”是客观存在,但脱离了物质世界。因而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D。
  43. B[解析]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民问题解决好了,一切问题就都好办了。
  44. C[解析]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45. D[解析] 宪法是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宪法有以下三个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D项不是宪法的特征之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6. D[解析] 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没有宪法典,其宪法由三个部分组成:(1)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一系列宪法性法律文件;(2)法院判例;(3)宪法惯例。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D。
  47. A[解析] 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A。
  48. B[解析] 请示事项具有单一性特点,要求一文一事,不拖泥带水。
  49. A[解析]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用‘公告’。”
  50. A[解析] 《民法通则》第20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解析] 根据《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受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2.CD[解析] AB项属于政府的文化职能。
  3.ABCD[解析] 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的组成人员为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包括央行行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4.ACD[解析] B项明显错误。政治制约着法,同时法又服务于政治。一方面,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影响着法的发展变化,政治体制的改革制约着法的内容及其变化,政治活动更制约着法的内容及其变化。另一方面,在阶级社会中,法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及其与同盟者的关系,以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另外,法不仅在于打击、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且还在调整公共事务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AD[解析] 饭店经营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题干的观点体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相互依存,也体现了商品交换的本质是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6.BCD[解析] 所谓不可能性,是指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能变成现实的东西,因为它并不具备变成现实的内在依据。“嫦娥奔月”体现着古人对登月的憧憬,这是一种抽象的可能性。所谓抽象的可能性,又叫非现实的可能性,是指虽有一定的根据,但根据尚不充分,或者说还缺乏变成现实的条件,将来可能会变成现实的可能性。据此,A错误,B应选。C之所以是应选项,是因为个人与社会是不可分的,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则是构成社会的要素。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也是不可分的,二者互为前提。D之所以是应选项,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历史性。显然,人类在现今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有历史的前提,都是前人所取得的成果的延续。
  7.BC[解析] 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中,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据此,B、C是应选项。A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商品不仅仅是物品,它还是一种生产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D之所以错误,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并非只具有自然属性。其中,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8.BC[解析] 规律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其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规律不能创造,不能消灭,不能改造。人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论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不论一般规律还是特殊规律,全都不能创造,不能消灭,不能改造,排除A、D项。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利用规律指导实践活动,另外,人的任何所为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利用客观规律。据此,B、C应选。
  9.BC[解析] A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是同时形成的,二者没有时间差。B之所以应选,是因为生产价格就是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C之所以应选,是因为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之后,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法则获取平均利润。从表面上看,平均利润以及包含着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只和全部预付资本相联系。D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都是部门之间竞争的产物;部门内部竞争形成的则是超额利润和价值。
  10. CD[解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主体素质和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主体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身体素质指人的劳动器官、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所具有的条件和功能。这些条件和功能都具有一定的限定性,它制约着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精神素质可分为认知结构和非理性因素两个部分。人的认知结构也制约着认识的过程,表现在对认识目标、认识客体的选择和对客体信息整理的制约上。非理性因素表现为主体的意志和情感、灵感和直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主体能动性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着认识活动本身。正因为认识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人的真理性认识必然具有相对性,人的认识也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故C、D正确。A、B说法都过于绝对,且是错误的。
  11. ABD[解析]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为了行使行政管理权,对特定的、具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采取的单方公务行为。其特征:(1)行为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2)行为所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具体的;(3)行为的根据是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行政机关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命令等;(4)行为的作出是单方面的,无需征得相对人的同意。故ABD项正确。
  12. AB[解析] 题干告诉我们不能教条、机械、抽象地看待真理与谬误,据此,A为应选项。
  B之所以为应选项,是因为在题干中,水之灌溉是解除旱情的共性道理,而怎样获取水,是通过下雨获取,还是通过晒化冰川获取,则是个性道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则包含、表现着共性。
  相对主义真理观是错误的,要害在于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其绝对性,亦即否认其客观性。事实上,题干中的材料可以归纳出真理是具体的这一结论,不能归纳出真理是主观随意的这一结论。“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说法完全否认了真理与谬误的原则界限。据此,C为排除项。另外,真理诚然是具体的,但具体真理也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D之命题也属于相对主义真理观,故而D为排除项。
  13. ABCD[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处罚的原则。行政处罚原则应遵循处罚法定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处罚救济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过罚相当原则等。
  14. BD[解析] 本题考查自首的概念、成立条件和自首的刑事责任。《刑法》第67条第1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15. ACD[解析] 此题考查控制公文数量的主要方法,B明显不妥。
  16. CD[解析]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的主体对自己实施的行为及其可能引起的危害结果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状态。它包括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等。(1)犯罪的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2)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3)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故正确答案为CD。
  17. AC[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井底的蛙,不能跟它谈海之大,因为它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夏天的虫,不能跟它谈冬天的冰,因为它受到气候时令的限制。将人比喻为井中之蛙和夏天的虫,指出人的认识受到其所处的环境的限制,也说明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本题选AC。
  18. BC[解析] A项说法太过绝对,民主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含义,不可一概而论,排除A;D项说法没有依据,也应排除。
  19. ACD[解析] 根据《宪法》第40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收发员隐匿、毁弃他人邮件的行为,侵犯了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根据题意应选ACD。
  20. BC[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经济职能:经济调节职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这类事务一般具有社会公共性,无法完全由市场解决,应当由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加以引导、调节和管理。题中某地政府的行为体现了政府进行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的经济职能,同时这种行为体现了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A项,政府是不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错误。D项,应该是党执政为民,而不是政府,主体错误。故选BC。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