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本章过关练习
  1.新兴的光子产业首先在通信领域找到了突破口。信息传输的主要媒体曾经一度是电子,然而,由于采用光子传输信息,能够获得比电子传输更高的效率,因此,新兴的光子通信大有取代电子通信的趋势,在光子通信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是全光通信。
  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A. 光子传输信息效率高
  B. 光子产业最先落脚的领域是通信领域
  C. 光子通信已经取代了电子通信
  D. 全光通信最有发展前途
  2.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通过调查发现,穷人与富人用于食品开支的差别并不大,真正的差别在奢侈性开支上,因此,食物开支在一个家庭的总开支中比重越大,表明这个家庭越穷。然而,我国居民的各个阶层都把购置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高档消费品作为家庭奋斗的第一目标,此目标实现后,才考虑改善吃穿等必要消费。结果,穷人与富人用于奢侈性开支的差距并不大,明显的差别倒在吃饭等必要性开支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A. 恩格尔是一个很蹩脚的经济学家
  B. 在我国食物开支在一个家庭预算中的比重越大,表明这个家庭越富
  C. 在西方,富人的食物开支在家庭的总开支中比重较大
  D. 我国应适当降低食品价格
  3.宇航员们在起飞前五小时起床,穿上防火绝热的宇航服,衣服上标着字体很大的姓名,吃过早餐后,他们各自将钢笔、小折刀、墨镜、手电、食品塞进宇航服上的许多口袋里,宇航员们还随身带着专门准备的护照,以备万一发生意外在别国领土着落时用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 各就各位B. 出发之前
  C. 飞机场上D. 向上蓝天
  4.对于一个要干好很多事情的人来说,生命太短促了。如果一个人能尽早地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愿做什么事,并且坚持努力去做这些事情,那么,他很可能做出最大的成绩,并保持心灵最为宁静。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一般人不能做好许多不同的工作的原因是他()。
  A. 希望心情平静B. 很少有更多的兴趣
  C. 不能自觉地进行人生设计D. 有一种专门化的自然倾向
  5.中国的小说和世界各国一样,也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下列陈述,符合文意的是()。
  A. 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小说,发展历程是一样的
  B. 神话传说是中国小说的实源,寓言等不是实源
  C. 神话写神,小说写人,所以二者是源流关系
  D. 神话和传说界限不分明,小说都从这儿开始
  6.青藏高原的原始生态环境在全球占有特殊的地位,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有的植物被恢复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高寒、干旱、原始和极其脆弱是这一区域生态环境的显著特征。以下选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 青藏高原的植物十分脆弱,遭到破坏则不可逆转
  B. 高寒、干旱使得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C. 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是最古老、最原始的
  D. 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虽然原始,但抗破坏能力很弱
  7.也许正是因为海豚对人类的友好态度,使我们施予它们从未给任何其他动物的东西——部分地把自己的道德规范惠及于它们:禁止猎杀海豚。令人注意的是,当通过此类国际公约时,不需要特别地去说服谁。这对所有的人来说很自然。如果有人对您说捕杀了一条鲨鱼,你的反应会很平静。可如果您听说有海豚被捕杀了呢?那可就不一样了!用鲨鱼翅烧的汤自然是珍馐美味,可哪个正常人会同意吃海豚?
  对本段信息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海豚对人类的友好态度
  B. 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人们将海豚纳入自己的道德规范
  C. 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被通过,是因为海豚的味道没有鲨鱼翅鲜美
  D. 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出台后,人类又制定了针对其他动物的类似的国际公约
  8.没有尘埃,天上的云就很难形成。因为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水滴和冰晶组成的。没有尘埃,水汽就无法凝结。尘埃是吸湿性微粒,可以做凝结核,使周围的水汽在它上面凝结,与云雨的形成直接相关。
  尘埃促使天上的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没有尘埃,水汽就无法凝结
  B. 尘埃是吸湿性微粒
  C. 尘埃可做凝结核
  D. 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水滴和冰晶组成的
  9.人们需要坚决维护若无充足理由没有权力毁灭其他生命这一道德和法律底线。否则,将有可能打开滥用和残害自然生命的大门。一个偷猎者丧命于野生动物口中,人们为他叹息;但如果他声称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打死了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人们仍然不能让他逃脱法律的惩罚。
  对本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不维护对待自然生命的道德和法律底线,就会导致残害自然生命、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
  B. 一个偷猎者有武器而不用,丧命于野生动物是值得同情的
  C. 为维护对待自然生命的道德和法律底线,应惩罚声称为保护自己而打死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的偷猎者
  D. 作者认为,野生动物是应该受到保护的,而偷猎者受到惩罚和丧命于野生动物完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人们同情,今后更要加大打击的力度
  10. 一个养蜂人曾经告诉我,蜜蜂酿蜜却不食其蜜。精于计算的养蜂人,用一小点蜜掺上糖或糖精喂它们。它们不懂,也不会计较。吃这样的饭食,照样欢欢喜喜地飞去采蜜了。哪只蜜蜂要是光吃不动了,蜂王就咬死它。——难怪世人对蜜蜂的赞美,几乎和它得名的历史一样长。《礼记》上称蜂有“君臣之礼”,它们分工有序,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的楷模。
  文中引用《礼记》上的话,用意是()。
  A. 说明蜜蜂分工有序
  B. 赞美蜜蜂是人类社会的楷模
  C. 引用历史文献,增加文段的内容含量
  D. 说明世人对蜜蜂的赞美几乎和它得名的历史一样长
  11. 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是通过从植物到大型食肉动物之间的食物链来实现的。某一类野生动物种群的减少或灭绝,都可能造成生态失衡。远的不说,农牧业方面虫害、鼠害的加剧,都与这些虫、鼠的天敌(如蛇类、鸟类)数量锐减有关。虫、鼠害加剧的结果,一是直接的农牧业损失,二是导致生化灭虫剂、灭鼠剂的广泛使用,这些生化物质即使经过淘洗,其残留部分最终还是进入人体。
  下列不属于生态失衡产生的危害的一项是()。
  A. 造成某一类野生动物种群的减少或灭绝,繁衍失控,破坏自然界食物链
  B. 导致虫害、鼠害加剧,土地沙化,农牧业减产
  C. 引发生化灭虫剂、灭鼠剂的广泛使用,危害人的健康
  D. 使人们害怕吃野生动物
  12. 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向消费型经济的转型是必由之路,启动社会需求对经济拉动的杠杆作用将会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制造类上市公司的辉煌是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步伐成长起来的。在未来的10年甚至更远的时间里,随着国民生活质量和水准的提高以及对消费需求的进一步上升,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些正在不断壮大的消费类品牌将会步入上升轨道。
  文中用“杠杆”的比喻要说明的是()。
  A. 较少的社会需求能极大地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B.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需求起着指导制约的作用
  C. 社会的需求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拉动调控的作用
  D. 中国的消费型经济必将提高国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准
  13. 说到欣赏,我们以为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对文中“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
  B. 中国咏花诗词
  C. 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D. 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14. 朱自清先生笔下描绘的江南的“水”,有凌空飘逸的,有汪汪一碧的,有晶莹澄澈的。,具有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引人无限遐思。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A. 它们是深潭,是瀑流,是琼浆。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质、形、色
  B. 它们是瀑流,是深潭,是琼浆。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形、色、质
  C. 它们是深潭,是琼浆、是瀑流。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质、色、形
  D. 它们是瀑流,是琼浆,是深潭。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质、色、形
  15. 人不仅要生存下去,而且更要出众,人类之不朽并非只因他在万物之中有着无穷尽的声音,重要的是因为他有心灵,有同情、牺牲以及忍耐的精神,而诗人、作家的责任就在于写这些事情,他们有权利帮助人类升华精神世界,提醒人们过去有的光荣,如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及牺牲精神,诗人的作品不只是人类的记录,也可以说是帮助人类生存及超越一切的支柱。
  下列对画线处理解正确的是()。
  A. 诗人所创作的作品是帮助人类生存及超越一切的支柱
  B. 文学作品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客观记述,而且还要在升华精神世界上发挥作用
  C. 诗人要帮助人类升华精神世界
  D. 作家的责任是要把人类在万物之中的无穷尽的声音都记录下来
  16. 一天,香烟对蜡烛说道:“蜡烛哥哥,人们都说您的精神伟大——‘烧毁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其实,我跟你差不多——烧毁了自己,提醒了别人。”蜡烛听了,哈哈笑道:“你是用甜言蜜语使一些意志薄弱的人上当,损害他们的健康。你是‘烧毁了自己,毒害了别人。’正因为这样,人们不是歌颂你,而是谴责你。”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 吸烟有害健康,青年人不应该吸烟
  B. 蜡烛的精神比香烟的精神可贵
  C. 应当把宝贵的生命用于有益的事业
  D. 毒害他人的勾当不能经常做
  17. 早在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先生就已意识到国人对“科学”存在失之偏颇的理解。他指出:“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就是相对的尊重科学的人,还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结果,而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我们若不拿科学精神去研究,便做哪一门学问也做不成。”梁先生将国人对科学的态度,概括为两点:一是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二是把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
  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推出的是()。
  A. “把科学看得太低、太粗”的人指的是“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
  B. “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其原因是他们信奉宗教神权
  C. 梁先生认为那些“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的人是因为把科学看得“太窄”了,这些人实际上也是不懂科学精神
  D. 梁先生认为中国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科学精神,就将被现代科学所淘汰
  18.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认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本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 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
  B. 人们生活在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时代
  C. 瓜菜对于享用者是一种没有过程的结果
  D. 城市的孩子都不识瓜菜
  19.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如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A. 梦境的内容千奇百怪B. 浓烈而缠绵的思乡之情
  C. 每次回家都遇到阻碍D. 感慨自己命运多蹇
  20. 公众是环境最大的利益相关人,拥有保护环境的最大动机,只要有合适的渠道,就能释放出巨大能量。中国公众目前的环保参与程度还很低,原因不是公众环保意识淡漠,而是缺乏参与渠道。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良性的公众参与不仅能弥补政府力量之不足,还能大大提高公众对政府政策的认同度,更能提升国民的公共道德素质。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 政府有保障公众参与环保的义务
  B. 中国目前公众环保参与意识淡漠
  C. 公众参与环保有利于提高道德素质
  D. 目前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不畅通
  参考答案及详解
  1.B[解析] 文中第一句话为中心句,即主要内容为“新兴的光子产业首先在通信领域找到了突破口”。A、D项表述片面,C项与文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
  2.B[解析] 根据中国人的消费状况反过去推断就可得答案。
  3.B[解析] 文段中所有的叙述都是“起飞前”的准备。
  4.B[解析] 根据“如果……那么……”如果假设的两个条件就是能做好工作的两个原因。据此可推出正确答案。
  5.D[解析] 根据“其实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可以分析推理出答案。
  6.B[解析]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而不是说植物的脆弱,A不正确;文中体现不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古老、原始之“最”,C不正确;生态环境的脆弱和一旦遭到破坏不可逆转,并不能体现抗破坏能力很弱,D不正确。
  7.C[解析] A、B、D三项是对本段的信息归纳,C项明显与文意不符,故答案为C。
  8.B[解析] 这与云形成的根本原因相关——水滴和凝结核,尘埃是吸湿性微粒,可使水滴凝结在上面,所以根本原因是它的吸湿性。故答案为B。
  9.C[解析] B项歪曲了原文意思,A、D项的表述过于片面,故C项理解正确。
  10. D[解析] A、B、C三项都不足以引用《礼记》来表现,只有D项符合引用《礼记》的用意。
  11. D[解析] A、B、C三项在文中均能找到相应表述,原文无“人们害怕吃野生动物”的内容,故答案为D。
  12. C[解析] 文中用“杠杆”的比喻要说明的是:社会的需求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拉动调控的作用。故答案选C。
  13. B[解析] 本题考查代词在文中的意义。根据原文知“它”指代的是“中国咏花诗词”,故B项正确。
  14. B[解析] 题干“凌空飘逸”、“汪汪一碧”、“晶莹澄澈”就已经规定了后面的内容,与之对应的应该是瀑流、深潭、琼浆,以及形、色、质。故选B。
  15. B[解析] 画线句子包含两个方面:诗人的作品一方面是要记录人类的心灵和同情、牺牲以及忍耐的精神;另一方面是要帮助人类升华精神世界。A项观点错误,C、D两项观点片面,只有B项包含这两个方面。
  16. C[解析] 这段文字通过“蜡烛”与“香烟”的对话,突出了“蜡烛”的可贵精神,即应当把宝贵的生命用于有益事业,不干毒害他人的勾当。
  17. B[解析] 该段文字主要是讲科学精神,而“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的原因在文中并未提及,B项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故B项错误。
  18. A[解析] 该段文字的重点在于说明“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即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越来越少,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由此判断,只有A项正确。
  19. B[解析] 该段文字通过对梦境的描写,是为了说明“梦中每迷还乡路,愈如晚途念桑梓”。而这首诗的含义带有浓烈的思乡之情,故这段文字主要是在说思乡之情。
  20. D[解析] 由材料中“中国公众目前的环保参与程度还很低,原因不是公众环保意识淡漠,而是缺乏参与渠道”的这句话就可以得出答案为D项。后面的关于中国国情的分析显然也为了论证我国的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不畅通的原因。所以从整体上把握本题,应该选择D项。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